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起运动有什么作用:北京50多名经租房主到建设部上访,对经租房问题进行了最新阐述 - 茶余饭后 - 老北京网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1:02:17
   Post By:2006-12-11 21:18:00 [只看该作者]

经租房:北京为此将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
经租房:北京为此将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

作者:何必 2006-12-04 09:39:22





    这张照片“北京最后的老城区”,上面标明的是北京仅剩的胡同面积,北京的胡同在慢慢变少,一群喜爱老北京的人正在抢着拍下这些正在消失的风景。这个位于珠市口一个胡同里的院落,被老北京网“拍记队”称为现存四合院中的极品。始建于清朝末年,分前、后两重院落。前院是典型的老北京四合院建筑风格,而穿过细长的通道,后院则是另一片天地,一水西洋风格的建筑,仍然是四合院的格局,但从屋檐到门窗都和北京传统建筑不同,地面铺的是产自上世纪20年代的彩砖,如今颜色依然艳丽。老北京网拍记队成员王龙:“这个院子据说最早是北京丹凤火柴厂厂长的家产,后来成为铁路幼儿园的宿舍。你看那个柱子,那就是南欧爱奥尼式的建筑,跟前院的风格迥然不同。”


    王龙手里拿的照片就是一年前在这里拍摄的,自从成为老北京网拍记队的成员,王龙就喜欢上了这种游走在胡同中的感觉,胡同里的门墩、影壁、垂花门甚至一砖一瓦都吸引着他们的目光,队员们自诩为“草根文化人”,因为他们拍摄的不是追求艺术性的照片,而是纪实风格,记录老北京文化的照片,镜头里的胡同有一种特别的味道。老北京网拍记队成员韩硕:“主要的味道就是普通老百姓市井文化的味道,照片贴和平民老百姓,它就是源自胡同出自胡同。”拍摄中,队员们也曾遭到质疑,但一经解释,这是留给子孙后辈看的,胡同里的居民马上释然,有的还会主动讲解每一个建筑的由来。拍摄胡同,也就了解了老北京的历史和文化。不是史料所记载,而是居住在胡同里的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故事。 一年多的时间,队员们走过了600多条胡同,拍摄了几十万张照片。拿起每一张照片,老北京网的发起人张巍都如数家珍般地讲出一段它背后的故事,但不论这些照片中的风景有多美,让他感触最深的却只有这一张:北京最后的老城区。老北京网拍记队发起人张巍:“这张图做的是去年,大概有两万个门牌号码,有700条胡同,到今年我们统计的是500条胡同和16000个院子,一年消失了4000个院子。”北京的很多胡同已经不在了,一些老旧建筑正在拆除,队员们赶着拍下了最后的风景,把拍下的照片做成影集,放在网上,希望人们依*网络重游胡同,也希望更多的人关注胡同,关注老北京文化。(2006年12月4日北京电视台《首都经济报道》)




    看上去,这样的消息所涉及的就是一群无聊有闲的家伙,凭借着对某个领域感兴趣的事务,自发结合成的乌合之众,到处游走拍照,然后放到网上,供人们观赏,并似乎还能够从中渔利。



    不过,我却从这样的报道中感觉到了异样的内容。



    按照其中发起人的说法,去年到现在北京就消失了4000个院子,这才是最核心的内容。




    众所周知,北京市当前有关四合院的争斗已经到了近身肉搏的程度。光是在我所供职的电视栏目组,就从外出采访的记者那里知道太多没谈妥条件甚至干脆就不愿意搬离四合院的主人连续遭到不明身份的打手攻击致伤致残的情形,凡是涉及到四合院拆迁,后面几乎都有着类似黑社会色彩的势力在操纵。总是能够听到的是,所谓的钉子户的家里,突然出现了成群的毒蛇、或者铲车直接推倒院墙和房屋,如此把个房屋主人从封闭的屋子里晾到光天化日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