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之美女与野兽:美国历史画卷风景篇:圣轭山(牛轭)风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7:02:14

 “美国历史画卷”(Picturing America)是国家人文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 2002年启动的“我们人民”(We the People)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加强对美国历史和建国原则的研究及理解。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该图片集把美国一些最重要的美术作品带进全国各地的教室,帮助学生们通过一些最伟大的艺术作品来了解美国历史和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展现这个国家所经历的艰辛与辉煌。我们将在每周五为世界各地的中文读者献上这套历史名作赏析,希望借此为有意探究美国历史的读者开启一个独特的窗口。 

 




 

图片介绍:托马斯?科尔(Thomas Cole,1801-1848),《暴风雨后马萨诸塞州北安普敦圣轭山风景》,1836年。帆布油画,51又1/2 x 76英寸(130.8 x 193公分)。大都会美术馆,罗素?赛吉夫人(Mrs. Russell Sage)捐赠,1908年(08.228)。照片版权,大都会美术馆。

 

图片赏析:风景画家托马斯·科尔在《论美国风景》(Essay on American Scenery)一文中写到:“几乎无法想象会有比康涅狄格山谷更美丽与宁静的世外桃源。里面的村子是家家户户有树荫的乡村庭院,田野的边缘苍翠欲滴。”当科尔创作《圣轭山风景》(亦称《牛轭》)时,理想的美国乡村景色已开始受到侵蚀。到了1830年代,圣轭山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仅次于尼亚拉加大瀑布;观光客的涌入,势必破坏原来的田园景致。选择将此一风光纳入画中的科尔,为一种即将消失的生活方式做了永久的视觉纪录。

 

风景画在19世纪上半页是一种很流行且有利可图的画类,人数日增的城市居民把乡村生活当成工业化弊端的解药。如果他们太忙于工作,无法在周末到乡间走走,这些富裕的人们至少可以在画中看看他们所抛弃的平静生活。科尔选择这一著名风景区作画,起初是出于商业考虑,他想利用人们对熟悉的本地风景的喜爱,画出可以赚钱的画。为了使作品迎合大众品味,科尔用了常见于剧院布景的全景图技巧,即把画面分解为若干部分依次展现。在一幅接近六英尺宽的画布上,科尔把视角放在山顶,给人的感觉是画面的不同部分并非在同一时间完成,一场雷霆万钧的暴风雨正在疾驰而去。画的右侧是科尔在文章中所描述的世外桃源,一幅充满诗意的乡村景象:整齐的田野﹑散布的树木及一条滋润土壤的蜿蜒河流。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河流优雅地弯成一个U形,让人想起牛轭——一个人类控制自然的象征。场景是在暴雨过后,此时天空放晴,透出金色的阳光。

相比之下,图的左侧仍然是雷雨肆虐的山野。乌云笼罩,一道不祥的闪电穿透厚重的天空。原始森林中曾遭受雷击的腐朽树干似乎和山谷中散布的绿荫树木无关,但一个细微却重要的细节将这两部分连接起来:一支红白伞从山腰处横过画面,在河上搭起一座视觉的桥。伞的下面是艺术家的写生用具,包括一个有托马斯?科尔签名的写生手提箱。画家自己出现在几米外的地方,头戴平顶帽,与画架一道融入岩石和树丛中,看起来很小。虽然整齐划分的农田显示有人居住,但科尔是这一幅宽大的全景图中唯一可见的人物,他所插的遮阳伞好像一面旗帜,宣示了他对荒野的主权。

很难猜测科尔的想法。他欣赏被人类驯服开发的风景,但也认识到,对美国人来说,美国风景中具有精神意义的“荒野”正因文明的到来而受到威胁。在牛轭湾后面的山腰上,科尔留下一则隐藏的讯息——用希伯来语嵌入的“诺亚”一词。这个单词颠倒过来念就是Shaddai,意指万能的上帝。科尔在暗示这片风景可以解读为展示神谕的经文吗?果真如此,是否任何人类的入侵都成了一种亵渎?另一方面,画家对风景作了精心划分,暗示文明驱除自然界固有的危险与混乱。或许画本身体现了科尔的矛盾心理。终究,这幅画是用作公开展出以获得预期的物质回报。科尔巧妙地运用了国家的自然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