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管和交警哪个权力大:名家眼中的“第二画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2 17:21:20

名家眼中的“第二画室”

作者:杜键 相关 罗工柳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新闻网专稿 点击数:196 时间:2010-09-15 15:23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成立工作室是1959年。虽然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给文艺工作者探索自己艺术特色以精神上的鼓舞和政策上的支持,但是,1957年的“反右斗争”和紧接着的“大跃进”实际上使这一方针未能得到贯彻。在我的记忆里,正是1958年,在美院开展了一次规模不小的关于“教育革命”的讨论,这次讨论在群众中形成的主导看法是:美院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普通劳动者”,不应该是“专业美术工作者”。这次讨论的直接结果是油画系在这一年招收了工农班,并且搬到郊区模式口办学。

      1958年才下去,1959年又回来了,而且竟然一回来就成立了以教授命名的工作室,这是怎么回事?我请教了当时任油画系主任的艾中信先生。

      艾先生说,建立工作室的想法酝酿很久了。我院有不少留学西欧的老师,对工作室制是熟悉的,五十年代又有留苏学生和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对苏联画室制情况的介绍,我们早就议论过成立工作室的问题,对如何建立工作室也有过各种设想。除了有建立以导师为核心的工作室的意见外,有同志还提出建立油画——年画工作室、雕塑工作室和架上画工作室的设想,这一设想在模式口办学期间试行了一段时间。

      艾先生还说,即使在1958年讨论教学改革时,也有许多同志不同意那种“左”的意见。当时任党委书记的陈沛同志就明确表示不同意美术学院的培养目标“不是专业没事工作者,而是普通劳动者”的提法。他说:办大学就是为了搞提高,如果光搞普及,不搞提高,办大学干什么?对于油画系去模式口办学,陈沛同志认为只能是一种试验,他说“试验一下未尝不可。”后来实践证明模式口办学效果不佳,在第一线教学的教师感到有很多实际问题不能解决,于是党委决定油画系搬回学校。

      有前面对工作室制的酝酿,又有后来对“左”的办学思想在实践上的否定,在党委的支持下,油画系的三个工作室就成立起来了,他们是吴作人工作室、罗工柳工作室和董希文工作室(后改称一、二、三工作室),在新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史上,这是第一次实行工作室制,当时这三位导师的年龄分别为50、43、45岁。

      1959年10月1日《中央美术学院院刊》上刊载了艾先生写的《关于油画系工作室》的文章,文中对工作室的教学作了如下的设定:
      油画系的教学体制,“前三年是学前制,后二年是进入工作室......学生在结束三年的课程时,经严格考试,并经过工作室教授审查批准,认为基本训练已经合格方可升入工作室。”

      “学生接受工作室教授的指导两年,优点是便于发挥教授在艺术上的专长和学生在艺术上的特点。每个工作室有教学法和艺术风格的特点,课程内容在大同之下也有若干小异,工作室并不是艺术风格的单一化,相反,工作室本身也是百花齐放的”。

      “4、5年级在工作室合班上课,课程的内容进度仍按年纪安排。由于美术课程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每一堂都提出新的内容,而经常要进行对同一问题的反复研究,所以4、5年级也有若干共同的课题。”

      但是对画室制的这些设想,而后来在实践中基本上贯彻了。

      从1959年到1964年,虽然经历了“反右倾”和“三年困难”等社会动荡,但油画系的教学效果,较1959年前却有显著提高。有那时到现在,除了遇到像“文革”那样教学秩序完全破坏的情况外,油画系一直坚持画室制,回想五十年代以来,自上而下地搞过多少次“教学改革”,都是短命的。而这次由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进行的改革,现实出强大的生命力。今天在我们回顾画室的历史时,不能不为当时建立画室制富有远见而又敢于坚持真理的前辈们,表示由衷的钦佩和敬意。

      第二画室第一任主任是罗工柳先生。1959年他刚从前苏联列宾美术学院进修回来,主持画室工作,由也是刚毕业于列宾美术学院的李天祥老师做他的助手。由于罗先生同时也在中国革命博物馆负责革命历史画的创作工作,还承担主持油画研究班的教学,二画室的经常工作由李天祥老师负责。根据需要,罗先生到画室进行指导。

      由于1960年前后党中央对各方面工作进行了政策调整,中宣部发出“文艺八条”,美院党委也作出“三年总结”注意克服“左”的错误,从而使这一段成为“文革”前教学最稳定的时期。其间,二画室的老师们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前苏联的教学经验,系里还组织了教学研讨。当时各抒己见,气氛活跃,推动了学术的发展。

      这一段时间里,老师们满怀热情地投入教学。在专业基础课方面,形成了二画室的教学面貌。他们在素描教学上强调对形体和结构的理解,不突出光影的作用;色彩上的重视对整体色调和黑、白、灰大结构的处理,注意在特定条件下对色彩冷暖变化规律的掌握;在作业的安排上,以长期作业为主,把长期作业的课题设置(摆模特)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来对待;在创作教学上,他们遵循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鼓励学生深入生活,主张作品的认识、教育和审美功能的统一。出现了王文彬《夯歌》、温葆的《四个姑娘》、冯怀荣的《文天祥》等有影响的好作品,这个时期先后在二画室工作的老师还有林岗、邓澍、冯真、高宗英等。

      但是,这样的时间没有延续多久,1964年美院开始搞“社教运动”,教学就全部停顿了,一直到“文革”后重新恢复教学为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油画系恢复画室制。这时罗工柳先生调任副院长,画室由李天祥和林岗老师负责。由于改革开放,美术教育也出现活跃的局面,油画系成立了壁画工作室(即后来的壁画系),学院还成立了年画——连环画系(即民间美术系前身,后改为民间美术研究室)。原来二画室的老师,有很多调到壁画系和民间美术系任教。1985年李天祥调任上海美术学院院长,二画室由林岗老师主持,教员有闻立鹏、马常利、赵友萍、苏高礼、王沂东等。

      1986年林岗、闻立鹏、葛鹏仁等老师组建第四画室,二画室由赵友萍老师主持。1987年赵友萍发表了《我对办第二画室的想法》的文章,比较系统的介绍了她的艺术观点和教学主张(详见1987年第一期的《美术研究》)。同时还发表了《第二画室教学纲要》。1993年的二画室的毕业展,学生成绩整齐,出现了马晓腾的《鲁迅之死》,西伦纳斯的《九十年代的内蒙人》等好作品,这是二画室教学主张的某种体现,是他们热情工作的成果,这时和赵友萍一起工作的老师有马常利、苏高礼、封楚方、戴士和、王沂东等。

      1993年,赵友萍老师退休,苏高礼老师调出负责助教进修班的教学,画室又戴士和老师负责,老师有王沂东、丁一林、马晓腾等。至此,二画室的教学,基本上转移到第三代老师的手上。

      经过改革开发的十几年文化形式的发展和老师的更替,到目前为止,二画室在专业基础课的要求上,是稳定的,基本上延续着二画室以前的教学规范。但如果仔细观察,也有一些变化,比如在对传统基本功严格要求的前提下,对绘画中的抽象因素——色块与线的构成等等,相对更加给于重视。

      1996年我被任命为二画室负责人,但由于精力有限,画室的日常工作实际上是靠戴士和以及其他老师操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