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的作用:金融大未来:危机之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7:14:19
金融界《大趋势》
金融海啸过后,未来世界的金融面貌!
你能想象未来世界的金融是怎样的情况吗?
本书由专家联手,勾勒出金融市场的远景!
作者认为,全球各国的财政部门、银行、保险业以及社会福利机关将出现结构性的革命。新兴国家如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等将在这波洗牌之中填补空缺,占据有利的位置;未来欧美的银行与保险业将会被中东与亚洲地区的政府债券入主;高科技以及21世纪的新产业也将与传统金融产业一起流动!
举例来说,Google会申请银行执照,而SONY则开始承揽经营保险行业。欧美将从全球金融领航者的宝座退下,忙着应对人口老化、拯救道德文化等问题。世界的金融蓝图将不再壁垒分明,国界、种族等对金融的影响都将逐渐变小、淡去,出现全新的金融思维和逻辑。

作者简介埃迪耶德·巴卡斯:Adjiedj Bakas,声誉甚隆的未来学者、作家与演讲家。他也是销售达数十万本的畅销书──《欧洲大趋势》的作者。他每年巡回世界演讲超过250场以上,并多次来华,最近的一次是2007年的演讲。而2009年,他将再一次来中国举行一次大型演讲。

2007年夏天,我们在富通银行(Fortis Bank)大会上分别就社会与金融的发展趋势这一主题发表演讲,并因此而结识
·目录 ·前言(1)
·前言(2) ·译者序
第一部份
你可以无尽想象货币的功能,因为,货币已经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货币演绎了都市文化
·金融大未来(1) ·金融大未来(2)
·金融大未来(3) ·金融大未来(4)
·金融大未来(5) ·金融大未来(6)
·金融大未来(7) ·金融大未来(8)
·金融大未来(9) ·金融大未来(10)
·金融大未来(11)
第二部份
货币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世界的发展方向。如果没有货币,那我们永远都不会发展。我们永远不会努力地工作,也不会抱有任何希望
·金融大未来(12) ·金融大未来(13)
·金融大未来(14) ·金融大未来(15)
·金融大未来(16) ·金融大未来(17)
·金融大未来(18) ·金融大未来(19)
·金融大未来(20)
第三部份
金融业此时正处在十字路口,尽管看起来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然而,对金融业而言,此时正是界定其角色的最好时机。
·金融大未来(21) ·金融大未来(22)
·金融大未来(23) ·金融大未来(24)
·金融大未来(25) ·金融大未来(26)
·金融大未来(27)
推荐序    译者序
前言
第一篇 金融服务:历史、现状与未来
第1章 货币的功勋:世界发展的推手 3
第2章 货币放慢了世界发展的脚步:全球危机 17
第3章 展望未来 29
第二篇 21世纪的金融服务
第4章 大趋势一:全球化、世界经济
新秩序和快速变化的竞技场 39
第5章 大趋势二:人口结构巨变,
呈现价值命题的新特征和新前景 85
第6章 大趋势三:社会联结紧密,
显现新的市场动态和新客户 127
第7章 大趋势四:道德伦理复苏,重视健康
和幸福成为金融服务业的新使命 175
第三篇 追根溯源
第8章 2010~2015年管理议题 203
第9章 金融大未来:回归本源 219
参考文献 222
2007年夏天,我们在富通银行(Fortis Bank)大会上分别就社会与金融的发展趋势这一主题发表演讲,并因此而结识。我们对彼此的专业见解都非常赞赏,更因为在艺术、历史和现代化等领域抱有相同的兴趣和热情而一见如故。
在讨论中我们发现彼此在金融服务这一即将面临巨大变革的领域有着相似的见解。这些变革将带领服务的提供者们回归到金融服务的根基。他们将重新思考货币为何诞生—物物交换的发展;银行、保险公司及养老基金为何建立—激发创业活动,降低并分担风险,帮助人们储蓄以及通过再投资获取更多的收益。根据卡尔•马克思的理论,资本主义就是债务的循环流动。只要这一机制运行良好,除了偶尔出现的泡沫外,几乎没有什么需要担心的。21世纪的金融产业就是在这种持续不断的起伏交替中得以蓬勃发展的。在本书中,我们将关注这一行业的前景和未来。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金融业界人士,尤其是那些就职于银行、保险公司和退休基金的人。对于其他的利益相关单位,包括会计事务所、信用卡公司、租赁公司、对冲基金以及税务当局也有一定的帮助。
我们关注的焦点不是信息技术、企业组织形式或成本效率,而是B2C(企业对消费者)市场在亚洲、美洲以及欧洲的发展策略(该市场在非洲及大洋洲的发展也有所涉及)。
为了能够平安渡过目前的危机,金融行业中众多的专业人士表现出同舟共济的精神,这本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人们却很可能因为过分关注当前的问题而出现“管窥”现象,反而忽略了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去找寻一个新方向才是最紧要的。因此,我们认为在此时出版本书有着特殊的意义—帮助金融行业透过此次危机寻找到新的发展策略。本书出版的目的是希望将人们从日复一日的挣扎中解放出来,给人们以启迪,引发人们的思考和讨论,激发新的灵感和创新。
黑暗过去就是光明。这虽是老生常谈,却非常确切!金融危机预示着时代的更替:每一次危机过后,我们往往会迎来新的黄金时代。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总是存在着一些周期性的变化。这一点同样也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例如,萨塞克斯大学的卡洛塔•佩雷兹(Carlota Perez)认为,在过去的200年中人类经历了5个科技周期,每一次的技术变革都遵循着相同的过程和模式。在最初的“导入期”(installation period),企业能够以比较低的成本将新技术引入到其经营业务中。接下来,被佩雷兹称为“科技狂热”(technological euphoria)的现象出现了,就是它引发了金融市场的泡沫。泡沫破裂后,金融市场在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或经济萧条中平静下来。这是每一次科技变革的转折点。此后便进入了“拓展期”(deployment),整个社会慢慢地适应了新的技术-宏观经济模式,科技变革的潜能在此时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利用。最后,新技术的影响力慢慢消退,人们又开始期待下一次的科技变革。在过去的200年中出现的5个科技周期分别是:工业革命时代,蒸汽机和铁路时代,电力、钢铁和重型机械制造时代,汽车和大规模生产时代,以及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信息和电信时代。在每一个科技周期的导入期都曾出现过一次金融危机。佩雷兹认为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金融危机正是此次科技周期的转折点。为了能够充分地发挥这场信息和电信技术革命的最大潜能,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银行、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将会进行机构精简以提高工作效率。科技的进步、消费者自主性的提高以及全球化的深入都要求上述机构对金融产品进行彻底的更新换代,使之变得更加透明。现在的薪酬体系将会彻底改变并回归本源,除此之外我们别无选择。风险评估将变得更加严格,那种曾经在大男子主义的领导作风影响下长期盛行的“我也是”情绪将被埋葬。就是这种情绪误导我们将风险与奖金挂钩—承担的风险越大,奖金回报就越高。如果你不加入这场游戏,很快你就会被视为一名失败者。既然这种男子气概已经不复存在并且以往的奖金制度也将被废除,因而金融行业中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女性。鉴于女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这种变化绝不是一件坏事。
本书的创作是基于VODW营销和咨询公司智囊团的会议、对金融专家的采访以及来自Trend Office Bakas和VODW营销和咨询公司知识中心的调查研究。
VODW营销和咨询公司智囊团的成员包括:Margot van Beusekom,Marcel van Brenk,Beate van Dongen Crombags,Charlotte Buys,Lucas Goossens,Jan Heuvel(Onna Onna),Marloes Jansen,Dries Laurs,Marinde van Leeuwen Fontein,Carlotte Mos,Danielle Nieuwenhuis,Jos Nederpel,Isolde Schram,Maton Sonnemans,Albert Spijkman,Thijs Out,Wouter inv誸 Velt,Herman Wiegerinck,Derk van Wingerden,Suzanne IJsebaert。
