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凤城吴氏族谱:《挣脱生活的框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2:11:33


《挣脱生活的框框》

妄下结论——试过,才会知道结果
------------

  你知道你的限制在哪里吗?
  下面这个故事曾在一些知名的书中提到过:
  马戏团里,驯兽师用一条细绳绑在大象的脖子上,让这头体积庞大的动物完全照着他的意思表演。一名观众很好奇地前去询问他驯服大象的方法。
  “很简单。”驯兽师答,“在大象还小的时候我用铁链绑住它。刚开始它会试图挣脱,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后,我才将铁链换成细绳。大象以为绑住它的还是铁链,即使到它长成硕大无比的成象后,还是会乖乖地任我摆布。”
  好残忍,不是吗?
  然而你是否想过,自己脖子上有多少条这种无形的细绳绑着你?很多人害怕站在人前、害怕这辈子永远不会成功、害怕整天无所适从、害怕事情不能马上看到成果……
  所有这些事,如果细细询问,都可以追溯到过去不愉快的经历:或许是小时候被一群以为有趣的大人们逗着玩,被陌生人忽然揪住说面相不好,在演讲台上瞠目结舌直到被老师请下台,找工作时惨遭嫌弃或对方为了自身利益贬低你的能力……
  “为什么我做不好?”你可能尝试去改变过,也可能畏惧去面对这个问题,甚至深深以为自己无力改善——尽管未来的路还很长,你对这些事的看法也只局限于一两次经验而已。
  你或许也看过或听过别人克服困难、登上成功巅峰的例子。“为什么别人成功就这么容易?一定是我运气不好或是能力太差,要我成功,真是比登天还难!”
  许多历经重重关卡最后终于看到曙光的朋友都承认,在压力沉重的时候总能感到自己内心不断交战,一个声音一直说:“太糟了,放弃吧!”另一个声音却说:“没关系,撑过去。”在他们痛苦不堪、无力前行时,只能以意志力继续撑下去。
  林肯和亨利·福特在成功前也破产多次。如果他们在几次破产后就决定放弃,相信不会有什么人责备他们,至少在多数人的眼光中,他们已经算尽了力。然而他们却没有放弃,他们在尽力之后,仍以惊人的耐力继续前行。
  成功属于那些坚持到底的人!
  这世上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本质”,然而成功的“特质”则在于能看到自己受限制的地方,一而再、再而三地去突破它。
  你有没有想过,你给自己的限制在哪里?
  
                
过度依赖——独立负责能让你自主、自在
------------

  相互依赖,
  多半会沦为相互控制。
  独立的代价在短时间看似惨痛,
  长期来看却是自主、自在的不二法门。
  讲了两个小时的电话后,她问他:“越洋电话讲这么久没问题吗?”
  “没事啦,”电话那头传来几声大笑,“电话费我老爸会付。”
  她讲完电话,挂上听筒,回头重复他最后一句话后接着说:“他说要让他父母出钱送他来念书,好方便追我。哈!我看他追我要等到下辈子了,依赖别人还不知感恩的寄生虫,我看到就怕!”
  他或许觉得仗着自己老爸是有钱人,抢着争取他青睐的女孩子不知道有多少,却不知道这个他苦苦追求的她一知道他的背景,反而打了退堂鼓。
  原来,他的家境非常富裕,向来靠父母打点一切,不必操心如何照顾自己。所谓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被父母供养的他没什么发言权和自主权。将来要念什么科系,达到什么教育程度,从事什么行业,都在父母的掌控之中。
  “以前隔壁有对卖蚵仔面线的老夫妻就养了一个这种宝贝儿子。”她说,“父母连他娶什么样的妻子,婚后住在哪里,每个月交多少钱回家,什么时候生孩子,生几个都规定得清清楚楚。这儿子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点养活自己的能力都没有。年前突发奇想说要做生意,一年不到赔了300多万,这笔钱现在还在靠老父母卖蚵仔面线偿还。”
  她摇摇头: “一个成天花父母的钱却不理解父母心意,也不懂得为自己未来打算的人,能多可靠?”
  话刚说完,她远远地看到楼下的邻居正好下课回家,便指着他说:“他叫丹尼尔,刚满20岁,昨天终于存够钱买了辆二手车,还开心地跑来和我炫耀呢!”
  “他10岁就开始跟着爸爸修车,两年前向父母宣布独立,自己住在外面半工半读。本来他父母还得帮他付学费,上学期听说他成绩很好,申请到全额奖学金,就完全不必从家里拿钱了。他既成熟又有主见,父母也非常尊重他,只要是他做出的决定,他们都会支持哦!”
  听了她的话,不禁让人感慨她口中的他为什么与楼下同年的大男孩有这么大的差距。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夫妻对个人生涯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家庭虽然比以前更富裕,却只愿意生养一个孩子。为单单照顾一两个子女留在家里太不经济,不少女人留在工作岗位,将孩子留给保姆照顾,回头却又抱着极大的罪恶感向孩子“赎罪”,以至于对孩子的予取予求不忍拒绝。
  这就造成多数年轻人都在极受保护与宠爱的环境中长大。好处是他们除了专注学习与成长之外,不必去面对生活中琐碎的现实与阻碍; 坏处是他们不知人间疾苦,视父母所供应的一切为理所当然。
  他们之中有许多人由于自主意识的增强,开始急着要脱离父母的操控,一心想和“外国孩子”一样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殊不知“外国孩子”之所以能和父母平起平坐,是因为整个文化环境的训练,要求年轻人独立自主。
  对于一个美国大学生而言,半工半读甚至休学多年直到存够钱才念书,或是一边念书、一边成家立业都是极为普遍的事——这样自由自在,事实上得靠自己的辛勤努力才能换来。
  多少台湾年轻人由父母提供大笔钞票漂洋过海。为了怕孩子的学习跟不上进度,父母要求孩子不要打工、不要交朋友、不要出去玩、不要谈恋爱——只要关在家里每天念书就好。
  很多情况下孩子还是到外头疯玩了,成绩一落千丈,身在台湾的父母鞭长莫及,发了疯似地到处打电话拜托认识的人和住在孩子附近的朋友、同学或长辈帮忙督促。
  有些孩子被逼烦了,老大不爽地挂一通电话回家: “请你们尊重我的自主权好不好?我已经长大了,我要过我自己的生活!”
  问题是若抽去父母血汗钱所打造的一切,孩子所谓“自己的生活”不知还剩下什么?
  一个既没有生活经验,又没有生活技能的人,要如何在现实社会中生存?
  过度的保护,其实是生命中一种无形的框框,只会剥夺一个人深刻体验人生与发挥潜能的机会。
  谁会拒绝别人将一块块蛋糕送到自己嘴里,而且发誓要亲自去赚钱买蛋糕?
  很多人以为独立负责是另一种形式的束缚,殊不知它才是能让人自主、自在的基础——毕竟你今天若真的赚到了钱,不一定只去买蛋糕吃,这世上好吃的东西还多得很,不是吗?

------------
漫无目标——要浪费生命,其实很容易
------------

  或早或晚,
  有些躺在海底的鱼会发现哪里有些不对劲儿,
  游到亮一点的地方,
  才发现自己其实是尾鳟鱼。
  一只已经变老、身上再没有光泽的鳟鱼。
  几年前认识这位母亲,正是她最为失意的时候。
  当时她结婚6年,两个孩子刚要念小学,先生是个平凡的上班族,她因为照顾孩子的缘故一直都是在家里当主妇。
  她的生活很平实,先生当初就是看上她守得住这份平实才娶了她。她也自认为将家里打点得很好,让他从无后顾之忧。
  某天,忙里偷闲带着孩子们去逛街,当场看到谎称加班的先生怀里搂着一位年轻漂亮的女郎,卿卿我我地走在台北最繁华的街道上,她才知道她眼前的平和都是假象。她气得浑身发抖,直想扑过去拆开眼前这对烂人。
  忽然,不知情的孩子抬起头来:“妈妈,你在看什么?”
  她压抑住心底的怒火,含着泪水回答:“没什么,妈妈只是在看对面橱窗里的东西……”
  她眼睁睁地,任凭那对幸福的背影双双隐没在人潮里。
  回到家里,心情慢慢平复过来。仔细分析自己的感受时,她意外地发现除了被背叛的愤怒,竟也有一丝松了口气的感觉。她对这感觉十分纳闷,当天先生深夜回家时,无眠的她静静地躺在床上,只字未提。
  这一晚,她想了很多。
  她从来就不是个要求太多的女人,对生活的一切她很能逆来顺受。她自认是再平凡不过的女人,想要拥有一个简单的家庭生活应该不难,为什么这样一个小愿望都无法实现?
  当她自问为什么松一口气时,她其实知道自己隐隐约约料想得到先生会出轨。夫妻之间的感情淡如白开水,日复一日都像在套公式,别说先生受不了,她自己也快受不了了,但这怪谁?
  第二天,她送孩子去上学后就回娘家去散心。
  走入熟悉的客厅,她有种恍如隔世的感受。幽幽暗暗的室内,静谧到仿佛连时间都停止了。老老小小一群人聚在一起,天南地北地聊,话题很少离开过吃喝玩乐、左邻右舍的闲话、社会版头条新闻与对人生的种种不满。
  以往这些对她来说都是温馨的画面,但这天她却纳闷起来——为什么这一切好像都未曾改变?眼前的这些人永远担心同样的老问题:明天要吃什么、做什么?不会再多。
  她找个舒服的位子坐下来,大家又挑起她小时候的糗事来取笑她,说她如何如何地爱做计划,有每周的作息表和周计划、月计划甚至年计划,而且年年翻新,就是从来没人亲眼看到她有足够的实践力与定力完成它们。初中毕业的那年她没考上高中,接下来那一年家里的对话差不多都绕着重考和打工在打转,这也是亲戚们很爱翻出来搞笑的。
  “去看书!”他们学她母亲的口气说。
  “哎哟,看过了呀——”母亲最爱形容她如何嘟起嘴抱怨,连其他人都学会她的口气了:“已经看了两个小时,累死了……”
  “你就是太懒惰才会没有学校念,不然不要念书了,去工作!”母亲装模作样地补充着。
  “什么工作适合不想念书的懒人?”
  大家笑成一团:“有啦,有啦,月入数十万,轻松不流汗!”连开的玩笑也都千篇一律。
  那段时光在精神上虽苦闷,但回到家就可以向家人撒娇耍赖,只要抱怨谁对她不好,大家就会将矛头转向敌人,连声讨伐。
  有一回她出去随便找找工作觉得太累,又回家待起来。
  “现在社会上神经病多的是……她年纪这么轻要工作本来就很容易被欺负,念书也好啦。”母亲说。
  “念什么书?念到别人家里去当媳妇了呀!”一些人看着她,“反正老公也不错嘛?在家里当少奶奶了哦——”
  她面红耳赤地听着大家谈论自己已经逝去的幸福。她知道只要她将昨天看到的情景说出来,全部的人又会站在她这边为她说话。但她却不想说了。
  如此的生活无止境地循环,从青少年一转就转去了她十多年的青春。只要她再次决定沉溺于这个循环,再过几十年,她的后半辈子也不过是添作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她竟到快40岁了才发现自己一直在随波逐流。
  曾有人拿鳟鱼和比目鱼比喻主动与被动。主动的人主导生活的发展,被动的人漫无目的地等待生活发生在自己身上。
  鳟鱼力争上游,为着理想而努力; 比目鱼则天天赖在深海底,随波逐流,等着上面掉下来浮游生物捡来填饱肚子。
  其实我们身旁有很多鳟鱼,也有很多比目鱼。不管我们自己是属于哪种鱼,日子也还得过下去。
  当你很想理清目标时,也许会有比目鱼劝你:“不要想太多啦,单纯一点也活得下去。想愈多就愈痛苦,何必呢?”于是,很多不知名的鱼也会加入这种随波逐流,渐渐埋入深海里不再伤多余的脑筋。
  要浪费生命,其实很容易。时间向来站在比目鱼这边,只要耗得够久,所有一切都会过去——如果他不是太挑食。
  只是或早或晚,有些躺在海底的鱼会发现哪里有些不对劲儿,游到亮一点的地方,才发现自己其实是尾鳟鱼——一只已经变老、身上再没有光泽的鳟鱼。

