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帽衫卫衣品牌:五脏之间的关系与养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09:44:38
 

五脏之间的关系

        五脏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清·张志聪在《侣山堂类辩·草木不凋论》中说:“五脏之气,皆相贯通。”五脏之间的关系,古人多以五行相生相克来说明其生理上的联系,即任何一脏与其他四脏都存在着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方面的联系关系;并用五行相乘相侮与子母相犯来说明其在病理上的联系,即任何一脏与其他四脏都存在着相乘、相侮、子病及母、母病及子四方面的病变关系。但是,经过历代医家的观察与研究,对五脏之间关系的认识,早已超越了五行生克乘侮的范围,目前主要是从各脏的生理功能来阐述其间的联系,并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来反证其生理上的关系。这样,就更具体、灵活、实用。五脏之间的关系较复杂,为了便于分析,此以两脏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

 1.心与肺的关系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心与肺的关系,主要就是心主血与肺主气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从心主血对肺主气来说,心推动血液运行,一方面,能维持肺司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血是气的载体,气附于血而运行全身,从而使肺能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

从肺主气对心主血来说,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能促进、辅助心脏推动血液运行,是保证心血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联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之间的中心环节,主要是积于胸中的宗气。在肺司呼吸的作用下形成宗气以养心,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心血运载宗气以养肺,以维持肺脏司呼吸的功能。所以,宗气具有的贯心脉以行气血和走息道以司呼吸的功能,能够强化血液循环与呼吸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

在病理方面,心与肺的病变可以相互影响。如肺气虚弱,宗气生成不足,使血行无力,或肺失宣降,气机不畅,使血行受阻,出现咳嗽、气短、胸闷、心悸、唇青、舌紫等症。反之,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血行不畅,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出现心悸、唇青、舌紫、咳嗽、气喘、胸闷等症。

 2.心与脾的关系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依存关系,二是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关系。

血液生成方面,心主血,心血供养脾,维持脾的正常运化;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运正常,则化生血液功能旺盛,保证心血充盈。

血液运行方面,心主血,推动血液运行不息;脾统血,使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致逸出于脉外。心脾协同,血液运行正常。

在病理方面,心脾两脏的病变可以相互影响。如心血不足,不能供养脾运,或思虑过度,使脾失健运,出现心悸、失眠、多梦、食少、腹胀、便溏等心脾两虚证。反之,脾气虚弱,运化无权,则心血的化源不足,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亦会导致心血不足,出现食少、腹胀或慢性出血,以及面色无华、心悸、失眠、多梦等病症。

 3.心与肝的关系

         心主血而藏神,肝藏血而舍魂。因此,心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血液运行方面与神志方面的既有相互依存又有相互协同的关系。

在血液运行方面,心主血,肝藏血。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则血液运行正常,而肝才能有血可藏;肝藏血充足,并随着人体动静之不同进行调节,而有利于心推动血液运行。正如王冰注《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心肝协同,血液运行正常。

在精神情志方面,心主神志,肝主疏泄,皆与精神、情志活动密切相关。如《类经·藏象类》说:“神藏于心,故心静则神清;魂随乎神,故神昏则魂荡。此则神魂之义,可想象而悟矣。”心神正常,则有利于肝主疏泄;肝主疏泄正常,调节精神情志活动,则有利于心主神志。心肝两脏,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以维持正常的精神情志活动。

在病理上,血液和精神情志方面的病变,心肝两脏往往相互影响。如心血不足,则常可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亦可导致心血不足,二者常互为因果。常见面色无华、心悸、头昏、目眩、爪甲不荣、月经量少色淡等心肝血虚证。心神不安,可导致肝失疏泄,或因情志所伤,亦可导致心神不安,出现心烦、心悸、失眠、急躁易怒或抑郁不乐、胁肋疼痛等病症可同时并见。

