路边野花不要采:小语论文评选191号:《语文教学的“空白”填补微探》--06年度浙江小语论文评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1:48:27

语文教学的“空白”填补微探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课文包含许多的“不确定”与“空白”因素。就给读者提供了想象和创造的余地。教师艺术地利用“空白”,引导学生填补“空白”,能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课文的“空白”进行

填补:揭示课题空白,启发思考;开掘描写空白,丰满形象;把握插图空白,图文互彰;创设争议空白,投石激浪;发挥略写空白,扩展生发;思考标点空白,品味意境;想象结尾空白,余地生辉;利用含蓄空白,探究内涵。

关键词:语文    空白    填补

空白原是绘画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它能使艺术品形神兼备、虚实相映,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和思维的空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入选的课文虽然精练,但也包含许多的“不确定”与“空白”。这就给读者提供了想象和创造的余地。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艺术地利用“空白”,引导学生填补“空白”,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有效途径。

一、              揭示课题空白,启发思考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思维的窗口。它与文章内容大体有如下三种关系:一是题目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是题目点明了文章的中心;三是题目突出了文章主要人物、事件等要素。无论题目和文章是何种关系,它不可能把文章的全部内容提示出来,所以,教学时我们就可抓住课题这一“空白”,艺术地设计揭题解题思路,就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教学《密林怪客》,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课题,诱发学生质疑:密林怪客是谁?怪客干了什么怪事?这件事的结果怎样?这又是一群怎样的密林怪客?通过这样对课题的质疑,学生就能循着作者的思路,很快地了解文章的全貌,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又如在学习《草船借箭》的时候,已预习的学生在解题时提出,题目不应该是“借箭”,应是“骗箭”。那是否真的能用“骗箭”呢?通过阅读,学生理解到不能用“骗箭”。原因有二,其一是感情色彩不同。课文主要是表现诸葛亮的聪明才智,用巧妙的办法从曹操那里借到箭,若用“骗箭”有贬义的含义,有损诸葛亮的形象,显然不妥;其二是蕴涵的意味不同。用借箭暗示出来与曹操交战时将如数奉还,等于有借有还,更显示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且表达幽默、风趣,更耐人寻味,这当然是骗箭无法比拟的。学生这一质疑将语文学习引向深入。

教学中,抓住课题这个“空白”训练点,通过让学生质疑,启动了学生的思维,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有助于语文教学目标的整体落实。

二、 掘描写空白,丰满形象

“人以事显,事在人为”。小学课文虽然以写人叙事为主,但由于感情抒发、表现方法等因素的限制、影响,有些课文对人物的描写形成了“空白”。抓住人物描写的心理空白点、动作空白点、语言空白点、神态空白点等进行扎实到位的训练,就能丰满人物形象,让人物更具有打动人心的魅力。如《丰碑》一文中,当将军得知眼前冻死的就是刚才迁怒的军需处长时,有三处描写了将军的外部神情变化:“愣住”、“眼睛湿润”、“敬了一军礼”。无声胜有声!怎样帮助学生体会将军沉重而又愧疚的心情,感受军需处长的高尚情操呢?再如,当军需处长风雨中坚持不住,倚靠着树干,看着前进的战友,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扩展联想,设身处地思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又如《田忌赛马》一文中,第三次赛马时,齐威王见田忌胜了第二场,“有点儿心慌了”。第三场又胜了,“齐威王目瞪口呆了。”而第一场比赛田忌输了,但课文中没有告诉我们齐威王的表情、神态和心理,抓住这一内容的“空白”,不适时机地开展动态生成式教学。学生就会兴趣大增,几处联系上下文,合理地猜测他此时的得意、高傲等神情。下面是学生的发言:

生1:齐威王一定很得意。

生2:不,齐威王应该更加得意洋洋。

生3:他又会嘲笑田忌一番。

生4:我觉得齐威王应该很骄傲,瞧都不瞧田忌一眼。他也许会趾高飞扬地说:“田忌还是趁早乖乖认输吧!”……

上述教学中,教师抓住了人物心理活动的空白,引导学生去大胆合理的想象去补充人物形象,人物的形象就一定会在学生的脑海中逐渐鲜明起来,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              把握插图空白,图文互彰