------------
苛求完美——让人迷失自己的完美面具
------------

  将力求完美的目标扩大,
  脚步放缓,心境放宽。
  与其强迫自己忘我地满足别人的要求,
  不如试着反过来,
  在满足自己的需求中兼顾他人。
  朋友从小就是个“天使”。无私、从不说人坏话、很有爱心、喜欢照顾别人、不善妒、也从不口出恶言。在家里,他的姐姐拥有父母的专宠,对他颐指气使,拿他不当一回事,他也毫无怨言。
  这样的情形直到他念完大学多年后结了婚才改变,不过,不是他父母或姐姐改变了,而是他脱离了那样的环境。
  搬进和妻子共筑的新居,他静静地坐在客厅里良久,忽然感慨万千地说:“原来能坐下来面对真实的自己,感觉这么好。”
  他在家里的不受重视其实自己心知肚明,老天给了姐姐聪明才智和十八般武艺后,赋予他惟一能匹敌的是难得的成熟懂事——不是他没有其他的才能,而是他姐姐没有这项优点——也因为如此,“能者多劳”的冠冕在他头上闪闪发光。他开始流着汗说着别人想听的话,姐姐从母亲的呵护中夺走所有的注意力,他一直试图从他的“苛求完美”中渴望能分到一杯羹,争取他也应得到的关爱。
  其实他也希望能像姐姐一样敢于做梦,勇于行动。但那些对姐姐来说只要说做就能做的事,在他脑海里都会首先浮现: 我这样做会不会影响别人?我的顾虑够周全吗?爸妈会喜欢我的决定吗?姐姐会支持我吗?
  直到这一刻他回想起以往,才发现自己为了讨好别人花了太多的心血与时间,以至于当他坐下来计划自己的道路时,产生这辈子全是为别人而活的感伤。
  很多人平时是个好好先生或好好小姐,绝对的没脾气又体贴善良,这些充满爱心的天使让我们喜欢他们的存在、习惯他们的付出与服务,直到他们经历极大的沮丧失意,不经意说出:“真希望大家不要对我要求那么高……真希望我可以不用这么累……真希望我也可以像别人一样偶尔可以自私一点、犯些小错……”时,我们才发现他们原来也和我们一样,有着同样的七情六欲。
  追求完美很好,却不该为了苛求完美而贬低自己。
  人性中的缺憾,是促使人们追求进步的动力。容许自己拥有人性,其实也能让自己容许他人的不完美,将心比心。
  苛求完美最大的危险就是过分计较细节,反而容易让我们忘了最重要的目的。
  有人因为苛求自己在职位上尽忠职守,而忘了继续追求成长,奠定升迁的根基; 有人因为苛求自己做全天下最体贴的父母,而忘了让孩子独立; 有人因为苛求自己做一个完美的配偶,而对伴侣的出轨百般包容;有人因为苛求自己符合完美的媳妇形象,而忽略了她这辈子最重要的责任是活出自我。
  完美不是讨好、不是低声下气、不是满足所有人的要求,更不是作践自己。
  将力求完美的目标扩大,脚步放缓,心境放宽。与其强迫自己忘我地牺牲来满足别人的要求,不如试着反过来在满足自己的需求中兼顾他人。
  当被迫得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取其一时,应当以长远的眼光来判断两者孰重孰轻。也许会为自己坚持一点立场惹来极大的风波,但若长远来看,舍弃自己绝对弊多于利,反而让自己沦为被予取予求的对象。因此,要勇于面对现实,为自己抗争到底。
  更重要的是在这所有的努力之前,先确定自己的目标在哪里,别一味追求那张完美的面具。
  

------------
自我设限——自怜的雪球
------------

  得意时莫得意,
  失意时莫失意,
  因为一切终会转眼成空。
  然而得意时仍需尽欢,
  才能在失意时记得甜蜜过往,
  找到回去的路。
  有位先生被派到海外工作,夫妻两人为这机会兴奋不已。经过一番计划之后,他们开心地带着孩子去就职。
  他们预期了很多即将面对的问题,包括生活无法适应、语言隔阂、种族歧视、丈夫工作过于忙碌、家庭关系被忽视等等,但所有这一切都意外地安然渡过,最大的问题竟出在了“夫妻争吵”上。
  在台湾很少吵架的他们,到了异地他乡竟然成天为一些小事闹不愉快。明知是因为生活压力使然,两人却冷战热战到不可开交。
  妻子沮丧到极点,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儿,每天愁眉苦脸。
  一天, 她骑车独自到外面散心,一想到要回家简直懊恼极了。
  她一路低着头踩着脚踏车。
  骑到某个路口,忽然一辆大车从身侧驶出。她差点跌倒在地上,以为自己就要亡命异乡。好在司机及时看到她,赶在撞上她之前刹住了车。
  过了马路,她惊魂未定间,惊觉自己不能这样。如果她任自己失意下去,只会惹来更多更大的问题。她告诉自己,要开心度日。就这样,她与先生渐渐找出更好的沟通方法,走出困境,重拾欢笑。
  一个人能不能早日走出忧郁、改善现状,与他接下来打算怎么面对挫折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有些“一生悲惨”的人,就是因为他们在努力地“滚自怜的雪球”。
  挫折绝对是多数人的家常便饭,然而一旦容许自己陷入自怜的情绪,悲惨的事就会接踵而来,好像约好一般,非得整得你要死不活。
  那位妻子说,在骑着脚踏车到马路另一边后,她告诉自己要坚强起来,储备精力撑过低潮。等到半年过后回头一看,才发现情况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糟。
  另一位朋友,从青年将要走入壮年的时候,忽然被诊断出得了癌症。当然他有一阵子感到极为苦闷,但最后他决定,至少他发现得早,有幸能善用剩下的时间,努力完成这辈子最想完成的事。
  在病痛与失意的日子里,他体会到一个事实: 这一切总会过去。
  得意时莫得意,失意时莫失意,一切终会转眼成空。然而得意时仍需尽欢,才能在失意时记得甜蜜过往,找到回去的路。
  陷入困境不要紧,但不要困住了心境。有人从工作不顺开始和外遇扯上关系,最后搞到自己妻离子散、痛悔一生; 有人从失业开始让自己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最后大环境改善了,自己却已追不上潮流,只得眼睁睁地任自己陷入另一波洪流中,无法自拔。
  自怜像是一副配错度数的眼镜,既看不清楚又损坏视力。很多时候我们只需狠下心花一笔钱配一副新眼镜就好。但有些人却停留在原地慢慢吞吞、怨东怨西。要不就是好不容易花了钱戴上新眼镜不到一分钟就“闹头晕”,说新眼镜不适合自己。
  只要能稳住情绪,冷静计划接下来要走的路,按部就班、持之以恒地进行,逆境迟早会过去。
  曾有位十分注重学习成绩的朋友考高中时不幸落榜,在等待学校放榜的时候为了不让自己枯坐自怜,便关起房门在家里苦练英文打字。没想到这一练,练出了兴趣和专长,这项小小的才能不但重建了他的自信,也让他后来在新的领域有所发展。
  逆境中激发的力量,在于我们选择如何“扩大”它。
  我们常常忘了自己的存在就是最大的财富和福气。如果我们有这样的信心,坚持下去,总有一天将会看到更宽广的天空。

------------
盲目随从——寻找学习的渴望
------------

  与其盲目培养学习的渴望,
  不如先耐心寻找出激发自己学习渴望的事物——
  找到你适用的燃料,
  起飞的力量才会永远与你同在。
  朋友的家境清寒,从小就念不好书。在成长过程中,“聪明”、“会念书”是别人父母用来夸自己小孩的话,他经常被分到的是“吹牛”、“没用”之类的形容词。
  总之,班上“吊车尾”的差事没有他简直不行。
  高中毕业后他瞎打误撞地跑进某杂志社里工作,时不时地跟着杂志记者上天下海做乡野调查。几年下来,他忽然感到自己体内有些莫名的因子蠢蠢欲动,不知不觉地也提起笔开始记写自己的生活经验。
  写了几篇,他看出自己点子虽不错,却碍于学无专精,生活历练又不够,很难写出什么有意义的文字。他忽然很想回到学校继续念书,也很惊讶地发现他这种看到书就会睡着的人竟然是有学习渴望的。
  有了真正的学习渴望,但又考不上岛内的大学,他不顾亲朋好友的取笑开始上补习班苦修英文,一年多后“跌破众人眼镜”地被一所美国学校接收入学。更有趣的是当年在家乡以“吊车尾”为职的他到美国看英文书,说别人的语言,成绩竟然名列前茅。
  任何时间不论谁看到他,只见他书不离手,只要是他有兴趣的书就随身携带好在闲暇时翻阅。
  求知从此变成他此生最重要的志愿,绝对是过去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差别在于以前他以为自己只能念别人指定念的书,现在却发现原来可以为自己找想念的书,“学习”一词在他眼中从此有了新的内容。
  常听人说“要努力培养学习的渴望”,好像学习的渴望并非与生俱来——信不信,学习的渴望确实与生俱来,只是每个人感兴趣的事不同而已。大部分的人在旧式的教育系统下被窒息、埋没,或是以为对被指定的学习方式没有兴趣,就是没有学习的渴望。
  扼杀学习的渴望其实是轻而易举的事,太多的人在弄清楚自己的渴望在哪里时,就已经被潮流淹没。
  另一位朋友对于学习就有他十分独特的见解。
  他的亲朋好友时常带着孩子来向他炫耀: 有时候是苦学好几周终于练成的钢琴曲,有时是朗诵英文小故事,有时是才艺班画的水彩画,或是几个姿态曼妙的芭蕾舞步。
  这些人常常劝他跟进: “现在的社会竞争得厉害,不这么栽培孩子将来会比不过人家,孩子会跟不上时代的。”
  这些话他常常听了就算了,一转眼就带着孩子出去游山玩水,或是到书店闲逛。如果孩子嚷着要学什么,他就自己去买书,回到家召集老婆孩子一起来研究。
  接下来你看到的不只是孩子在学他想学的那样的才艺,连他们夫妻俩也学得不亦乐乎。
  “什么才艺班、补习班,全是向钱看齐,几年下来小孩还是学不到什么新把戏。我和孩子这样做既能培养感情,又能互相督促学习,有什么不好?等孩子大些了真的有心想学再送他去好好进修也还来得及。”
  “这世界上有这么多的孩子同时在念书,这么多人之中只有10%不到的人吧——可以成为伟人流芳百世。父母们花下这么多钱把孩子逼得死去活来,这世上伟人的数量因此增多了吗?没有,倒是增加了不少哀怨的孩子和郁郁寡欢的家长。我何必和孩子过不去?只要能让孩子身心健康,今后不增加社会负担,我也算是功德无量!”他说。
  可不是吗?我们常常忙着追随众人口中所谓的成功模式,惟恐比别人慢半拍,就跟不上所谓的流行,有多少人能够停下来想想对自己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如今看他的孩子也渐渐长大了,拿着打工的钱去学想学的东西,他们对许多事物都保持着热烈的学习渴望,也因为他们这样明智的父母,才使他们学到规划生活的本领。
  与其盲目地学习,不如先耐心地寻找出那能激发自己学习渴望的目标——找到你适用的燃料,起飞的力量才会永远与你同在。

------------
事无巨细——扬起快乐的翅膀
------------

  “天使之所以能飞翔,
  是因为他们让自己自在、轻盈。”
  你若总是在意生命中的细枝末节,
  就无法敞开胸怀,扬起快乐的翅膀。
  夏威夷的欧湖岛上到处都有一种“走路鸟”,一脸小丑的长相,身体短胖,看起来笨笨的。这些鸟还成天在偌大的草坪上懒洋洋地飞飞停停,要不就在马路上走来走去。当地人习以为常,在开车时可以眉头不皱、车速不减地冲过去,因为他们知道这些鸟不像它们的外表看起来那么蠢,该飞的时候还是会飞。
  尽管如此,马路上仍偶尔会有一两具鸟的尸体。父母们会指着那些血肉模糊的东西告诫孩子:“小鸟就是不听爸爸妈妈的话,在马路上玩,才会死得那么惨!”
  我不会开车,但常会因为那些小鸟分心。车子明明从它们头上驶过,为什么就是没看它们飞走?总是再三回头确定路上没多出一具鸟尸时,才放心地相信它们早已逃离现场。
  有时候也会想像自己在开车,一路上很小心谨慎地开车。有那么一回,我是那么专注又沉醉于眼前笔直无碍的道路,以至于在眼角忽然瞄到正前方一只懒散的“走路鸟”时,立刻在“心里”慌乱地换到对面的车道,刹那间我耳际掠过一阵车子疾驰而过的声音。
  此时我才惊魂未定地与正在开车的朋友说:“如果刚才是我开车,我们已经为了躲过一只笨鸟而出车祸了……”
  原来在生活中对每一个细节过于认真谨慎是那么辛苦,也是那么危险的事。这让我想起一位我非常佩服的母亲。
  这位母亲凡事循规蹈矩,对生活中的每一笔画都专心刻写、全心奉献。
  她独立抚养7个小孩长大成人,亲眼看着孩子们成家立业。在一般人眼中觉得她该开始享清福时,她却觉得自己这辈子一事无成、了无生趣。
  觉得自己一事无成不为别的,只因她发现从来就没为自己活过。
  当然她养育7个孩子的贡献在任何人眼中都是卓越非凡的,但在倾出一切后,她发现自己变得一无所有。她所有的牺牲与努力,早年都因为有孩子倚靠而可贵。现在孩子长大独立,不需再倚靠她时,她竟忘了为自己而活是什么光景,也不知道还能再做些什么。
  她兢兢业业地活过生命的每个片段,现在已经记不起来什么叫“轻松”和“享受”。
  另外有个长男,由于从小家境清寒,对于父母勤劳养育的恩情总是铭记在心,信誓旦旦地告诉父母和弟弟妹妹,一定会找一个最好的媳妇回来照顾他们。
  几经挑选,他终于在不小的年纪时找到了一个温顺的女人,将她娶回家,吩咐她好好伺候公婆,自己则每天从早工作到晚,忙着赚钱养父母和小家庭。
  他每天战战兢兢地提醒自己要做好榜样。见妻子打理家务不够妥帖,就严厉地责备她,要求她也要像他一样全心全意地牺牲奉献。
  没孩子时,他挑剔家里不够整洁,对公婆的照顾不够体贴。有了孩子后,孩子成绩不好,他怪她;孩子生个病,他也怪她。
  终于,公婆因为年老相继过世,孩子也终于长大到可以照顾自己。妻子像递出辞呈一样地递出离婚协议书说:“算我眼瞎,被你当棋盘里的一颗棋子一样地娶回家里用,现在我仁至义尽,和你的感情也全磨光了……放我走吧。”
  这位花了一辈子尽心尽力扮演好长子角色的男人,到这时才发现他事无巨细又精确无比的要求,让他忘了真正的生活是什么,也忘了经营与妻子的关系。
  他的一生就像拍子音符都正确无比的曲子,听起来却没有一点感情。
  生活中永远都有各种好像非做不可的小事,像闯入车行道的“笨鸟”一样需要我们操心。但我们不应忘记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应该符合旁人崇高的期望,不是一定得念什么样的名校,或到什么样的公司上班才不虚此生。家里也不是不够窗明几净就没法住人,或是孩子没有十八般武艺保证会被社会淘汰——
  人生苦短,目的是要让你在层层压力中分辨能做与该做之事的差别,在扮演好角色的同时,还要做个懂得享受生活的人。
  虽然无法彻底挣脱生活中的框框,还是要扬起快乐的翅膀,容许心去自由飞翔。

