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邪神作者 无敌贱:吴为山教授:探讨文化艺术交流之公共外交视角 - 日志 - 吴为山 - 雅昌博客频道 - P...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5:56:13

采访记者:柯银斌,时间:2011年5月,来源:凤凰网文化

核心提示:当文化艺术交流越出了国界线的限制,交流并赋予了一种特殊的使命——公共外交功能。这种交流不仅可以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艺术的认知水平,还可以传播艺术品背后所蕴藏的哲学文化价值观念。今天我们有幸采访了国际知名雕塑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先生,仔细聆听他对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在公共外交方面的见解。

 

艺术是一座沟通之桥

柯银斌:吴教授,您好!欢迎接受《公共外交季刊》的专访!非常感谢!艺术文化交流是公共外交的重要内容,并且与媒体、跨国企业等其他主体相比,艺术文化交流在公共外交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一名雕塑大家,您经常走出国门参展或在国外举办个人作品展,您的这些行为推动了中国文化与世界的交流,推动了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您实际上是在从事公共外交,您之前有意识到这点吗?

吴为山:当初走出国门,只是为了艺术而艺术,很少会有这个方面的思考。我今天之所以接受你们的专访,也是因为你们的主题视角很独特——从公共外交的角度出发来看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实际上,我之所以有今天的艺术成就,一方面是由于我个人的禀赋、勤奋、钻研,另一方面是我们躬逢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我有机会走出国门进行文化交流,使自己找到了在当前世界文化中的坐标。我开始认识到国际交流的重要性是在1996年,当时我很荣幸参加“中荷红白蓝艺术项目”研究,这个项目是中荷友好协会主持下的一个项目,意在为中荷之间的艺术家进行沟通交流搭建一个平台,在全中国选拔两名中国艺术家,而我就是当年那两名中的一名。说来也巧,当年备受荷兰人民爱戴的女王贝娅特丽克丝欲请人为自己塑像,这是一名有很高艺术修养的女王,而且其本人也精通雕塑。当然了,她对艺术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她曾经对一些艺术家为自己塑的像不满意,说“这尊像更像是我的妹妹”。鉴于此,我,一位东方的艺术家为女王塑像,压力还是蛮大的。压力还来自于荷兰媒体的报道,刚开始塑像的时候已经在荷兰产生了很大影响。所幸的是,女王看完我的作品之后,对雕像很满意,顿时我在荷兰的名声大噪。走在荷兰的街上,甚至有很多陌生人走过来向我表示敬意,我想这不仅仅是出于对我艺术的认可,同时也是对中华文化的尊敬!一九九九年女王访华的时候还特地要求在中国接见我,并且参观了我的雕塑展,她看了我的雕塑《睡童》、《春风》后称:“吴为山先生通过塑造儿童,发现并升华了童性,体现了人类对童年的一种真实情感。”她看了我的《齐白石》等作品说:“吴先生所塑的老人是从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里面走出来的”。

现在仔细回想一下这段经历,再看看我们今天谈话的主题,确实发现艺术文化交流和公共外交之间的关联性。通过艺术交流提高中国艺术在国外影响力。国际艺术交流一般情况都会被媒体广为报道,因此,它所产生的传播力是不言而喻的。

柯银斌:确实如此,您曾为很多知名人士塑像,其中一部分是中国的文化名人,还有一部分是国际政治性人物,比如美国前总统布什,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这些政治性人物的媒体关注率都很高,这无疑会加速中国文化的传播和提高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进而提升中国文化的向心力,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对了,在做前期准备工作的时候,我注意到您跟韩国的关系很好,韩国还为您专门建了一座雕塑公园。您可以把您跟韩国之间的事跟我们谈一下么。

吴为山:好的。确实我跟韩国的故事很多,与韩国教育界、文化界关系也很亲切。2007年,韩国仁济大学授予了我名誉哲学博士学位,我的作品被翻译成韩语,还成为了韩国的畅销书;我经常应邀去韩国演讲,韩国有很多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兴趣和有一定研究的人士,他们对我的艺术十分喜爱。