在此特别向为本书做出重要贡献的Lilian Alibux、Hong-May Cheng、Reggy de Feniks、Irene van den Brink和Valborg Korthals Altes表示感谢。
我们在本书的创作中查阅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和信息资源。为使本书的内容更便于阅读,我们没有使用脚注,而是一并在本书后面列出并于本书网站中公布。在相关资料的记载和介绍中我们力求准确无误。对于可能出现的疏漏,我们在此表示歉意,并将在本书的新版本中进行更正以及在网站上予以公布。
业界的众多专业人士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并对我们的观点提供了有益的建议。他们分别是(按照字母顺序):Jeremy Alwyn(就职于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任欧洲区银行负责人),Steve Austen和Kimberly Bastoni(就职于美国TNS媒体情报公司,任营销与发展部门高级副总裁),Theo Bouts(就职于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任Global Life部门运营总监),Lans Bovenberg(就职于荷兰蒂尔堡大学,经济学教授),Bertina Bus(就职于特恩斯市场研究咨询公司,任全球金融部门市场经理),Frits Bussemaker(就职于奥迪纳,任咨询顾问),Hugo Caballero Albi~nana(就职于Chili俱乐部,任市场顾问),Walter Capellmann(就职于Capellmann Consulting德国分公司,合伙人),Ricardo Fakiera(就职于美林荷兰分公司,任副总裁),Raquel Goshima(市场研究专家,来自巴西),Tilman Hengevoss(就职于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任首席营销官及集团发展部负责人),Robert Hovenier(就职于瑞典浩富浩信财富管理有限公司,任常务董事),Guido Lanzoni(就职于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旗下罗马银行(伦敦),任信用部负责人),Bob Neuhaus(就职于北美TNS,任金融服务部执行副总裁),Annette Nijs(就职于荷兰欧中易思商院,任执行董事),Pim Mol(就职于荷兰合作银行,任董事),Frans van der Reep(就职于KPN,任高级策略师),Ravi Sankaranarayanan(就职于苏格兰Royal银行,任欧洲及中亚区零售及商业银行部门首席执行官),Harry Smorenberg(独立咨询顾问),Graham Tocher(就职于TNS媒体情报公司(新加坡),任亚太、拉美、中东及非洲区董事),盖尔特•扎尔姆(DSB银行首席财务官,并任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基金会主席)。
以下是本书专栏部分的作者,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他们是:Peter Blom(Triodos银行首席执行官),Arturo Bris(就职于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金融学教授),Jos?Manuel Campa(就职于西班牙IESE商学院,金融学教授),Sir Ronald Cohen(阿帕克思投资集团创始人),Ray Davis (安快银行首席执行官),Jo van Engelen和Roderick Munsters(就职于APG,任首席营销官及首席投资官),Ricardo Fakiera(就职于美林荷兰分公司,任副总裁),Paul van Geijn(就职于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任执行委员会成员),Nick Jue (就职于荷兰国际集团,任首席执行官),Jean-No憀 Kapferer(就职于巴黎HEC管理学院,营销学教授),Wim Kok(就职于荷兰国际集团,任董事会成员),HRH Princess M噚ima of the Netherlands(联合国普惠金融顾问组成员),Joseph Pine II(《体验经济》一书的作者),Isidoro Unda(安卓公司首席执行官),Richard Wacker(韩国外换银行首席执行官),Joop Wijn(就职于荷兰合作银行,任中小型企业部门负责人),Michiel Wielhouwe和Arie van Dusseldorp(欧洲维萨国家业务部经理及荷兰LaSer集团市场部主管)。
在此还要特别向诺特•魏霖克(Nout Wellink)表达我们由衷的谢意。身为荷兰央行(DNB)总裁、欧洲央行(ECB)成员以及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理事,感谢他能在百忙之中拨冗并为本书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这位深受爱戴的思想领袖的帮助下,我们有机会向荷兰央行总部推荐本书。此外,本书能够获得成功也离不开荷兰央行对外联络官员Tobias Oudejans的大力支持。
感谢Michel Noordermeer(就职于NVB公司),Jan Lodewijk Roebroek (就职于富通银行),Willy Linssen和Meg Kang(就职于韩国Heartware),Els van Weering(?职于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Rebecca Kemsley(就职于波特兰资本公司),Hadewych Kuiper(就职于Triodos银行),Jan Willem Stapel (就职于美国富通银行)帮助我们建立了与金融业界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最后,要感谢本书编辑Minne Buwalda的帮助。
希望读者从本书中得到灵感和启发。
埃迪耶德•巴卡斯    罗格•佩弗雷里
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今天,货币创造和金融业的发展功不可没。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进而引致全球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金融在未来的几十年应该如何发展,如何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未来世界的金融将会呈现出何种发展趋势?本书给我们勾勒出一个未来金融的愿景!
本书是两位具有不同背景的作者思想的结晶。埃迪耶德•巴卡斯(Adjiedj Bakas)是一位享有盛誉的未来学家、作家和演说家,主要研究社会、文化、经济、技术以及宗教方面的发展趋势,将这些学术理论加以诠释并引入到企业。另一位作者罗格•佩弗雷里(Roger Peverelli)则是一位营销创意专家,任职于业界领先的营销和咨询公司VODW,主要向世界各地的银行、保险公司及养老基金提供咨询服务,关注的是股票和资本市场。本书集合两个人的研究成果,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运用新颖的综合学科研究方法,向读者揭示了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同时,作者又把这些趋势放到历史的层面进行分析和考量,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本书之所以通俗易懂、引人入胜,主要归因于它把历史、趋势、技术方案和很多业界人士有价值的贡献融合在一起,并且把这些内容与本行业外部的信息和发展趋势联系在一起,这是难能可贵的。
当我拿到本书粗略浏览之后,即被其丰富的内涵、独特的思路和新颖的表达方式所吸引。它避免了繁冗的数据和枯燥的历史事实;相反,它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货币的历史,让我们在轻松的阅读中,浏览了金融行业以及金融产品发展的历史画卷、现实矛盾和未来趋势,掩卷深思,我们又能从中悟出一些哲理。
更为重要的是,我认为在此时出版本书有着特殊的意义。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将会呈现出怎样一幅发生、发展、走向巅峰而后转向,直至最后平息的逻辑演变图,现在尚难看得清楚。期望本书的出版能带给人们些许启迪,进而引发人们的思考和讨论,激发人们的灵感和创新,帮助人们透过此次金融危机寻找到世界金融业新的发展方向。
为了更好地保证书籍出版的时效性和质量,我邀请了我的同事、曾留学德国和澳大利亚的邢雅菲、杨柳两位老师参与了这项工作,她们齐心协力共同承担了全书第二篇内容的翻译(邢雅菲翻译大趋势一、二,杨柳翻译大趋势三、四)。推荐序、前言、第一篇和第三篇由我翻译。译稿完成后,郝书辰教授对全书进行了审校,为本书增色不少。在此期间,我们得到了我的研究生张令凯的大力协助,可以说,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这项工作是难以想象的。在本书翻译过程中,本着对读者、作者和出版者负责的精神,我们力求在内容和风格上与原著保持一致,尽量做到精准、到位、便于阅读。限于学识和水平,译稿中难免有遗漏和失误之处,还请读者不吝指正!