------------
错认幸福——寻找自己幸福的定义
------------

  信不信由你——
  你的幸福,
  只能由你自己来定义。
  男人走向让他心动的女人说: “我想以××为职,绝对可以供你和我们未来的孩子饱足的三餐,将来前景……盼你与我一起努力。”
  女人以为这辈子最渴望的幸福就是这个模样,于是她放下所有的梦追随他。多年后,才发现自己当初所选择的,只是当个适合他生命棋局中的“皇后棋子”,属于她的幸福早就随风远去。
  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都不一样。
  对某些人来说,幸福只等于爱情; 对另一些人来说,幸福是达成理想; 也有人认为,幸福是平实的生活,不在乎完成什么事,和什么人在一起。
  那年,她住台北,她住台中。在台北的她因为工作的原因风尘仆仆南下台中,有一个月的时间,她和她在同一个城市里。
  在台中的她热情地款待了她,来自台北的她接受了她和煦的情谊。
  当时她们两人还年轻,还在摸索未来的路,当然也带着相当的青涩。
  几年后,台中的她从英国学到台湾前所未有的糖雕花艺,台北的她到美国取得岛内风气未开的心理学学士学位。前者仍旧单身,后者却已经是3个孩子的母亲。
  因缘际会,她们又相聚在台中。
  这次的重逢,让彼此看到对方身上的光彩。
  “我很佩服你,从你们夫妻身上看到的总是幽默,尽管谁都知道你们生活中有多大的压力,面临过多少考验和挑战……”单身的她说。
  “我也很佩服你,即使面对长辈和亲朋好友催促你结婚的压力,还是能坚持追求自己的标准和完成你的理想。”已婚的她答。
  “其实我很渴望结婚,但缘分未到,也急不来吧?”她笑笑,却不是无奈或遗憾。
  “趁着你还单身尽情追求梦想并没什么不好,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适合的人,到时候再狠打他一顿,问他拖拖拉拉这么久都干吗去了?”她全力支持她,但不艳羡她的自由和无牵无挂。
  她们各有各的理想:一个梦想能展现自己的好手艺,一辈子以经营糖花为业; 一个梦想能在心理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终生以心理咨询为业。
  婚姻在她们的心中是生命里的一个必经过程,美好而充实——让人忙碌、让生活增添风险,却也换来忠实的爱人、温暖的依靠与可爱漂亮的子女。
  很多人害怕婚姻会绑住自己,迟迟不敢走向红地毯的那一端。
  因为结婚对许多女人而言是暂时放弃一生的事业,全心全力经营家庭和教育子女,能不能重回社会的主流要看天时、地利、人和; 对许多男人而言则是永远放弃自由,从此只知做牛做马,供应全家人的需求。
  婚姻随之而来的限制与责任她们不是不担心,但她们对自己深具信心,她们的渴望也深切而真实——除非找到有相同执著与理想的人,否则,她们不会轻易地挂上妻子与母亲的头衔。
  本来,婚姻是为了让夫妻得以因此飞得更高、看得更远。
  如果走入婚姻只是为了尽职、为了无奈地走过一个繁衍后代的过程,那上苍赐给人类这美好的礼物反而被错待了。
  幸福对她们而言,是生活的全部,是追寻心中的理想——和心意相通的人一起追寻——就算对方不会出现,她们也知道该往哪里飞。
  她们在台中又一起待了两年。已婚的她带着对梦想的傻气与执著,同先生带着孩子飞到美国中部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单身的她在岛内面对台湾当下的不景气,知道不可能为新进的花艺打下一片天空,便当机立断只身到美国西部开创新人生。
  她们并非一帆风顺,反对的也大有人在。
  曾有人告诉已婚的她不要做遥不可及的梦。只是,她知道理想可以让梦变得踏实,不采取行动才会永远遥不可及。
  也曾有人苦口婆心地劝告单身的她,应该安心地准备嫁人,免得愈飞愈远,与幸福失之交臂。她却深信——理想所在之处,幸福就在不远的前方。
  不是她们要追逐与众不同的幸福,而是在实践人生的同时,幸福与快乐是会紧紧伴随的副产品。
  到美国后的她们,一直都没机会见面。几个月后,一通越州电话让她们找到彼此在台中的熟稔,互相取笑对方的“憨大”,却也彼此钦佩对方的坚持。
  她,依旧潇洒干练;她,依旧追求超越。她们惺惺相惜,互相祝福对方要继续“幸福下去”。
  你的幸福,也由你自己定义。

------------
固守成见——试试看,很多事其实没那么难
------------

  碰到山不转得路转的时刻,
  要记得“试试无妨”。
  我们不可能一辈子,
  都守着成见或既定的生活模式;
  对于不熟悉或毫不关心的事物,
  不能抱持着总会有人去处理的侥幸,
  毕竟,人生的“无常”,
  往往比我们所能想像的还多。
  多年前,朋友曾到南部担任教会的义工。当她到达被指派服务的地点时,她的伙伴出来迎接她,领她走进一栋空旷老旧的公寓,带着腼腆又坚定的笑容说: “义工就是要辛苦工作……不过,我们实在需要一些男士的帮忙。”
  她花了些时间才领悟出她话中的含义——室内的灯坏了好几处; 厕所的灯不亮,洗澡时得“借光”; 马桶必须手冲,而且还不通; 莲蓬头无法喷水; 热水器在漏水……
  “我们不是可以找人修理后再报账吗?”朋友甚为不解。
  “可以,不过我们没空。”她的伙伴摇摇头,又露出腼腆却坚定的笑容道,“没关系,会习惯的,义工就是要辛苦工作。”
  整整熬了一星期,终于到了休息日,朋友发疯了似的将家里所有“报废”的东西全部检查一遍。
  有经验?才怪!她可是家里的千金大小姐,连洗自己的衣服或煮东西来吃都不会,仅想秉持一份“试试无妨”的精神——谁说脏活只能由男人来干?
  她相信人绝对有改善生活环境的能力,没有人注定该过“辛苦的生活”!
  周复一周。室内的灯开始逐一亮起,马桶开始能冲水,莲蓬头可以用了,厕所有了光明,热水器的漏水问题后来终于在一次“大爆炸事件”之后找工人换新,所幸无人伤亡。
  面对焕然一新的旧公寓,她体会到人适应环境的能力远在想像之上。有时候抛开一些小成见,做些不同的尝试与调整,结果可能会比想像中的还好。
  另一位朋友赴美留学,带着孩子住进学校准备的夫妻公寓。
  近20平方米的长方形空间,一头是卧房兼客厅,另一头是厨房和浴室。两个大人外加一个3岁大的女儿,除了从台湾带去的一些小厨具和公寓里简单的基本家具外, 几乎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了。
  “这种地方住得下去吗?”是妻子的第一句话。夫妻两人对望一眼,接下来的日子可难过了。
  想添购家具怕钱不够,而且花钱买家具几年后念完书又不好善后。夫妻两人开始到处要纸箱、捡破烂,几天后,同心协力完成生平第一个自制的书柜和鞋柜。
  买来的二手车既小又破旧,冷气早就不工作了,开车非得开窗不可,至少吹进来的风不那么闷热。车顶布的两角垂了下来,开车时会有莫名其妙的细屑剥落,眼睛都睁不开。
  “我跟你保证我不可能适应这台车。”妻子抱着女儿坐在后座,满头满脸的灰屑对先生说,“我们最好考虑换台车。”
  好心的当地朋友送他们一台早就闲置的老电视机,屏幕小到只有10英寸,几十年没看过这么小的屏幕,里面的人小到快看不清五官。
  “不可能。”妻子大大地摇头说,“绝对不可能习惯。”
  头一个学期过去,同学到他们家来玩儿,看到他们家里所有的日用品都啧啧称奇,没见过哪个家庭里有这么多自制的玩意儿,整个家活像环保(说明白点是废物利用)展示场:“你们怎么那么惨哪?我看整个校园找不出第二家和你们一样的了。”
  “惨吗?”回答的竟是妻子,“不会呀,习惯了耶……该有的都有了,我倒认为我们很有创意哦!”
  我们很容易对不习惯的事感到排斥——尤其是适应改变,必须调整对自己期望或是对事情看法的时候。
  然而人生的“无常”往往比我们所能想像的还多,我们不可能一辈子都守着成见或既定的生活模式,对于自己不熟悉或毫不关心的事物,不能永远抱持着总会有别人去处理的侥幸。
  随时抱着“试试无妨”的精神,没有人规定男人一定得如何,或是女人一定得如何; 没有任何法律条文指出什么样的生活模式才合乎正常; 更没有任何智者定下所谓的成功准则和步骤——所有的这一切都有待开发,每个人都有可能找到与众不同的生活步调与模式。
  你能适应的东西还很多,你能突破的成见还很多,你能看到的天空还可以更宽广,只要你试着走出自己画好的“不可能”、“做不来”框框,就会发现一切其实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难。

------------
自乱阵脚——再糟,也不过从头开始
------------

  发生意外时,
  我们倾向怀疑自身的能力:
  我到底是哪里做错了?
  是不是太笨?
  什么事都做不好?
  停——
  这才是我们应该勉励自己的话:
  无论如何,至少我知道如何重新开始。
  你是否曾很热心地投入某件事,用尽一切心思和加倍的努力,期待获得最好的成绩,却因为一连串莫名其妙的意外挫折,将原本的热劲浇熄,还让你的心情沉到谷底?
  在心理咨询实习战战兢兢地维持数月后,我们所住的小镇忽然下了场大雪,当天约好要见面的人一个也没出现。我大可用天气因素来说服自己,但我没有,我花了很多时间拿过去所有在工作上的不顺利来打击自己——看起来和我约好的人很喜欢放我鸽子。
  我的结论是: 因为我是黄种人,在白人的社会中不可能生存,又是菜鸟,英文不好、能力太差,大家都想逃避我——我这辈子都会这样,不可能出头了……
  就在我这样掉进自怜的陷阱时,我的训练者刚好走进来,将我写好的7页报告改了几行,强调我重复犯的错误,要我检讨改进。接着,他要我注意对客户所说的话——一周前有位祖母带着她正值青少年的孙子进来让我做心理鉴定,祖母现在一状告到心理医师面前,说我对她们不礼貌,竟然说她孙子性向有问题。
  “性向有问题?”我回想了一下当时的情形,我对那位祖母的印象不坏,但我不记得我和她说过什么性向问题,这些人格测验和性向怎么扯得上关系?训练者走后,我不断回想当时的状况,慢慢记起来,那天我按惯例背诵该说的话:“这是一个心理评量的测验……”
  那位祖母大惊失色:“性向评量?”
  “不,我说的是心理评量,做的是人格测验……”有点迟钝的我愣了一下,就接下去做我该做的事,没想到她会这么在意。我自怜的因子活跃起来,奋力打击自己——大概是我当时解释得不够好,肯定是我口齿不清,百分之百是我英文太烂,更别提这些人对我的种族歧视,我实在是受够啦!她竟然一状告到心理医师面前,再通过训练者转告我,我以后还要不要做人啊?
  “不过没关系了,心理医师说他已经处理好这件事,你以后要小心。”训练者接着说。
  小心什么?我愈想愈气。小心不要乱说话?还是小心别人脑筋短路还反过来控诉我是神经病?我一天只在这里工作4小时,却得花15个小时忙实习的事、想实习的事、做实习的事,这样还不够吗?
  训练者走后,恼羞成怒的我再也受不了这阵子的劳累积下来的鸟气,看看时间也离下班差不多,便开车回家。经过某个车水马龙的路口时,我心想:“如果现在哪部车子撞到我,就可以结束这折磨人的实习工作,想想也不坏。”
  这想法一出现,我知道自己已经被压力征服,需要用另一种方式思考了。握着方向盘,我想起自己拿到汽车驾照不过是几个月前的事,便问自己:“如果心理咨询的工作就像在开车,既然开车时也会出些小意外,也会觉得自己是很烂的驾驶员,或是怕出状况不敢再上路,但为什么我现在还是在开车呢?”
  我回忆起来,当我觉得自己是烂驾驶员,或是马路上好危险,怕自己无法再开车时,我都会不断地告诉自己:“没关系,冷静下来,冷静下来,从头开始……最基本的步骤是注意两边来车,看到‘停’的标志要停,绿灯时……”
  发生意外时,我们倾向怀疑自身的能力: 我到底是哪里做错了?是不是太笨?什么事都做不好?
  停——?
  我们应该勉励自己的话是:
  无论如何,至少我知道如何重新开始。因为我曾从无到有,爬到现在的高度。现在只是踩空、滑了脚、擦破了点皮,并不代表我爬不上去,或是我不适合——我无须将所有的问题归咎于自己。
  再糟,也不过是从头开始。