 4.心与肾的关系

        心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往往称之为“心肾相交”、“水火相济”。心肾相交理论的形成,是从阴阳、水火关系逐步发展起来的。《内经》首先提出:“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汉·华佗在《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中提出:“火来坎户,水到离扃,阴阳相应,方乃和平。”认为坎离(肾心)水火相通。唐代孙思邈根据《易经》水火既济与水火未济两卦的涵义,和中医心肾的五行归属及心肾两脏的生理关系,在《千金方·卷十三·心脏方》中提出:“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明代周子干在《慎斋遗书·卷一·阴阳脏腑》中明确提出“心肾相交”,并对其机理作了说明,曰:“心肾相交,全凭升降。”从升降关系来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由此可知,心肾相交是对心肾两脏之间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它包括心肾之间的水火既济、阴阳互补、精血互化、精神互用等内容。

心肾水火既济: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属阴。心火必须下降于肾,温煦肾阳,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滋助心阴,制约心火使之不亢。心肾水火相交既济,从而使心肾两脏的生理功能保持协调平衡。

心肾阴阳互补:在生理情况下,心阴与心阳、肾阴与肾阳之间互根互用,使每脏阴阳保持着协调平衡。而心与肾之间相关两脏的阴阳也存在着互根互用关系,心之阴阳能补充肾之阴阳,肾之阴阳能补充心之阴阳,从而使心肾阴阳保持着充足与协调平衡。

心肾精血互化:精和血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精血之间可以互生互化。心主血,肾藏精,心肾精血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的关系,这为心肾相交奠定了物质基础。

心肾精神互用:心藏神,为人体生命活动之主宰,神可以益精。肾藏精,精生髓充脑,脑为元神之府,积精可以全神。明·戴思恭在《推求师意·杂病门·怖》中说:“心以神为主,阳为用;肾以志为主,阴为用。阳则气也、火也,阴则精也、水也。凡乎水火既济,全在阴精上承,以安其神;阳气下藏,以安其志。不然,则神摇不安于内,阳气散于外;志惑于中,阴精走于下。”马培之说:“心主藏神,肾主藏精,精也者神之依,如鱼得水。”因此,心肾精神互用,亦为心肾相交之义。

在病理变化上,心肾病变可以相互影响。例如:心阴不足可导致肾阴不足,肾阴不足亦可导致心阴不足,心阴不足可导致心火偏亢,肾阴不足可导致相火偏亢,从而产生心肾阴虚火旺的病变,表现为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耳鸣、腰膝酸软,或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称之为“心肾不交”。又如:肾阳虚损,不能温化水液,阳虚水泛,上凌于心,可见畏寒、面色〓白、水肿、尿少、心悸等症,称之为“水气凌心”。又如:心血不足,血不养神,肾精亏损,脑髓空虚,产生心肾精血亏虚,神失所养的病变,出现健忘、头昏、耳鸣、失眠、多梦等病症。

 5.肺与脾的关系

         主要体现在宗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宗气生成方面:肺司呼吸,吸入自然之清气,脾主运化,吸收水谷之精气,清气和精气是生成宗气的主要物质基础。只有在肺脾协同作用下,才能保证宗气的正常生成。

水液代谢方面:津液代谢是多个脏腑的共同作用,就肺与脾而言,需要肺的宣发肃降作用,以通调水道,使水液得以正常的输布与排泄。脾的运化作用,以吸收、输布水液,使水液得以正常的生成与输布。肺脾两脏协同,是保证津液正常生成、输布与排泄的重要环节。同时,在津液代谢过程中,肺的通调水道与脾的运化水液,又存在着相互为用的关系。

在病理关系上,肺脾两脏病变可以相互影响。例如:肺气虚弱不能正常呼吸,脾气虚弱不能正常运化,则气的生成乏源。或因脾气虚弱,生气不足,导致肺气虚;或因肺病日久,耗气过多,影响及脾,产生食少、腹胀、便溏、体倦乏力、咳嗽、气短、气喘等脾肺气虚证。又如: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内停,聚为痰饮,影响肺的呼吸及宣降功能;或因肺气虚弱,宣降失职,水道不能通调,水湿潴留,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表现为食少、倦怠、腹胀、水肿、咳嗽、气喘、痰多等脾肺气虚,痰湿内停的病变。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6.肺与肝的关系

       主要体现在气机升降调节方面的依存与协同关系。《素问·刺禁论》说:“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其义是说:肝主升发之气,于左上升;肺主肃降之气,于右下降。这就是对肝肺气机升降特点的概括。

