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胶带生产原料:我軍退出南京告全國國民書【历史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09:07:13
我軍退出南京告全國國民書【历史资料】 [2007-10-10 20:16:05]    字号:大 中 小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十二月十六日武昌——

〔要旨〕
一、最後決勝之中心,不在都市,而寄於全國之鄉村與廣大強固之民心。
二、同胞當徹底認識:
    (一)此次抗戰為國民革命過程中必經之途徑。
    (二)形勢無論如何轉變萬無中途屈服之理。
    (三)日本侵略中國實為侵略世界之開始。
三、吾人目的必有達到之一日,任重道遠,不容稍懈。春秋中文社区

〔本文〕
此次抗戰,開始迄今,我前線將士傷亡總數已達三十萬以上,人民生命財產之損失,更不可以數計,犧牲之重,實為中國有史以來抵禦外侮所罕覯。中正身為統帥,使國家人民蒙此鉅大犧牲,責任所在,無可旁貸;中心痛苦,實十百倍於已死之將士與民眾,一息尚在,唯有捐糜頂踵,以期貫徹抗戰到底之主旨,求得國家民族最後之勝利,以報黨國,以慰同胞。敵人侵略中國,本有兩途,一曰鯨吞,一曰蠶食,今者逞其暴力陷我南京,繼此必益張兇燄,遂行其整個征服中國之野心,對於中國為鯨吞,而非蠶食,已由事實證明。就中國本身論之,則所畏不在鯨吞,而在蠶食,誠以鯨吞之禍,顯而易見,蠶食之禍,緩而難察。敵苟持慢性之蠶食政策,浸潤侵蝕以亡我於不知不覺之間,則難保不存因循苟且之心,懈其敵愾同仇之義,馴至被其次第宰割而後已;今則大禍當前,不容反顧,故為抗戰全局策最後之勝利,今日形勢,毋寧謂於我為有利。且中國持久抗戰,其最後決勝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實寄於全國之鄉村與廣大強固之民心;我全國同胞誠能曉然於敵人鯨吞無可倖免,父告其子,兄勉其弟,人人敵愾,步步設防,則四千萬方里國土以內到處皆可造成有形無形之堅強壁壘,以制敵之死命。故我全國同胞,在今日形勢之下,不能徒顧慮一時之勝負,而當澈底認識抗戰到底之意義與堅決抱定最後勝利之信心。茲為我同胞約舉其要義如下:


    一、此次抗戰,為國民革命過程中必經之途徑,中國欲外求獨立,內求生存,解放全民族之束縛,完成新國家之建設,終不能不經此艱難奮鬥之一役。故對日抗戰,乃三民主義與強權暴力帝國主義之戰爭,亦即被侵略民族對侵略者爭取獨立生存之戰爭,與通常國際間勢均力敵之國家相互戰爭大異其趣。故抗戰之始,非不知我之武器軍備一切物質力量遠不如人,而我之革命精神終不當以此為之屈撓。稽之各國史例,凡革命建國之大業,本非旦夕所可期,所經之險阻愈多,則所獲之勝利亦愈大;惟賴我革命精神無所撓屈,再接再厲,愈挫愈奮,則障礙摧毀之日,即最後勝利之時。敵人此次侵略中國,其最大目的,固不僅欲佔我土地,屠我人民,滅我文化,而尤在消滅我三民主義與革命之精神;但是我革命精神一日不滅,即我國家民族亦一日不亡,且今日所遭之挫折,尚未達到艱危之極度,若遂自甘退屈,則精神一弛,國隨以亡,奴隸牛馬之辱,有十百於今日戰爭之痛苦而不止者。全國同胞須知任何國家,欲解除壓迫,完成革命,決非少量代價所可希冀,此日多忍痛一分,將來成功亦多增一分,吾人為國家民族與世世子孫計,犧牲雖鉅,無可避,亦無可辭,所謂當澈底認識抗戰到底之意義者此也。

二、既明革命過程中之中國當以抗戰到底為本務,到目前形勢無論如何轉變,唯有向前邁進,萬無中途屈服之理。蓋抗戰雖不能必勝,而屈服即自促滅亡;與其屈服而亡,固毋寧抗戰而敗。戰敗終有轉敗為勝之時,滅亡永無復興之望,國家獨立之人格一隳,敵人宰割之方法愈酷,萬劫不復,即永陷于沉淪。況戰爭成敗之關鍵,常繫於主動被動成分之多寡。此次抗戰,綿亙五月,敵方最初企圖,實欲不戰而屈我,我方所以待敵者,始終為戰而不屈,不屈則敵之目的終不能達,敵愈深入,將愈陷於被動之地位。敵如必欲盡佔我四千萬方里之土地,宰割我四萬萬之人民,所需兵力,當為幾何?誠使我全國同胞不屈不撓,前仆後繼,隨時隨地皆能發動堅強之抵抗力,敵之武力,終有窮時,最後勝利,必屬於我,所謂當堅決抱定抗戰必勝之信心者此也。

 三、日本侵略中國實為其侵略世界之開始。中國自抗戰之初,揭櫫二義,為民族生存與獨立而戰,同時即為國際和平正義而戰;數月以來,雖國際之制裁尚未充分發揮,而公理之是非固已大白於天下。吾人對於此種偉大使命,既已毅然承當,則不問國際形勢前途如何,必當盡其在我,初不必遽形失望,尤不可稍存依賴;但使世界正義不終梏亡,則吾人目的必有達到之一日。任重道遠,不容少懈,此尤全國同胞所宜深念者也。中正受命黨國,有進無退,當此存亡呼吸之際,願與吾同胞共勉之!

 

/*0324 BlogMore*/img{ border:none}.moreArticles {margin-top:50px; font-size:14px;}.moreArticles ul{ list-style:disc;}.moreArticles ul li{ height:23px; line-height:23px; font-size:14px;}.moreArticles h2 { margin:0px; padding:0px; font-size:14px; font-weight:normal; height:30px; }.moreArticles h2 a{ text-decoration:underline}.conBg_oth{ position:absolute; left:505px; top:505px; width:644px; height:390px; border:1px solid #6d6b6a; z-index:900; background:#fff;}.editMya{ width:642px; height:390px; border:1px solid #a8bac1;font-size:12px;}.editTop{ background:url(../images/box_top_bg.jpg) repeat-x; height:22px; padding-top:3px; padding-left:12px; font-size:14px; font-weight:normal; color:#4e7786;}.editTop span{ float:right; padding-right:6px; padding-top:2px;}.editLeft{ width:396px; float:left; padding-left:12px; padding-top:12px; font-size:12px;}.f000{ color:#000;}.selectAticle{ height:25px;}.selectAticle .fright{ float:right}/*0324 BlogMore*/标签: 历史   国军   国民党   抗战   民国   国民政府   . 所属版块: 历史 将本文分享至: 分享到和讯微博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到搜狐微博分享到腾讯微博分享到开心网分享到人人网分享到豆瓣网阅读(2629) | 评论(17) | 转帖 | 推荐 | 举报 本文章被推荐到了0个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