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管所上牌流程:谈淡课改下的合作学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2:35:02
谈淡课改下的合作学习
    [
摘要]  21世纪以来,合作学习逐渐走上我国的教育舞台,许多学校、学科都在大胆地尝试运用合作学习来审视和解答我们的教育问题。如果没有协作的技巧与协作关系,就不可能学习和继续学习你所需要的尽可多的东西,以便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合作学习必然将教师的角色有一个较大的转变,从“权威——服从”变成“指导——参与”的关系。合作学习也将对学生的意识有一个明显的转变,就是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的培养要从开发批判性思维入手,还要教会学生从敢问到会问。总之,我认为合作学习的载体应该是“问题”,这包括学生的“问题”与教师合作,教师的“问题”与学生结合,这样才能把合作学习落在实处。     [关键词]    课改;合作学习;现象;教师角色;问题小组合作学习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合作学习逐渐步入我国教育的中心舞台,各学科、各阶段的教育改革尝试运用合作学习来审视和解答当代的教育问题。早在我国《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里,就已经闪现着合作学习的智慧与光辉。而置身于21世纪课改的春风呼唤着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要大胆的扬弃传统教育中的一些陈旧的教育理念,合作学习一度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的话题之一。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认识。一、学习呈现出来的种种现象(一)合而不齐    现在不少的课堂,合作的呼声很高,但是只是一种表面上的、程序化的合作,整堂课“一帆风顺”。问题只要一提出,教师“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在教室来回巡视。几分钟后,各学习小组推选出一“代表”作小组陈词。最后,教师“抵掌而笑”“同学们,这位同学说得怎么样?”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好!”教师顺理成章的说道:“嗯,非常好!”事实上,合作学习小组不是纯粹的交友小组或娱乐小组,而是一个协同共事的团体。既要考虑学生交往能力的强弱水平,又要考虑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要引导学生学会在相处中保持和谐,尤其要让大家争取共同进步,而不是几个“代表”与“典型”的较量。例如,有一位教师执教《我的叔叔于勒》一课,让每个小组的4位学生,分别以爸爸是身份、菲利普夫人、我,以及姐姐为视角,根据小说的语言描述,在本小组内谈谈他们眼中的于勒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们有的说: “于勒是一个败家子、花花公子。”有的则认为:“于勒最终虽然一贫如洗,还是有一点作人的良心。”有的则认为:“于勒的一生给他们很好的警示,只有不断的奋斗,才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有的同学则认识到:“亲情在生活中非常重要,爸爸妈妈(即菲利普夫妇)不应该见利忘义,只认金钱而不认兄弟。”还有的同学则认为:“菲利普夫妇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也是为了一家人生活考虑。”教师的主导行为是保证学生思维的目的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在这节课中,每个学生都担任一个角色,充分的调动了学生主体的情感因素和兴趣,在角色中感悟,在合作中互相评价、帮助,很好的体现了课文的语境,保证了全员参与、合作研读的实现。从改善人际关系入手,吸引学生在团体激励的氛围中确立新的学习动机,乐于与他人合作,善于与他人合作,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获得强大的学习推动力,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与进步的快乐。   (二)学而无获    一个滑稽而可叹的现象是:课堂中一些很明显很简单的问题也浓妆艳抹,比如学生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美女蛇”质疑,提出问题:“老师,那有没有‘美女男蛇’?”如果这样无多大价值的问题也堂而皇之地成为合作学习的话题,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追问一句:合作学习的范围有多大?其间是否有一个相对的区间或者说是“取值条件”?究竟什么样的内容或者手任务足以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这不禁令人产生某种隐忧:我们的学生会不会出于某种“非自然”的心理而想当然地“发现”问题、“合作”学习?于是乎,相应的那些自发的甚至自觉的学习心理、态度、情感就会逐渐缺席和退场。这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合作学习的本义和初衷。无疑,没有具体内容的逻辑认识和引导,学生的合作往往成为“盲人摸象”。只有以教学为主渠道,从实践中反思,实施合作的“教”,合作的“学”才能实现其功能目标。因此,除了事先要明确合作学习的规则外。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合作予以观场的观察与指导。以确保合作学习的方向性,让“合作”与“学习”共同生长,有所收获。二、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不应该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但也要尽可能多地严格要求学生”。只有这样,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才能真正有所着落。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的广大教师应当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关键之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合作中学习,教师不再以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权威的形象出现,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由传统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建立一个接纳支持性的宽容课堂气氛,以便和学生平等对话,在协商中建构意义世界;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和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情境(使用情境和生活情景)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情境认知工具与资源(如笔记本、词典、校园网络、课外读物),搭建“脚手架”,以支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如能发现问题并知道从哪儿去寻找答案),支持学生的反省,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    合作学习的实施,首先应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其教学设计、实施过程和操作策略都应该体现出“学科”的品格和特色:有益的启迪,有趣的引发,有用的指导。