张志元    2009年2月
许多人都知道歌舞剧《歌厅》(Cabaret)中的主题曲《金钱、金钱》(Money,money),其中最令人熟悉的一句歌词是有钱能使鬼推磨(Moneymakestheworldgoround),很明显,它咏叹的是:货币是万能的。
你可以无尽想象货币的功能,因为,货币已经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货币演绎了都市文化,货币使农民、艺术家、管理者和士兵存在着身份差异。同时,货币还突破了我们生存的地理界限。
初期的银行、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
初期的银行、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促使我们储蓄和投资,为了生活而更努力地工作。来自这些机构的金融服务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财富与经济的繁荣,而且保障了我们的生活,令我们感到安宁与祥和。货币给我们描绘了美好的前景,让我们为实现这一美好前景而努力付出。很难想象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了货币会是什么样,但可以肯定的是,那样的世界会很不发达。
什么是货币
从历史角度看,任何物品,只要能够作为一种支付手段,作为记录债务的信用货币单位,并能为大众接受,都可以充当货币。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许多物品都充当过货币,比如奶牛、贝壳、鲸鱼牙、鸡蛋、羽毛、象牙、玉、大米、盐、伏特加酒等。
在非洲、印度和中国的许多地方,都曾使用贝壳作为货币。在西非,贝壳作为通货一直应用到20世纪;而在中国,贝壳非常重要以至于与“钱”相关的汉字都起源于表示贝壳的象形文字。在中国出士的古金属币中,数量最多的也是用金属铜或青铜铸造的贝壳形钱币。
讨价还价和银行的出现    在货币出现之前,人们不得不开展易货交易,但这极其不便。假设你和朋友出去打猎,射杀了一头长毛象,这就意味着你拥有了很多的肉食,但短期内又难以吃完,因为当时还不存在冰箱,所以,明智的做法是邀请邻里乡亲参加晚会大聚餐或者拿出部分肉食交换其他物品。问题是,肉很快就会变质,你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讨价还价,甚至没有足够的物品供你选择和交换。原始的山顶洞人或许可以用多余的陶瓷碗或一些毛皮换取其他物品,但仅此而已。
商品交换
货币不仅可以方便地转移稀缺物品,而且可以化解争端矛盾。受到传统的“以血还血,以牙还牙”观念的影响,人类社会制造了很多血案,因此人类不得不寻找更加文明的解决方法。若采用金钱来补偿受害者,就会更加和平并颇具吸引力。有趣的是,英语单词“pay”就来源于拉丁语“pacare”,而pacare恰是“抚慰”或者“实现和平”的意思。
其他一些常见交易也促使了货币的产生,比如,向亲家支付嫁妆、向管理者缴税、为祭祀上帝和祖先的祭品付款等。但是,为了公平交易,有必要使这些支付标准化。例如,在物物交换时,如果一个人用牛来支付,而另一个人则只用猪或者苹果进行交换,那么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见票支付
关于银行机构的记载甚至在真正的硬币铸造前就出现了。在古埃及和美索布达米亚地区,就有将谷物和水果储存在由中央政府保卫的粮仓里的记载。
一段时间后,获得同样物品的收据会流通到第三方手中,这就赋予了收据官方通货的地位。收据上也写有持有人获取一定数量谷物的支付要求,从而方便地解决了税务员、牧师和商人之间的债务问题。
甚至在埃及出现铸币后,这些银行谷物收据依然作为通货流通使用。在托勒密家族统治期间,即公元前323~公元前30年时期,这种谷物粮仓的银行系统变得进一步精细。这种遍及埃及的粮仓的管理权集中于坐落在亚历山大(埃及港口城市)的中央银行。这时,物品转移通过纸面进行,而无须硬币或谷物的易手交换了。
新发展:铸币
物物交换和铸币使用之间的过渡阶段是利用特定重量的金属作为支付方式,像铁、铜、青铜、锡、银、金。(正如英语单词“pound”、动词“to
spend”来源于拉丁单词“expendere”,意思是“称重”。)在所有金属中,黄金无疑是最受欢迎的,因为黄金不仅稀有,而且美观、不容易腐蚀。而称重金属作为支付方式的弊端则在于人们必须时刻带着天平,并且不能够轻易算出硬币的总值。    然而,此后不久,这些金属便被放进模具中铸造。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在中国有金属铸造的贝壳形钱币,此外,中国的铸币还包括铲币和刀币。这种“工具状铸币”的使用在欧洲也得到发展,其发展过程完全独立于中国。例如,在古希腊,金属钉就曾被用做铸币。
铸币的标准化
铸币在小亚细亚地区(位于现在土耳其的西北部)发展成熟,当地吕底亚人发明了一种方法,可以将贵金属放到小而圆的模具中铸造成形状、重量统一的钱币,并在金属钱币上烙下印记以示标准化。
最早真正意义上的铸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40年~公元前630年,它们被古希腊人和波斯人快速地接受并广泛使用。这些铸币不仅对经济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服务于政治。古希腊有很多城邦,在铸币上印上城市的徽标则意味着该城市政治上的独立。罗马统治者在铸币上刻上自己的头像,作为一种宣传方式,显示自己深远的影响力。这样,统治区内的国民们就能够了解统治者的名字和肖像。由于铸币的便捷性,铸币的使用随后遍及全世界,因为人们只需要清点出铸币的数量而不必称重。
纸币
最早的纸币起源于10世纪的中国,自公元960年开始使用。纸币的应用是由于铸造铜币的原料铜短缺引起的。然而,1020年左右(北宋),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过多导致了通货膨胀。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恶性通货膨胀的频繁出现导致纸币在1455年(元代)被废止,结束了500多年的应用历史。
在欧洲,直到17世纪纸币才出现。1642~164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大多数人将自己的珠宝、金块和铸币存到金匠处保管,以防放在家里被盗。到1660年,金匠们开立的收据和付款单便发展成为银行支票,票据持有人可据此获得特定数量的钱款。
金本位制
纸币本身没有内在价值,但之所以被广泛接受,是因为它的价值可以通过物品(主要是贵金属)体现出来。起初这种物品主要是银,最初标价1英镑的纸币与1磅银的价值量相等。直到19世纪,银逐渐被黄金和金本位取代。
在金本位下,有三种体制。首先,黄金有时直接用于流通,被称做黄金通货。其次,在纸币的总价值量与中央银行的黄金价值量相等的情况下,可以发行随时兑换成黄金的纸币。最后,因为纸币的发行量大于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量,所以纸币与稀缺金属的兑换受到限制。    到1900年金本位制被大部分国家普遍采用,然而,当发生危机时,金本位制就暂时被搁置起来,比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30年大萧条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是唯一一个通货仍然与黄金挂钩的国家,这使得美元代替英镑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通货。从那时起,汇率一直用美元表示,直到1973年美元不再与黄金直接挂钩,金本位体系开始瓦解。
信用卡、电子货币和手机银行
1950年,拉尔夫•施耐德(RalphSchneider)和弗兰克•麦克纳马拉(FrankMcNamara)发明了信用卡,而第一家发行信用卡的公司是大来信用证有限公司(DinersClub)。不久,该公司加入由美国运通(AmericanExpress)、维萨(Visa)和万事达卡(MasterCard)公司组成的联合网络平台,进而创造了一个全球性的系统,这个系统方便人们几乎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用信用卡进行支付。结果可想而知,所有人都愿意使用信用卡。
目前,新一代信用卡正在发展,这种卡可以通过会员卡注册系统使用。比如,你只需要简单地在扫描器上刷一次卡,你消费的金额甚至在你到家前就已经从你的账户中扣除了。
维萨是世界上最大的信用卡公司。2006年,它的子公司—维萨欧洲进行了价值12
000亿欧元的交易。维萨欧洲公司首席执行官彼得•艾里夫(PeterAyliffe)预测,未来许多消费者将不再使用现金。
然而在欧洲,要变成一个完全无现金的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80%的支付仍然使用现金或者支票。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诺特•魏霖克不相信现金在一开始就会消失,因为“这种物理货币的不记名性难以被替代”。像刷卡这种技术性的操作通常会留下痕迹,即使你试图抹去它们。人们喜欢不记名的钞票,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的货币是非法的,而仅仅意味着人们有理由希望货币交易不留下痕迹。
虚拟货币和中央银行
诺特•魏霖克承认,在很大程度上,物理货币的角色已被虚拟货币取代,这对传统上拥有铸币垄断权的中央银行产生了重要影响,正如魏霖克所说,与整个金融部门及其所承担的风险相比,中央银行的预期收入最终将会减少。这将对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产生影响。因为从长期看,中央银行将依赖政府的融资支持。现在中央银行之所以享受独立性的地位,完全是因为它们拥有垄断的货币发行权。所以,中央银行目前也时常考虑一旦纸币的使用减少,它们该如何保障自身的独立地位。
