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耳灵:乌市300余万人饮用水源地乌拉泊遭垃圾围堵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6:14:26

乌市300余万人饮用水源地乌拉泊遭垃圾围堵

2011-06-03 09:30:20 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北京) 有102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转发到微博(0)

乌拉泊水源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重要的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之一,供水能力约占全市总供水量的94%,担负着乌鲁木齐生产、生活用水的重任。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源地人畜活动频繁,水库周围居住的村民、牧民和牲畜数量不断增加,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同时,水源地周边的砂石等资源的无序开采,加剧了区域的环境破坏和污染程度。曾有乌鲁木齐市人大代表发出“保卫乌拉泊”的疾呼。然而,就在内忧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的时候,外患又向这里袭来:城市的一部分垃圾被偷运到了这片水源地……

水源地附近的“猫鼠大战”

近日,《法制日报》记者在乌拉泊某砂石场的装载现场采访时,突然看到一辆货车向砂石场内疾驰而来,一辆白色巡逻车紧随其后,如同上演了一场警匪飙车的惊险片段。

两辆车戛然停下,从巡逻车上下来几个穿着治安联防制服的联防队员,他们要求货车驾驶员下车。

据介绍,驾驶巡逻车的是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红雁街道办事处乌拉泊社区的工作人员,被逼停的货车在违章倒垃圾时被他们逮了个正着。记者看到,这辆货车的车斗里满满当当地装着破旧瓷砖、水泥、砖块、土块等建筑废弃杂物。

乌拉泊社区治安联防队队长努尔兰对《法制日报》记者说:“我们发现这辆车的时候,驾驶员正在附近的空地卸垃圾,看到我们过来了,开着车就跑……”

努尔兰和队员告诉记者,他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巡逻和“捉拿”乱倒垃圾的车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经常有市区拉建筑垃圾的货车偷偷跑到这里,原因是垃圾场需要收费。另外,一些私自装修或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一般无法处理,施工方就花钱找车拉运,愿意承担这项业务的车辆一般多是私家货车,而最愿意干这个活儿的,是那些拉着垃圾出城,又从城外拉着砂子进城的车辆,这样来回都可以挣到运费。这些车主就会主动上门承揽倒垃圾的活儿。

据联防队员介绍,乌拉泊片区离城区路途较近,而且砂石场比较多,所以自然就被人盯上。据联防队员保守估计,每天来这里偷偷倒垃圾的车辆不下几百辆,可以说哪里有砂石场,哪里的周边就是垃圾场。

努尔兰说:“这里是水源地,是严禁倒垃圾的。虽然我们在显眼处都竖有‘禁止倒垃圾,违者罚款’的警示牌,可是这些人却视而不见,为了赚钱偷偷摸摸来倒垃圾。”

《法制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乌拉泊周围现有砂石场20多个,每个砂石场周边都有建筑垃圾堆积的现象。

据了解,乌拉泊是乌鲁木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这里的环保关系着乌鲁木齐市300多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按照规定,在水源保护区周边是不允许存在任何垃圾的,然而现实情况是,这里的环境却被乱倒垃圾的行为破坏。

治理多年破坏多年交替延续

《法制日报》记者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红雁街道办事处了解到,乌拉泊片区被视为“不收费的垃圾场”由来已久,治理与破坏一直在交替、延续。

2006年初,乌鲁木齐市第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将《关于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本市乌拉泊饮用水源保护区确保百姓饮水安全的议案》定为1号议案,保护乌拉泊水源战役拉开序幕。

同年2月,在天山区原大湾乡行政区基础上重新调整撤乡,成立了红雁街道办事处,下辖乌拉泊牧场、乌拉泊村、乌拉泊社区、东大梁社区、红雁池东社区。当时这里约有2700余户人家和1.2万多人口。从这个街道办事处成立的那天起,保护水源环境就成为一项重任。

