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小学生的短篇寓言:南方都市报:缓则圆-2011年05月30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5 16:56:31
                缓则圆     陈Sir扬言(第553期)
        族群问题的产生是伴随着城市发展的全过程的。不是只有广州和香港在面对这个问题。

  这条港闻我一直在关注:香港政府修订财政预算案,决定向全港610万年满18岁的香港永久居民派发6000元。政府直接派钱给市民,而且一派就是6000大元,两公婆就有一万二啵,真是很过瘾的事情。然而,这件事在香港新移民中引起不满,认为政府把他们剔除在外。

  香港是个移民城市。据说香港700多万人口当中,有40%-50%不是在香港出生。这个数字很有意思。所谓本土人士和新移民之争,其实本质上只是老移民和新移民之争。

  在新老族群问题上,广州面临的情况要严峻一些。广州常住人口1270万人,其中常住的户籍人口只有794万人,而我估计这794万户籍人士中至少有200万左右不是出生在广州的,套用香港的说法,他们只是广州的老移民而已。

  其实大半个世纪之前,广州就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本土城市。1949年大军南下,随后大批军队干部转业担任广州地方政府的官员,再加上之后的各地知识分子的流入,至改革开放前,广州的机关——所谓机关既包括政府机关也包括各种事业单位——还有大学、文艺团体等的通用语言基本上就已经是普通话了。而在一些大企业,则是管理层讲普通话,工人群众讲广州话。对于这一切当时的广州人都习以为常,也不见有太多的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冲突,大概因为本地人所处的社会地位相对比较低下,而且也没有什么东西需要反抗的。因为那时候无论上学就业住房等基本上就是国家包安排的。

  直到“东南西北中,发财在广东”的开放大潮掀起,族群问题才日益显现和严重。首先是治安问题。广州曾经经历过一段治安非常混乱的时期,这使“外地人”成了一个负面的概念。同时,大批国有集体企业的本土工人下岗,从表面上看,一个个周身刀仔张张利(粤语,指身怀绝技)的中年技术工人,轻而易举被一批批农民工替代,这个事实无疑是加深了所谓本地人对外地人之间的矛盾。

  由此可见,族群问题的产生是伴随着城市发展的全过程的。城市发展越是急速,冲突发展就越是激烈。广州并不是唯一在面对这个问题的大城市。从根本上来说,广州也好其他的大城市也好,本土人士和新移民的族群问题只有在城市的发展进入了平缓期才有可能慢慢平息。在城市大拆大建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解决这个问题希望渺茫。凡事缓则圆。有人说广州是一个包容的城市,也有人说广州是被包容,就是这个道理。

  □陈扬(广州,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