即将发生的变化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虚拟货币的发展趋势是由信用卡的兴起开始的。其他工具的发展也影响着虚拟货币。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不同形式的网络银行和电子银行发展起来。2000年,手机银行也开始兴起。    随着手机用户的不断增加(诺基亚预计2009年全世界手机用户将达到30亿),手机银行用户也将更加普遍。本书后面我们将讨论的贝宝(PayPal)就是货币虚拟化的一个例子。
曼彻斯特商学院(ManchesterBusinessSchool)的货币主义专家道格拉斯•伍德(DouglasWood)和伊斯梅尔•厄图克(IsmaelErturk)曾说道:“技术创新、当前发生的大规模的交易,以及在放松金融管制和商业全球化方面不可逆转的趋势,都意味着在现阶段,与20世纪相比,国际支付秩序会发生更大的变化。”
早期的保险公司和养老保险
关于保险最初的原理,可以追溯到古巴比伦,那里的商人通过提供贷款并在商品安全抵达后收回贷款和利息的方法来为自己的货物投保。这个惯例在《汉谟拉比法典》中成为法律(公元前2100年)。腓尼基人和希腊人在海上贸易中也采用了类似的体制。罗马人通过殡葬协会为协会成员支付丧葬费作为一种生命保险,当然他们也会付款给事故幸存者。
古波斯帝国时期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君主,是第一个为自己的臣民提供保险的君主,他通过记录在册的政府公证来保证保险程序的正式性。政府公证的过程从伊朗各民族新年时为君主进贡的礼品开始,它们的礼品通过法院的亲信进行评估,并由法院将信息正式记录在册。当价值超过10
000代里克(Derrik,阿契美尼德王朝的金币)时,送礼品的人就被记入一个特别登记册,他们享有优先偿付权。
礼品登记
礼品登记的目的就是为了确认那些慷慨的捐赠者,当他们陷入麻烦时,就会得到来自君主和议会的帮助。著名历史学家和作家艾尔-贾海兹(Jahez),在他关于伊朗历史的一本书里写道:“当这些礼品捐赠者遇到麻烦,比如,建造房屋、举办宴会、儿女婚嫁时,议会的负责人就会复审原来的记录,如果记录的数值超过10
000代里克,这个捐赠者就会得到他捐赠数量两倍的资助。
保险和贸易增长
独立的保险合约(保险政策不再与贷款或其他任何形式的合约捆绑在一起)是在14世纪的热那亚创立的。这种保险合约的新形式,使它能够与投资相分离,这种分离后来在海上贸易中首次被证明是有效的。文艺复兴后,欧洲的保险业也随着专业化实体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顺利。    随着欧洲城市和贸易的发展,中世纪行会对其成员的火灾损失和船舶损毁做出赔偿,还会帮助他们摆脱诸如被海盗关押等困境。行会会在其成员患病或贫困交加时提供帮助,如果有必要的话,还会给成员办一个体面的葬礼。
1688年,爱德华•劳埃德的咖啡屋(EdwardLloydCoffeeHouse)在伦敦成立。这是一个为商人、船主和保险家提供会面并谈论商务的地方。到了18世纪末时,劳合社(Lloyd誷)已经成长为第一个现代性质的保险公司。
1693年,天文学家艾德蒙•海利(EdmondHalley)基于死亡率统计和复利,建立了第一张关于死亡率的图表。这张表根据年龄来确定不同比例的保费,而以前的保费对于所有年龄的人而言都是等额的。
在17世纪和18世纪,随着英国贸易的增长,保险业迅速发展。成立的公司主要关注于保险业务,而且政策是由很多个人制定的,这些人在合约下侧签上他们的姓名以及要承担的风险金额,因此,英语术语“underwriter”就是用来指代承保人。
火灾和其他灾难
我们所知的保险可以追溯到伦敦的火灾,这场大火在1666年摧毁了13
200所住宅。在这场大火后,尼古拉•巴蓬(NicholasBarbon)开设了第一家房屋保险办事处。1680年,他成立了英国第一个承保火灾的保险公司,对砖房和木房提供保险服务。
1835年,纽约的大火使那里的人认识到用充足的储蓄为不可预测的损失进行保险的必要性。马萨诸塞州是美国第一个宣布公司有责任依法持有充足的储备金的地区。
1871年,发生在芝加哥的大火再一次向人们展示,在现代城市密集的居住区中,大火带来的高昂代价。基于这种情况,为了让不同的保险公司之间相互分担风险损失,再保险业务出现了。    1897年,英国的《工伤赔偿法令》(Workmen CompensationAct)要求:为防止发生工业事故,雇主有义务为自己的雇员购买保险。在相关法律的鼓励下,19世纪80年代出现了责任险,在汽车制造业的兴盛时期,这种保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互助会和政府干预
19世纪,一系列为会员提供生命和健康保险的互助会相继成立。此外,还出现了为会员提供廉价保险的兄弟会。直到今天,很多兄弟会组织,比如工会仍然提供保险服务。很多雇主还会向雇员提供团体保险,除了人寿保险外,往往还包括意外事故险、医疗保险和退休计划等。
19世纪末,政府逐渐参与到保险领域,尤其致力于社会保险:患病、工伤、失业和退休福利。
退休的三大财政支柱在大部分国家,退休体制有三大财政支柱。
第一个支柱是基础退休项目,一般是由政府安排的,它的目的就是为老龄人群中的极端贫困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在许多国家,这个支柱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基本的收入,同时还会削弱第二个支柱存在的意义。
第二个支柱就是边缘收益(延期工资),它通常在税收限制内,提供额外的退休补贴。这些退休补贴一般是在雇主和雇员关系范围内建立的。第二个支柱和第一个支柱相结合,目的就是为受益人提供一个合理的收入,其中很大一部分与受益人在工龄期间挣得的工资相关。
第三个支柱是雇员自行安排的,目的是为了免受老年或下岗后的经济困扰,免受其他情况下的资金损失(比如更换工作、移居国外或失业)。它包括税收优惠、受限制的一些商业储蓄以及保险产品(含有或不含有保险要件)。
各个支柱的相对重要性
在发展中国家,一般只存在第一个支柱。有些国家(比如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会阻止雇主和雇员们制定第二个支柱中的保险措施。在其他欧洲国家中,这三个支柱都存在,只是在各个支柱的重要性方面存在差别。不过在大部分国家,前两个支柱的重要性各占50%。
第一个支柱的重要性取决于政府的选择。在某些国家,第一个支柱并不常见;在南欧,第一个支柱居主导地位(70%~90%);而在北欧,第一个支柱只占40%,第二个支柱的重要性与法律、惯例或雇主和雇员之间协商问题的方式有关。由于第三个支柱是建立退休福利的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它是一个独立的种类。
最初的养老基金
我们都知道,养老金是指雇员因年老或残疾不能继续工作后的收入。养老金计划通常包括对鳏寡独居者和儿童的津贴,可能还包括一些保证雇员在特殊时期生活保障的津贴,这些特殊时期包括服兵役期、孕育期和短暂失业期。    最初的养老基金是在19世纪末建立的,当时德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2岁,但是退休年龄是70岁,后来退休年龄降低到65岁。有些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的退休年龄甚至更小,比如铁路工人、建筑工人和煤炭工人等。
目前,大部分退休人员的平均退休年龄是65岁。然而,由于人们寿命的不断增长,65岁的退休年龄正在被重新评估。
1990年后迅速发展的金融产业
1989年柏林墙被推到。这个事件开创了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从那时开始,金融产业的规模和影响力越来越大。
在新的规模经济与改革开放、全世界的金融整合相辅相成的同时,美国又逐渐改变了商业银行参与投资银行业务的规定,并放宽了它原来限制的活动,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也开始出现,这些都导致了占主导地位的金融公司的出现。20世纪80年代早期,这些金融公司的利润占美国国内公司附加值和公司利润之和的6%。从那时开始,这些公司在财务附加值方面的份额逐步增长,在2006~2007年占到10%。而在公司利润方面的份额更是突飞猛进地增长,在2007年达到40%。2008年,《财富》全球500强中有123家金融企业,占全球500强企业的近25%,它们并不生产汽车、服装或机器设备,而仅仅是这些生产性企业的“资源中介和组织者”,由此可见,25%确实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在很多国家,超级银行家、对冲基金管理者和私募股权基金的所有者(像石油大亨)开始成为21世纪资本主义的新贵。
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
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的出现也非常重要。对冲基金是一种私人投资基金,其收益来源十分广泛,而且通常不受股票行情或市场走势的影响。对冲基金通常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数量有限的机构投资者。通过将服务对象限制为私人投资者,对冲基金可以避免很多监管条例的束缚。
对冲基金通常投资于一个预先安排的项目。它与一般的投资基金和股票投资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对冲基金通过利用市场的不均衡来获得利润,因而不会受到市场上下波动的影响。    对冲基金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监管。与一般银行、保险公司和退休基金等方面的监管相比,对冲基金的监管较弱,而且监管者介入对冲基金的机会也相对较少。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
