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妻攻略幽非芽txt:李根源整整把苏州“新农村”试验推前80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6:53:30
李根源整整把苏州“新农村”试验推前80年
2011年04月25日 09:12:51  来源:姑苏晚报  字号:〖大中小〗

留存至今的古井

上堰村的池塘里,“仿佛西湖”的石碑浮出水面。

这里便是当年“三堰五闸”的原址之一
沿着藏书穹窿山景区上堰村,一条山泉由上而下绕了半个村庄,泉水时而宽阔成池,时而幽窄成溪,两岸垂柳成荫。这里便是从汉代一直延续至今的“三堰五闸”,其“美貌”即便今天看来,依然风韵不减,难怪当年李根源会生出打造“仿佛西湖”的畅想了。 “仿佛西湖”是李根源与他的好友张一麐期冀打造的一个乡村美景。成立善人桥新村,办教育、开医院、兴水利、筑路桥……80多年前,在小王山脚下,李根源自己规划设计的理想社会渐成雏形。如果不是战争爆发,苏州的旅游历史很可能因此而改写。
当今天的人们重新掀起建设城乡一体化、各地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热潮如火如荼的时候,可能鲜有人知,其实80多年前,两位有着极高威望的民间“志愿者”已率先在吴中这片土地上展开了一场“新农村试验”,其影响至今延续。
李根源整整把苏州“新农村”改革的历史推前了80多年。
总 策 划:詹 刚 王显军 执行策划:赵燕萍 袁小洪 何建平 孙传红 撰 稿:沈红娣
修桥铺路打井 “新农村”设施仍旧福泽乡民
沿着穹窿山脚下的水泥路进入小王山景区,一块“印公村舍”的招牌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村里人说,这是当地人家开的民宿,打的就是“印公”的招牌。朱店村口至今还有一口“东井”,而这也是当年李根源为了解决村民们吃水难题专门打的井,紧挨着井的一户人家便是李根源夫人的侄女马彩英家,“这口井我们还在用,洗衣淘米煮饭,井水清得很,一年用下来,水瓶里都不会有水垢。”80岁的马彩英仍然思路敏捷,“想当年,没水吃时候几个村子的人都来排队打井水。 ”
54岁的朱玉华曾在这里当过团支部书记和村支书,他说,当年村里人家习惯喝生水,李根源觉得这种习惯不卫生,就号召大家开挖深井取水,当时每个村都开一口公井,至今仍保留有罔极泉、东井、西井等遗存,有的虽然井栏不见了或者被圈进了私家院里,但仍在发挥着作用。“而为了方便村民行路,李根源还号召乡绅、百姓修复了道路和古桥”。家住兴奋村71岁的周土龙的父亲曾当过副乡长,当年在李根源的倡议下,就曾“认捐”修复了一座“仰瞻桥”。“李根源隐居小王山虽然只是一介平民的在野之身,但是其影响力却不可小觑,所以无论修桥修路,总是不乏响应者。 ”朱玉华告诉记者,穹窿山脚下有座桥叫邳渎桥,相传这座桥的历史远远超出木渎古镇,后来年久失修日渐废弃成了危桥,李根源号召修复后,还将捐赠人的名字刻在了石头上。“我们小时候还见过这么一块写有名字的碑,上面什么人出多少钱,历经几次修复都写得十分清楚。 ”
苏州资深文化人士李嘉球的老家就在光福南塘泾村,离李根源所住的村落只有五六里的路程,听祖母说,当年她见过最大的官就是李根源,那一年祖母只有40多岁,李根源骑着高头大马到村里来宣传卫生,要求村人粪便不要随地乱抛,不要喝生水等。“个头很高,十分威武”,李嘉球至今还记得奶奶说到的几个关键词。
当年修建的松海路现在被拓宽成了水泥路,成了小王山到苏福路的一条主干道,小王山到朱店村的青龙路依旧承载着村民们每天来来去去的脚步……虽然早已隔了80余年,李根源当年的新农村建设依旧若隐若现地影响着穹窿山脚下乡人的生活。
设试验先行区“善人桥区”成最早试点
然而隐退苏州穹窿小王山芦墓守孝的李根源又是 出于什么动机,来改变村人的生活呢?
时光倒回1929年。
苏州当地有两位名气响当当的人物——曾为袁世凯幕僚的张一麐(字仲仁,人称为“仲老”)与李根源(字印泉,人称印老),当地人尊称为“吴中二老”。
1929年,仲老去了陶行知在南京办的晓庄师范,回来后便与李根源、黄炎培等发起建设善人桥新村。“新村主义”来自日本。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实笃,寻求通过非革命手段,实现一种理想社会,于1918年底,在九州的日向,买地四十亩,建房三所,组织志同道合者三十余人,白天耕作,晚上读书、休息,被称为“新村生活”。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新村。第二年,周作人把它介绍到中国,很快在知识分子中形成一股“新村运动”的热潮。1927年前后,仅就江苏而言,上海的黄渡新村,南京的燕子矶新村等,办得相当出色。二老关于善人桥新村的设想,很快得到地方有识之士的响应。在善人桥宝林寺成立了实验农村的办公室,并在该寺召开善人桥实验农村成立大会。李根源坐了一辆独轮车从小王山前往参加大会。为了保持推车的平衡,他把儿子李希泌也带坐在独轮车一边。一路上车轮声咿呀咿呀,别有风趣。 1931年由二老任正副主席的“善人桥农村改进会”,在穹窿山下宝林寺内成立,委员12人。 1932年,改进会呈请省相关部门核准。
