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伤鉴定标准及量刑:课堂随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7:45:07

  每天早上,有时在铃声前,很多时候就掐着铃声的脚步,我拿起厚厚的课本和资料,慢慢地走进课堂。
  望着满当当的教室里,黑压压的坐满的、那些稚嫩的、满带沧桑的脸庞。
  常规的课堂:知识点,高考点,高考题型,应对策略……语文课是工具,试卷是途径,老师和学生一起,都在向往着高考那遥不可及又似乎垂手可及的坦途。
  补习班,文科补习班里的补习生,一个沉默而又复杂的群体。
  似乎,他们的形象从来就是:低着头,匆匆行走,默不作声,苦读……
  复读生的这一年,真是有风有雨、有歌有泣的日子吧。
  一
  
  一百多人里,很多的女生,很少的男生。
  文科班,典型的阴盛阳衰,严重的比例失调,八比一或者九比一。属于大熊猫国宝级别的男生,全涌在最后,被女性化着。沉默,男子的豪气渐行渐远。
  每张桌上摆满了各种书籍、资料,高高低低的,埋在后面的才是那些对前途充满希望又充满迷茫的眼神。
  窄窄的过道,走不下去人,侧着身子,都要到最后一排,看看仍然会偷懒的他们,仍然管不住自己的孩子。
  比起应届班的血气方刚和冲动无畏,他们成熟了许多,年龄和心路不负的成熟。对面的应届班学弟学妹们下课后,打闹嬉笑的声音此起彼伏,他们也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前后的插座上,充电器的红灯绿灯闪闪烁烁,课间,空余时间,似乎习惯于音乐声中寻求的些许慰藉,青春暂时被关闭的憋屈和无奈常常响起。
  态度决定命运。最关注最后一排的4个大男孩,那些渴求的目光里充满坚定,不服输的劲头带在脸上;和命运搏斗,和自己较量的精神,被激情点燃的梦想,都在每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每道题的解法上,被细细咀嚼。
  他们也是高分生,不甘心自己就这样与理想的学府擦肩而过,于是选择再次上战场,为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再度拼搏。度过起初的焦虑和羞赧,自信,洋溢在脸上的自信,以最佳的状态投入的学习,是最值得人欣慰的。
  
  二
  
  下午课前,看见一个班的班主任大声的批评一个女生,大概听出是关于头发。上课好一会了,她怯怯的喊报告,仔细的看了看,原来她烫了头发,把一脸的清纯烫成了满脸的叛逆和成熟。老实说,真不好看。
  下课间隙,我问什么原因。她说:好像也没有什么,就是想烫发吧。耐心的讨论了好多,那些压抑、委屈和叛逆,似乎都有了宣泄的缺口,真还是孩子啊。
  第二天,看她那头发又恢复原样,笑着说了句:烫发也许是老女人们干的事情,你那么着急奔跑着做老女人啊。她不好意思的笑笑。
  女孩子的春天,应该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清风拂面的日子,情窦初开的日子,婉约曼妙的日子。
  她们的春天呢?
  凡事皆有代价,快乐的代价便是痛苦。
  十年寒窗似乎是遥远的瞬间了,回过神来,才发现一路跋涉的步履,苍茫而零乱,注定接下来的这一年突然变得艰难而又漫长。
  尽管鼓足勇气,将前进的脚步重新踏回学校的土地上,满怀惆怅和饱含壮志一样,深深地嵌入女生的身上。但她们知道胸怀壮志是为了不再惆怅,满怀惆怅是为了实现壮志。
  也许,痛苦更多是来自外界的映射。补习生,无形中好像是一种歧视,会使人情不自禁地伤感,还会略带沮丧。落榜毕竟有弱者的意义。人们对于弱者,除了普遍的同情外,也会略带鄙视。
  女生们苍白的脸上的忧郁、羞怯和自卑久久不散,她们是过了河的孩子,不能回头。拭去了窝在心里一暑假的泪水,决定重整旗鼓,用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于是,选择了复读。
  谁都清楚:惟有扬鞭策马,奋起直追,才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老师,最重要的是对得起自己。
  整齐的笔记,整洁的字迹;认真地聆听,渴求的眼神;不张扬的梦想,不甘心的心愿都在悄悄流淌。
  如期而至的一次次考试,似乎都把她们对高考的信念和自信遗失殆尽。
  天天雷同的生活让人感到窒息,再坚强的人也难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孩子们逐趋麻木。
  但是,她们都在坚持,没有一个放弃。
  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辛苦。相处时,谁都不会提“压力”二字,大家都悄悄把压力藏在心底。
  
  
  三
  那一封长达十页的书信,几本浸透了心血的笔记本,静静的躺在我的办公桌抽屉里。偶尔,翻出来看看,用感慨万端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不知道如何去对待,甚至觉得是一种悲哀。
  一个三补的女生,也就是补习了三年的女学生的心路历程,沉甸甸的被放在了手里,心里。
  高中的路程,她走了八年,今年是八年……
  一个狂热的文学梦者,一个会用文字来宣泄心情的女子;执着而坚定的大学梦,无望的分数里父母和自己的企盼;在一个个无眠的黑夜里,爬上稿纸,细碎而灵动。
  细细审视这些跳跃的心率,于文字,的确是手随心动;于思想,也是较之同龄人的成熟;只是虚幻的成分多了,想象的意味多了;只是相对于考场文,文不从字也不顺;只是她的文字适合于心灵记述,不适合应试文。
  所以对她,目前做的,而且是必须做的工作就是,掐断她的文学梦,回归考场文的套路和规则。
  想想真是可笑,我,一个也热爱文字的人,在她的文字路上,强求她梦断文字。
  无论对否,无论结果,也许,只能感谢文字,让她在坚持的同时,还没有出现意外,这是真心话。
  
  四
  发卷子,发作文,除了前后排,好像他们都很少认识同学。
  大家都沉默着,冷漠着,不闻窗外事的心态。
  其实也不属于消极,也许他们只是在平心静气地面对自己的灰色生活——所有复读生都一样的生活,为分数消得人憔悴,为高考消得人憔悴的生活!
  也许只有朴树的《那些花儿》,才是最好的诠释吧: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
  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地为我开着
  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
  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
  她们都老了吧
  她们都在哪里呀
  幸运的是我
  曾陪她们开放
  有些故事还没有讲完那就算了吧
  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
  她们都老了吧
  她们还在开吧
  我们就这样
  各自奔天涯
  
  五
  当然,他们也有孩子淘气的一面。
  不间断的偷懒,不自律的“忘记”作业;上课睡觉,并且属于感染式;浮躁的做题习惯,习惯性的偏科……
  大课休息完,走进教室,发现电脑里下载的动画片被找到:投影仪上闪烁的是老鼠欢快的奔跑,大猫沮丧的神色;下面是一个个看的有滋有味的的脸庞。
  给每个代课老师起外号,曾经模糊地听到:快快,拿语文资料来,XXX来了。后来问一个学生,才知道“老美人”是我的外号,真是哭笑不得。
  早上被老师从被窝里抓出来的,中午迟到的,晚自习抽烟的,宿舍里不打扫卫生的……
  六
  问一个早上就打瞌睡的学生,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起床。她说:晚上一点钟,早上五点半。
  顿时,想到了《指环王》中弗多在不堪重负,接近崩溃时喊出的那句话——这世上一定存在希望,值得我们奋战到底。
  惟愿一年后,所幸,于高考的尽处,所有的尘埃都悄然落定;所幸,于高考的别处,所有的晦涩也都欣然落幕。
  期盼!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