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也发展了对冲基金业务。2007年在《阿尔法》全球对冲基金百强榜上(年度全球对冲基金排名前100名),摩根大通(JPMorganChase)和高盛(GoldmanSachs)分别以330亿美元和325亿美元资产规模分列对冲基金资产排名前两位。
对冲基金业务发展迅速,1994年在对冲基金管理下的总资产超过3000亿美元。受到巨额利润的诱惑,到2007年春,这个资产规模已经增长到2万亿美元。预计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这个数字将持续增长。
很多人认为,金融企业扮演的角色之所以越来越重要,得益于它运行的高效率,任人唯贤,鼓励对高效率运营做坚持不懈的探索,以及持续地促进整个经济的改革和重建。
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
“私募股权”(也称私人股权)这个术语,是指那些对非上市公司进行的投资。风险投资是指投资于高风险产业,例如新建企业的资本,这也通常被认为是私募股权的组成部分。在很多情况下,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都与“杠杆收购”有关。杠杆收购是指用借来的钱收购公司,而后通过收购的公司来偿还借款,正是由于这种方式能够迅速见利,因此人们对它趋之若鹜。
除非被收购的公司陷入巨大的债务困境,这种接管方式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并不大。但是收购后,私募股权基金就开始对收购公司彻底重组,通常私募股权基金通过卖出部分资产来支付债务或获得利润。在很多情况下,私募股权基金也会购买运营良好的公司,剥离其部分资产,让运营良好的公司背负巨额债务,最后由纳税人来埋单。这种事情每天都在上演,政府和民众已经对此习以为常。
对冲基金和淘金热    现在关于对冲基金的消息每天都会见报,这个名词已经成为那些在各个市场上通过短期交易来致富的投资者的代言词。从专业角度而言,这种战略叫做“全球宏观策略”:投资于全球宏观经济流行趋势,并从中获利。除了这种战略,对冲基金还把很多战略发挥到极致。从空头、多头到“事件驱动”,这些战略与传统的基金管理者不同,传统的基金管理者只把钱投入到资产项目中,然后等待投资增值后从中获取利润。
虽然共同基金产业也在不断增长,但是对冲基金产业的增长更加令人惊讶。美国社会主义学家、作家兼金融专栏撰稿人阿尔弗雷德W.琼斯(AlfredWinslowJones),被认为在1949年创建了第一只对冲基金,此后很多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纷纷效仿,比如乔治•索罗斯、迈克尔•斯坦哈特和朱利安•罗伯逊等人。尽管20世纪60年代只有两只对冲基金,但现在创建的基金已接近10000只。估计它们管理下的资产总额可达3万亿美元,并且每天都有新的基金投入市场。
分析家指出,对冲基金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它在收费结构上与其他基金不同。一般的共同基金,根据投资的资产类别收取1%~2%的费用。对冲基金的费用结构则是遵循一个2/20的黄金规律,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基金公司抽取2%的管理费和相当于投资利润20%的提成。对冲基金经理的收入一般按照盈利提成的方式获取,比例通常为20%。
很多投资组合经理认为,金钱是不忠诚的,它会向任何利润高的地方流动。在当今世界,投资者变得越来越投机,并且他们都追求短期收益。如今对冲基金显著增长,私人和机构投资者给予它们的关注就是一种典型的例证。
詹姆斯•西蒙斯(JamesSimons)的对冲基金—文艺复兴科技公司(RenaissanceTechnologies),甚至收取5%的管理费和44%的投资利润提成。你或许认为费用过于高昂,但是在这只基金旗下,拥有约300亿美元的机构资产。由于这种成本结构,且投资者掌握着最先进的幕后操作手段,因此文艺复兴科技公司的资产总量达到1000亿美元。
文艺复兴科技公司运用计算机基础模型来预测高流动性金融工具的价格变化,它的前身是名为大勋章(Medallion)的对冲基金。这只基金在1989年就实现了惊人的35%的年回报率(扣除管理费和投资利润提成后),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对冲基金。不幸的是,现在这只基金不对外开放,大勋章基金只负责管理文艺复兴科技公司职员筹集的资金。    基于以上原因,詹姆斯•西蒙斯以约60亿美元的净收入成为收入最高的对冲基金经理也就不足为怪了。在连续3年蝉联冠军之后,2007年,詹姆斯•西蒙斯让位于约翰•鲍尔森(JohnPaulson),降至第二名,约翰•鲍尔森于2006~2008年在次级债市场上积累了巨额财富。2006~2007年他的一只基金能为投资者赚得600%的回报,当然,投资者并不是唯一的受益者,2007年鲍尔森的年收入达到37亿美元,成为年收入最高的对冲基金经理。
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是成功的,一个成功案例的背后可能伴随着十个失败的案例。Permal投资控股公司(PermalInvestmentManagement)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对冲基金管理者之一,按照它的说法,该公司只寻求世界上1%~2%的对冲基金公司来投资。作为对冲基金管理者,Permal投资控股公司只投资其他对冲基金,而且在35年的经营历史中,它遭受的失败远比成功多得多。
在失败的案例中,最严重的就是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TermCapitalManagement)的瓦解,这只基金是由诺贝尔奖获得者迈伦•斯科尔斯(MyronScholes)和罗伯特•默顿(Robert
Merton)经营的,他们损失了48亿美元。更近的一次是2006年布莱恩•亨特(BrainHunter)在商品投资上损失了近60亿美元。在2007年市场不景气时,来自高盛的高管们也损失了成百上千亿美元。由于对冲基金不完善的经营环境以及它们经常进行幕后操作,所以潜在的风险是无处不在的。
英国社会科学院商学院曾经有位著名的对冲基金评论家哈利•凯特(HarryKat)。他认为,通过把一定的组合基金简单地合成和运转,并不能保证它的高回报。通过运营低成本、交易透明化的产品,凯特证明:很多对冲基金对客户索价过高,而它们给予的回报率与它们收取的高费用是不相关的。凯特还是互联网上最著名的商业专栏撰稿人,此外,在基金创始人网站(www.fundcreator.com)上,人们可以通过一种既定参数来复制自己的对冲基金回报率。这个由凯特发明的模型用更低的成本建构了综合的对冲基金回报率。很多人认为这种新形式开创了产业化进程的新篇章。
尽管很多对冲基金管理者声称他们的投资过程独一无二,但是未来的回报率还是不得而知,如果以正确的方式在市场上交易,即便低利投资也能获利。与任何其他事情一样,这个世界已经从资本集约型社会转变成市场集约型社会。在未来,更多的钱将投资于高端对冲基金,在这个高端对冲基金周围还存在很多小型对冲基金。
毫无疑问,这个产业参与了最近的淘金热,这次淘金热比历史上任何一次都要狂热。在接下来的几年,我们将目睹对冲基金更多的成就……    本专栏的内容是里卡多•费基亚(RicardoFakiera)的私人观点,他任荷兰美林集团国际银行部的副总裁。
泡沫和其他金融危机
货币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世界的发展方向。如果没有货币,那我们永远都不会发展。我们永远不会努力地工作,也不会抱有任何希望。近几个世纪以来,经济体系的效率越来越高,但也存在一些内在问题,其中之一被称为泡沫。
金融泡沫是一定种类的产品以与其内在价值相差甚远的价格开展的大规模交易。金融泡沫通常与过度乐观的情绪联系在一起—对天上掉馅饼、快捷的赚钱方式或对某项新技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在金融泡沫中,或许有些专家知道泡沫的脆弱性,然而当公众对这一危机视而不见时,专家们却默许泡沫膨胀,直到其不可避免地走向破裂。
集体疯狂
有关泡沫的一个早期例子是17世纪“荷兰郁金香热”,当时郁金香泡沫的代价就像在阿姆斯特丹运河边上建大厦一样,其成本难以估量。
过去,很多人都相信并会投资铁路(1840~1850)、汽车和无线电(二者都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晶体管电子学(20世纪50年代)、电脑以及生物技术(20世纪80年代早期)等诸如此类的技术。
随后1995~2000年,互联网泡沫形成并逐渐走向破裂。突然间,投资者对这种集体疯狂很“感冒”,导致互联网公司或者带有“.com”字样的公司的股票价格与实体行业不再有任何联系。但是泡沫注定要破裂,最初的欣喜之后是不可避免的震惊。当“.com”互联网泡沫最终在2000年破灭时,投资者都非常失望,有的甚至濒临破产。2000年春,互联网公司股价的急剧下滑使很多投资者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继而,许多“.com”公司相继破产,著名的时装零售商Boo.com公司首先成为众多破产者之一。网上杂货零售商Webvan也变得一蹶不振,12亿美元从人间蒸发,而如此惊人规模的资金损失对Webvan而言只是一个开始。尽管泡沫的破灭引起股价急剧下滑,但是总体而言,大规模的破产对投资者和实体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纳斯达克的宠儿,例如雅虎(Yahoo)、亚马逊(Amazon)等,其价值即刻下降了80%。在2000年下半年和2001年,成百上千个美国互联网公司的雇员都失业了。    急速发展的互联网产业的股票颓势证明,这不是一项很好的投资。许多新的投资者离开了股票市场转而开始投资房地产—房地产被认为是比较安全的投资。此后,我们见证了21世纪不成比例的房价上涨,而这与薪水、房租完全不相关。
