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仙尊txt 迅雷下载:安徽网上“十二五”建言征集活动结束?10大人气金点子产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1:50:51

“聚焦安徽十二五,助力崛起献良策”

安徽网上“十二五”建言征集活动结束 10大人气金点子产生

2011年05月27日08:34    来源:人民网-地方领导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微博
  • 字号
  人民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 杨伊)近日,建言安徽“十二五”金点子征集活动网络票选阶段结束,根据网上投票结果,《建议解决资金断流等问题》、《民生提速还须走好“快三步”》等10条网友建言从36条候选项中脱颖而出,荣膺“金点子”称号,最高一条“金点子”得到近三千网友投票支持。获“金点子”奖的10名网友将获得1200元奖金和获奖证书,26名获鼓励奖的网友也将获得300元奖金和获奖证书。安徽省委督查室工作人员将会在未来10天左右的时间内与获奖网友进行联系确认。

点击进入活动结果页面,查看10大人气“金点子”

    针对安徽作为农业大省的省情实际,本次获奖的10条网友建言中有3条着眼于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网友“徐建华”建议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建立农村专项发展基金。同时,在获奖“金点子”中,分别有2条留言着重支招如何改善民生和引进、培养人才。此外,“徽商”作为安徽省的另一亮点,同样受到网友青睐,一条涉及重塑“徽商”品牌问题的建言也被选入10大“金点子”。

  此次进行的安徽征集“金点子”活动由人民网与安徽省委督查室联手推出,主题为“聚焦安徽十二五,助力崛起献良策”,以网友留言征集、网络投票评选、公布最终结果、表彰奖励四个阶段展开。活动自3月底以来,累计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网友留言超过700条,留言内容全都围绕安徽省“十二五”规划展开。安徽省委督查室在活动准备阶段曾表示,“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起好步、开好局离不开广大网友关注支持,这次的活动就是为进一步听取民声、了解民意、集中民智,为广大网友参政议政提供平台,引导和汇聚广大网友热情和力量,营造安徽加速崛起良好环境。”

  在此前的2010年,安徽省委督查室与人民网合作开展了“为安徽建言献策‘诤言’征集”活动,对于引导网友言论、汲取网友智慧、深化留言办理工作,树立安徽良好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在全国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响。[点击进入活动结果页面]

  获奖留言具体如下:

  ★建议解决资金断流等问题
  目前,安徽的三农资金存在“断流”的现象。安徽县乡经济基础脆弱,急需建立农村专项发展基金。建议:⑴从工业企业税收中提取5-10‰,作为反哺农村发展基金;⑵从营利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比如高速公路、大型水电站等)中提取后扶统筹资金,建立营利期间提取1-5‰的反哺基金制度,改变一次性补偿为动态、长效补偿机制。 县乡人才“断层”。近年来,安徽基层干部队伍“后继无人”状况越来越严重,人才“进不来”与“留不住”两难现象并存。为此急需建立人才“回流”和“下沉”激励机制。建议采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街道、社区和农村支教、支农、支医的具体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鼓励中青年干部“下沉”基层锻炼。 村级组织“断电”。当前安徽一些地方,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不强,不少村干部认为没有奔头,出现软弱、消极、涣散等现象。为此,既要转变观念、选好“村官”,又要提高待遇、激励“村干”;既要拓宽渠道、壮大“村财”,又要完善机制、规范“村规”。要有计划地选聘一部分优秀村干部到县乡工作;提高他们的退养待遇,建立卸任村干部补贴基金等。 三农三产“断线”。目前,农业、农村、农民三者之间主题、主线和主体不明;一、二、三产业,三者之间不连接、不连体、不连锁。这些问题仍是安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必须创新体制,建立完善农业服务、耕地流转、农村融资和农技推广等有效机制,争取在实践中培育新农民、新产业、新环境,尤其是要制定积极政策吸引外出青壮年回乡创业,充实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 (2783票) >>『详细』
 