------------
吃苦耐劳——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
------------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句话固然令人动容,
  吃苦耐劳之前,
  请先确定自己吃对苦、耐对劳,
  免得一辈子都得吃苦耐劳。
  有个勤劳苦干的男人,打从年轻时代起就安分地做一份工作,数十年如一日地牺牲奉献。他的生活平实简单,人也淡泊名利。原本这样的生活也没什么不好,但前阵子岛内经济不景气,公司就将他给裁掉了。
  辛辛苦苦经营大半辈子,他一直以为自己可以继续跟着公司直到退休,不料时局改变,想找类似工作又遍寻不见,一切得从零开始。他感慨很深:“年纪一大把了还得这么苦,什么时候才能再熬出头?”
  “吃得苦中苦”已不一定保证“方为人上人”。
  过去常听长辈说一个人最好的品格就是吃苦耐劳。
  公司里要吃苦耐劳的人,因为能吃苦耐劳的人才有耐心一点一滴累积自己的实力。
  学校里要吃苦耐劳的学生,因为能吃苦耐劳的学生才有毅力一题一题地去订正自己的作业,认真地学习。
  嫁人要找能吃苦耐劳的男人,因为吃苦耐劳的男人才够稳当,肯脚踏实地、白手起家。
  娶妻要找能吃苦耐劳的女人,因为吃苦耐劳的女人才够贤慧,愿意日复一日地为全家人牺牲。
  如今,会吃苦耐劳的人不再了不起,现在的人需要的是创意、慧眼和聪敏。
  会吃苦耐劳的员工不一定懂得变通,到头来可能只能仰赖他的劳力,不能仰赖他的智力。
  能吃苦耐劳的学生很难跟得上学校日渐复杂的学习,大多不懂怎样提高学习效率。
  嫁给吃苦耐劳的男人是自讨苦吃,多数的女人已经不想再苦哈哈地陪一个脚踏实地的男人苦干一辈子。
  吃苦耐劳的妻子顶多守在家里,更好的女人不但能开源节流,也懂得轻松灵活地养育孩子。
  朋友十多年前决定不想待在公司过那种朝九晚五的生活,领一份吃不饱饿不死的薪水。经过谨慎的考虑,他开始在下班后学习翻译。几年后,他的译作在出版界崭露头角。眼见时机成熟,也为家小存够了基本生活费,他毫不留恋地辞职,全心全意地做起翻译工作。
  这样的转变,使他能合理地调整自己的工时,调配出更多的时间给家人,不仅不必像以前一样忙碌,赚钱也不比以前少,工作时间却省去许多。
  “不要只懂得吃苦,而是要懂得规划,以有限的投资赚取最大的报酬。你没有太多的力气去吃苦耐劳。”这是他的忠告。
  另一位朋友刚毕业时做秘书起家,不久后却不计代价进入某家公司的电脑部跨入编程序的行列。
  一年多后程序编出心得,她开始利用闲暇时间翻译日文与英文杂志。她选择翻译工作并非原本就已精通,只因她认为有培养“多”技之长的必要性,以便将来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活环境。
  她趁着年轻够虚心,别人也比较乐意教导提拔她时努力学习。
  多尝试一些新的工作并不糟糕,最糟的是为了保住薪水而勉强自己“吃苦”。如果你常有这样的困扰,说明你身上所具备的技能也许不太符合社会潮流所需。如果你还年轻,奉劝你尽快学习自己喜欢的一技之长。
  别只是为了让口袋里有钱而去工作,志气是很珍贵的东西,不要轻易让环境腐蚀它。
  只要是你喜欢的工作,而且能因此追求新技能,不妨耐着性子屈就一份较低的起薪。日后你将会发现这些投资绝对值得——也就是说,吃这样的苦,远比只是为了让荷包固定有钱而选择吃苦要明智得多。
  惟有正确地选择工作,才能让你每次在伸手与旧识们说“Good-bye”、另寻发展之际,下一片天空才会更宽广、更辽阔。
  傻傻地吃苦,日子也就傻傻地过去了,运气好的话也许这辈子平安无事;运气坏时,年纪一大把,才又白生出好多苦来吃。

------------
为钱工作——掌握金钱,还是被金钱掌握
------------

  你要掌握金钱还是被金钱掌握,
  全看你受多少金钱吸引,
  以及你是否看得到金钱以外,
  其他更重要的东西。
  人的一生该拥有多少财富才算够?
  从年轻时代起她就认真地宣誓,将来要住进豪宅,出门要有轿车代步,衣服要追逐时尚,饰品要讲究名牌,每天吃山珍海味,进出大门有仆人迎送,子女也要个个出色。
  20年过去,豪宅、仆人、轿车、精品、美食、子女已样样不缺——但她还是觉得不够,总希望所有的东西都能更气派、更华丽。为此,她积极地将一笔笔钱拿去做投资,或用来将家里的生活品质努力精致化。她也继续严厉管教孩子,要他们好上加好。再将剩余的精力投注在生活中不够理想的地方。
  就在她以为这辈子终于可以开始高枕无忧时,她的噩梦开始了。
  她好不容易栽培成的优秀青年——最为重视的儿子,在一次和父母大吵后潇洒地将门一摔,两手空空地离开,从此再没他的消息。她最宠爱的小女儿进了大学,执意不选她梦寐以求的音乐系,反而读了她认为毫无出路的中文系,整天关在房里写文章做作家梦。
  更难过的是女儿虽然不像儿子完全脱离她,但女儿毕业后就出去赚取自己的生活所需,存够了钱就邀朋友一同外出旅游。回家后又关进自己的小天地,虽还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但和离家出走的儿子其实并无两样。
  她的先生自始至终都在埋头赚他们最爱的钱,她开始觉得自己好像住在高级精美的真空罐里。
  几年又过去了。某个傍晚,女儿一如往常地晚归,看到母亲独坐在客厅沙发上,淡淡地说:“我想在6月份结婚。”
  她吃惊极了。女儿什么时候交了男朋友,她竟毫不知情?
  再三追问下,女儿才简单地回答:“反正不会是爸妈合意的对象,只是个穷小子,但我知道我在做什么,不管你们怎么想,6月份我都会结婚。”
  她不死心,平淡的日子多难过?她不希望女儿吃和她一样的苦。她劝女儿打消嫁穷小子的念头,甚至不惜威胁:如果不听话,她就不为她们办一场豪华的婚礼。
  女儿听后,回到房间拿出空白的结婚证书,搁在她面前:“请告诉我,除了这张纸,外加一点公证费,结婚还需要什么?”
  她支吾半天,答不出来。
  女儿又指着她从头到脚所有昂贵的行头,一件一件地数,包括屋里大大小小她引以为豪的摆设和车房里人人称羡的几辆进口名车:“没有这些,日子会过不下去吗?我情愿不要这些,换回爸爸在家的时间,换回你……曾经好好看我一眼……”
  这是女儿结婚前和她所说的最后几句话。再看见她时,已经披上婚纱。从此,她们之间的距离,继续无止境地扩大——
  我们很容易将工作单单视为换取金钱的手段,不计代价地将自己投入工作,再将赚到的钱拿来填补生活的缺口——这原本是很单纯的谋生方式。然而,当我们剥夺太多的单纯与平实,以过多的奢华来装饰时,就得牺牲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关系去填补。这些关系往往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很多时候甚至得放弃自己。
  一个人要掌握金钱还是被金钱掌握,全看他受多少金钱吸引,以及他是否看得到金钱以外其他更重要的东西。

------------
不懂合作——别变成“可有可无”的人
------------

  一个人,
  若不懂得在团队中主动贡献,
  让团队总是为了他必须特别费心协调,
  就算他能力再好,
  也终会变成团队进步的阻力。
  身为电脑工程师的朋友在公司人事缩减时被裁掉,他难过极了。
  “我又没有犯什么过错,”他沮丧地问同事们,“经理为什么选择把我裁掉?”
  “大概是你哪里做得不够好。”同事A说,“还记得上次经理要你支援那个部门使用电脑,被他逮到你坐在那里没事做?”
  “什么我没事做?那时大家刚好都没有问题,我才自己上一下网的,这样为什么不行?我不是照样在一旁待命,有人发问我不也是马上就去?”朋友反驳道。
  “就是啊!”同事B附和着说,“经理留下来的另一个工程师,一天帮另一个部门的人修电脑,修到整台电脑坏掉,经理都没裁他,裁的竟然是你,真说不过去!”
  “你冒犯过谁吗?也许是别的部门的人说了你什么坏话。”同事A又问。
  “会不会是那一次工厂那个无理的厂长不满意你的态度?记得吗?”同事B说,“他不会用电脑还自作聪明,后来自己把电脑弄坏了,还将责任推到你身上?”
  “但那次经理为我说话,他明白当时是厂长的错。”
  他们徒劳无功地讨论了一个多小时,同事A终于说:“哎,不服气你去问经理嘛。”
  “可是,”朋友犹豫了起来,“这样好吗?没看人这样做过……”
  “我也觉得没有必要去自取其辱。”同事B附和着说,“裁员还会有什么理由?何必挑明了让大家尴尬?”
  “但是问清楚了,如果真有错,下次就可以做得更好,不是吗?”同事A说。
  同事A的话朋友回家想了好多天,一直耐不住心里的不满和疑惑,终于决定亲自找经理谈一谈。
  “我只是想了解一下这次裁员的原因。我知道这次为了精简公司编制,总得有人给裁掉,但我很难把裁员的原因和我的表现联想在一起。”
  朋友将在心里排练好久的话一口气全讲了出来: “如果真的是我的表现不好,请经理指点,我希望有改进的机会,至少在下一个工作岗位上我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经理听完他的话,愣了一下,竟露出赞许的眼神:“如果你在过去的一年里都这么主动积极,今天裁的人肯定不会是你。”
  这回换朋友愣住,不知所措地看着经理。
  “你的工作能力很好,在所有工程师里你专业知识算是数一数二的,也没犯过什么重大过失,惟一的缺点就是主观意识太重。虽然团队中每个人的能力不一致,但只要积极合作,三个臭皮匠就能胜过一个诸葛亮。如果队友中某个人不懂得主动贡献,团队总是为了他费心协调,就算那个人能力再好,也会变成团队进步的阻力。”
  经理反问他:“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办?”
  “但是我并不是难以沟通的人啊!”朋友辩解。
  “是,没错。但如果你将自己的态度和同事相比,以10分为满分,在积极热心这方面,你会给自己几分?”经理问。
  “我想我明白了。”朋友说。原来自己是个“可有可无”的员工。
  “你有专业能力为基础,如果你积极热心,懂得借着合作来运用团队的力量,你的贡献和成就应该会更大。”
  接下来的半小时,朋友虚心聆听经理给他的建议。他非常庆幸自己没有假设某个被裁掉的原因,躲起来怨天尤人,也很高兴因为不耻下问,明白了自己的缺点在哪里。
  不仅如此,经理很高兴能看到他如此上进的一面,几天后经理亲自打电话介绍他另一个公司,比原来的工作还好。
  我们常常忘了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资源就是合作关系——生活的框框告诉我们要保护自己,多做可能多错,热心多会受伤,于是我们宁可自扫门前雪、被动一些,甚至对别人漠不关心。
  一个人可以聪明绝顶、能力过人,但若不懂得积极热心来培养和谐的合作关系,不论能力有多大都得付出事倍功半的努力。
  不积极热心的人在团体中只会做好被吩咐的工作,愿意付出的人就算能力有限,却能带动团体,集合众人的力量,使工作加倍顺利进行。
  如果朋友在被裁掉后就躲起来怨天尤人,便不可能通过经理的帮助看到自己的缺点。
  好在他学会了合作的第一要件: 主动关心别人的需求。
  当别人感到被关心时也会付出相对的善意,分享自己的资源。
  正如朋友的经理愿意介绍朋友到另一个更好的公司,这也是合作最大的益处之一。
  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助你事半功倍。