道德风险
2007年以来,殃及金融机构的信贷紧缩危机最初是由低劣的风险控制以及一系列的道德风险引起的。说到道德风险,人们或许可以在银行内部发现一些端倪。
这种现象的典型事例便是人寿保险再投资,这在近些年非常流行。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美国发明了“死亡债券”,当时艾滋病晚期患者可以出售其人寿保险以获得医疗资金。这一做法一直都运行得很好,直到艾滋病抑制剂的出现。抑制剂对艾滋病患者而言是一个福音,但是投资者却发现自己蒙受了高额损失。
如今,不仅晚期患者会出售自己的保险,而且美国老年人的保险催生了一个巨大的产业。如果保险被保险公司收购的话,这些保险的公允的市场价值会比保险持有者得到的价格(被保险人中途解约时的退保金额)高。原理很简单:投机者支付保险费,然后当原保险持有者死亡的时候收到保险金。2006年,这些交易的保险的价值保守估计是120亿美元,一年以后到2007年,其价值已经上升到300亿美元。
在未来十年备受关注并会导致下一次金融泡沫的领域将是绿色能源和环保技术。
泡沫、信贷紧缩和其他危机将继续伴随金融机构未来的发展。“经济人”是很固执的一种生物,他们总是认为会有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和快速发家致富的秘诀。
自我保护之路
宏观经济学家兰斯•博文伯格(LansBovenberg)认为,在未来社会,人们会对自身以及自身可能导致泡沫的缺点更加具有自我保护意识。    兰斯•博文伯格说:“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经济周期更加具有同步性,比如康德拉季耶夫周期(Kondratieffcycles)。这一现象已经在欧盟等经济区内部显现,经济体的发展速度比以前更加统一。资本流动性增强,同时,风险被传递到全球。这是一个很好的原理,并且会在未来持续存在。以美国的信用危机为例,风险的传播范围如此广泛,同时波及欧洲和亚洲,与风险只在美国本土传播相比,美国银行遭受的损失较少。很明显这一体系有个很大的缺陷:大量风险正从风险发源地传播得越来越远。银行家认为,如果居民获得一项抵押贷款,当这一风险被反复创新打包出售后,对该风险的系统监督就会变得模糊。因此,对金融产业来讲,相对新出现的风险应该尽量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博文伯格还认为:“未来对此类现象的监管,机构会有所改进。自从人们成为一些奇怪的风险持有者之后,他们需要这些机构来保障其投资。这些机构会对行业中的新类型的合约进行监管,以此来控制相应的风险。此外,这些机构还会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匹配。这些机构根植于中央银行,当它们需要收集一些分散的信息时,就必须通过中央银行将任务分配下去。”
信贷紧缩危机
自2007年夏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已经产生了一次“信贷紧缩”危机。美国银行的贷款已经超过了担保品的公允价值,比如支付房屋装修费用或者支付房地产代理商的费用。它们经常用的一个词是“利率递增贷款”:一项首付利率极低(2001年为1%)的贷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动上升。通过这种方式,美国人可以贷到大量资金,远远超过他们实际的支付能力。
申请了利率递增贷款后,新房子必须在正常利率到来之前出售。但是当不断升高的价格导致家庭需求降低后,许多利率递增贷款的借款人可能不能及时卖掉房屋,这时就需要对不能负担的利息做相应的处理。随后,正常利率上升后,许多背负巨额抵押贷款的美国住房拥有者无法承受利息负担,2006~2007年许多人被迫出售房屋或者取消住房抵押品的赎回权。在一些案例中,他们只是将钥匙交到银行手里[称为“叮
邮件”(jinglemail)],留给银行的是迅速贬值的房地产。
次级贷款
“次级贷款”使这场危机进一步恶化。与十多年来不断上涨的房屋价格相对应的是,抵押贷款的提供者开始借钱给那些信用等级比较低的人。
你怎样判断一个人的信用资格呢?美国所有抵押贷款申请者的信用记录可以通过信用评级系统查询。如果申请者信用记录不好,就可以认为申请人的信用是次级的。然而,按照这种推理,即使最终申请人不能支付利息,抵押品不断上涨的价值也会弥补这一损失。    从2002年开始,许多金融机构很乐意对次级申请者提供抵押贷款,而恰恰这样做会对抵押权人造成一些问题。最终短期投机行为战胜了合理化的理性建议。然而当这些抵押品无法弥补损失时,一切终究要回归现实—出售抵押品,很明显,这会使投资者陷入大麻烦,引发其不道德的行为。通过这种融资方式,银行声誉被逐步败坏殆尽。
2007年夏,房地产泡沫破灭,引发了银行危机。当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必须报告其投资价值下降时,它们已蒙受了巨额损失。许多大银行不得不冲销这场危机所造成的大量应收账款。
瑞士银行在这场危机中的损失是320亿美元,然而这场危机的结束时间现在来看还遥遥无期。一些银行由于顾客对其完全失去信心而陷入濒临破产的困境。你也许还记得银行挤提风潮,那时,人们在英国北岩银行(NorthernRock)门前排着长龙提取现金。贝尔斯登(BearStearns)是华尔街投行中第一个陷入困境的。紧接着,抵押贷款银行因迪美(IndyMac)、房利美(Fannie
Mac)、房地美(FreddieMac)等也陷入困境。这些随后被国有化的北美抵押贷款巨头们总共提供或担保了约5.2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是整个北美地区抵押贷款的一半。你可以试想一下它们可能造成的损失。
信用危机似乎在一次次地重演,直到某些不可告人的事被揭发。每一次银行宣告新一轮的账务冲销,都会引发相关邻近行业的账务冲销。
2008年8月上旬,拥有正常信用等级的非次级抵押贷款者难以支付贷款的数量是2007年的4倍。这些所谓的“优先客户”—抵押贷款客户中的最大集团,表现出双倍违约的特征,而这似乎还并未伴随危机而结束。
普通客户会将当前的危机解释为金融行业对自身业务缺乏洞察力。一个大公司为何每次都像这样意外地被套牢呢?事实是,一旦宣告危机终结,那么大型金融机构就必须更多地冲销账款或者被迫国有化,这一事实表明,大型金融机构缺乏方向感。当然,这也使得金融行业要想重新赢得公众的信心和信任更加困难。2008年7月,危机造成的损失估计有5000亿欧元。
中央银行的救助
最终,陷入困境的银行会寻求中央银行的救助,因为如果不这么做可能就会引发“雪球效应”,导致整个金融体系都面临破产的风险。然而,中央银行的干预并不是没有缺点。
从道德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救助措施很难站住脚。就像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所说的:“内在的矛盾是,当金融业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并且管理大宗资产时,一旦条件改变,金融机构就会被宣布规模太大而不能倒闭,于是就要求获得纳税人的紧急援助。因此,不管是投资银行还是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都需要接受监管以保护纳税人的利益。”    资本主义的信条是:谁获得利润,谁就应该在经济不景气时承担损失。而抵押贷款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公司的遭遇刚好相反。1998~2003年,公司董事会最重要的五位成员共获利1.99亿美元,公司股东们也获益匪浅。但是当形势严峻时,他们却不需对此负责,相反,纳税人被拉来埋单。这正应了一句话,“利润是私有化的,风险是社会化的”。
现在,住房议案在本书的编著期间顺利通过,解救了陷入困境中的美国住房拥有者。这意味着美国纳税人再次为其他人所冒的风险埋单。如果房价没有下跌的话,他们很可能会因此获益。
为金融业注资
在某些时期,中央银行需要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或调低利率以防止金融体系遭受严重破坏。
中央银行确实已经采取了大的举措。2007年,为了防止银行业倾覆,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CentralBank,ECB)额外注入了高达1.322万亿欧元的短期贷款。
这一做法暗示欧洲央行2008年的干预将会更多,事实上,2008年第1季度,欧洲央行又加注了4140亿欧元。相比较而言,在2005年和2006年,这样的附加干预仅仅是530亿欧元和1090亿欧元而已。
“西班牙中央银行采取了不同的做法。”西班牙VODW公司管理顾问雷吉•德•费尼克斯说:“接连几年,传统政策和严格的监管确保了西班牙银行业能够摆脱信用衍生业务和再打包信用风险。这是西班牙银行能相对轻松地从当前信贷紧缩危机中脱身的原因。再者,由于强势的现金头寸,西班牙银行巨头桑坦德银行(BancoSantander)能够不受节制地在英国疯狂并购,因为英国由于这次危机在金融市场上遭受到巨大的冲击。”
