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大长腿:人民网:中国农业闯海外市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1:09:54

  为期两天的第二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近日在北京落幕。由商务部和中国贸促会共同主办的这个研讨会首次设立了农业分会场。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在致辞中说:2006年以来,世界粮食供求形式有了新变化,全球粮食价格大幅攀升。全球粮食面临着减产和需求增长的双重压力。因此,本届大会设立了农业分会场,专门研讨中国农业企业开展国际经营与合作问题。

  入世以来,我国农业“走出去”日趋活跃。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倪洪兴指出: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我们逐步积累了一大批的技术力量,有一支高质量的技术队伍。形成了一大批的优良品种、成长了一批现代企业,逐步具备了走出去的条件。

  “走出去”五大优势

  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副主任谢国力在会上表示:我国农业“走出去”的技术优势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农作物杂交生产技术。首先是杂交水稻,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已有众多杂交稻品种在东南亚和中亚部分国家中应用;再就是我国的杂交玉米技术也比较成熟,形成了高效育种和质量管理等技术体系,很多品种已在亚洲一些国家种植。

  二是动植物保护技术。包括生物农药和兽用疫苗。我国生物农药的研制与生产取得了众多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生产与仓储;在动物疫苗上,特别是畜禽基因工程疫苗研制与生产领域取得了突破进展,在禽流感、猪兰耳病等重要畜禽疫病防治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三是设施农业技术。我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农业面积已居世界第一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以节能为中心的设施园艺生产体系。我国自行研制的“东北型节能日光温室”、“华北型塑料连栋温室”、“智能化温室”和“春源渗灌防堵节水系统”等设施,在发展中国家非常适用。

  四是农业机械化技术。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生产的农业机械、饲料加工机械、耕作与收获机械、灌溉设备等简单实用,价格合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广受欢迎。

  五是沼气等农村能源技术。我国农村沼气技术的推广应用规模居国际首位。农村户用沼气技术成套标准已建立,配套产品基本实现产业化,解决了寒冷地区沼气建设的技术问题,形成了南、北方沼气建设模式。

  农业“走出去”的特点

  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倪洪兴指出:我国农业“走出去”,主要表现在:

  第一发展远洋渔业。我国有近4万人在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公海以及32个国家的渔业专署区进行合作开发。截止到2006年,全国约有2000艘渔船在境外从事渔业生产。2005年境外捕捞水产品140多万吨,总产值100多亿元,我国已跻身世界主要远洋渔业国家行列。

  第二发挥地域优势,加强境外农业资源开发合作。近几年来我国一些企业相继在东南亚、俄罗斯、非洲和中南美洲一些国家开展农业资源开发合作。比如黑龙江农垦2004年开始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租地种粮,2007年种植面积达到了63万亩,同时还投资建立了叶面肥加工厂等,在俄罗斯开发的产业链不断衍生。广东农垦从2002年起,规划建设20万亩的天然橡胶,并在泰国和越南扩建橡胶加工厂,稳步推进马来西亚的天然橡胶种植基地。目前天然橡胶的生产能力达到了27万吨。

  第三发挥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优势,积极参与跨国农业国际合作与竞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在境外投资合作上市的龙头产业化企业有40多家,投资金额折合人民币达到153亿,投资地区涉及到亚洲、非洲、北美、欧洲、大洋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天集团副总裁张洗尘介绍说:他们和古巴合资水稻生产项目实施以来,完成水稻开发5000公顷,水稻播种面积4500公顷,最高单产10.7吨,平均单产每公斤5.7吨,比当地水稻产量高出63%,为解决古巴粮食短缺起到了重要作用。

  农业“走出去”需注意的问题

  倪洪兴强调:我国农业“走出去”的范围现在还是不广,一些“走出去”的规模比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有一些走出去的项目效益不高,监督管理不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些问题都需要加以解决。

  张洗尘指出:农业走出去应实行国家主导企业运作的方式,项目应与国家政治、外交、外援等政策相结合,如土地资源可采取国家出资购置,交由企业租赁经营等方式。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由国家政策贴息,以有效降低“走出去”的风险,实现国家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有机统一。他说:为了更好地“走出去”,必须加大国家政策扶持的力度,特别是财政方面的支持,需要对农业给予资本金的支持,把鼓励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的政策落到实处。

  张洗尘强调:农业发展具有诸多的特殊因素,还要规避更多的风险和诸多困难,如果不延伸产品的话,投资效益就很差。目前最缺乏的是“走出去”的高级人才,特别是精通经贸、外语等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