------------
放弃自己——坚持那条引你走向快乐的路
------------

  有时候,
  人们会因为你在做的事而嘲笑你。
  别管他们。
  如果那是你喜欢做的事,就去做……
  只要你所做的事令你真心喜爱,
  人生,就是件美事。
  约翰·霍纳(John R. Horner)博士在读小学二年级时成绩很差。当时的人对“阅读障碍”这个名词还没有什么概念,老师们都当他是故意偷懒或智力有问题。
  霍纳从小就对科学(特别是古生物学)很感兴趣,即使在学校里他每门科目的成绩都奇差无比,但只要一有长假,他就会到图书馆里研读科学类的丛书。
  念中学时,他科学方面的博学开始崭露头角。每年的全校科学展,都由他独拔头筹。但在课业上,他却连“科学”这门课都考不及格。因为他的“阅读障碍”,让他对文字的记忆能力几乎等于零。
  终于,他最难过的事发生了。脱离国家义务教育保护而进入大学的他,没三两天就被学校开除了。但他不肯放弃,不断回学校修别的课,这科不及格就换另一科,直到全校所有大学部和研究所的课他都修完了,当然也都没有及格。花了7年,他什么学位也没拿到。
  穷途末路之际,他写信给所有古生物博物馆求职,终于在普林斯顿的某个博物馆找到工作,并同时担任普林斯顿大学古生物部门的恐龙化石管理员。
  借着在普林斯顿大学服务的机会,他继续努力求知,后来甚至被聘请到蒙大拿州立大学任教。
  他始终无法顺利完成学位。但此前他花了7年时间修课最终还是把他踢出去的大学,后来却决定颁给他荣誉博士的头衔,而且颁发的人,正是当年亲自将他踢出校门的教授。
  霍纳博士后来还经由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邀请,担任《侏罗纪公园》电影的顾问。借着他长年累积的古生物学知识与经验,让电影中的恐龙拍得更为生动逼真。
  他曾说: “我知道我和别人不太一样——我的思考方式与一般人不同,但因此我也能提出不同的问题,看到别人无法看到的角度。”
  这样自信与乐观的态度,让他将有些人会视为缺点的特质,转化成为优点。
  这样的例子,该让我们为周围无限的机会感到惊奇。
  “好与坏”不在于事情的本身,而在于人如何定义它: 一个人以为是绝望的谷底,很可能是另一个人希望的崛起。
  谁会继续攀向那看似遥不可及的顶峰?
  谁会告诉自己不管怎么做,这一切都是枉然?
  谁会决定只要试过,就能快快乐乐地面对生命?
  谁会在众人的关心中依旧决定要当个输家,躲在被人怜悯、始终被遗忘的角落里?
  ——这些都取决于处在绝望与希望的当口,我们愿意倾听从哪边而来的声音。
  曾认识一位朋友,终日抱怨不停。他其实极有才华,人很聪明,观察能力也很强。但他总是不断地埋怨自己运气不好,朋友如何存心陷害他。
  仔细听他描述过去的生活时,便发现他的工作经验很贫乏,即使曾有一两次因为非常努力而成为公司的招牌员工,却又会忽然辞职,而且离职的理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事实上,他是个很怕受伤害的人。
  他认为每个人都瞧不起他、对他很坏。他将他大部分的聪明才智拿来假想别人会如何伤害他,再花很多精力向别人和自己证明这个假想。
  他何尝不希望别人能尊重他、喜欢他?但他已经坚信自己付不起任何失望的代价,所以他不愿意冒任何的风险。因此在工作上他宁愿原地踏步,也不敢继续向前,因为面对希望与无穷的机会时,他所看到的只是随之而来所需付出的冒险与代价。
  他不认为自己有勇气和能力去应付,他情愿忍受封闭自己的痛苦——因为他熟悉这痛苦。
  很多时候人们选择停留在某处,并非因为那是他们所能有的最佳表现,而是因为那是他们觉得最不费力又安全的所在。
  更多人选择随便试试,碰到困难就不再前进: 他们将很多遗憾归咎于不可抗力——他们可能觉得自己不够聪明,有什么严重缺陷,长得不够好看,钱赚得不够多,父母不够成功,老师太严格,亲朋好友没有一个帮得上忙等等。
  问题是,几乎在每一种最恶劣的情况中,我们都听到过有人运用他们绝不屈服的精神,写下奇迹的篇章——这不禁让人思考,人所谓的极限究竟在哪里?
  我不敢说“每个人应该都有能力克服自己的困难”,因为我没有资格为比我历经更多考验的人说这样的大话,但我确实深信人们有追求幸福的能力。
  那能力,在每个人的思想里。
  “有时候,人们会因为你在做的事而嘲笑你。别管他们。如果那是你喜欢做的事,就去做……”霍纳博士这段话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只要你所做的事令你衷心喜爱,人生,就是件美事。”
  幸福的感觉,来自于知道自己全心全意在追求想要的目标与理想——知道你所做的事是你衷心喜爱的,确实是件美事。

------------
盲从人言——莫让他人操控你的决定
------------

  当“人言可畏”的势力,
  不再操控个体的决定,
  我们将会看见绝大多数人的内心,
  都蕴藏着无限潜力,
  靠着不断的努力与坚定自信,
  都会成为丰满且令人赞叹的圆。
  她在30多岁的时候决定去美国念硕士,亲朋好友立刻劝她,女人的本分是准备结婚、相夫教子,切莫让高学历成为将来追求幸福的阻碍。
  她考虑再三,决定放弃追求理想。
  同时间,另一位小她几岁的朋友也决定要去美国念书,同样遭到亲朋好友反对的她却只是笑笑:“该我的,就是我的。或许我可以因为这样做而找到志同道合的对象。最起码,这几年我学了我想学的东西,将来回头看也了无遗憾。”
  两年后,这位朋友在异乡真的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对象,两人幸福地回台湾结婚,再回美国一起念书。
  当年决定留在台湾的她,心里满是失落。白白用 掉等待的两年。她忽然觉得如果自己曾大胆地去尝试一下该多好。
  在我们身旁常常充斥着许多善意的忠告,这些忠告都是很好的提醒,却不代表完全正确或适合自己。我们如果不为自己谨慎抉择,就很有可能会走上被人摆布的命运。
  另一位朋友在前阵子失业潮引起台湾阵阵恐慌时,不顾亲朋好友的劝告辞去了他已经讨厌多年的职位。这个决定引起身旁的人极大的反应,联合指责他不懂得为未来着想。在那一职难求的时期有个烂饭碗总比没有好,他们推荐他去做一些在他眼里看来更糟的工作。
  “这是我的人生,我想要怎么做,你们凭什么管我?”他说。
  “我们是关心你,给你一些建议。”家人和朋友都这么回答。
  “既然是建议,就是谨供参考而已,为什么我不照着做,你们又这么生气?”
  家人和朋友支支吾吾:“可……可是你这么做不对。”
  “怎么不对?”他问,“我这么做犯法吗?”
  “你这么做,不聪明。”他们答。
  “如果我没多久又找到一份工作,而且比此前的更好,你们还会说我不聪明吗?”
  “这样做很冒险。”
  “既然是冒险,最主要的是机会问题,和我聪不聪明有什么关系?”他又问。
  “如果你聪明,就不会冒险。”
  “假如我新的工作比以前还好,薪水比以前还高呢?”
  “那就证明你真的既聪明又厉害,但那不太可能发生。”他们说。
  “不管可不可能发生,守着我不喜欢的工作只是为了表示我聪明,和选择跳槽到我更喜欢的工作来证明我既聪明又厉害,我宁可选择后者。”
  他的家人和朋友被他驳斥到无话可说。
  一个月后,他完成心愿,到更好的新公司上班。
  另一个朋友,在年近30岁时,决定带着妻子和孩子去美国念书。
  一位热心的朋友立刻打电话给他妻子:“怎么不劝劝你老公,叫他不要想太多啦!给他介绍一个工作,朝九晚五,生活稳定,机会难得哦!”
  “这是他的理想,我没有意见。念书也不是坏事……”
  “念书?念什么书?没人这样啦!还是快点去找个‘正常’的工作,让生活稳定下来吧!”朋友苦口婆心地劝道。
  “想工作一辈子有的是时间,还怕做不够吗?趁着年轻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为什么不行?”她反问。
  朋友并不是惟一想阻止他们的人,更多的人以看笑话的心情预言他们就算“学成归来”,也会因为主修的专业太冷门而难找工作。
  人生中很多事不是单纯的是非题,也不是已经有的看法与做法才最正确。
  我们身边随时会有人跳入我们的生活中“建议”我们该怎么做才符合传统,才能与其他人一样“正常无误”。
  和人们争辩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是很累的事,多一点儿人情味的地方就会多一点儿人情压力。
  既然无法阻止别人以挑剔的眼光去评断自己的决定,至少得小心别让随意的忠告左右命运——太在意别人口中那些所谓“正确”的框框,就会忘了框框外,无限的机会正有待拾取。
  要相信自己体内蕴藏着无限潜力,也要相信靠着不断的努力与坚定自信,我们都能够成为丰满且令人赞叹的圆——不必依附别人的价值过活,都能独立、快乐地度过一生。

------------
事必躬亲——累死人的坏习惯
------------

  他以为自己只是有个遛狗不肯松绳的习惯,
  没想到久了不但狗痛苦,
  连他自己的活动天地,
  也被局限在绳子那么长的距离。
  只是为了秘书手头一张简单的图表,竟然要他堂堂总经理整个下午站在她身后指挥。
  “把图移上面一点……把图移下面一点……这边的用词再改回来好了……”总经理摸摸下巴,若有所思地反问:“你觉得现在这样如何?”
  “不错。”
  秘书铁青着脸说。花好大的力气做才不是以咆哮回答,反正她的意见不能作数,他还不是一一按照自己的意思改了?还问她的意见干吗?
  总经理看她冷冷的模样,只当她是累了,苦口婆心地劝告她: “我这是在教你怎么写一份专业的报告,你可要好好学着点!”
  “是。”她恭敬地回答,心里想的却是,“难道报告里的图往上移2厘米还是往下移2厘米就可以分出专业和业余吗?”
  原先她是多么高兴有这样一位热心的主管啊,在她刚毕业进入职场时给予了她那么多善意的协助与指导。但同样的事他已经做了快一年了。她终于发现他的目的不完全是在指导她,而是他很享受指导别人的乐趣。
  一年了哦!难道是自己表现太差?为什么他就是会把她呈上去的东西反复删改?她一点成就感也没有。
  明明交代给别人的东西又不肯放手,样样都想自己来; 对别人的成品总是意见很多,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最好; 没耐心等别人摸索,三两下就决定插手;常常怨叹没人明了自己的苦心,常常摇头叹息: “唉,好心被狗咬!”——这就是事必躬亲的典型特征。
  以前有位朋友很喜欢遛狗。
  妻子说喜欢遛狗,养只小狗在一旁跟着跑比较省事。他的看法不同,就要养一只体型很大的杜宾犬。晚上带着雄赳赳、气昂昂的它逛大街,让牵狗的人也跟着威风。
  偏偏大狗难遛得要命。为了训练这只狗,他费了不少时间和心血。
  这只狗很有自己的想法。他想往东时,它偏会往西,遛狗时他活像个罗马战士(如果他去借个单人马车架在狗身上就像了),扯着绳子凶巴巴地在后头穷追猛喊——狗遛得不怎么样,身体倒练得勇健不少。
  一年后,他心爱的杜宾犬总算开窍了!他如何下令,它就如何听话,很有马戏团职业水准。
  他开心地牵狗出去,左邻右舍走过来看。
  “怎么样?瞧我连这样的狗也训练得成,厉害吧!”
  “看它有多听话?我要它走它就走,要它停它就停……”
  “我保证放开绳子,它也会乖乖地跟着我。”
  “那你怎么不放开它?”一天,终于有个邻家小孩反问,“我们家小黄都好喜欢自己在户外跑来跑去,你这样天天绑着它,它不是很痛苦吗?”
  “这……”他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样大的狗就算他敢放,邻居恐怕也会抗议。更重要的是,这是他好不容易训练出来的狗,万一走失了怎么办?
  他还为自己想了很多不该放手的理由:
  放开绳子对他来说实在不像遛狗,和狗出来各跑各的,还不如带孩子出来锻练身体呢,用得上一只狗吗?就是牵着这么气派的狗才让他有成就感,他怎么舍得放手?
  放不放开绳子这个问题他一直搁在心底,每天晚上遛狗时都想个不停。
  他开始思索为什么自己不愿意放开绳子,却惊讶地发现在生活中他没放手的事更多。
  孩子都快成年了,在家里干的大小家事他还会在一旁指指点点; 公司属下不管做什么事,他都要求一定要自己经手,免得出差错;请求妻子帮什么忙,他也亦步亦趋地跟在后头确定每个步骤都要合乎他的要求。
  为了满足他的控制欲望,他身边的每个人都被他分派到一条隐形的绳子。以前他常奇怪为什么自己老轻松不下来,妻子要他陪着去度假,他总说放心不下员工、放心不下孩子,想东想西,原来放心不下的不是员工和孩子,而是他自己。
  他用隐形的绳子绑住别人,连自己的活动天地也被局限在绳子那么长的距离。

