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在电视上的游戏机:不是淑女,也要做书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9:54:26

不是淑女,也要做书女

(2006-10-07 19:18:05) 分类: 手感女人杂记

字,温和善良美好之意。好书对于女人,是家乡的一片绿色水土。离了它,你自然也能活。但与书隔绝的日子,心无家园,半生过下来,女人就变得语言空虚眼神恍惚心地狭窄见识短浅了。

淑女必书女。

——毕淑敏

 


 

喜欢安静,一向最惧怕蜂拥的热闹,于是这些年来养成了一种习惯:但凡逢着五一、十一之类的长假,决绝不轻易出去旅游,尤其是在这样全国人民拿钱不当钱花,非要花钱买罪受的观念空前高涨的时候,更是偃旗息鼓,断了出去走走的念头。。

930日的清晨7时,用10分钟的时间决定去上海看小雨,突然间涌上来——向往江南烟雨的念头,在那一刻战胜了所有对人山人海的恐惧感。

同一天清晨的930时,因为客观的原因,五秒钟的时间,决定行程改期,出行计划夭折。

国庆长假终于开始,一个没有计划,只有欣喜的7天,好象等待了一个世纪那么的长。。

热闹的日子,依然喜欢寻找清净的地方,想一头扎进去,独自享受彻底的放松,书店是我唯一的选择。

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总喜欢在节日里,先过一把买书和看书的瘾,也许是,这样的心境在平日里太难得的原因,也许是做一个“伪书虫”也是需要特殊的日子,才可以做得淋漓尽致。
纸中城邦是离科学院最近的一家书店了,这些年来,规模日渐扩大,因为有打折卡,所以102日带了南木兄妹一同前往,小家伙们欢欣雀跃地,一路讨论着自己要买的书。
节日的书店,依然人也不少,只是大家都是用眼睛,来寻找和安抚心灵的饥渴,唯一飘荡在空气中的是淡淡的油墨清香,唯一能听见的是轻手翻书时发出的摩擦声,也像是一种音乐。

进了书城,大家就四散开去,根本来不及彼此招呼,仅仅约好最后碰面的地方,就各自循书香而去。。

人是很奇怪的动物,小的时候,没有更多的钱买书,于是暗暗下决心:今后等有钱的时候,要买很多很多的书收藏,用一辈子的时间来读书。

至于怎么才算有钱呢?是没有仔细考虑过的事情,估计那时候以为的“有钱”就是自己可以独立挣工资的概念吧。

如今,买书的钱肯定是有了,可是读书的时间却一再被自己“克扣”,成了名副其实的“伪书虫”,总是贪婪到,上次买的书还没读完,就迫不及待地又买回来一堆,不去想什么时候能真正“消化”现有的书籍。
读书读出了八爪鱼的状态,真是令自己一想起来,只觉汗颜。
一下午的时光,和孩子们坐在书城的台阶上,喜洋洋地做着书虫子。。
囫囵吞枣地读完了李碧华的《门铃只响一次》,好象占了极大的便宜似的。。
最后,还是买了一堆的书,除了新诗学及诗集与人物传记外,王小波的〈青铜时代〉、〈荆棘鸟〉是准备用来去大连培训时,当做课外读物的。
好久没有这么认真地“读”过小说了,感觉自己大脑一片空白,说起来真正算是消遣和放松的读书方式,该算是读小说了吧。
上高中的时候,很是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那么热衷于读人物传记,嫌枯燥从不涉猎,自从喜欢上诗歌,为了读懂海子的诗歌,充满好奇地读了三遍海子的传记,自此放不下。。方才真正粗浅理解了他的诗歌创作背景,也仿佛开始渐渐理解:他作为一个诗人的痛苦和选择离开这个世界的极端方式,也许,天梯是他唯一通往诗歌圣殿的阶梯吧。
如今,逝者已矣,唯一不被时间所湮没的也只是文字了,所以毕淑敏说:好书是沉淀岁月冲刷的砂金,很重,不耀眼,却有保存价值。它是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那些智慧的大脑,在永远逝去之前自立下的思维照片。最精华的念头,被文字浓缩了,好象一锅灼热久远的煲汤,濡养着后人的神经。
想起前些日子,和朋友调侃关于“淑女”的话题,曾说不敢自诩为淑女。
如果按照中国古老的“德、言、工、貌”四大要素来衡量一个女人是否为淑女,实在过于苛刻,恐天下可称为淑女者,该也不在大多数,遂断争做淑女的念头。
既然“淑女”必书女,那么我这个不是淑女的女人,可否反其道而行之,学做书女,是否可以离“淑女”近一点呢?
愿天下所有的爱书的女子,先做书女吧,至少这是件快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