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孟子在哪些方面塑造了中华民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0:59:54

孟子在哪些方面塑造了中华民族?

作者:鲍鹏山 来源:南方日报 更新时间:2009年08月31日

内容摘要:因为士的地位很高,所以他们才有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他们才自信、自大、自负,他们才敢以一个匹夫的身份议论天下。实际上孟子提倡人性善,是要解决一个特别重要的道德问题,那就是确立道德的基石。

关键词: 孟子 中华民族 大丈夫 成人 读书人 齐宣王 人性善 美文 随笔 民贵君轻

“孟子时代”的两副面孔

我今天讲一讲孟子到底在多大的程度上,在哪些方面塑造了我们这个民族。

有一个思想家叫雅斯·贝尔斯,他把人类历史上的某一个时期称之为轴心时代,人类这个时期里,从蒙昧的状态进入了现代。这个时代在西方就是古希腊时代,在中国就是春秋战国时代。一讲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就不得不向春秋和战国投去特别尊崇的眼光。那是中国民族文化最富有创造性的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元素,都是在这个时代建立起来的。

这个时代有这样的两个基本特点,我把它称之为“孟子时代”的两副面孔。第一,这个时代是一个非常残忍的时代,是一个血腥的时代,杀伐征战,合纵连横。《孟子·离娄章句上》对这个时代战争的描述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司马迁《史记》上记载,战国时期战争的规模,以及每次战争死亡的人数是触目惊心的。秦国和赵国的长平之战,最后光杀死的俘虏就是40多万人。

在战争以外又怎么样呢?《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写着:“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就是这些诸侯都集体犯了一个病,什么病呢?嗜杀,杀人对他们来说不是军事需要,不是政治需要,而是心理需要。

如果我们说这个时代仅仅是这样子,那怎么能够说这个时代是一个大时代呢?这个时代还有什么魅力呢?为什么这个时代还值得我们去尊敬呢?因为这个时代还有另外一副面孔,就是“处士横议,众说纷纭”。

“处士”是什么呢?就是没有官职的读书人,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孟子就是士,庄子就是士,荀子、韩非子都是士。《孟子·滕文公章句下》里说:“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什么意思?贤明的君王没有出现,诸侯乱来、无所顾忌,这些“士”在那个时代干什么?横议,就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诸侯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读书人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正因为士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所以才出现了百家争鸣。所以这个时代才有自己的光荣,才不仅只有残忍,还有人道;这个时代才不光有诸侯的刀锋,还有这些处士们的笔锋、词锋。

所以,历史已经走过那么多的时代了,这些诸侯们曾经造成的血腥,已经远去了,但是这个时代的处士们所创造的文化,还深深地植根在我们民族的血液里面,这就是这个时代给我们留下的伟大的文化遗产。

那个时代的读书人为什么如此傲慢?

孟子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在中国后来漫长的时期里,一个读书人如果没有考中科举,没有做官的资格,他在社会上一点都不受尊重,他受尊重是因为有权,或者说将来有可能掌权。但是,在孟子这个时代,这些读书人正是因为没有做官,才有特别的自由,才特别受人尊重。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举两个例子。有一个普通的读书人,颜斶,有一天他自己来了情绪了,想去见齐宣王。两个人讲话听不见,因为距离很远。后来齐宣王就说,“斶,前!”意思是说,你走近一点。颜斶站在老远的地方也说,“王,前”。齐宣王一听,脸色就不好看了。齐宣王手下的人就看不惯了,说你这样做可能不好,你看我们上面是国王,你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难道你认为一个读书人比国君尊贵吗?颜斶说,当然,一个读书人尊贵,一个诸侯不尊贵。回答得非常的干脆,一点犹豫都没有。这个时候齐宣王就生气了,说你讲出根据来我就放过你。颜斶就说,以前秦王带着大军来讨伐攻打齐国,给他的军队下令说,你们要是敢到柳下季这个人的坟墓五十步以内砍柴就杀无赦,柳下季是读书人,而“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一个死去的读书人的坟墓比活着的齐王的脑袋还尊贵。齐王觉得挺有道理,就要请他做老师,说这样你的妻子、儿女都可以穿名牌服装了。读书人怎么说的呢?他说我没有兴趣,我“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我还是要做我的乡野之民,我不要车,我要吃饱了以后安闲地散步,我吃饭没有肉不香怎么办呢?我饿的时候再吃就香了。