肺气以肃降为顺,肝气以升发为畅,肺与肝密切配合,一升一降,对全身气机的调畅,起着重要作用。此外,肺气充足,肃降正常,有利于肝气升发;肝气疏泄,升发条达,有利于肺气肃降。

在病理方面,肝肺气机升降失调病变可以相互影响。如肝气郁结化火,升发太过,气火上逆犯肺,使肺失宣降;或肺失清肃,燥热内盛,影响及肝,使肝失条达,都可产生头痛、面红、目赤、胸胁胀痛、咳嗽、咯血等肝肺同病的病症。对“肝火犯肺”者,用五行理论来概括,又称为“木火刑金”。

 7.肺与肾的关系

         主要体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方面的协同与依存关系,以及肺肾之阴相互资生关系。

水液代谢方面: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肺气肃降,使水液下行及肾,有助于肾主水;肾为主水之脏,肾气推动、肾阳蒸腾,有利于肺的通调。肺肾协同,相互为用,保证人体水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

呼吸运动方面:肺主气司呼吸,以主呼吸之气;肾主纳气,以维持呼吸深度。肺肾配合,共同完成呼吸功能。同时,肺在司呼吸中,其气肃降,有利于肾之纳气;而肾气充足,摄纳有权,也有利于肺气肃降。故《类证治裁·喘症》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此外,肺肾之阴也是相互资生的。肺属金,肾属水,金能生水。肺阴充足,输精于肾,使肾阴充足;水亦能润金,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肾阴充足,上滋于肺,使肺阴充足。肺肾之阴,相互滋生,从而维持肺肾两脏之阴的充足与协调平衡。

肺肾两脏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有:

一是水液代谢障碍:肺失宣降,通调水道失职,必累及于肾;肾气虚弱,肾阳不足,气化失司,水液内停,上泛于肺,使肺失宣降,都可导致水液输布、排泄障碍,出现咳嗽、气喘、尿少、水肿等肺肾同病的病症。故《素问·水热穴论》说:“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二是肾不纳气: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或肺气久虚,久病及肾,均可导致肾不纳气,出现呼吸表浅、动辄气喘、胸闷、咳嗽、气短等病症。

三是肺肾阴虚:肾阴不足,不能上滋肺阴;或肺阴虚损,累及肾阴,肺肾阴虚同时并见,出现两颧嫩红、骨蒸潮热、盗汗、干咳音哑、腰膝酸软等肺肾阴虚内热证。

 8.肝与脾的关系

         主要体现在消化功能和血液运行方面的关系。

消化功能方面: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及分泌胆汁,有助于脾的运化功能;脾气健旺,运化功能正常,则有利于肝之疏泄。肝脾相互为用,消化功能正常。

血液运行方面:肝主藏血,贮藏血液并调节血流量;脾主统血,使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逸出于脉外。肝脾协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在病理方面,肝脾病变可以相互影响。例如:肝失疏泄,无以助脾之升散,使脾失健运,称为“木不疏土”;或因脾失健运,湿热郁蒸,薰及肝胆,出现精神抑郁、胁肋胀痛、腹胀腹泻,或食欲不振、黄疸等肝脾不调的病变。又如:脾失健运日久,血无生化之源;或脾不统血,慢性失血日久,均可导致肝血不足,表现为纳少、倦怠、头晕、目眩,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等症。亦可因肝不藏血或脾不统血,均可引起血行失常,出现多种出血的病症。

 9.肝与肾的关系

         在中医古籍中往往又称为“乙癸同源”或“肝肾同源”。“乙”、“癸”原为古历的两个天干符号,根据天干配属五行法,甲乙属木,壬癸属水,而肝属木,肾属水,故乙、癸分别作为肝、肾之代名词,乙癸同源即肝肾同源。明代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乙癸同源论》中明确提出“乙癸同源,肾肝同治”之说,揭示了肝肾在生理、病理上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肝与肾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肝肾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张氏医通·诸血门·诸见血证》说:“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即肾精化为肝血。《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封藏于肾中的精气,也需要依赖于肝血滋养而保持充足。肾精与肝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同盛同衰,休戚相关,二者相互滋生,相互转化,肾精养肝化血,肝血滋肾化精。故此“肝肾同源”亦即“精血同源”。