这些货币市场上的问题已经导致股票价格直线下降。富通银行(FortisBank)的股价暴跌以至于荷兰银行(ABN-Amro)的收购已经显现出很高的杠杆效应,比利时政府、荷兰政府、卢森堡政府不得不介入干预。在德国、爱尔兰和英国,银行被国有化。在美国,金融风暴意味着高规格的投资银行时代的终结。贝尔斯登,以前以每股超过150美元的价格交易,如今却以每股10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摩根大通,这是由美联储主导的仓促之举,因为大家都认为贝尔斯登的破产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太大。然而,对于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美联储认为它的破产不会严重影响到金融系统,因此并未对它施予援手。美国银行成为美林的买家;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接纳三菱UFJ金融集团(MitsubishiUFJFinancialGroup)作为其新的大股东;沃伦•巴菲特向高盛注资75亿美元,他认为这项交易价格很合算。信用在这种情况下变得异常艰难,即使是华尔街最后的投资银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也被迫改组成为金融控股公司。这意味着它们必须遵守更严厉的法规,但是这同时也意味着融资变得比较容易。现在最终的金融注资是美国纳税人的钱,7000亿美元的注资,才使得“毒气冲天”的坏账从银行账簿里分离出来。
信任背离
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UniCreditBancadiRoma)驻伦敦的分行行长兰佐尼(GuidoLanzoni)说:“如果美联储降低利率,再加上世界各地中央银行的资金注入,可以很成功地重建信用市场,特别是降低各地不断出现的通胀压力的威胁。”
由于银行间缺乏信用,货币市场正陷入困境。直至重新估价流动性资产和恢复商业信贷,现金流才会收紧。按照彭博社(Bloomberg)的说法,从2007年春开始,金融行业在面临5000亿美元账款冲销的同时还会有10亿美元的损失。虽然政府正在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但是各个公司仍然在挣扎中生存。
兰佐尼认为:“为了重树信心,重新评估银行风险和重塑商业信贷很重要。一旦重新树立信心,降低杠杆效用的过程也就会结束,会计新准则(表外业务和股票期权等新架构)和公司治理可以防止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更进一步地,行业需要重塑信用收益的质量,并吸引关键的投资者。然而,调控者的行为能否成功摆脱恶性循环(即开启资本、允许退出资产负债表和信用收紧),现在评价还为时尚早”。“从长期来看,”兰佐尼预测,“新一代杠杆产品必然会产生,它将人为地增加股东价值、压缩税率并降低资本要求。可以期待的是,这次购买者、信用评级机构、审计机构等将会在不评估任何宏观效应的情况下,重新审视新的杠杆产品。”
银行影子部门
关于金融机构冒险投资产生影子部门的例子比比皆是。抵押贷款银行房利美和房地美最早牢牢确立了社会功能并制定了清晰的目标。罗斯福总统希望刺激美国人的住房市场,他的想法是成功的,超过5000万个不富裕的家庭成为有房一族。
但是房利美和房地美偏离了它们的原始轨道:抵押贷款银行也开始涉及金融衍生品业务。尽管利润丰厚,但是要忽略这些复杂交易工具背后的风险非常困难。此外,对多元化组合投资的监管措施并不存在。
当谈及这场危机的最初诱因时,伦敦经济学院的经济学教授威廉姆•比特(Willem
Buiter)说:“原因在于基于交易的金融资本主义的过度狂欢。对于传统的基于储蓄以及储蓄保护的金融模型与用储蓄和证券来塑造多种金融产品的交易模型而言,存在巨大的变化,这是由监管的滞后和无效率造成的。”    比特认为银行将结构性投资工具(SIV)放置于抵押债券中,并且结构性投资工具并不在传统监管范围内。他同时也提及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近乎不透明、不规范的行为,“创造了一个完全的银行影子部门”。
对冲基金的前景
20世纪,对冲基金的资产管理额超过了私募股权基金。它们通过一年的业绩而非已经实现的资本收益来给经理人支付薪水,建立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工资结构,并且开始进入私募股权基金自认为是自身专业领域的业务。
对冲基金的核心是流动性工具和衍生品,但是其活动范围几乎涵盖了投资领域的方方面面,包括宏观经济、事件驱动、货币、商品和统计套利。对冲基金卖空的能力是它们的重要特色,因为其巨大的潜力使得对冲基金在所有市场条件下都可以游刃有余。在其他金融市场上,对冲基金评定基金业绩,并将基金玩家分类:一部分玩家是那些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另一部分玩家只做多头投资者,希望可以在牛市中获利。
自2007年7月中旬以来,我们经历了这一备受考验的时期,包括2008年6月,我们经历了自1930年以来股市最黑暗的时期[摩根士丹利全球指数(MSCI)下降了8.1%]。2008年前8个月,对冲基金的平均损失为4.83%(根据对冲基金研究机构的数据),而此时全球股市的跌幅是它的3倍。我们可以从它的表现看到它的未来吗?
第一个教训是参与卖空交易的能力,卖空一直被认为是对冲基金的高级策略,而今运用卖空策略的难度已经超出了对冲基金经理们的想象:借入股票的难度加大,成本提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不可能再借入股票。过去12个月的高波动性使对冲基金很难在持有空头的情况下还能避免它们迫切要避免的损失。其他基金对卖空的操作行为也增加了市场波动的不确定性。
第二个教训是,在上升行情中,对冲基金通过杠杆交易和套期保值来避免股市下跌带来的风险。但是作为一个整体,它们很难在行情下跌的情况下获得正收益,只有顶级的机构才能获得吸引人的回报,在这方面,令人沮丧的数据表明:选择对冲基金经理和选择私募股权基金经理一样重要。投资者需要选择顶级的经理来为自己更好地投资。
对冲基金按照基金表现给基金经理分层,并且基金赎回极有可能从表现差的基金开始。保证基金组合流动性的策略极有可能使某只具体的股票价格下跌,这又将考验基金经理。
与私募股权基金一样,我们可以期望这种情况的最终出现:最成熟、最优秀的基金经理用很少的卖空手段和延伸产品,在行情差的时候使机构幸存或者在行情好时令机构获得成功。这也是一个机会:基金经理们可以证明,与成长性基金相比,他们收取更高的手续费是合理的。    罗纳德•科恩(SirRonaldCohen)被称为“英国风险投资之父”,他是私募股权集团阿帕克斯(ApaxPartners)的创始人。
欺诈
各种黑幕事件严重地玷污了金融业的道德形象,种种这些事件证明,银行的内控机制已经形同虚设。2008年1月,当法国的银行业巨头—兴业银行(Soci巘?G巒巖ale),爆出该行巴黎分行的期货交易员给银行带来49亿欧元的账面亏损消息时,整个世界银行业为之震惊。对于威望很高的大金融机构来说,当其内部出现欺诈行为时,确实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然而银行在监控内部员工的欺诈行为上仍然有漫长的路要走。像法国兴业银行发生的这类事件,已经严重危害到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任。
21世纪的金融机构的形象只能被描述成部门冗余、官僚作风,尤其是道德沦丧和腐败。
此外,从表面上看,无休止地给华尔街上的精英们支付过高的工资并没有给金融业带来任何好处。英国公平交易局(BritishOfficeofFairTrading)注意到,与按揭、信用卡和混合储蓄账户相比,所谓的银行“自由”账户已经成为更大的收入来源。主要原因是,银行对普通银行账户支付的利息较低,而对那些透支的账户收取的利息过高。
这就造成一种产品去补偿另一种产品或者一个客户集团去补偿另外一个客户集团的情况。比如,不富裕的年轻人往往会比富裕的年长客户透支的金额要多。因此,不富裕的年轻客户要为富裕的年长客户的银行“自由”账户埋单。因而对很多客户来说,“自由”账户并不自由。这也是有关透明度的一个实例,低透明度制造的麻烦就要到来,这些麻烦不只存在于英国。
与此同时,西班牙房地产的泡沫已经开始显现。雷吉•德•费尼克斯说:“由于1997~2007年房价涨幅已达190%,加上过度建设,西班牙房价开始出现调整。由于许多家庭债务负担过重,坏账的出现已经不可避免,尤其是失业增加和经济出现下滑以后,形势更为严峻。”
西班牙银行已经为房地产泡沫注入了大量资金,所以近期它们会面临着利润增幅下降的局面。    由此可见,道德的集体记忆似乎正在从这个领域慢慢消失,对于金融业而言,对欺诈本质的重新认识是重中之重。
信用保险更加重要
信用保险业已经步入良性发展的第二个世纪,它持续演化,并不断增加其在产品销售企业中的价值。20世纪,信用保险业开始以公司的形式扎根发展,进而寻求机会向邻国企业推销它们的产品,这在欧洲尤为盛行。如Atradius公司,1990~2005年,它负责全球各地被接管的企业高达15家,以便更有效地满足这些国际贸易商的需求,使企业得到优化从而适应全球化。
当前,全球化加速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全球贸易增长的挑战导致对贸易应收款保护的需求增加。所有企业都想以现货交易方式做生意,但如果能在提供产品和服务时提供优惠的付款条件,则会给企业带来一种竞争优势。贸易应收款是一项重要的资产,日益扩大的风险管理条例,如《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更强调了对贸易应收款保护的重要性。付款条件越灵活,风险就越高,因此越是需要保护。
进入全球市场的需求意味着准入门槛较高。我们目前可以看到当地一些新的经营者进入市场,尤其是一些新兴市场。但是要建立一些必要的基础设施参与全球企业竞争,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和极大的投资。为了更有效地竞争,小经营者需要加入国际网络,成为其一员。目前只有三个最大的信用保险公司占有这些网络,而且《反托拉斯法》使这三个经营者不可能结成垄断联盟。