2006年4月,天山区政府出台了《乌拉泊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实施计划》,成立了天山区乌拉泊砂场区域整治办公室,会同天山区工商联矿业商会及企业共同改造乌拉泊区域的环境,投资1.74亿元,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乌拉泊改造成集环保、文化、健身、经营为一体的新型的、宜居的示范区。同年,乌鲁木齐市水务局、行政执法局采取联合行动,用近半年的时间,动用12辆装载机,清运出垃圾530车。

2007年1月,乌拉泊区域内的11家砖厂和砂石场和5万多平方米蘑菇种植大棚被拆除。同年10月,乌拉泊第一批牧民搬进了乌拉泊环境综合整治搬迁安置居民点。

2008年3月,天山区红雁街道办事处和乌拉泊社区共同组织辖区单位、部队官兵和社区志愿者百余人对乌拉泊水源地周边的环境卫生进行了集中大整治,清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100余吨。

除了清除垃圾之外,其他综合治理项目也在紧锣密鼓进行。由于采砂作业会造成地表破坏,严重影响水源地的保护,从2006年开始,国家先后拨付上千万元专项资金治理乌拉泊地区砂石场。

2009年4月,乌拉泊水源地保护项目安置点建设工程正式开工,这也标志着乌拉泊水源地保护项目正式启动。随着项目的实施,乌拉泊村的农牧民实现了整体搬迁,乌拉泊牧场、奶牛场等搬离水源地。但是,这个净化过程实际上是艰难的。专家曾考证:由于人为破坏,乌拉泊水质中的氮、磷含量严重超标,加上农药、牲畜粪便的污染,乌拉泊水源地的水只是三类水质,要达到一类标准,意味着要“跳两级”。

据悉,从乌鲁木齐市开始实施乌拉泊水源地保护工程到2011年5月,政府已先后投资10亿多元,而且这个投资还将继续。

水源地保护遭遇“内忧外患”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一边是乌拉泊净化工程在进行,一边却是乌拉泊水源不断遭受垃圾侵扰。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原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大湾乡撤村建居后,由于区域过大,管理难度增加,导致该地区脏、乱、差和社会治安混乱的现象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严重制约了这里的经济社会发展。

天山区红雁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聂勇说:“这里是城乡结合部,长期生活居住在这里的基本是农牧民,他们养马、养牛、养羊、养鸡等等,畜牧生产垃圾和生活垃圾都是按传统习惯处理。为改变现状,街道办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想改变长期形成的习惯,其难度可想而知。现在又有外部倒垃圾的侵扰,我们的工作难度更大了,可以说现在是在遭受‘内忧外患’……”

据聂勇介绍,除了政府其他相关部门阶段性的整治行动外,水源地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在街道办事处则是经常性的。“我们办事处的大部分人力、物力、财力都用在这项工作上,但因为地域广和人手少等原因,工作难度很大,我们什么办法都用了。以联防队为例,我们管理的面积占到了天山区的五分之一,而且多在偏僻的山区,而我们3个社区总共只有四五十名联防队员,一个社区只有一辆巡逻车。在这样的条件下,还要24小时全天候工作,围堵那些倒垃圾车只是我们各项任务中的一项,所以对有些偷倒垃圾的行为可以说是防不胜防。”

据了解,为弥补人员少这一难题,红雁街道办事处投资30万元在水源地关键部位安置了若干监控镜头,同时,还建立了奖励机制,号召和鼓励广大居民和群众积极揭发破坏行为。

记者感言

多年来,为了净化乌拉泊水源地,乌鲁木齐市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一直在监管,一直在治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乱倒垃圾被处罚,可是偷倒垃圾的现象为什么屡禁不止?

说到底,还是人们的守法意识差。希望在提高市民守法意识的同时,也加大惩罚力度,罚到足以让违法者没有胆量和侥幸心理再破坏污染生命之源。

如果我们把乌拉泊水源地比作人的肺部,试问,谁的生命能经得起这样的破坏?

 

 (本文来源:法制网作者: 潘从武 ) 责任编辑:NN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