教学中,教师常常爱问的是“什么是……”、“……的主题是什么”等省略了任何语境的提问,不是期望一个具体的个人带着个人的成见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期望一个具体的个人一下子能够超越语言、文化背景的限制直接切中问题的唯一的本质。这种问题无疑会让学生望而生畏。对教师而言,就应该根据学习者现有水平而设计与学习者已有经验同等水平的数学,根据学习者现有水平来设计略高于学习者水平的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只有二者之间的这种间距与张力才能激活学习者已有经验。三、合作学习的铺路石——小组活动指导(一)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    小组活动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在一起活动,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与人相处。在当代社会,合作精神和交际能力不仅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而且也是现代生活的生存支点,全球时代和信息社会越来越要求学生在集体中发挥作用的能力以及个人与他人、个体与集体交往的技巧、策略,甚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对话、交流与合作。小组成员间的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小组活动的成败,学生之间如果不能有效交往,就无法开展活动,也就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技能,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小组成员间的冲突,以有利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小组的活动,让小组成员在活动中相互依赖并意识到每个成员都成功,整个小组的活动才能成功。因此,教师应该激励学生责任性的形成。这种责任性表现在目的、奖励、作用和资源等四个方面,要让学生体会到相互的学习、支持、帮助的不可或缺,树立共同的目标。“众人拾柴火焰高”,学生能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价值以及对整个活动成功的意义,不仅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而且要依靠他人的特长特别是集体的智慧,每个成员都要能做到资源共享,相互交流信息资源,相互参与合作,从而为活动成功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此,借助教师的指导,容易激发起小组成员的责任感,有效地运用个人的经验,把个人目标和小组目标的实现联系起来,相互支持,彼此配合,碰撞思维的火花,体验创造的快乐和活动的热情,共同努力完成小组活动。四.合作学习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合作学习的运行机制之一在于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学习方式的转变策略之一则依赖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学问学问,有“问”方才有“学”,中小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由来已久,这是不争的事实,学生问题意识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成效。因此,要实现新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的转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一)从开发批判性思维入手    问题意识培养要抓住“牛鼻子”——着重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就是不盲目相信权威,敢于在既定理论,观点方面进行质疑,突破常规定型模式,超越传统理论框架,把思路指向新的角度,新的领域。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认知结构,用自己的独特视角,来审视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大胆诘问任何现成的东西。问题只是一个基本范式,就象一个变化无穷的“魔方”,可以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形成各种变式。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在不断的质疑问题中去体会: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或不需要问,什么样的问题才有价值,怎样去求异思维,怎样“于无疑处见疑”等等。有时学生难免会说出个别逾越了“道德底线”,或有悖于正确的价值观念的想法,这时教师应该说“不”。这是问题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二)从“敢问”到“会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使学生敢问。但是,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害怕提的问题过于浅显或落俗而遭人讥讽,顾虑重重,示以沉默。这时,教师要善于诱导,开始,即使他们提的问题比较肤浅,缺少深度,甚至有些离题,也不要加以简单的否定,而应该给予热情的鼓励。学生一旦动起来了。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一堂课甚至几堂课都解决不了,这时候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类筛选,挑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作为研读文本的切入点。每个学生都是以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为背景,来建构对新事物的理解的。教师的职能不是将现成的所谓“标准答案” 硬塞给学生,而应该为他们搭建一个个“脚手架 ”,让他们自己一步步攀登去达到目标。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是学生最好的学习支架。