此外,仁济大学还建了一座雕塑公园,并且以我的名字来命名。在公园中不仅有韩国救死扶伤的医生和民主人士的雕像,也有《孔子》、《老子》等中国的先哲。试想中国的文化名人矗立在韩国的土地上,而且是永久地矗立在那里,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和韩国文化的源流关系,中国文化是源,韩国文化是流;另一方面也为持续发挥中国文化在韩国的影响力建立了一座“灯塔”,韩国人只要去膜拜他们的先贤的时候,就会接触到那个一衣带水邻邦的先哲,而且即使是韩国的先贤塑像,其艺术中也散发着中国文化的气息。很多时候沟通就是这样实现的。美具有共通性,具有普世性,人类对美的理解是相通的。作为美的载体,艺术品便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不分语种,它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艺术是一座沟通心灵与情感的金桥。

柯银斌:确实,艺术具有这样独特的沟通优势。国家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对韩国仁济大学建立吴为山雕塑公园的时候予以了这样的评价:文化雕塑公园使得韩国友人对中国当代艺术雕塑有了更直观和感性的了解;这是两国文化的交流,吴为山使得中国传统儒道思想与韩国民族精神文化通过雕塑艺术得以在特定的时空中对话,意义非凡,这必将进一步增强两国人民的友谊。

吴为山:是的,这便是没有浓郁政治气息的艺术的魅力,这种友谊将超越其它因素而愈发久远弥长。

传统文化乃中国艺术之根

柯银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由于通讯和交通技术的进步,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强,文化之间的互动也日益频繁,同时这样一个时代也让我们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立性提出了挑战。您是怎样看这个问题的?

吴为山:你说的对,全球化时代使得地理的局限性越来越少,跨国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容易。但同时全球化也使得世界的文化艺术呈现了趋同化的态势。艺术变得越来越没有个性,因为信息变得越来越畅通,人们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容易。但艺术需要个性,也呼唤个性。我举个例子,不知道恰不恰当。这是我参加“中荷红白蓝艺术项目”面试的一段经历,在面试的人当中,我的英语并不好,并夹杂着浓郁的地方口音。但面试官最终选择的是我,而不是其他英语更优秀,说得更标准的人,这主要是我的艺术中的独特性使评委认可。艺术是呼唤个性的,艺术的风格特质就是民族与人的风格特质,在文化趋同的当今,艺术更需要的是这种差异,是各自不同特质产生的差异。它是文化多元互补,多元共存的本质所在。

柯银斌:您的艺术跟人都挺有个性的。

吴为山:我艺术风格特质的背景就是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全球化的时代,在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当下,我们不仅仅要交流,更需要回到根上去,去挖掘中华文明中的优秀元素。五千年的文明给予了我们深厚的底蕴和养分,可供我们源源不断地摄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看了我的雕塑作品后感动,是因为这些雕塑散发着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光芒,打动你的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我们必须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怀有民族自信心,这种自信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当代价值及其发展前途的信心,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巨大成就所给予我们的信心。之前我也走过一些弯路,曾跟过流行风,但后来认识到了这一点,我立志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之路,让传统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生发出夺目的光辉。国家也一样,国家在融入世界的同时也需要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有特色,只有这样才不会迷失在全球化的浪潮中。

而且,我觉得只有尊重自己的文化,才可以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才可以赢得他人对自己祖国的尊重。一个国家必须尊重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艺术交流具有某种文化外交的功能,这是一种有效实现国家文化传播的路径。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很尊重艺术家,而且这些国家的文化品位都比较高,只有赢得他们对艺术家的尊重,他们才会尊敬艺术家的所在国,才会尊敬艺术家所在国的文化。如果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年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么后三十年就该以文化建设为先导。这样方可建立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核心优势,赢得全球软战的胜利。

柯银斌:您说的非常在理,中国确实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和力度。

吴为山:是的,确实应该如此,文化兴则国家昌。

艺术文化需要“走出去”

柯银斌:在世界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文化不能固步自封,闭门造车,我们需要走出国门,参与到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之中,这样才可以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文明。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吴为山:是的,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必须走出国门,去传播我们的文化和艺术。在这个时代,即使是最优秀的艺术也是需要宣传的,也需要去宣传自己。要发展必须走出去,将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成果传到世界各地。在全球化的时代,通讯技术如此发达,交通如此方便,人们之间沟通的渠道客观上是畅通的,我们需要的只是迈出第一步的勇气。十三年前,我在美国加州做展览的时候,跟几个艺术家一起乘车路过金门大桥,其中一个老华侨对我说每每路过金门大桥,他总想独自走过去,但至今这个愿望还没实现。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第二天我独自来到金门大桥,慢慢地走了过去。从此岸到了彼岸才发现,原来桥不过如此长。只要我们用勇气迈出国门,我想我们通过在世界文化范围内比较认识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愿望就可实现。

柯银斌:是的,中国文化必须走出去,和世界其他文明进行对话。但很多中国文化文艺作品,外国人不见得能了解其背后的哲学价值。您怎么看?