------------
牢记失败——悲观与乐观的差距
------------

  保持悲观,
  得费脑力去记很多不愉快的过去。
  保持乐观,
  不必记得太多事,
  只需保持以轻松的心情期待未来。
  我所协助的教授专门教导中小学准教师使用电脑辅助教学。她热爱教书,很喜欢与学生来往。这位教授人也相当乐观,每学期她都是在一、三、五上课。从早上9点到中午12点,4节完全相同的课一个紧接一个,很多时候她不累,电脑都累了。
  身为助理的我在她上课期间随时待命,与她一起帮助学生。整个学期中总会有几天电脑的故障率特别高,或是学生对所教的内容听不懂。
  此时,你会见到我们俩在电脑教室中像蝴蝶一般不停地穿梭飞舞,忙得焦头烂额。碰上学生能力不齐或对电脑特别不熟悉的班级,现场更是一片混乱。
  然而,即使在这个时候学生抱怨听不懂、学不来、操作上频频出错或是电脑不合作,她都是开朗地笑道:“今天我们的运气好像不太好,对不对?”
  “看来电脑决定休息一下了……”
  “这是个很好的学习经验,下一回,我们可以尝试其他方法,避开这个错误。”
  “没关系,慢慢来,就算今天学不会,晚些时候我还可以帮你们。”
  事实上,就算天要塌下来,她也是那么镇静自若。
  有一回,她给学生示范如何启动某电脑软件,就在一步步示范说明到了关键之处,她将鼠标点上程序名称,在众目睽睽之下执行它:“所有的麻烦都在前面,现在这么一点画面马上就会出来……”没想到出来的画面竟是:“程序错误”。
  她顿了几秒钟,回头朝学生笑笑:“或马上不出来。”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回,有位学生提到自己的工作提案不受老板青睐:“老板退回我的企划,还批评了我一顿。”
  教授听完不是安慰她:“没关系,至少你已经尽力了……”而是很兴奋地说:“这真是个好消息,代表你只要照着他的建议去做,下一次就会成功!”
  教授接着继续鼓励她看到更多光明的方面,说得好像那位同学不是被退件,而是被“有条件地”接受,听得那位同学的心都雀跃起来。
  后来,那位同学真的将自己的提案再做修改,虽然仍没被老板采用。但她离开了那家公司,将自己的提案附在履历表里,找到了理念相同的老板,受到了重用。
  这位教授是“正向思考”的绝佳典范——在她心中,逆境是短暂的,生活是可以控制的。
  有时候人们会因为害怕重蹈覆辙而强迫自己“牢记失败”,从此不做“多余的努力”——这些人认为只有牢记失败、避免尝试,才是万全之道。
  事实上,惟有正向的思考、不断的尝试、轻松的心情、乐观的态度,才能以最快的方式帮助你一步步走过考验,迎向光明。
  那么,悲观与乐观的差距在哪里?
  一般而言,乐观的人多数会成功。
  有位学者在他长达数年的忧郁防治法计划研究中发现: 乐观的人记得比较多快乐的事,不快乐的事则忘记得较多。除此之外,乐观的人做好一件事会肯定自己;做坏一件事则当它是失误,不会太在意。
  悲观的人刚好相反吗?
  不,他们记忆正确,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他们是所谓“面对现实”的人。但如此面对现实,没想到竟也让他们失去了“做梦”的能力。
  很多人说:“成功是属于敢于做梦的人。”
  悲观与乐观所不同的不是聪明才智或机运,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天真的信心——
  与其牢记失败,放弃尝试,我们更该学习相信希望、不屈不挠。
  生活中处处有生机,惟有不断尝试的人,才会比别人更可能掘到一口活井——乐观的人比悲观的人更愿意不断尝试。差别仅在此而已。
  

------------
非赢即输——生活在数字挂帅的社会
------------

  凡事非赢即输,
  只会逼疯自己。
  毕竟能跻身顶端的人,
  永远是少数。
  他们所付出的代价,
  也多半令人难以置信。
  朋友初次步入社会,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工作内容她很喜欢,兼具挑战性和稳定性,长远看来也挺有发展的潜力。她十分庆幸自己的好运,和同事混熟后,更觉得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都很不错。
  一天,她和同事在聊天时,一位比她晚进公司的同事问她月薪多少,两相比较之下,她发现自己比同事的月薪少了几千元。
  “那个同事比我晚进公司,工作能力又没我强,月薪竟然比我高!真是太过分了!”她生气地说,从此上班也失去了原有的快乐心情。
  她有种被打败的感觉,连原来因为尽全力达成目标时所带来的成就感和踏实感也弃之不顾。那几千元夺走她的自尊、内心平静和自给自足的快乐。
  所有的事都没改变,只因为她觉得自己比别人“少了一些”。
  曾听说有个孩子在学校考试的成绩有了进步,开心地将考试卷拿回家给父母看,父亲头也没抬一下,问道:“是不是第一名?”
  孩子整颗心都凉了下来,父亲关心的不是他是不是一天比一天更好,而是他是不是最好的那一个。
  有本英文图画书,书名叫《花的希望(Hope for the Flowers)》。从一只灰毛虫的诞生为起点,作者巧妙地将人类社会中种种残酷的斗争与挣扎融入故事的情节。
  故事中提到这只灰毛虫长大后巧遇一只漂亮的黄毛虫,他们在一起过了段幸福的日子,直到灰毛虫对现状开始产生不满,执意要加入一大群毛毛虫的行列,来到一个毛毛虫柱的正前方。
  在好奇心与好胜心的驱使下,它不惜一切随着大家往柱子上爬,甚至踩着它最好的朋友黄毛虫的头而爬过。
  成千上万的毛毛虫们彼此践踏,踩着别的毛毛虫的身躯而上,形成一根耸入云霄的柱子。
  毛毛虫们都不知道最顶端是什么,只是一味推挤,排除眼前的阻碍自己往上爬。
  最后灰毛虫历尽千辛万苦总算到达了顶端,放眼望去,才发现原来周围是一柱柱巨大无比的毛毛虫柱。
  眼见毛毛虫们争先恐后地爬向空无一物的柱顶端,谁也不让谁。它终于明白自己什么也没得到,还平白无故失去了最心爱的朋友。
  当它回头寻找黄毛虫时,更惊讶的是黄毛虫早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于是它明白了,原来它不需要去追求什么,所有最美好的特质就在它体内,它的潜力,是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
  我们生活的社会,数字挂帅;我们生活的社会,非赢即输——除非站在顶尖。一旦站上顶尖,却又深恐随时会被别人取代。
  不断和别人比较、竞争的模式在我们的社会中是那么受到大众的认可,甚至连孩子只因某项表现未获重视,就会觉得自己“一败涂地”。
  众人的眼光都朝向顶端少数的民众,忧郁像传染病一样淹没了顶端以下的人,不论男女老少皆有可能被抛弃。
  于是,我们终日计较自己“够不够多”,而不管自己“过得好不好”,以为只要能在一些数字上占优势,自身的价值便获得了更充分的体现——即使那些数字对真正的幸福其实无关紧要。总是要在浪费了大半辈子时间后,才会蓦然发现自己的执著,竟是在一些无意义的事物上面。
  一个人的价值岂是建立在一堆数字之上呢?

------------
仇视社会——生活该是你的朋友,而非敌人
------------

  尽管我们偶尔会在生活中遇到不好的人,
  并不代表所有的人都是如此。
  不好的经验,
  只是生命旅程中帮助我们成长的助力,
  并非完全无法控制或归结为生命的全部。
  从小,他的家人就告诉他: 世风日下,人心险恶。 有朝一日当他走入社会讨生活,就会明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不朽真理。最糟的是没有一个人可以相信,每个人都会想尽办法占他的便宜。
  高中毕业,他因没考上大学而尝试找工作,然而不是莫名其妙地被人解雇就是发现自己“不适合”那份工作。半年间他从杂志推销、送书、卖冷热饮、抄写,甚至连建筑工人都干过,却没有一样做得来。离职的原因不是他讨厌老板和同事,就是老板和同事讨厌他。
  “都是这样的啦!这社会上有病的人多得是,你已经尽力。反正再怎么努力到头来都会碰到坏老板或坏同事,早点离开这种烂工作总比你辛苦经营老半天,到头来却功亏一篑来得好。”
  就这样,他开始窝在家里,怪自己时运不济,埋怨没有人慧眼识英雄。然而他内心对外面的世界又怕得不得了,总觉得无法证明自己是个有用的人。
  另外有个女孩儿好不容易熬到商职毕业,眼见步入社会、一展所学的日子就要来临,她感到非常兴奋。一天,好心的老师在课堂上提醒班上的同学:“不要轻易相信工作上的伙伴,免得被人陷害了都不知道。”
  同学请老师进一步说明怎么判断同事是好是坏,如何知道自己会不会被陷害?老师却笑得高深莫测: “到时候你们就会知道了……”
  课堂上的气氛霎时变得凝重,等老师发现大家太紧张了,补充一句“但也不是每家公司都这样”时,已经无法抹去大家心里的阴影。
  毕业后,她带着恐惧到新公司上班。为了怕被同事出卖,她从来不敢和同事聊私事。哪里有同事聚在一起联络感情,她肯定逃之夭夭。有人对她好,她怀疑他别有用心; 有人对她不好,她觉得是印证了最初的猜测,也害怕付出更多。
  她封闭自己将近一年,寂寞得快要发疯。有位同事注意到她闷闷不乐,上前关心询问,她终于打开心门和同事谈,没想到这一谈,谈成了一辈子的朋友。即使多年后她另谋高就、结婚生子,这位老同事永远是最先知道她情况的人。
  从商职毕业已经过了十多年,工作环境起码也换了五六次,她不是没有遇到过刁钻古怪的上司,或是不得不防的同事。这些年来,她慢慢分辨得出什么样的人能当朋友、什么样的人得保持距离。然而对她而言,最重要的是让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而不是为了保护自己,而拒所有人于千里之外。
  故事开始提到的他在家里又窝了几年,在断断续续的求职生涯中,终于在一次兼差时被同事问起:“你不喜欢你的工作吗?”
  他仔细想了想:“还好啊,挺喜欢这工作的。”
  “但你看起来不太快乐的样子……”朋友说。
  他好奇地反问同事,才发现自己进入新公司后,那防卫的态度给人的感觉竟然是自命清高的傲气——碰到困难也不问人,一味埋头苦干。有人想帮他,他把对方当贼来防。同事有难也未曾见他伸出友谊之手。缺乏工作热诚,总是等上司讲一步才肯走一步。进公司好几个月对自己的职位总是一副可有可无的模样,好像随时都准备要离职……
  听完同事的话后他平心静气地反省,不得不承认,倘若自己是老板,也会想要解雇这种怪里怪气的员工。他终于明白整天疑神疑鬼对自己没有一点好处,他应该培养的是与人合作的能力,积极地寻找生活中的战友,而不是消极地逃避一切。
  生活是我们的朋友,而非敌人。
  尽管我们偶尔会在生活中遇到不好的同事、老板、朋友,但并不代表所有人皆是如此。
  不好的经验只是生命旅程中帮助我们成长的助力,并非完全无法控制或归结为生命的全部。
  无限扩大生活中的不稳定因素并不会让我们开心,只会让我们失去享受生活的能力,阻碍我们与别人建立友谊,进而将自己带进孤独的城堡里。

