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婚指南 上 腐书网:作弊心理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2 17:48:21
【纽约时报】作弊心理学4月26日 14:15  来自:东西 | 阅读原文 - 发到微博已分享(取消) - 发给好友 - 收藏取消 - 加标签 | 更多评论  一场漫无结果的中世纪巫婆审判式的调查结束了。周三,旧金山的陪审团经过数周对类固醇的书面举证,撤消了对前棒球国手Barry Bonds的所有指控,除了一点,妨碍公正。虽然这点可能无法举证。     但对于那些强烈感到受骗的人来说,陪审团的判决还是当头一棒。对他们来说,藐视规则不仅仅是道德上的错误,对于大部分守法市民来说更是一种长久的侵犯,他们相信,如果犯下罪行,罪犯就应该赔偿损... 全文↓作者:sunnycat | 来自:东西评论  

一场漫无结果的中世纪巫婆审判式的调查结束了。周三,旧金山的陪审团经过数周对类固醇的书面举证,撤消了对前棒球国手Barry Bonds的所有指控,除了一点,妨碍公正。虽然这点可能无法举证。    

但对于那些强烈感到受骗的人来说,陪审团的判决还是当头一棒。对他们来说,藐视规则不仅仅是道德上的错误,对于大部分守法市民来说更是一种长久的侵犯,他们相信,如果犯下罪行,罪犯就应该赔偿损失,不管他们是贫穷还是富有,是装病开小差的人还是行业巨头——像08年金融危机漩涡中的金融巨头。

在征税期,这种情绪尤其高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交的税过高,而别人在逃税。

而矛盾的是,这也经常使得人们在最初就走投机取巧,对于维持公正是一项困扰。

“当你设定某些情境,把自己投射为一些不公平现象的受害者时,实施作弊的行为很容易得到自我辩解”,Anjan Chatterjee博士说,他是宾西法尼亚大学的神经科专家,主要研究领域是提高智力表现的处方药的使用方面。“当这么做成为一种使拉平分数的方法时,你没有作弊,你是在重建公平。”

好人变坏的经典故事众所周知。它常起于一起微小的犯法行为,像非法下载歌曲,逃避注册,漏税之类,然后不断增加。这种小的实验最后会慢慢变成一种爱好和生活方式。在最近与纽约客杂志的采访中,Bernard Madoff 谈到他的庞式骗局是从为某些特定客户提供投资咨询的副业生意慢慢增长的。

这个充满灾难性下滑局面的故事模糊了当事人如何走向阴暗面的过程。说白了,人们下意识地寻求捷径,而更多时候他们并没有意识这点——正是这点使他们在真的开始作弊时做出一个故意的决定。

在最近的一系列研究中,杜克大学的Dan Ariely 及其同事在一次常识测试中故意给大学生们作弊的机会。学生们被要求都把答案用色点转录到一张答题纸上,以便记录他们正式的分数。实验设置有一些人的答题纸上带着看上去好像用灰色不引人注意的遮蔽的正确答案,结果考试的学生就改变了自己原来选的答案中的20%。后续的研究证明他们没有意识到不诚实的严重性,他们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在作弊。

而一旦存在一种明确的规定时,这种行为就发现改变了。“如果你明确告诉人们不要使用这种答案,只是签他们自己的名字”,Zoe Chance,一位致力于从事这些实验的哈佛博士生说,“他们就不会看它了”。

 波士顿东北大学的心理学家和即将出版的关于欺骗和其它恶劣行为的《出于性格》一书的合著者David DeSteno说:“与各种各样抉择相伴的是长期收益与短期收益的交战,张力存在于更道德的选择和不那么道德的选择。当然也有来自外部的因素影响着选择的指针指向一边还是另一边。

那就是,小的作弊也许是很自然的,甚至在某些情境中是有益的,大脑本能地寻求一些实用的捷径。但大部分人倾向于遵守他们可以接受和视为公平的规则,即使当他们有机会和强烈的诱因来打破规则,他们也会遵守。

简单地说,在小事上作弊发展到一种故意的欺骗或欺诈,这种演变过程很少是一种递增而是一种突变。心理学家说,很多人作弊是因为一些很私人的原因,而且还常常是跟情绪有关的私人原因。

原因中最明显之一就是对于权威或具体规则的怨恨。论证这点的证据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在禁止手机使用的地方打电话,在公共场合吸烟,不带头盔等等。在对公共场所行为的研究中,心理学家发现,当老板富于攻击性时,许多员工会拒绝向一些组织支付未付的额外费用,这些组织是了帮助促进对顾客友好或帮助员工解决问题而设立的。

而作弊最强大的驱力可能来自一种深层次的不公平感,心理学家说。当人们刚开始参与竞争和与他人进行比较时,最早在高中时,他们就开始知道了一些潜藏的优势。如私人教师,来自富有家庭的钱财,校友关系,与老板定期打高尔夫联络感情。与具有这些优势的竞争者相对,其他人在职场上保持信用公平不仅不容易,而且那公平也只是表面的公平。

一旦作弊开始,人们很自然地会把它归咎于别人。“当情况变得糟糕时,我们倾向高估那些跟我们同等处境的人而认为自己更不幸,”康尼尔大学的心理学家David Dunning说。

也就是说:一个处境窘迫的人常常是在开始作弊之后,才开始认为每个人都在作弊,而非在自己作弊之前这么认为。

 “如果他们后来因额外的成绩而获得荣誉时,他们倾向于把自豪的感觉内在化,并把他们的成功视为本身的能力,而不是他们所依赖的其它东西的结果。”DeSteno博士说。

最后,在成王败寇的大环境中,作弊成了很多竞争性领域的特征,作弊好像是一种对成为笨蛋的丢人感觉的保护手段。丢人感觉例如,花光钱的恐惧,听别人说“等下,你的意思是说你本来可以做但你没有”。心理学家认为被骗的感觉(生气、自责、痛苦)是那样的一杯百味陈杂的苦酒,它会迫使你产生一种不舒服的自我觉醒。

我在多大程度上是个傻瓜呢?我怎么会没认识到这点呢?

每天提防着欺骗的人们都会这么问。毫无公平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