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教师要善于把握插图这一资源,进行各项语文能力训练。依据课文插图巧妙地设置空白,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是培养学生想象创新能力的重要凭借。如教学《将相和》中“负荆请罪”这个故事时,教师利用插图设计了如下问题,让学生想象:从蔺相如的哪些动作、表情看出他的热情,宽宏大量及以国家利益为重?他们见面时会说些什么?学生依靠平时储存的表象,从图中的静止到变化,从人物的外表到内心,从动作到语言,进行创造想象。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又如《气象学家竺可桢》一文,课文写了竺可桢对气象事业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和热爱。有位教师执教时,不但善于抓住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体验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还巧妙地借助课文插图,挖掘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指导时,教师让学生细致地观察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体会竺可桢几十年如一日对科学的痴迷、热爱。有位学生这样描述:“竺可桢爷爷双手拄着拐杖,可以看出他当时年事已高,但他还是每天坚持做观察日记,真令人敬佩。”有的说:“从竺可桢爷爷眯缝着的眼睛、嘴角流露出的喜悦,可以看出他为自己的发现而高兴呢。”有的学生说:“我从这幅图想到了竺可桢爷爷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工作,为的‘物候学’呀!”……学生在观察插图说话的过程中,被人物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提高了整体的语文素养,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

四、              创设争议空白,投石激浪

思维不仅要求多元、多面,而且要有所创见。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增高,思维的独立性也有所发展。教师如能利用教材中学生认知存在的分歧为学生创设争议的机会,学生就会在争议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如在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时,一些学生对周瑜、曹操的认识存在偏颇,多数学生认为周瑜很高明,曹操很愚蠢;少数学生认为周瑜和曹操都很高明。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创设具有争议的“空白点”,让学生在争议中进一步认识周瑜、曹操:周瑜、曹操指挥作战,谁高明?为什么?让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展开辩论。在激烈的争辩中学生会从曹操如果不连船,曹军会晕般,过不了江,即使过了江,也影响作战效果;加上冬天东南风极为罕见,对方火攻机会极少等,认为曹操其实也很高明。于是,在争辩中,学生产生了新的认识:周瑜、曹操其实都很高明,双方的作战计划和准备都是双方根据军队的实际情况确定的,而战争胜负的关键取决于扬长避短。学生通过争论,不仅对周瑜、曹操有了更深刻、全面、全新的认识,而且得到了发散思维训练,产生创新的见解。这一争议的“空白”填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有效地克服了盲目从众心理,提高了思维的批判性。

五、              发挥略写空白,扩展生发

教学中,对于文章详写的部分,教师要做重点分析、讲述,以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但对于略写部分,同样也不能轻意放过。教师要善于对略写的部分进行开掘,扩展生发,发展学生思维的丰富性。如《精彩的马戏》一文有这样的一段:“还有小狗做算术、猴子骑车、马钻火圈等都挺有趣。”教学这一段时,就可以扩充训练,让学生把小狗做算术、猴子骑车、马钻火圈等有趣的情景想象描绘出来。如小狗做算术,一位学生这样描述:一位教师正用教鞭指着教具上的三颗珠子教小狗们做算术,四只小狗都非常专心。小花狗竖起耳朵聚精会神地听着,小黑狗细心地思考着,大黑狗正立起前脚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它的回答得到了老师的夸奖,坐在一旁的小白狗情不自禁地向它投来敬佩的目光……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课文的略写空白点扩展生发,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又如《黄山奇石》一文的最后一段写道:黄山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等。这三种奇石作者就是采用略写。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模仿文中前两个自然段的并列写法,展开想象,以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从而体会黄山奇石的秀丽神奇。这样就达到了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同时充分地利用了课程资源。