------------
死守形象——偶像效应
------------

  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问题,
  而怪别人不够努力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榜样好不好是一回事,
  自己愿不愿意克服困难是另一回事。
  这世界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如果某人很有名气,不管他的专业是什么,生活中举凡爱情、求职、教养子女等人生重大难题都会有人向他请教。因为人们倾向认为“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在各方面都具有超凡的特质,甚至在报刊杂志或网站上都会开始流传他们年幼时就如何伟大的传奇故事。
  然而人们似乎都忘记“偶像”不过是和我们一样的凡人而已。
  求学期间我认识一位非常优秀的教授,待人和蔼可亲且学识渊博。他在学校开了好几门课,其中一门课是如何经营两性关系。
  等我毕业几年后,辗转从仍在学校念书的朋友口中得知,这位拥有美好家庭的教授,因为和女学生闹绯闻而丢了工作。朋友说:“这人真假,原来以前都是装出来的。说出来的话自己都做不到,还好意思教给别人。”
  但我却发现自己无法对他生气。就某方面而言,我仍然非常尊敬他。因为他曾带给我很多启发。我怀念上他的课的日子,当我早期对婚姻生活不适应时,是他给了我许多良好的建议,让我早日走出内心的阴影。他给我的劝告,我至今铭记在心。
  我相信当他在告诉我们家庭的重要时,他也深信那些带给人生幸福的理论。即使他无法把持其中部分的原则,但并不代表他过去的所作所为都该一并被推翻,也不代表他所有的教导都有问题,更不代表正确的理念经过他的诠释就成了错误的见解——对和错,是每个人自己能够判断的。
  前几天,朋友很伤心地告诉我,她念大学的儿子酗酒问题十分严重,她请学校主任帮忙劝戒,但主任只是随便找个学生助教给他儿子警告,并没有亲自开导她儿子。她猜测主任的想法是干脆等她儿子功课一落千丈后再把他踢出校门。
  朋友感到非常无奈。这位主任是多年前给过她很多启发的教授,她原本对他敬佩有加。
  朋友的先生因为生活压力开始酗酒,婚姻、家庭和子女全被波及。几年前这位朋友的女儿已经因为酗酒问题毁了前途。在她眼中看来,当时已经担任主任的他,就已经没有了身为教授时那份对于教育的热诚。她的女儿在他的“不管事”中终于被退学。
  “对于孩子,我有很深的愧疚。”朋友说,“如果不是我的无能,孩子也不会在父亲的影响下变成这个样子。现在主任又这样狠心,我的孩子难道这辈子都没救了吗?”
  “你无能?”我问朋友,“一位母亲所能做的事,你觉得你有哪件少做了?”
  她含着泪水说:“我所能做的都做了,但孩子还是怪我,还是不听我的话。我知道我也年轻过,也做过傻事。但我努力不让他们步先生的后尘,为什么他们不能明白?”
  “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得学习在错误中看到自己的责任,努力去改进。有的人害怕改变,会将责任归咎于别人身上。”我问她,“你想,今天如果换成一位非常热心积极的主任,你的儿子就会马上因为主任的影响而放弃酒精吗?”
  朋友望着我,默默地摇了摇头。无限的母爱让她希望能快点将孩子的痛苦移开。但她知道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在她做了一切应该做的事之后,要不要改变,其实是孩子的决定——她并没有造成孩子的不幸。
  没有人规定母亲就必须万能,办教育的就一定对学生都有无尽的爱心,或是名人就一定十全十美。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本事,也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当我们因为别人没有扮演好他们应扮演好的角色而指责时,或许该先问问自己——他们有没有扮演好他们的角色和我该不该做正确的事、或是该不该快乐到底有什么关系?
  我的教授是个很好的人,从他的决定中我看到: 一个再好的人也可能会有软弱的时候,也可能会做出伤害他最心爱的家人的决定。这个例子告诉我要更努力地经营自己的生活,因为“理论”还是需要有更多的信心和正确的行为才行。
  我的朋友是位很好的母亲,在我认识的母亲中,没看到有比她为子女牺牲更多的。也许有人会无情地将她子女的问题,甚至她的子女也将自己的问题都怪罪于她。但她和其他怪罪她的人一样,都只是平凡的人,并不因为她不够“完美”,就变得什么也不是。事实上,她以她的平凡来付出不凡的努力,让我更敬佩她的所作所为。
  朋友口中的主任,或许可以在他的身份地位中发挥更大的功效。但他愿意做怎样的主任,是他个人的决定。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问题,而怪别人不够努力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榜样好不好是一回事,自己愿不愿意克服困难是另一回事。
  偶像的“完美”,常常是人们一厢情愿的想像和期望。
  我们没有道理这样要求别人,也没有道理这样要求自己,更无需因为偶像幻灭或是自己的表现不符合“形象”,就对别人或自己丧失信心。
  

------------
缺乏信心——茫茫人海中的孤寂
------------

  如果你愿意主动向人们招手,
  总会有人举起手向你示意。
  如果你情愿当那位拒绝别人善意的人,
  久而久之,
  就真的没有人再向你靠近。
  认识朋友S已经有一段时间。从知道有他这号人物存在的第一天起,就没见他笑过。他仿佛始终罩着一张让人倍感压力的防护网,而且还是装满钩刺的那种。
  他也从来不轻易相信任何人。当别人为他做事时,他怀疑这个人别有用心;当别人好心帮忙,事情却进展不如预期顺利时,他以为这个人故意找碴儿,给他难堪; 当别人因什么事耽搁,不能马上对他的要求立即应答时,他视之为拒绝,并且马上与对方有了敌意。
  在他身旁的人,都无法否认他给人动辄得咎、不知所措的感觉。
  他总是说:“这世上没有一个人值得信任,都没安好心眼。”
  但你若反问他为什么别人有必要“特别”对他这么坏,他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总之,见过他的人大部分都有自己好像欠了他几百万的感觉。不管谁,和他刚开始是多好的朋友,到头来总是落到一拍两散、怒目相向的下场。
  不难想像,朋友S常常独来独往,大叹人心冷淡。他身边其实还有朋友和家人关心他,但也都不得不努力和他保持安全距离。
  朋友小K却是个截然不同的人。小K是个已婚的女人,两个孩子相当年幼,夫妻近几年来都在海外念书。
  谈金钱,大概没几对夫妻比他们更拮据;谈支援,他们一直没什么机会能享受家人的帮助。有趣的是,我很少看他们难过。喊穷的时候当然偶尔有,夫妻俩还是成天嬉皮笑脸。真碰上什么问题,总会有朋友,甚至是非亲非故的人伸出援手。
  因为这份好奇,我问她秘诀是什么。
  在接下来的一分钟里她向我表达她百分之百的感激时,我忽然明白为什么这对夫妻俩很容易获得别人的帮助——因为他们让帮助他们的人感到万分的荣幸。不论别人所帮的忙或大或小,他们从不怀疑别人的好意。即使别人有时只是顺口说说,开张空头支票,他们也不在意。
  接着她说起早些年的经验: 某个学期,她因为学校图书馆馆藏不足,硬着头皮找网上一些素未谋面的教授和学生提供资料,没想到碰到的人都很热心,并不排斥她这个异乡学子。从写论文需要的参考资料、征求专业咨询,到请求协助进行学术研究,都有人热心帮忙过。
  那次的经验给她很强烈的感动,仿佛所谓的“地球村”就在眼前一般,每个人都好像是好友、至亲。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她和她先生学会信赖人性的善良,学会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就是友谊,也学会衷心去感谢别人的帮忙。现在,他们随时待命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等着回馈别人曾给予他们的善意。
  信任别人是一种能力。缺乏信任,即使置身在人群中,也还是孤单寂寞。
  认识他们的朋友都说这个小家庭运气很好,常有贵人相助。然而私底下当大家聊起他们时,也都知道彼此就是会时不时地想要关心他们,想看看他们是否需要帮助。
  为什么?
  因为他们让“日行一善”很容易执行,也让别人深深体会到“助人为快乐之本”。
  他们让别人因为他们的完全信任与尊重而感到开心,更让别人从他们身上,看到真正“地球村”的美景近在眼前。
  

------------
负面情绪——别做损坏自己形象的傻事
------------

  负面情绪,
  最糟的不是它的破坏力,
  而是它将持续烙印在对方心里,
  对你造成长久的不良影响。
  很多人以涟漪为例,形容一个人的快乐或一个人的愤怒如何能层层传递给其他相干或不相干的人。
  然而涟漪在波动过后就消失于无形,并未表现出这样的影响可能深植人心。
  即使是短暂的情绪发泄,也有可能会在别人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有位朋友几年前去海外留学,曾以工读的身份进入电脑服务部门当秘书助理。他头一件被指派的工作是盘点全校的电脑设备。
  拿着一沓盘点表,带着一枝笔,他开始整个校园地走。上楼下楼,万分辛苦地找出每台电脑,为的只是核对并登记所有电脑设备的出厂序号。
  盘点期间,他来到了学校程序设计部门。刚一跨入程序部门表明来意,某人的怒骂声就劈得他魂飞魄散:“谁叫你到这里来?你想做什么?”
  “我老板要我来这里盘点电脑。”他惊恐地回答,看得出对方是这个部门的经理。
  “我们这里的东西不要你们盘点!”经理又吼了他一句,他呆愣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只好任由他说下去,“你们电脑服务部门每年都盘点,每年都盘得乱七八糟,根本就没用,只是在打扰我们而已。出去!我不要你盘点。”
  “好。”他点点头,尴尬地离开这个部门。
  回去的路上,他一直回想他说的话。这位经理的话泄了自己很多底——这是部门和部门之间的权力斗争,他只是倒霉被当作炮灰而已。
  然而在这个事件里,这位经理让自己显得极没度量,对一个毫不知情的工读生发火。而这样的事,竟发生在大学校园之内。
  隔年,这位经理被指派为担任某同学会的顾问。巧的是,朋友正好当上同学会的副会长。那位经理一反此前那严苛凶悍的模样,对同学会的干部时时露出慈爱的样子。直到见到我朋友,笑容满面的脸竟然僵了一下,耳根子都红了起来。
  显然他发现自己当初对我朋友那么凶,与今天一副和气的模样,落差未免太大。
  后来,这位朋友说: “虽然我当时有点坏地在心里暗笑他,但很快地,我也体会到控制不住自己的负面情绪的下场。”
  原来毕业不久后他回到台湾,在工作上因为与厂商合作得不太愉快,不小心在众人面前顺口抱怨了一下,而导致合作的厂商对他的形象有了不好的感觉。
  合作厂商要求他立刻公开道歉。连上司都生气地责备他。为了这个错误,他懊恼了好久。
  最痛苦的莫过于回顾那些已经发生的点点滴滴,就像慢动作一样一幕幕在脑海里反复播放,却连一点挽救的机会也没有。
  他知道因为自己一时的不聪明,让合作厂商那边与他合作的人也惨遭责骂。这位与他合作的人在气头上也责怪他,甚至批评他工作态度差。
  大家都知道他办事尽心尽力,与他合作的人只是为了泄愤,根本不看他此前的努力。
  他气极了,却发现在这个节骨眼上,自己怎么说都理亏。毕竟大家都只是听命行事的“一等兵”。他从一开始就应该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原本他和合作的人关系还不错,就因为这几句抱怨的话,破坏了彼此间的和谐,再怎么道歉都无法真正改变彼此的间隙,他只好选择从此说话小心谨慎。
  每个决定,他都与对方确认再确认,免得不小心又得罪人。
  当然,他在这个经验中学到了教训,也看到了批评的杀伤力,如何一来一往地波及所有相关的人。
  这是他对我所说的一段话:
  “负面情绪无济于事,只会在对方心中留下长久的不良印象。”