五、在问题中合作,使合作学习充满动感(一)学生的“问题”:与教师合作     铃声响起,语文老师走进教室,微笑着摆摆手,开始上课:“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欣赏陶渊明诗歌的代表作《归园田居》,请靠黑板的同学板书课题和作者名字,请熟悉作者的同学给大家介绍陶渊明。”说完自己也找个地方坐了下来。一位同学起立介绍了陶渊明的简单生平,描绘了他的理想世界桃花源;老师起立,给同学们背诵了《五柳先生传》,补充魏晋时代的社会面貌和陶渊明的官场生涯;一位同学讲述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课就这样开始了。    接着,一位同学朗读《归园田居》。同学们指出读音和停顿的错误和不足后又自读,边读边想诗中的画面。    几位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生动地描绘了所想象的画面:远山近水,绿树炊烟,鸡鸣桑树,牧童横笛。一位同学说,自己不熟悉农村生活,但理解“笼中鸟”向往无限天空、“池中鱼”渴望江河海洋的心情。同学们边听边丰富着自己的“田园风光”。一位同学发表不同看法,认为现在的农村生活也未必那么美好,何况那时。贫穷饥饿、破败愚昧,应该是那时生活的写照。老师要他想想,未必好的农村生活,陶渊明为什么喜欢。    这引起了对陶渊明所选择的生活道路的争论,很快形成两种意见,一种赞成陶渊明的选择,认为他是远离污浊,解放身心,活出自我;一种批评陶渊明的软弱和逃避,并且为逃避而自我安慰。两派意见各有代表,情不自禁走进中间空地,引经据典,唇枪舌剑。进而一派爱屋及乌,由喜欢作者思想到喜欢陶渊明诗的明白如画、自然淳朴;一派认为既是掩饰,不免虚假。老师也走上前,赞扬同学们有自己的不同见解而且持之有故,谈了自己“仅供参考”的观点。最后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诵读课文。(二)教师的“问题”:与学生合作    鲁讯在《故乡》的末尾写到:“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生对这一具有哲理性的语句往往不容易一下子了理解,教学中可以抓住“路”和“希望”的关系让学生思考;“鲁迅先生这里所说的路,真正指的是地上的路吗?它实际上比喻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比喻人生之路,社会之路。”教师再进一步问:“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说明了什么?”通过思考,学生又领悟到:“希望是靠人们的共同奋斗才得实现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教学可以在此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笔者却话题一转:“其实地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尤其没有自己的路。”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以后,无疑是给他们传统的思维注射了一支兴奋剂,他们迅速开始思考:我所说的意义角度是什么?这中思维的“碰撞”,同时也是一种“碰创”,撞击传统思维同时要激活、刷新思维模式,创设新的观点、新的思想、新的平台。同学们顿时七嘴八舌地各试己见,畅所欲言,迅速达成共识:人需要个性划、创造的生活,要善于开拓创新。再与原文主题一对比,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鲁迅作品的认识,而且获得了新的启迪。(三)教学的“启示”:互动的合作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教师要完成好“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贵在指导。对于语文教学,要坚持摈弃对课文讲透,肢解课文,照搬教参,把教参的结论硬塞给学生的行为。要打破以讲为主的课堂格局,尽量使学生自求了解,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与训练。语文科有自身的特点,学语文主要靠学习者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己观察、自己写作。教师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感知、领悟、吸收、内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作品阅读而言;在同一个时期,由于读者层次的不同,其思想水平、文化素养、生活经验、审美品位等方面的不同,因而对同一作品的理解与评价也必然不同。因此,我们对作品的解读也应该读者的不同而定位于不同的呈次,采用不同的方法,开放更多的空间,显示更豁达的包容性,因为作品本身就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多变量的复合体。在这意义上说,作为教师,要挑起学生的问题意识。设制问题情况。牵一发而动全身,把学生学习上的疑点、难点和重点横向、纵向甚至反向展开、拓宽。诱发学生思考与争辩,去探幽寻微。    诚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不论教学方法有多么丰富多彩,但阅读教学的本质和功能始终“万变不离其宗”。日本教育学者臼井嘉一教授说得好:“读书拥有‘教养’的两个侧面:‘内容知识’与‘方法知识’。所谓‘有教养’者,无非就是在‘内容知识’与‘方法知识’两个侧面有丰富的积累及其应用能力的人。所谓‘内容知识’丰富,就是指知识渊博:了解世界大事,了解历史人物,了解动植物世界,而且语汇丰富。所谓‘方法知识’是指掌握思考与认识的种种方法。可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知识获得方式具有泛用性、应用性、自在性。”在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教学的“问题”重在教师的“导”,妙在学生的“思”,不仅要教会学生认知,更要教会学生思维和审美,而且是个性化、人格化的认知,创造性、策略的思维,诗意性、浪漫性的审美。注释:    ①此句出自《学记》.意思是说,如 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    ②作者毛泽东.《水调歌头  游泳》.写于 1956年6月。    ③覃   波. 《语文新视野》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p7    ④钟启泉.《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p199201.    ⑤循循然,有次序的样子。诱,引进、引导。[参考文献]     [1] 苏立康主编《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第200—235页    [2]覃波主编《语文新视野》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年12月    [3]《教育导报》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8月    [4]北京教育研究主办《中国当代教育研究》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8月    [5]《四川教育》第17卷12期2002月第12期    [6]《作文周刊》2006年2月2日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