那个时代的这些士为什么如此傲慢?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骨气?是因为他们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无产。没有产业,所以没有顾忌。第二,无国。读书人朝秦暮楚,就是描述那个时代读书人的生存状态的。无国就表明他自由。说荀子是赵国人,庄子是宋国人,孟子是邹国人,孔子是鲁国人,我们只是说他出生在这个地方,没有我们今天讲的所谓祖国的意思。

当然,光有这两点还不行,普通的老百姓也无国、无产,为什么国君不尊重他?因为还有一条:有用。有什么用?他们是高级智囊。“有士自重”,谁有更多的士,他的国家实力就更强,他在国内的政治斗争中就更占优势。所以,在那个时代有很多人都在自己的家里面养士。

因为士的地位很高,所以他们才有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他们才自信、自大、自负,他们才敢以一个匹夫的身份议论天下。

孟子确立的中华人格:大丈夫

我们今天的第二个话题就是中华人格:大丈夫。在先秦的时候,关于理想的人格有好几个不同的观点,孔子是试图建立一种君子式的人格。庄子是隐士型的人格。荀子是小白领式的人格。孟子给我们树立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人格理想呢?就是大丈夫人格。

孔子是一个脾气特别好的人,见到谁都特别谦恭,孟子是一个脾气特别坏的人,他看到谁都特别不顺眼,为什么?因为他被惯坏了。举一个例子大家就知道。有一天早晨,孟子的心情比较好,就跟他的学生说,我今天准备上朝,上朝就是见见齐宣王。洗漱完毕,穿戴整齐,就要出门的时候,齐宣王派了两个人来请孟子,怎么说呢?说我们的国君昨天就想到你的住处来拜见你,但是很不巧,齐宣王昨天感冒了,现在国君特别想见你,不知道孟先生今天上不上朝。孟子准备是要去的,可是现在孟子怎么说呢?说对不起,我也感冒了。后来孟子做了一个解释,说我自己去表示是我自己的愿望,你叫我去那等于是我要接受你的使唤,这是原则问题。今天使唤我去一下我去了,明天使唤我去了,使唤三次以后习惯了,那怎么可以呢?

在孟子看来,一个真正的大人,真正的人格,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有人跟孟子讲,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一发怒,天下就震动,可见这几个人好厉害。孟子就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没有文化,这种人就叫大丈夫了吗?真正的大丈夫是什么呢?“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广居不是大房子,而是仁,正位不是领导地位的意思,而是“礼”,大道当然也不是大路,而是“义”。

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叫做大丈夫。这是孟子给我们中华民族塑造的人格精神,这种人格精神是我们民族的个性,民族的性格,民族的风度和气质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

孟子确立中华民族的道德基石

孟子对中国传统道德所作的贡献,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人性善。程颐曰:“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孟子对这个世界有大的功劳,就是因为他讲性善。

人性善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为什么要确立人性善?孔子本人对人性问题是不说话的,因为他讲不清。但是,到了孟子以后,他为了证明人性本善这句话花了很多的功夫。

实际上孟子提倡人性善,是要解决一个特别重要的道德问题,那就是确立道德的基石。

假如一个社会老是让我们感觉到好人没有好报,坏人活千年,这个社会的道德就很难保持。这个大难题怎么解决的?

西方用宗教的解决办法。在西方,假如有人问为什么做好人?因为做好人将来可以上天堂,可以跟上帝坐在一起吃蛋糕,做坏人要下地狱。

中国没有全民性的宗教信仰,没有宗教为国家的道德体系提供保障。那么,中国解决这个道德的难题,靠的是史官文化,史官文化就两个字“不朽”。死了以后怎么办?精神可以不朽。不朽有三层:立德、立言、立功。看看立德是成圣,立言是成贤,成圣、成贤就是“成人”。“成人”就是人性中善的全面发展,到这里我们就看到人性的重要性了。做好人是符合你的本性的,你只有做好人你才能够完善自己,你才能完成自己。

所以,孟子用这个办法解决了道德非常深刻的问题,为我们这个没有宗教的民族确立了我们自己的独特的道德基石。从人性出发,我们照样可以获得崇高与尊严,一样可以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人性善可以使我们获得对自我的肯定,对人类自身的信心,对人类在没有上帝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过一种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的信心。

 

 

□链接 鲍鹏山其人其书

鲍鹏山,著名作家,1965年生,安徽六安人。出版有《寂寞圣哲》、《鲍鹏山新读论语》、《鲍鹏山新读诸子百家》、《鲍鹏山新说〈水浒〉》等著作,在《美文》、《随笔》等报刊辟有专栏,发表作品多篇。其中《永恒的乡愁》等入选全国中学语文教材。现为上海电视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