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手术属于大手术吗:世界第一核军工巨洞:涪陵816地下核工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2:36:43
 世界第一核军工巨洞:涪陵816地下核工程         816地下核工程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原白涛镇),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修建的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总投资7.4亿元,被誉为“深埋山间的绝世和氏璧”。工程从1967年2月动工,到1984年停建,洞体的土建工程量已完成85%,安装工程量完成60%。2010年4月26日,816核军工巨洞首次对外开放,接受游客参观。         基本介绍         “816工程”,全名为“三线建设进洞的原子能反应堆及化学后处理工程”,坐落在重庆涪陵区白涛镇的深山里,是1966年9月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修建的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因为当时是一项隐秘的工程,所以只有编号。        该工程1967年开工,前期由工程兵进入816地下核工程进行开凿打洞,前前后后共用人力6万多人。该工程1984年停工。2002年4月解密。该洞洞体的土建工程量已完成85%,安装工程量完成60%,当时如果再投入1亿元,就可以完工,生产核燃料。后来由于国际形势变化及国家战略调整而停建。        该洞体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总长约20余公里,共有大型洞18 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竖井更是多达130多条。核反应堆大厅是洞内最大的洞室,高达79.6米,总共上下9层。该洞是世界上最大人工洞体,可抵抗100万吨TNT当量氢弹的空中爆炸,被誉为“人工奇迹”。        2010年4月份,被称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的重庆涪陵816军工洞体,首次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         建造历史         历史背景         所谓“三线建设”就是,从重点军工企业、大城市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单位抽调人才,去云贵川等西南部山区建设分支机构。816厂的母细胞是在甘肃天水的404厂。这个厂1958年由苏联专家援建,生产了六氟化铀,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做出重大贡献。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急剧恶化,在中国参与援建的苏联专家被全部撤回,“于是我们的军事工业则变得无秘密可言。”1964年8月4日,越南战争中,美国炸弹落到了北部湾和海南岛。当时中央认为,工厂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于是发起了“三线建设”。         选    址         1965年年初,选址勘测组跑了云贵川的很多地方,很多车都跑废了。从已去世的原816厂总工程师宁志敏的回忆材料上显示,当年选址小组曾提出过三个地点。第一个是川西洪雅县罗坝区,第二个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第三个是重庆涪陵的白涛镇。由于背靠乌江,水量充足,群山环绕,较为隐蔽,核工业部最终决定在重庆涪陵白涛镇尖子山修建816工程,定址白涛镇后,这个地名便从中国地图上消失了。         建    设         1966年夏,周总理批准“816工程”正式上马,在当地人称为尖子山的大山里开凿岩洞,修地下核工厂,建设原子能反应堆,主要生产钚239核燃料,为生产原子弹服务。8342部队2万多官兵昼夜施工,整整挖了8年,而前前后后参加工程建设约有6万多人,挖出的石方量达151万立方之多。        为战备需要,洞体工程设计可以预防100万吨氢弹空中爆炸冲击和1000磅炸弹直接命中攻击,还能抵抗8级地震破坏。为修建设该工程,整座大山被挖空。洞厅共9层,高达79.6米,只核反应堆主厂房就高达69米,总面积1.3万平方米。山体周围共有大小洞口19个,根据不同规划,人员出入口、汽车通行洞、排风洞、排水沟、仓库等应有尽有。