组建合作社帮村民产品经销海外
安家落户的李根源此时已把小王山附近的村民都当成了自己的乡亲。
善人桥附近农民经营副业比较多,根据1932年《善人桥区政录》的记载,当地焦山产石料,在苏沪建筑市场上十分抢手。马冈山产的紫石制成的砚台是文具中备受欢迎的佳品。篁村乡产各类树秧,在吴中一带名气很响。当时的“一村一品”已十分成规模。然而辛勤劳作的农民却因为缺少对市场行情的了解,所赚不多,经济效益始终提不上去。李根源与张一麐派人深入调查后得知,善人桥村的北面有紫石砚,市场收购后卖到苏沪等地市场,质量虽然不及端溪的砚,但却远胜于歙品,而且价格低廉,所以买的人很多。蠡市村的农民善于制作眼镜,专门为阊门内专诸巷眼镜店作外包加工……为此,李根源与仲老建议设立合作社,实行乡村产业化——他们把农民组织起来,引进欧美新图案,用来绣在靠枕、桌布、浴衣、席垫上。并开一刺绣传习所,来训练学员,学成出品的,均由合作社出面经销海外,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阙茔小学走出数千学子
在李根源创办阙茔小学之前,小王山附近的村子,如南织坞、仰家场与塘冈头等均无小学,要读书的学生需走几里路才能到藏书庙小学。李根源为了帮这里的孩子解决读书问题,建了五六间平房,办了一个私立阙茔小学,当时招收学童七十多人。今年已经84岁的金云良曾是这个小学的第一届毕业生,工作后他仍旧回到这个小学任教。周土龙、朱玉华、许永良都是这里走出来的学生。阙茔小学后来改名小王山小学,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又恢复阙茔小学的名字,直到1990年,归并藏南小学后,这里的学校才停止了自己的使命。然而从这里走出去的数千名学生则成了支撑当地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顶梁柱”。
曾著有《藏书镇志》等、专注挖掘当地历史文化的周土龙还向记者讲述了李根源的几件趣事。为了方便推广新农村建设,李根源曾用上了当时最先进的“电化教育”——使用幻灯片来教育村民使用化肥、脱稻机、抽水机等现代化的农业手段。此外他还大胆地宣传新婚姻法,提倡寡妇可以改嫁等。李根源还仿照日本浴池的模式设计了公共浴池,一次可完成二三十人沐浴。
李根源与张一麐倡议办实验农村,引起了当时部分执政者的注意并加以干扰,善人桥实验农村办了不到一年,便夭折了。
重修“三堰五闸”再造“杭州西湖”
距善人桥村约5里路,就在穹窿山坞里有个著名的“三堰五闸”——根据历史记载,三堰五闸历史久远,汉代朱买臣时就有了这个水利设施,清代的汤斌、林则徐和李超琼都曾先后进行修浚。
为了寻访这一现存最早的农村水利设施,记者跟随当地村民来到“三堰五闸”遗址所在地——上堰村。61岁的刘寿福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小时候这里的水清澈无比,我们夏天都在这里洗澡”,刘寿福说,这里的水是山泉水,源头一直在穹窿茅蓬山上。这里原来还有座观音庙,水塘两侧原来种满了杨树,中间一条大堤一直伸到湖心,远处看,就像是一条龙形。当年的堰闸已经废弃,村民许雪良说,当时为了养殖方便,村人特意拿了炸药来拆除,可是依旧十分费力,足见古人“建筑质量”之高。
“三堰五闸”分上堰、下堰、边山堰、园塘池、荷花池相连,中亘一堤,风景幽绝,其蓄水足以补助灌溉,各设一闸进行启闭。只是至了20世纪30年代,因年久失修,颓淤不堪,以致有时“涓滴无留,有时漫溢田间,灌溉失宜。 ”当年,李根源与张一麐也正是在这里面悉心勘察,觉得这里山水秀丽,得天独厚,而三堰五闸不仅有着先贤德政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能实实在在地解民忧,于是便决定要重修三堰五闸。
根据记载,因为缺少资金,张一麐慷慨解囊,带头捐款,筹集资金,着手规划修建,于当年十二月开始动工,对三堰、两池、五闸进行开挖整修,历时一月竣工。关于工程情况,《善人桥区政录》有记载人工、材料情况,合计4900工,经费2100元,由吴县仓储会补助200元,田业会补助100元,木渎康伯捐助100元,其余由张一麐先生捐助,乡民咸感其德。
根据李根源与张一麐的规划,修复三堰五闸,很有些类似于今天的太湖湿地公园,修建防洪大堤的同时,建成著名的风景旅游名胜。只是当年他们的设想是准备把这里开辟成一个“仿佛西湖”般的风景区。仿佛西湖的意思是,像杭州西湖的风景一样美丽。巧的是,记者寻访的时候碰上了“知音”,为了保护这一石碑,村人许雪良把它倒卧在上堰池塘边。用水清洗后,“仿佛西湖”四个字依旧清晰,其碑上字,是兴奋村、柳家场黄宝元的曾祖父黄春江所书。只是两位老人美好的理想,后来因为“九一八”与“一二八”事件爆发仲老与印老先后忙于组织抗日救亡工作而未竟其事。
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当时社会的GDP并不高,并不掌握财政大权的李根源等人,做这些事情,完全以“志愿者”的身份来操持,足见其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