  ★民生提速还须走好“快三步”
  “十一五”时期,安徽各级党委政府秉持执政为民的理念,民生得到极大改善。各级各地实施的民生工程,着眼于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赢得了光放大赞誉。“十二五”开局之际,安徽提出经济社会发展六大目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位列其中。这表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生提速将成安徽发展的主旋律。在我看来,做好民生提速这篇大文章,还须走好“快三步”:公共权力节俭施政。这解决的是民生投入资金可能不足的问题。公共机关运转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但也要有度,不能乱花钱、滥用钱。特别是公众关注的“三公”消费,不能成为公共财政的“无底洞”。建议省内开展“三公”消费清理整治,开展公车改革试点,并建立长效机制。如此,民生投入的资金可能更宽裕。民生投入舍得花钱。近年来,我省民生工程不断扩容,涉及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仍有一些民生工程的“含金量”不够。比如,正在全国各地试点的“新农保”,安徽能否走在全国前面达到“全覆盖”?比如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能否更大一些?总之,“十二五”时期,民生提速要义,就是要做到舍得花钱。坚决杜绝“雁过拔毛”。加大投入的同时,要加强监管,还要公开透明。也就是说,对每一笔资金,要“紧盯”,要晒在阳光下,坚决杜绝“雁过拔毛”,坚决防止权力寻租。对每一笔问题资金,都要一查到底,严厉问责。最后要指出的是,以上“三步”,走起来要讲究一个“快”字。越快越能见到实效。毕竟,“十二五”已经开局。时不我待。 (1621票)  >>『详细』

  ★皖江两岸话发展 正是徽商崛起时——也谈安徽发展
  一个“心思”:全省上下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两个“注重”:注重发展县域经济,以涌现更多的像宁国一样的全国百强县;注重发展支柱产业,以涌现一些像芜湖奇瑞汽车制造一样的支柱产业。三个“摒弃”:摒弃靠出售土地贡献财政发展经济的做法;摒弃靠过度开发房地产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做法;摒弃为发展经济而不加考虑地引进一些潜在性很大的重污染企业的做法。四个“转变”:为了发展,领导干部工作作风要转变,要经常性地深入到厂矿车间为企业排忧解难;选拨干部机制要转变,要注重从企业中选用市场开拓型的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上去;人才观念要转变,不仅仅要重用高端科技人才,也要重用生产实践中涌现的拥有真本事的技术人员以及营销奇才;经济增长方式要转变,这一点,在此不赘述。五个“坚持”:在发展战略上,依靠并坚持(新型)工业“强”省的做法;依靠并坚持人才“兴”省的做法;依靠并坚持农业“稳”省的做法(要保护好基本农田,确保我省以后的粮食安全);依靠并坚持商业(物流)“活”省的做法;依靠并坚持旅游“旺”省的做法。如此,我坚信:兴皖富民之大业一定会在八百里皖江两岸风生水起!襟江带淮的徽商故里――安徽又何愁不兴?! (1003票)  >>『详细』

  ★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工业
  我们安徽是农业大省,工业化起步晚。在中央重农优农的大好政策指引下,在我省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达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抢抓机遇,立足省情,在‘农’字上做文章,完全可以实现跨越式新型发展。我省可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与流通,建立一批绿色食品工业园区,打造几有影响力的农副产品批发大市场。用新的发展模式来发展本省经济,把农业大省转换成农业强省工业强省经济强省。 我省农副产品丰富,产量很高,又处中东部地区,环东南北都是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绿色食品工作区位优势、环境优势、条件优势都很明显。加上全社会对食品安全期望值都很高,对绿色、环保、自然、生态很向往。我省可以依照芜湖三山绿色食品工业区为发展模式,根据全省各地农业产区情况布局绿色食品产业园区。省内重点农业大县,要重点培养几家龙头食品企业。发展食品工业一定依托当地农业特产,紧扣绿色、环保、卫生主题不放,扎扎实实地做农副产品加工增值服务。运用现代企业所有资源来促进本地农民进行合作化绿色生产。以龙头食品企业来带动当地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变。这样当地企业能得效益,农民能得实惠,消费者得绿色食品,社会能得持续发展的四赢局面。 农产品大市场建设也很重要,往往流通环节利润比种植利润还高,培养一批农民成为农副产品经济人,到发达地区销售我少优质农产品,把利润留给安徽农民。市场还连着信息、技术、资金,更连着人才。市场越旺,整个农业产业化全盘皆活。 因此大力发展培育食品产业园市场园,以此为平台,盘活我省农业优质资产,快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富民强省的目标。 (733票)>>『详细』