吴为山:走出去仅仅是一,二是我们需要在如何阐释和宣传上做功夫。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艺术品所承载的文明和哲学因素,是没办法从作品本身完全诠释的。因而我们就需要不断对作品背后的文化哲学进行诠释。

2010年10月15日,我参加了“第二届中美文化论坛”,并作为一名中方代表做了演讲。报告内容就是通过四件代表性艺术作品的解释,向世界传达我的文化观。我选取了《睡童》、《老子》、《孔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主题群雕》这四件作品。这些作品是美的,在审美上会给人带来美感,但是对外国人看说,这些美感背后所包含的中国人的哲学观却不能通过美感而直接完整地传达给他们,这就需要艺术家下大力气对艺术品背后的文化涵义进行分析、解释。

《睡童》所表现的是一种普世的价值,即人类美好的情感,寄托于对儿童的爱是不分国度的。《老子》身上折射出的是中国文化中的包容哲学,虚怀若谷,这“空谷”可以包罗万象,吐故纳新,接天地正气,幻化自然。而孔子塑像的大方醇正表现的是和谐与秩序,善、和、仁、理等中华文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主题群雕》中虽然讲述的是1937年12月13日日本在南京进行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这样一个历史史实,但我的雕塑中没有出现一个日本人,雕塑中仅仅出现我受苦受难的同胞。2007年开馆之后很多日本记者和日本观众在苦苦寻找雕塑中日本人的形象,然而他们却没能如愿,我这样设计的潜台词是:记住历史,但不要记住仇恨。

通过以上这些雕塑及对其解释,我无形之中向国际社会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中国是一个善恶分明的民族,但中国人却有博大的胸怀来宽恕,而且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因为这是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中国文化中有和的因子。从这个角度看,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是比较含蓄隐晦,但经过艺术家解释后的艺术品却可以摄人心魄。中国需要广泛地参与文化交流和文化论坛,向世界展示和阐释中国的艺术,向世界传播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与智慧。

柯银斌:个人感觉是似乎无形之中也为中国的国家利益服务了,通过作品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这样一个观念。

吴为山:是的,艺术通过美的形式实现人之间无障碍的沟通,最终潜移默化地实现国家或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艺术的国际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公共外交活动,艺术国际交流在国家公共外交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总之,艺术品可以使陌生人变为灵魂沟通者,灵魂沟通者变为共鸣者,共鸣者变为认同者。这就是艺术之魅!

吴为山教授:探讨文化艺术交流之公共外交视角 - 日志 - 吴为山 - 雅昌博客频道 - P... 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孙四海) - 绿色建筑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春季养肝,睡眠为先--华龙网-健康频道p 藏密妄谓人之精为菩提心之妄想 - 皓月的日志 - 网易博客125 走进大山办学的教授:不为一流只为改变学生命运 HRM十大新视角之三:何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为宝马教授叫绝 山爷收藏:睡前行为揭秘男人爱情需要 - 渴望美好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石念军:教授的“风流”让公众为之心寒 教授的“风流”让公众为之心寒 教授的“风流”让公众为之心寒 引用 你一定为之恋恋不舍 - 情未了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林清玄--《飞入芒花》 - 木之为林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梦露也为之倾倒的性感女神 - 胡志平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百善孝为先。 - 真光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寻找黑马之黑马股的早期技术特征 - 步步为赢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做人之道○九不可为◇ - 無為居士的日志 - 网易博客 2010年度出镜小人物之《为陌生人撑伞的人》 - 蔷薇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刘峰 洞察内心,为罪犯心理画像 - 抛砖之客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春夏之交晒为王道 - 舍得养生堂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探讨交易频道人气低落之解决办法 辛亥祭--袁世凯对日外交思维:日本为中国最大之敌人ff 公共外交新内涵 公共外交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