------------
过度担忧——“恐惧”有多大?
------------

  我们所恐惧的事,
  往往不如我们想像中的那么骇人,
  就算它真的那么骇人,
  我们却不如自己想像中的那么脆弱。
  有一回在社区心理中心协助同事带领心理治疗团,同事发给每个人几张纸,每张纸上都写着一种感觉:例如,“愤怒”、“悲伤”、“快乐”等等。最有趣的一个题目是:“恐惧”。
  由于团队里的人都有药物或酒精上瘾的问题,多数人都是以画出针头、警察、监牢等来代表自己的恐惧。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女孩的作品。
  她的画很简单。她在“恐惧”的下面,用色笔涂得一片漆黑。
  “恐惧是很无助的感觉,让你觉得自己很渺小。你不知道能预料什么,看不到尽头,摸不到东西,也完全不知道下一步会走到哪里。最安全的方法好像是躲起来,不去面对,但那黑暗却会围上来,毫不留情地将你一口吞下去……”
  “恐惧”有多大?恐惧就像你现在眼前的两个字这么大——但它却可以在瞬间填满你所有的想像力。
  我们所恐惧的事,往往不如我们想像中的那么骇人,就算它真的那么骇人,我们却不如自己想像中的那么脆弱。
  然而,我们却常因为恐惧而不断逃避,不断哄骗自己或吓退自己,卡在死胡同里转来转去。
  画“恐惧”的女孩说明:药物和酒精曾一度是她最好的朋友。为了逃避面对问题的恐惧和苦闷,她从小就用这些东西来麻痹自己,让自己眼不见为净。等到长大些了,懂事多了,她才看到自己因为逃避而成为行尸走肉这么多年,一阵心痛、后悔与羞愧之后,她又再拿起针筒和酒瓶来安慰自己,好将一切忘得更彻底。
  现在她已经距离“过去”30多年,面对长时期滥伤身体后所造成的一身病痛,只剩后悔莫及。
  恐惧原本是生存必要的情绪。它让我们加强警戒、保护自己。它让我们懂得惊慌,动手改善现状。但我们如果不善用它的功能,而容许它不断扩张,它将会使我们的大脑瘫痪、罢工。
  大学毕业前夕,我所参加的英文进阶班要学生轮流上台接受两名外籍教师的即席口试。
  虽然事先已公布考题供应试者参考,但我当时因为恐惧,抱着侥幸与不敢面对现实的心情,竟然什么也没准备就去应考。
  教师们先让我坐在台下和他们寒暄几句,接着要我走上台,把他们当成观光客,要我像导游一样为他们介绍校园。
  我站在偌大的讲台上,望着台下两对眼睛瞪着我,才发现我的恐惧和逃避,果真将我引到我最害怕的结果。
  我张开发抖的双唇,连“嗨”都说不出来,后来终于开了口,讲出的是结结巴巴、不知所云的句子。
  一分钟不到,我就被请下台,满脸通红地坐回先前的座位。只见教师们面面相觑,很尴尬地说: “你可以走了,考试结束。”
  我进教室还不到五分钟。
  很奇怪,我竟然不记得那堂课最后我的成绩如何,也许我根本没有勇气去知道结果。
  记得那时已过午餐时间。我走出考场,避开所有认识的人,走进学生餐厅,随便点几样东西,趁着人潮散去,走到餐厅最里面空无一人的长桌旁坐下吃饭。
  我试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想向自己证明没发生什么大不了的事。然而,一口、两口、三口饭后,泪水静静地从我脸颊滑落。
  我停下来发出几声低泣,又埋头继续吃,同时想到未来的许多可能,但都不是太光彩的预测。
  忘了那天如何结束,但我记得后来有个很深刻的感觉:“也好,这辈子要再碰到这么难堪的事也不太容易——我还活着,不是吗?”
  从此我学会在逃避和吓坏自己之前,及早跨出一步做好各项准备。因为通过这件事,我见识到恐惧的力量可以如何吞噬人的自信与判断能力。
  恐惧的力量很真实,但惟有当我们臣服于它,主动将自己交在它手中时,它才能控制我们。
  如果我们勇敢面对恐惧,到头来就会发现我们需要的不过是多一点坚持、多一点承认自己缺点的勇气,和愿意使自己锻炼出一颗更强健的心而已。

------------
充满戒心——生气究竟是为哪桩?
------------

  与其说别人的言行激怒我们,
  不如说是我们当时的心情和苦恼,
  很容易左右我们如何诠释别人的动机,
  进而断定别人的用意。
  记得有一回姐姐提到我那宝贝外甥闹出来的一个大笑话——一天他在吃饭时跟爸爸说:“某家店的锅贴好好吃,吃的人好多。”
  “对啊,大家都认为好吃,不约而同一起来吃,人才会那么多。”爸爸答。
  外甥忽然静下来,好一会儿没接话,再开口时有着明显的委屈:“‘不约儿童’就不约嘛!没有大人,小孩子也可以自己去吃。”
  童言童语,实在可爱。我可以想像姐夫啼笑皆非地和儿子澄清“不约而同”的意思,大概也忍不住给天真的他一个爱的拥抱。
  同样的沟通模式其实也会在成人之间发生,但成人似乎反而没有勇气说出自己真正的感受。与其承认自己因为对方的话感到受伤,我们多半选择直接跳入自以为是的结论而懊恼,或是用力反唇相讥回敬对方几句。
  “哼!这个人怎么这样讲话?”我们马上会觉得对方真是坏心眼。
  问题是我们想像中的“坏心眼儿”有多少真实性?
  朋友为自己时值青少年的女儿困扰不已。“她的坏脾气实在叫人头痛!”朋友低声叹气。
  她站在不远处的女儿露出甜甜的笑颜向我打招呼,有点让人难以想像她会不善于控制情绪。
  我和朋友聊着,见她慢慢走过来,提起学校的事。原本好好的对话,在她母亲问起她和导师的相处状况是否改善时,她的脸色忽然一沉: “她是个白痴,每次都惹我生气!”
  据朋友的女儿所述,有时候她身体不舒服,会向导师抱怨,但导师根本不想听她多说话,只希望她能和其他同学一样遵守班上的秩序,所以她忍不住就发火了——尖叫、怒骂、摔东西、当着所有同学和导师的面离开教室等等——这一切行为都是导师的错。
  “是她故意用话激我。她所说的每句话都是针对伤害我而来。我没有办法和她相处。她是个超级大白痴兼神经病!我讨厌她。”她说。
  “你都怎么应付她?”我问。
  “我把她的话当耳边风,理也不理,或是当着她的面离开教室。”
  朋友无奈地看我一眼,我总算理解了那眼神的 含义——不论导师是有意还是无意,她们之间的战火看来实在难以平息。
  朋友苦口婆心地劝,女儿就是不愿意试着换一个角度看这件事情。
  很多人因为一言不和而争吵不休。有时候起因是一句傻气的玩笑话;有时候因为其中一方过于莽撞,言词之间没有顾及对方的感受; 也有时候是碰到一方心情不好,另一方不小心踩到地雷,马上被莫名其妙地轰到九霄云外。
  与其说别人的言行激怒我们,不如说是我们当时的心情和苦恼,很容易左右我们如何诠释别人的动机,进而断定别人的用意。
  某天,一同学面如死灰地走进教室说:“我死啦!刚才和几位同学一起到某教授的办公室请教问题,讨论到什么样的客户我们会不想做心理开导时,我直觉地说出一个我觉得比较棘手的问题——‘癌症患者’。结果教授听了脸色马上变了,我当场道了歉,但还是看得出来她很伤心。后来有人告诉我,教授的妹妹正好刚被诊断出有癌症,这阵子她为这件事已经忙得焦头烂额……”
  对话延续着,所有人都试着安慰那位同学,但她还是很难过。我坐在她旁边,看着平常活泼开朗的她整个下午都不言不语。
  我知道她当然是无心的。很巧的是几年前我刚好也得过癌症,我试想着如果她今天冒犯的对象是我,我怎么对现在这么难过的她生气?
  但我再试想这件事如果是发生在几年前我刚知道自己生病,心情压力很大,甚至以为自己可能“来日不多”时,又会如何反应?
  当然我会很难过,但不完全是因为她正好“哪壶不开提哪壶”,而是因为我正在为这事担心,她提到了一个我在当时还没有能力克服的痛处。
  这就好像我今天好好地走在路上,忽然发现自己的衣服竟然不小心穿反了,又找不到地方快点换回来,我会马上开始觉得街上每一个在笑的人都是在笑我,每一个低头私语的人都好像在说我坏话,甚至连平常天天光顾的早餐店的老板娘竟然都露出鄙夷的表情——哼!明天起我就不会买她的东西!
  事实是可能十个人里面有八个人没有注意到我把衣服穿反了。是我自己的在意,让我深怕别人会嘲笑我,也以为别人都想嘲笑我。
  从一个人如何反应别人话语的态度,往往可以看到一个人对自己的态度。
  当我们假设别人对自己有敌意时,也许该先停下来想想,是不是有什么不安正在侵扰着我们?
  批评,或许是别人对我们做的事;否定,却是我们对自己做的事。
  有时候一些让我们激烈反应、心生不满的事,多半是因为我们本身还没有平静到足以包容它。

------------
疏于经营——不仅靠缘分,更要靠经营
------------

  这世界这样大,
  能相遇相知是多么难得的缘分,
  但若疏于经营,
  就会这么失去“交集”。
  朋友并不是安静的人,也不是不喜欢与人交往,和他接触过的人都很喜欢他,碰到面时也很热情。但让他觉得纳闷的是热情归热情,总是如火花般一擦而逝,一方像是返回空中的飞鸟,另一方像是没入海底的鱼儿,常常就这么失去了“交集”。
  看到很多人出去有玩伴,心情坏时有听众,遇到困难时有人支援,惟独他常是独自一人面对一切。
  “是我不够好吗?为什么某某某就常常会有朋友关心,而我总是孤单一人?”
  他常会问:“我也有很多朋友谈得来呀!为什么朋友们总是暂时热络一下,就又各自回到自己的生活空间里,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巧的是,他口中那位某某某几天后就搬到他公寓的一楼。第一天他下楼看见了她,两人聊了起来。
  “最近好吗?”她问。
  朋友趁机抱怨了一下留学生活的孤单和功课压力,她笑着听,鼓励他继续加油。
  当他离开她去上课时,心里想的是今天聊得不错,但以后大概还是形同陌路吧?
  没想到周末时,她打电话上来邀他下去吃晚餐。
  一进门,他看到五六位同学围在桌子前包水饺,他加入进去,那天他们聊得很尽兴。
  第二天他经过她的家门时,看见她从家里端出一锅汤。一问之下,原来是有个人生病了,她煲了一锅汤正不知道一个人怎么送去,他自告奋勇地帮忙。
  又隔几天,有人感情失意,他又见她匆匆忙忙地跑去安慰那个人; 接下来是有人过生日、有人生病、有人需要带小孩、有人功课没人帮……有时候连谁好久没联络了,她都会特别跑去关心一下。
  有个礼拜天,一整天都没见她出门。朋友觉得奇怪,就径自去敲她家的门。过了好一会儿,她满脸病容地出来开门。
  一个小时之内,他送她去看了医生,到药店买好药,打了电话通知同学,有人主动说会送来晚餐。接下来的每天三餐已有人排队承包,连当晚要陪她过夜照顾她的同学也在路上了。
  朋友确定她没事后,赶着要去上他已经迟到了一个小时的课。
  “我要去上课了,你保重,下一批看护马上到。”
  她呵呵地笑起来:“真是出外靠朋友,没有你们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听了心里一震,不由得想:“不会呀,平常都是你在关心别人,我们不过是回馈你而已……”
  忽然,他醒悟过来。
  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需要经营的。
  这世界这样大,能相遇相知是多么难得的缘分,但若疏于经营,感情还是会淡掉,朋友会失去“交集”。
  有时候我们会听到别人说:“我没有朋友。”
  其实准确点说应该是:“我不知道怎么经营友谊。”
  友谊不仅靠缘分,更要靠经营。
  缘分能让我们彼此达到某种程度的好感与熟悉,然而只有通过经营,才能让相互的情谊更为浓厚。
  刚在堪萨斯州念书的那个学期,由于我是头一次到美国内陆念书,也是头一次担任教授助理,和丈夫带着三个四岁以下的孩子又要念书,每周又各要工作20个小时,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为了善尽自己助理的职务,每一次奉命协助教授上课时我一定全神贯注地坐在一旁听课。看到有哪个学生举手需要帮忙,就立刻过去给予协助。
  那个学期和教授合作十分愉快,她常常会在过节时特别为孩子买些衣物或零食让我带回家,或是送我一张贺卡,里面夹一张20元美金说要给我当加菜钱。
  刚开始我觉得她只是对我的服务热诚表示感谢,每次收下礼物或礼金时,我都会告诉她:“你真的不必这样做。”
  直到有一天她笑着回我一句:“我当然不必这样做。妈妈为女儿尽点心意,不需要任何理由。”
  从此我不再说她不必这么做的话,而是学着像她一样对别人付出关心与问候。
  第二个学期开始,她整整一个月每周帮我到卖场去添新衣。夏天的衣服买够了就换冬天的衣服。等到衣服都不缺了,她开始请我偶尔出去吃个午餐。
  那个学期她有3天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需要出城,交由我代她连续4个小时的课程。虽然自知语言能力不够好,但比画着说也还是得硬上。
  她每次回来,明知这是我分内的工作,仍会奉上贺卡和美金作为酬谢。
  学期末前几天,她再次邀我出去吃午餐。她的哥哥得了癌症就快过世,接下来的新学期教材要更新,她心里很有压力。我则是因为先生担任助理职务是否能续约一事不明朗而忧心忡忡,那天我们聊了很多。
  我生平头一次发现竟然会有外国人那么专注地聆听我生活中的点滴,亲切地给我祝福与指引。
  那天饭后她开车送我回家,下车前我第一次不是因为礼貌上的需要,而是发自内心的感谢,张开双手拥抱她。她也紧紧地回抱我,我们彼此都很感动。
  回到公寓的路上,我一直想着自己是如此地幸运,能千里迢迢、远渡重洋地到这异乡的土地上遇到我另一位母亲。
  友谊像小树一样,种下了就会生根发芽,季节到了,还会飘出花朵的芳香。然而它仍得靠细心地浇灌与经营才会长大,这是从教授的无私付出与真心关怀的榜样中所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