  ★培养百万新时期现代农民,生产亿万斤优质环保农产品
  安徽省历史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大多数,我省仅靠近经济发达工业发达地区,打造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安全优质农副产品,综合优势明显。省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着力在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现代化三个方面取得突破,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新农村建设关键点在培育新型农民,相信人的因素永远位于第一位。要尽快改变广大种植农民老弱病妇为主的人员结构,改变后继无人的局面。政府要整合涉农资金,运用资金、金融、技术、物资等调控手段,深化农村改革配套,因势利导吸引广大青壮农民主导本地农业合作化生产。利用国家大力推动土地整理、水利建设、耕地保护、新农村建设等大好机遇。尽快出台计划,培育扶持每个村民小组(原生产队)两至三名本村年轻农民从事农业合作化生产。逐步形成每个农民主导的合作社耕种田地在50亩至200亩左右的规模,这样能把原本队分散田地消化掉,提倡土地本地化本村流转,对农民合作社进行政策扶持保护,不倡导外地资本下乡。建立了这支新型农民队伍后,政府要整合对农民培训计划的资源,对新型农民进行技术、市场能力、素质等综合能力为主的培训。政府再吸引外地资金、人才进行农副产品加工、运输、流通、增值等产业链建设。 如出台培育百万新型农民计划,就是我省率先在国内破解“三农”难题进行的有力的改革,农村改革起始在安徽,相信新农村新建设希望也会在安徽首先得到突破。 (703票) >>『详细』

  ★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随着安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资源大量消耗,居民生活区产生了许多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是堆放填埋。 堆放填埋方式会占用大量土地,并且虫蝇乱飞,臭气熏天,污水四溢,严重污染环境。因此,本人建议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而且能够保护环境,变废为宝,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治理垃圾的根源还是要实行分类化处理,变垃圾为资源才是根本之策。 政府要大力支持垃圾分类,要投入足够的资金,建立垃圾分类的相关设施,加大力度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财政预算中要有用于垃圾分类的资金预算。环保部门要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人员业务培训,要做好垃圾分类的推广普及工作。 我认为安徽省可以借鉴广东省广州市出台的《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也出台与垃圾分类相关的政策法规,对不按照要求对垃圾进行分类的违规者,进行处罚,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一定额度的罚款。 另外,为了提高居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本人认为可发行一种专门的垃圾分类彩票,以回收的垃圾创造出来的价值作为奖金,居民用一定数量的并已经分类的垃圾可换一张彩票,把回收的垃圾创造出来的价值再反馈给获得彩票的居民,使他们更积极、更热心地参与这项公益活动。这种方法不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只要环卫部门合理引导居民学会垃圾分类。 (575票)  >>『详细』

  ★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助推“双轮驱动”和“三化同步”
  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和农业现代化农村社区化农民现代化“三化同步”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具体到一个县、一个乡镇,党委政府必须有抓手、有载体,才能积极推进工作落实。 依托皖北资源优势,延伸规模经营链条,拓展产业层面,形成集群式发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使农村每年都有新变化。未来五年,努力实现农村与城市公共产品服务均等化,让广大群众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打造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以规模种植、规模养殖为基础,大力发展“种玉米-秸秆青贮-养牛-过腹还田-牛粪种蘑菇、养蚯蚓、育花卉”、“猪-沼-鱼、猪-沼-果、猪-沼-菜”等循环经济模式,形成种养加产业链条,发展设施大农业。 2、打造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依托天然生态水资源,保护野滩湿地,形成垂钓、娱乐、游泳、农家乐、采摘、景观、原生态等一系列休闲景点,发展生态旅游业。 3、打造生态农业产业园。利用民航、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等交通区位优势,以土地流转(托管)为先导,优先发展生态养殖、生态种植业,使农村环境无污染,发展低碳化。 4、打造优质高效粮食产业园。整村推进甚至整乡镇推进,按照“六统一”的要求,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同时,在上述“四大产业园”规划设计中,要融入人文关怀理念,有效整合农田治理、土地复垦、新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项目,“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聚力打造“规划科学、设施配套、功能齐全、节约环保”的城乡统筹示范区。 (514票) >>『详细』
 
  ★实施人才战略,加速皖北崛起
  前不久,省委书记张宝顺在阜阳、亳州调研时强调,当前,皖北地区正处于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各地要提振精神,抢抓机遇,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抓好新班子的自身建设。 在此,本人抛砖引玉如下:振兴安徽,皖北必先崛起。皖北崛起必须依靠行政、科技、信息、教育、医卫、经济管理等各类人才,充分发挥本地人力资源优势,承东启西,南北互补,实施跨越发展的人才战略。尤其是结合今年四级党委换届年机遇,选准配好市、县、乡级党委书记,通过一把手的强力带动和率先垂范,加快一个市、一个县、一个乡镇和广大农村“十二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1、党委书记要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善于谋划,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始终当好火车头、排头兵和领头雁,对主政的地方激情充沛,不离不弃。2、继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班子队伍建设。学习借鉴重庆市的经验做法,狠抓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不放松,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先争优”。3、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信息时代,群众的期望值很高,对各级党员干部的要求更高。领导干部要带着感情、责任、义务、情结,帮助群众解决具体问题。通过朝夕相处,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党组织、干部队伍、群众工作“三管齐下”,皖北崛起指日可待。(432票)>>『详细』
  