肝肾阴阳互补:肝肾之阴相互滋生,肝属木,肾属水,水涵则木荣,母实则子壮;肝阴亦能滋补肾阴,母子相生,子亦能奉母。阴阳既能互生,又能互制。肝肾之阴充足,不仅能相互滋生,而且能制约肝阳使其不致偏亢。由于肝肾阴阳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从而保持肝肾阴阳的充足与协调平衡。

肝肾同俱相火:《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元·朱震亨在《格致余论·相火论》中说:相火“具于人者,寄于肝肾两部。”心火为君火,肝肾之火为相火。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君火、相火为人身之阳气,属于少火,蒸腾全身,温暖脏腑,是生命活动之动力。肝有相火,则使血不寒,司气机之升发,尽疏泄之职;肾有相火,输布一身,使水火得济,以奉生身之本。相火为肝肾两脏共同专司,其宜潜藏。肝肾精血充足,肝肾之阴充盛,则相火得以制约,宁静而守位于肝肾。

疏泄封藏互用: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相互调节的关系。肝气疏泄,可使肾之封藏而开合有度;肾之封藏,则可制约肝之疏泄太过。疏泄与封藏,既相反又相成,互用互制,从而保证并调节女子月经来潮和男子泄精功能的正常。

在病理方面,肝肾病变往往相互影响,而表现为肝肾同病。例如:肾精亏损可以导致肝血不足,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肾精亏损,表现为头昏、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等肝肾精血不足证。又如:肝阴不足可引起肾阴不足而致相火偏亢,肾阴不足亦可导致肝阴不足而致肝阳上亢,称之为“水不涵木”,出现头昏目眩、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遗精、烦热、盗汗等肝肾阴虚火旺证。又如:肝肾精血不足,或肝肾阴虚火旺,引起肝主疏泄和肾主封藏关系失调,则可出现女子月经周期紊乱、经量过多或闭经,男子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病症。

 10.脾与肾的关系

         脾与肾的关系是后天与先天的关系。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两者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景岳全书·论脾胃》说:“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源;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是以水谷之海本赖先天为之主,而精血之海又必赖后天为之资。”故人体生命活动之根本,关系到脾、肾两脏。脾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为后天之本;肾藏精,源于先天,主生殖繁衍,为先天之本。先天与后天又相互资生,脾的运化,必须借助肾阳的温煦蒸化,始能健运;肾中精气,又赖脾运化的水谷精微补充,才能不断充足。故《医门棒喝》说:“脾胃之能生化者,实由肾中之阳气之鼓舞;而元阳以固密为贵,其所以能固密者,又赖脾胃生化阴精以涵育耳。”这充分说明了先天温养后天,后天补养先天的相互关系。《血证论·阴阳水火论》所说:“人之初胎,以先天生后天;人之既生,以后天生先天。”亦是说明先后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脾与肾的关系,还体现在水液代谢方面。脾运化水液,关系到人体水液的生成与输布,其须得肾阳的温煦蒸化;肾主水,司开合,在肾气、肾阳的气化作用下,主持全身水液代谢平衡,其又须赖脾气的制约,即所谓“土能制水”。脾肾两脏相互协同,共同完成水液的新陈代谢。

在病理方面,脾肾病变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例如:脾气虚弱,运化不健,导致肾精不足,表现为腹胀、便溏、消瘦、腰酸、耳鸣,或青少年生长发育迟缓、不良等病症。又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或脾阳久虚,损及肾阳,形成脾肾阳虚证,表现为腹部冷痛、下利清谷、腰膝酸冷、五更泄泻等病症。又如: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液,或肾的阳气虚损,气化失司,而导致水液的输布、排泄障碍,表现为面浮、肢肿、腹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脾肾阳虚水液停滞的病症。  

脏腑的协调平衡

         无病健康的人,脏腑的生理功能是互相协调平衡的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还以经络为通道,互相传递着各种信息,在精、气、血、津液的濡养下,形成一个非常协调统一的整体。即使老年人气血不足,脏腑俱虚时,脏腑之间也同样互相协调统一。如果脏腑间的平衡失调,就成为病理。