六、              思考标点空白,品味意境

一篇完整的文章,绝对少不了标点符号的运用,它是文章表情达意所不可缺少的,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些标点往往意蕴深刻,令人回味。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类标点,让学生思考标点隐含的内容或包含的深意,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如《小镇的早晨》一文:“大桥边有一家熟食点,正紧张地做着开张前的准备:洗碗、劈柴、剖鱼、杀鸡……大锅里不时飘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吸引着来往的顾客。”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理解此处省略号起什么作用,然后根据省略号加以补充叙说。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填补出许多省略的部分:如起火、淘米、烧水、沏茶等等,体会到小镇早晨的紧张,大大调动了学生的思维。

再如《春天的雨点》一文:“达丽玛摸着自己干燥的衣服,倚在门前深情地望着老师的背影在蒙蒙细雨中远去……”教师先让学生理解此处省略号是表示达丽玛对老师的感激而语意未尽,再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话。学生浮想联翩,有的说:“老师啊,你对我的关爱我没齿难忘。”有的说:“老师啊,你真是我的好老师,你无私奉献的精神像春蚕,像蜡烛……”有的还动情地说:“老师,我长大了也要当一位像您一样令人尊敬的好老师,您是我人生的引路人。”学生的思绪一打开,便一发不可收,在想象说话的过程中,既体会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激活了思维,充分释放了学习潜能。

七、              想象结尾空白,余地生辉

有的文章写至高潮时,便急锋收笔,虽文结束,但意犹未尽,给人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白”,深思遐想的余地。教学中,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联系课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续编故事,有利于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兴趣,发挥潜能,在无拘无束的想象中产生大量新奇大胆的创造成果,使创造性思维得以训练。如课文《凡卡》结尾:“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搭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文章在凡卡满怀甜蜜希望的梦中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这时,教师顺势提出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凡卡的爷爷能不能收到信?凡卡能被爷爷接回乡下去吗?凡卡能否摇脱悲惨的命运?凡卡的结局会如何?这样,可促使学生们调动过去的阅读经验,顺应课文合理推想凡卡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学生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不仅语言得到训练,而且培养了思维的创造性。

八、              利用含蓄空白,探究内涵

许多课文都有文笔含蓄之妙笔写法,这样的描写给原文增色不少,教师要认真研读文本,利用含蓄空白,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研读,去挖掘文本的“微言大意”。句子的含义也会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得以水落石出。

如《大海的歌》,有一句含蓄描写的话:“啊!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一曲新歌。”教师抓住这个句子让学生进行研读:“大海该在唱怎样的歌,歌词应是怎样创作呢?”学生纷纷自主读书,从课文语言中探究歌曲的歌词,当学生诵读文中句子“只见海港两岸,钢铁巨人一般的装卸吊车犹如密林,数不尽的巨臂上下挥动……”,学生对文本有了感悟,就有了创作歌词的灵感:歌词中应该有“赞美祖国改革开放”的语句;当学生诵读“那是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时,就补充歌词应有“反映祖国发展繁荣”的内容。

上述教学,教师紧紧围绕含蓄之处,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个性感悟,自我归纳,组织语言,是对文本探究、内化、提升的过程,学生收获是颇多的。

由以上例证可见,教师在语文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善于捕捉、挖掘教材中的“空白”,既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与文本有密切联系的“空白”,重视“空白”,巧用“空白”,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辉雄:《利用课文空白  开发思维潜能》,《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5.4

2、  吴林妹:《尊重体验  凸现主体》,《教育信息报》,2003.3.29

3、叶莉莉:《谈阅读教学中课文“空白”的填补》,《教育信息报》,2003.5.31

  阅读全文(2040) | 回复(3) | 引用通告(0) | 鲜花(今0昨0周1共27) | 编辑  
  • 上一篇:小语论文评选190号:《永恒的时尚  孜孜的追求——重视随文抒写,培养学生习作智慧》
  • 下一篇:小语论文评选192号:《拾掇拼音教学的七色花》
.style3 {color: #006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