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南县逐小时天气预报:把论文写在田间丰收的果实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2:57:56

把论文写在田间丰收的果实上

《 光明日报 》( 2011年05月17日   03 版)

    编者按

    4月下旬至5月中旬,230位院士专家分赴福建、陕西、湖北、广西、辽宁、江西6省区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把最稀缺的资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成果丰硕。这次院士专家咨询服务活动,由中组部等12家单位举办,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回来后,专家们纷纷反映收获良多,本报今天特别约访了其中两位高级专家,与读者分享他们的感受。

    甘中学(“千人计划”联谊会副会长):

    合作将持续进行下去

    “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参与这个活动还是第一次。联谊会于今年1月刚刚在北京成立,作为副会长,这次联谊会选派由我带队,共9位专家,奔赴福建、湖北,与当地政府、企业开展咨询、服务、对接活动。这次活动让我们有机会发挥积累的工作经验,也让我们能为当地的发展尽点力。

    漳州的正兴车轮公司,是一家非常优秀的民营企业,但在跨越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不断增加的耗能和发展生产的矛盾。看到这样的情况,我运用自己掌握的系统能效技术,对企业的用能状况进行了现场调研和诊断,总结归纳了4个技术瓶颈问题,讨论了可能的技术解决方案,并当场确定了后续技术服务的对接方式。我的承诺是“什么时候该企业的节能指标达到了,什么时候自己的义务咨询任务才算真正结束”。

    为了让咨询服务工作更具针对性,出发前,我和各位专家根据各自收到的需求做了相应的准备工作,包括与当地党委组织部、发改委的提前沟通,与需求中涉及企业的提前对接等,工作在出发前已经开始。到那里后,每位专家都参加了不少于1场的专题研讨会和报告会。根据产业组别,还分头参加了不少于10场与地方政府的座谈会和咨询会,考察了近20家当地企业,参加了5场意见反馈会。

    充分准备才收获颇多,达成的成果大大超出了预期,我们分别在新能源及节能减排领域、IT及信息领域、生物医药领域、产学研领域达成1项战略合作协议,2项合作备忘录,1项合作意向书,并与当地政府和企业有多项后续具体项目推进计划,我们还将本次考察形成的意见、建议整理后提交到了有关部门。

    而我本人在这次深入一线的基础上,对于福建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有三个方面的思考与建议:福建应依据自身优势,发展独具特色的新兴IT、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产业;实施灵活的人才和技术引进机制,加快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步伐,建立具有领军人物的结构化的团队,推动第二代、第三代创业模式的发展;实施更加开放政策,加大与台湾、与国际的联盟合作,充分利用海西发展战略,加速发展步伐。

    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合作将持续下去。我们“千人计划”联谊会正在研究如何让更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参与进来,与地方深入合作,有的放矢地解决实际问题,让“千人计划”的专家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王建华(中国农科院研究员):

    学以致用 科研为民

    我去湖北参加了院士专家咨询服务活动,进企业访农户,从牛场到课堂,现场解剖案例,直接答疑解惑。作为一位科研老兵,我在鄂西北三农建设主战场过了充实的几天。

    几天里,我先后参加了8场咨询服务活动,其中包括实地调研了一个畜牧饲料企业、一个种牛场、两家小型肉牛养殖户、两项水利工程。作为一线科研工作者,通过这次活动我收获良多,这是在课堂上、在实验室里、在互联网虚拟空间无法得到的收获。

    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工作背景,我对襄阳畜牧饲料行业、农产品加工行业等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应该大力发展生物饲料,加强养殖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建设,从投入品源头上为生产安全放心肉蛋奶食品提供保障,实现现代畜牧饲料产业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等。所学为所用,直击现实问题,这的确让我很兴奋。

    论文应该怎么写?科研应该怎么做?在这次活动中,我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与思考:科技成果不光是鉴定、评奖用的,农业科研成果应该首选农村和涉农企业转化,切实促进涉农品牌产品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为生产百姓放心的肉蛋奶粮等安全农产品提供技术支持;论文不光是评职称用的,也不只是发表在SCI期刊上,更不能唯其影响因此而走火入魔,论文更应该写在品牌产品和先进流水线的工艺与设备上,写在田间丰收的果实和安全优质的农畜产品上!

    这次咨询活动,也补给了我科研工作的动力和源泉。我们在课题设计中应深入实际、不耻下问、有的放矢,不能闭门造车、因循守旧;在课题执行中应百折不挠、敢于攻坚、迎难而上,不可避实就轻,浅尝辄止;在科研成果的推广转化中要摆正位置,以感恩、回馈和反哺的心态积极参与。用纳税人的钱研制出的成果本来就应该首先惠及民众,切莫本末倒置变成待价而沽、漫天要价的筹码。

    七天时间是短暂的,难以解决更多问题,但是我找到了心系基层、服务三农的方向和动力,坚定了学以致用、科研为民的理想和信念,已经播下了产学研结合的种子,只要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就一定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本报记者李可、光明网记者章丽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