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与紊乱,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1)心与肺:心与的关系,主要是心主血肺司呼吸、朝百脉之间的关系,两脏相互配合,保证了气血的正常运行。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而气的输布有赖于血的运载。所以说,心与肺的关系,实际上是气和血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在病理上,肺气不足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出现胸闷、心率不齐等;而心气不足,心脉瘀阻,也会影响肺的司呼吸功能,出现胸闷、喘咳等症。

(2)心与脾: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的生成与运行方面的联系。心主血,脾统血,脾又是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血有所生,则心血充盈,脾统血亦正常。脾所生之血,又赖心气的推动。在病理上,心脾两脏亦互相影响,如思虑过度,不仅暗耗心血,且可影响脾的运气功能。若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则气血生化无源,可导致血虚而心无作主;若脾虚统摄无权,致出血,也可出现心血不足。以上种种情况,都可以出现眩晕、心悸、食少、体倦、面色少华等心脾两虚的症状。

(3)心与肝: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正常运行和情志调节方面。心主血,肝藏血,心肝两脏相互协调以维持血运行的正常,则血运正常,肝亦有所藏;若肝不藏血,则心无所主,血运行亦失常。所以,临床心肝血虚常同时出现。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二者相互配合,已调节情志活动。心肝二脏有病,在情志变化方面常互相影响。如肝血不足,除见头晕目眩、爪甲不荣等虚症外,常兼见失眠、惊悸等心的病症;而心阴不足,虚火内盛,除见心烦、失眠外,又常见急躁、易怒、头晕、目赤等肝的病症;由于情志不畅,日久多化火伤阴、心肝火旺常同时并存且相互影响。

(4)心与肾:心与肾主要是心阳与肾阴之间的阴阳升降、水火既济的关系。即在生理情况下,心火必须下交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平衡。这种协调平衡的状态称为“心肾相交”。反之,如心火不能下降于肾独亢,肾水不能上承于心而凝聚,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就失去协调平衡,而出现以失眠为主,伴有心悸、怔肿、心烦、腰膝酸软,或男子梦遺、女子梦交等病理表现,称为“心肾不交”,也就是“水火失济”。

此外,心肾阴阳之间的关系也很密切。如肾阳虚水泛可上凌于心,而见水肿、心悸等心肾阴虚之症;心阴虚亦能下汲肾阴,而至心肾阴虚症.

(5)肺与脾: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气的生成和律液输布代射两方面。肺主气,脾主运化,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气是组成气的主要物质。如脾气功虚损常可导致肺气不足;肺病日久,也可能影响脾的运化使脾气亦虚。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液,两脏协调平衡,保证了水液代谢与输布的正常。如脾失健运,水液停滞,聚而成痰成饮,就可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出现喘咳痰多等症,故“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反之,肺病日久,也可影响脾的运化功能,或使脾气虚,出现纳少、腹胀、便溏。甚至水肿等症。中医治疗法则中的“培土生金”,就是针对这种病症而言的。

(6)肺与肝: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机的调节方面。肺主降而肝主升,两者相互协调,调畅全身气机。若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则多致气火上逆,可出现咳逆上气,甚至咯血,称为“肝火犯肺”。相反肺失清肃,燥热内盛,亦可使肝失条达,疏泄不利,可见咳嗽,伴有胸胁引痛、胀痛、头痛、面红目赤等症。

(7)肺与肾: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方面。肾主水,肺为“水上之源”。肺的通调水道有赖于肾的蒸腾气化。反之,肾脏的主水功能也有赖于肺的通调水道功能的正常。如肺气失于宣肃,通调水道功能失常,必累其肾,可见尿少、水肿等症;肾的气化失司,水气上泛于肺,致肺气宣肃失常,可见喘咳倚息不得卧等症。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的呼气功能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协调,使

呼吸保持一定深度,所以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如精气神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或肺气久虚,久病及肾,均可导致肾不纳气,出现动则气喘等症。

(8)肝与脾: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对饮食物的消化和血的生成、 藏方面。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脾的运化功能将健旺。若肝气失于疏泄,致脾运不健,引起肝脾不和,可见精神抑郁、腹胀、便溏等;肝藏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主统血。脾气健旺,生血有源,统血有权,则肝有所藏;若脾虚气血生化不足,或脾不统血,致失血过多,均可导致肝血不足。