洞里面共有大小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等130多条,总长21公里。         停建改用         1981年4月,国务院确定816工程缓建。1981年10月,国务院又作出恢复816厂施工的批示,重启资金为2.25亿元人民币。1982年5月,816厂转为缓建项目,“产品已属长线,超出国家需要”。1984年6月,中央正式停建816项目。工程到停工,洞体已完成建筑工程量的85%,安装工程量的60%;总投资达7.4亿元人民币。再后来,“816工程”中的极小一部分洞体被中国核工业建峰化工总厂作为物资仓库加以利用。该厂现已上市,成为重庆市的一个大型化工支柱产业。        2009年9月,“816工程遗址”被列入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4月24日,816洞体首次对公众开放。目前出于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洞体只对国内游客开放。         详情解释         19个洞口         主控室内一幅平面图上看到,816军工整个建筑洞体呈抽屉形,路线宛如迷宫。山体周围共有19个洞口,分别规划为人员出入口、汽车通行洞、排风洞 、排水沟 、仓库 等,洞内共有大小洞室18个,道路、指引的导洞、支洞、隧道等130多条,总面积1.3万平方米。洞体施工土石方量151万立方米,施工石渣可筑成长达1500公里的一米见方的石墙。816所有洞体的轴向线长叠加达20余公里。         顶级计算机         当年该工程厂房建设的副总工程师靳文国说,核反应堆“大锅”是专门用于烧制核原料的,直径达20多米,深有5米,有负责正常生产的生产泵、负责调控温度的控制泵以及可对“失控”者及时制止的安全泵等。        在9层楼的主控制室,安放着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机体,计算机控制台正对的4个直径约2米的圆形控制盘上,分别注满数百小孔,核材料棒就是插进这些小孔,不过从未真正用于生产。在主控室另一端的严密系统插销盘上,分序号标注2001个小孔,这些小孔一面同主控室内的计算机相连,一面同核反应堆内的2001个核反应孔相连。         核反应堆大厅         洞内最大洞室为反应堆大厅主厂房,核反应堆大厅上下共9层,高达79.6米,相当于20多层楼高,大小与一个标准足球场相差无几。在洞内第8层,是核反应堆的“锅底”,直径约20多米的大型“反应锅”深5米左右。三十多米高的大厅内,当年反应堆的支架部分和空间堆芯依然保存完整,布有1984个工艺管道,旁边1米多宽防辐射沟内,铺满了从云南运来的重晶石沙。大厅顶部,有许多圆形的通气孔,在大厅四周的墙上保存着钢制的走廊,乳白色油漆的墙面依然闪闪发亮,而隔开观察室和反应堆的铅门足有6000吨重。        由于是在山里打洞,因此施工难度大,仅仅是主反应堆大厅的挖掘,就牺牲了50余名战士。光打洞就用了8年时间,近百名官兵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被埋葬在离洞3公里处的一个烈士陵园。         宛如蛛网的建筑布局         从平面图上看,816洞宛如迷宫状的建筑布局,抽屉形的建筑洞体,如果没有内行指点,根本分辨不出哪是出口,哪是进口。山体周围共有大小19个洞口,根据不同规划,人员出入口、汽车通行洞、排风洞、排水沟、仓库等应有尽有;里面共有大小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等130多条。         排风烟囱高达150米         816洞体所在地的山顶,一根高达150米的烟囱是专门为地下核工厂修建的排风洞。         四季恒温的洞体         洞内四季恒温,维持在25℃左右。尽管露出洞外的钢筋锈迹斑斑,但洞内石壁却十分干燥,没有一丝渗漏的痕迹。         洞体内没有核污染         816工程规划生产核燃料,而不是核原料。工厂根本就没投产。当时工程停建后,核反应堆内的1000多根燃料棒早已取走!         对外开放         2010年4月24日816洞体首次对公众开放。        从洞口向里望去,通道一直绵延,一眼见不到底。进入洞口,迎面一股凉意袭来。洞内常年保持着25℃至27℃,冬暖夏凉,四季恒温。走进洞内,洞体笔直而宽阔,其空间完全允许载重卡车轻松驶入,其深度则只见洞顶一排排白炽灯次第远去,一眼望不到尽头。洞内岔路、楼梯、电梯、厂房随处可见,排水沟、通气管道一应俱全。        在此次开放的唯一一个洞室——810大厅内可以看到,这里空间非常庞大,足以摆下一座足球场或者一栋20层的楼房。而在大厅顶部,还有许多圆形的通气孔,在大厅四周的墙上还保存着钢制的走廊。  
 
 



 在烈士陵园,数十名老兵情绪激动,有些更是失声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