  ★紧抓“十二五”计划,实现经济体系改革
  路线: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一条以合肥为中心,三层经济体系,科教与人才共存,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安徽战略性路线安徽省优势:安徽省是中国东部内陆大省,位置及具有战略性;水利方面发达,黄山等名胜古迹. 安徽省不足:首先经济比不上沿海大省,农业发展赶不上平原省份;无法省外吸收省外人才;铁路干线少,交通不便利;经济层次不齐,规划不足,缺乏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指导。一,以皖北六市为力量,充分利用地质优势,大力发展农业。皖北兼具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水力资源丰富,适合多种农作物.但缺乏利的交通.让省路四通发达,有利于农产品的种植,收割,运输,销售一条龙过程,从而吸引外省招商引资以及学习外省优秀种植技术。走一条以种植农产品为主,农产品加工为辅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二、以长江以南制造业发展,以北运输业发展的经济。皖南离中国的经济中心相距不远。但是随着经济增长,其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我们应抓住机会,大力宣传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来皖南投资建厂,利用他们先进技术,雄厚的经济基础,结合本地区丰富的矿产和劳动力,大力发展制造产业,将原材料输出型市场转变为成品输出型的大型制造市场。争取在“十二五”之后,该地区的高科技产业达到中国领先水平。长江一带,大力发展港口和高速公路的修建,将皖南的制造产品快速而有效地发往全国各地。久而久之,皖南将成为安徽的经济核心地带,带动着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前进。三、发展以合肥为中心,六安市,滁州市为依托的综合性经济体系。首先,将皖北的现代化农业和皖南的现代化工业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力量刺激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此期间政府有效地指导其走一条科学稳定的道路。其次。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吸引人们来消费,从省内角度出发,稳定物价,大力开展公共设施建设,教育环保事业的投入。从省外角度着手,充分利用本省有利资源,大力开展旅游业,宣传当地文化,从而吸引外省人员来此消费,有力地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最重要的应该是吸引人才,发展教育事业。安徽是人口大省,但是教育事业却是很薄弱,现今,任何产业的发展均离不开科技,科技来自于知识,只有抓住人才才能抓住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人才的到来会更进一步的刺激消费,从而有助于第三产业的良性发展。此外,也应树立良好形象,以增强对外省的吸引力。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久必达。 (408票)  >>『详细』

  ★民富与省强共进,改革与发展同行
  抢抓发展机遇,借助中部崛起东风,以富民强省,科学发展的主题。1、民富。首先要增加人民收入;其次,要让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享受平等权益,与民为伴与民为友,在全省开展政民互动、换位体验,加强沟通交流,创新社会管理。2、改革。用财税政策鼓励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特别是新兴战略产业;政治上要注重服务型政府建设;文化上发掘徽商文化内涵,让文化振兴为经济发展服务。3、强省。增加服务业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提高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率;注重工业的附加值和科技研发;可以适当考虑承接东部特别是江浙产业转移,促进富余劳动力就业。4、战略。中部崛起的中流砥柱,江浙后花园,连接南北的枢纽,互通东西的“中间人”;积极发挥安徽科技文化优势,用节庆等吸引国家项目和各省的对接。5、发展。注重均衡发展,以合肥为中心,注重科技文化等产业优势;以马鞍山淮北为次中心,注重能源化工升级;以淮河沿线为中心实现农业突破;以黄山巢湖为一发展极,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带动全省旅游新跨越。一个中心:科学发展;两个基本点:富民和强省;三条腿走路,农业突破,工业升级,三产跨越;实现四个目标,宜居、乐游、兴业、适商的发展愿景。 (230票)  >>『详细』

  相关新闻:

  >>>700多金点子助力安徽"十二五":皖江两岸话发展 正是徽商崛起时

  >>>逾600个“金点子”促安徽发展 让“安徽性格”在全国叫响

  >>>500条“金点子”谋安徽发展 重塑“徽商”品牌成网友最大焦点

  >>>安徽省6天征集“金点子”267条 网友纷纷建言描绘发展构想

  >>>安徽省广纳民意  有奖征集十大“金点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