此外,在病理上肝病可传脾,脾病可及肝,肝脾两脏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9)肝与肾: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肝血与肾精之间互相资生转化的关系。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之间互相资生,故有“肝肾同源”之说。在病理上肝肾常互相影响,如肾精亏损可致肝血不足,肝血不足可致耗损肾精。由于肝肾同源,所以肝肾阴阳之间也是互相制约的,协调平衡的。如肾阴不足,可引起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出现肝阳上亢之症,称为“水不涵木”;如肝阴不足,可导致肾阴亏损,而致阳火上亢;肝火太盛,下劫肾阴,形成肾阴不足等。

此外,肝主疏泄与肾主封藏之间相互制约、协调平衡的关系,调节女子月经来潮与男子泄精的正常。如此二者失调,可出现月经周期不正常、月经量过多或闭经;男子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症。书科

(10)肾与脾:肾与脾的关系主要是先天、后天的关系。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脾之运化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照;肾中精气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充养,才能不断充盈。脾、肾之间是相互之生、相互促进的。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则可见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水肿等症;若脾阳久虚,损及肾阳,也成脾肾阳虚之症。

正因为脾肾关系密切,所以见先天不足者,都从调补脾胃着手,能收到很好效果,所谓“先天不足补后天”就是这意思。

(11)心与小肠:心与小肠经过经脉相互络属,而互为表理关系。表现在病理上,如心有实火。可移热于小肠,引起尿少、尿赤、尿痛等症;小肠有热也可循经上炎于心,而见心烦舌赤、口舌生疮等症。

(12)肺与大肠:肺与大肠通过经脉络属构成表理关系。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的传导,大肠传道功能正常,有利于肺气的肃降。如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可影响肺肃降,出现胸满喘咳等症;如肺失清肃津液不能下达,可见大便秘结;肺气虚弱,推动无力,也可便秘,称为“气虚便秘”。

(13)脾与胃:脾与胃经过经脉络属而成表理关系。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喜澡恶湿,胃喜润恶澡。脾胃相互相成,维持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在病理上也互为影响。如脾湿困,运化失职,则可影响胃的受纳和降,可见食少、呕吐、恶心、脘腹胀满等症。若饮食失节,食滞不化,胃失和降,亦可影响脾的升清运化功能,可见腹胀、泄泻等症。

(14)肝与胆:胆附与肝,又通过经脉与肝相互联络。胆汁来源于肝,胆汁的分泌排泄依靠肝的 泄功能。如肝的疏泄失常,会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泻;胆汁排泄不畅,也可影响肝的疏泄。所以肝病常及胆,胆病也常波及肝,终致肝胆同病,如肝胆火旺、肝胆湿热常可并见。

(15)肾与膀胱:肾与膀胱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理关系。肾主气化,膀胱的 尿和排尿功能依赖于肾的气化功能。肾气充足,气化正常,则膀胱遗尿、排尿正常。若肾气不足,固摄无权,膀胱失于约束,开合失常,可见尿失禁,或遗尿、尿频等;如肾气不足,膀胱气化不利,则可见不畅、尿少、甚至尿闭等症。

此外,由于六腑在饮食消化,吸收过程中的平衡协调,使人不断地受纳、消化、传导、排泄,保证了人体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这各协调平衡被破坏,亦互相影响。如胃有实热,可致大肠传导不利,出现便秘;而大肠燥结,便闭不行,亦可能影响胃的和降,使胃气上逆,出现恶心,呕吐等症。

 人体是一个小宇宙
心——“君主之官”
  心主神明,主血脉
  养心的四种方法——养神、按摩、食补、午休
肝——“将军之官”
  肝主疏泄,主藏血,主筋膜
  养肝的四个方面——情志、睡眠、饮食、劳作
肺——“相傅之官”
  肺主气,主肃降,主皮毛
  养肺的三个坚持——坚持情绪开朗、坚持节奏呼吸、坚持饮食调养
脾——“仓廪之官”
  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肌肉
  养脾先养胃——饭吃七分饱,夏天重养脾
肾——“作强之官”
  肾藏精,主纳气,主骨生髓
  养肾有三个基本方法——节欲、按摩、食补
六腑养生——传而不藏,保持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