针对政治风险的保护需求给一些国家的政治带来了较大的变化。竞争不再仅限于某个地区内部。残酷的国际竞争已经成为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无情因素。日益复杂的全球经济要求购买者具备熟练的国际知识来预测谁将是赢家。
企业不得不在各个层面有效地经营以维持生存,这就意味着需要对信用保险进行有效的投入。一个更加复杂的风险环境和类似于“欧盟保险偿付能力监管标准II”(SolvencyII)的规章将对信用保险的未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提升了风险保护的价格。替代性的工具如信用违约掉期,可能会吸引一小部分公司,但是对于避免由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而造成的违约,很少存在有效的替代品。没有有效的替代品,信用保险就成为保护贸易回款最有效的工具。    伊西多罗•温达(IsidoroUnda)是安卓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路在何方
金融业此时正处在十字路口,尽管看起来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然而,对金融业而言,此时正是界定其角色的最好时机。
要想知道信贷紧缩未来将如何发展,就像要看穿一个水晶球。危机引起的损失已经高达数千亿美元,全世界的人都很紧张,因为他们认为整个经济体系很可能会完全崩溃。
由于美联储于2007年下半年在美国经济中注入了过多的低息贷款,因此导致美元相对于欧元在不断贬值。这会使欧洲的出口商面临更多的困境。
在日本和德国,机械和汽车行业受美元弱势走向和美国产品需求下降的影响特别大。宝马首席执行官诺伯特•赖特霍费尔(NorbertReithofer)让公司把美元相对于欧元贬值的损失成本精确到每一美分,结果是令人震惊的,美元每贬值1美分,宝马公司就要损失8000万欧元。2007年,这项损失超过了5亿欧元,宝马公司决定将其生产线的部分流程迁移出美国。
商品出口国和困境地带
对拥有很多自然资源的国家而言,诸如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澳大利亚和巴西,危机的影响还不算严重。由于中国、印度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存在着飞快的增长速度,以及对石油、钢铁、铜和其他商品的巨大需求,所以这几个国家将会继续繁荣发展。
对于那些主要出口消费品的国家,信贷紧缩的影响将比较大,因为它们在过去的几年中以美国市场作为主要目标。这些国家包括泰国、马来西亚、中国等一些亚洲国家。中国最终将会作为一个超级经济大国而超越美国,它正在体验这样一种增长而非书中所说的危机,但是其增长速度会因为美国出口的不断减少而放慢。
由于信贷紧缩而可能真正陷入困境的国家,正是那些近年来依靠大量举债来为快速发展筹措资金的国家,像波罗的海诸国、匈牙利及冰岛。
暂时的动荡    虽然每次经济危机都有不同的起因,但是它们都源于过度投机和风险不断增加的经济体系。随着每个时代的结束,投机资本的作用逐渐增强,而且在未来的几年中还会继续发展。速度是投机资本的典型特征:一有机遇的征兆就迅速闯入,一有麻烦的征兆就迅速退出。投机资本既可以膨胀上升为泡沫,也可能向下发展转为危机。世界范围的调节将最终解决金融和经济的动荡。但是在未来几年,我们仍承受着巨大投机造成的影响。
全球化的减速
当前的某些发展可能表明了全球化进程的暂时减速,例如,石油和其他商品价格上涨。1999年,一桶原油的价格为10美元,2007年夏,原油价格上涨为每桶70美元。时隔一年,到2008年夏,原油价格甚至涨到每桶147美元,后来又回落到每桶100美元。由于油价反复无常,没人能预计它的走势及时间范围。在本书出版时,原油的价格还是每桶75美元。然而,从事石油贸易的人认为,不排除数年后油价将达到每桶200美元的可能。
石油在全球化经济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几乎无法想象油价达到每桶200美元时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毫无疑问,这种冲击将迫使各国更多地走“绿色”快速发展之路,尤其是节约能源和开发、采用新的非矿物燃料。然而,所有这些都不可能在一两年内完成。
由于运输成本的增加使长距离运送货物价格高昂,所以预测是不容乐观的:一些分析者看到了区域贸易的转型,甚至是全球化本身的重大倒退。没有行业不会受到影响,任何一家运输公司都需要石油。
每桶200美元的油价将会导致长久以来汽车工业发展的终结,航空公司也会受其影响。2008年春,法航-荷航集团(AirFranceKLM)预计,它们2008年的利润可能会下降1/3,其首席执行官让-西里尔•斯皮内塔在《新闻周刊》中暗示说,与美国“9•11”事件和2003年全球SARS疫情相比,每桶200美元的油价将会造成更大的冲击。上述两大事件已经使航空业陷入困境。“事实上,这远非一个转变,而是一次革命,一个完全彻底的新行业。”斯皮内塔说:“在欧洲、美国及亚洲,很快就会有很多公司破产。在航线及航班数量上将会有很大的削减。”
在这个问题上的政治分野,已经体现出一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连同持续上涨的日常贸易成本,将会迫使全球化倒退。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IBC)全球市场部门的首席经济学家杰夫•鲁宾(JeffRubin)在《新闻周刊》中说:“这是全球化倒退的先兆,油价达到每桶200美元时,你会看到运输成本的上涨将有力地颠覆过去30年的贸易自由化。”他预计世界贸易将区域性地重组,所以当日本可能继续与中国开展贸易时,美国将会越来越多地从拉丁美洲进口商品。    然而,并非每个人都相信全球化将会因为高涨的运输成本而趋于停止,甚至是倒退。根据DSB银行首席执行官、荷兰前财政部长盖尔特•扎尔姆的观点:“因为运输成本增加,实物产品的生产将有望在更接近销售区域的地方进行。你可以看到,在美国已经出现了这种形式。但是我不相信所有这些关于全球化发展可能停滞的说法。我认为,全球化在未来几年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动荡,但最终将会继续发展,并在消费者偏好、消费者行为及文化上更加趋向一致。最后,在价格机制和自由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我们将逐渐走上经济全球化之路。”
全球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
许多经济体中另一潜在的风险是通货膨胀。2008年,许多新兴经济体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那些中产阶级尚未充分发展的国家表现尤其严重,同时,这些国家的出口依存度很高,比如越南。
因为越南的劳动成本很低,所以在过去几年中,许多把生产外包给中国的西方生产商,逐渐转投向越南。但是由于高涨的油价和物价,越南的通货膨胀迅速攀升,对受经济危机严重冲击的美国的出口也变得萧条。
同时,河内及其他地方的相关领导人一直没有提高利率,紧缩货币供应,或者调整钉住美元的货币政策,以充分避免通货膨胀引致的崩溃。相反,他们推行了一项大米出口禁令和形形色色的国内价格控制。从首尔到雅加达再到伊斯兰堡,政策制定者们都犯了与河内政府相同的错误。他们偏爱随意的管理,比如最高限价。这些都建立在一个无效的逻辑基础上,即他们认为目前的价格膨胀仅是暂时性的。他们的过度反应会削弱经济的增长。事实上,由于西方消费能力的下降和贸易条件的恶化,经济增长速度已经放慢了。
经济周期和应对方案
在许多领域,我们能发现发展变化的固定模式,如高潮和低谷。许多行业周期在高峰和低谷之间有60年的时间。阿诺德•汤因比(ArnoldToynbee)用“冲突”这一概念描述这些周期,即战争与和平的周期;阿瑟•施莱辛格(ArthurSchlesinger)用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概念描述波动的模式;约瑟夫•熊彼特(JosephSchumpeter)用技术和金融的创新形式来描述波动。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NikolaiKondratieff)则用更一般的经济周期来描述波动的模式。
康德拉季耶夫波动    康德拉季耶夫的理论可以被解释为一种有周期的经济,这种周期就像一年有四季交替一样。它始于一个有益的通货膨胀,感觉就像四季中的春天。随后是一个“不景气物价上涨阶段”(其表现为经济减缓或停滞,并伴随通货膨胀),这代表着夏天。有益的通货紧缩代表着秋天,最后的通货紧缩则是冬天,此后周而复始。以1949~2000年为例,我们可以看出有益的通货膨胀阶段是1949~1966年,“不景气物价上涨阶段”为1966~1982年,有益紧缩是1982~2000年,2000年后我们就进入了一个冬天般的通货紧缩期,它导致了萧条。
心理状态的季节性差异
在康德拉季耶夫理论周期中,不同的季节人们的心理状态会有很大的不同。春天是一个工作充满激情、消费冲动和经济扩张趋势强烈的阶段。夏天人们希望享受已获取的财富,消费越来越多的商品和服务。在这个阶段,开始出现不同的观点。显然夏天在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中还是“战争”危机爆发的好季节。在秋天每个人都有“为自己”的心理状态。消费计划变得毫无责任感,而且此时缺乏商品。但是,每个人都想继续维持相同的富裕水平,因此许多人依靠“借贷”生活。然而,很明显,秋天的债务不能在冬天继续维持,并且经济体系在冬天会崩溃。
康德拉季耶夫波动模型的根源
经济学家们对存在康德拉季耶夫波动模型的解释各有不同。首先,有一种心理的解释,这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当经济不景气时,人们知道自己必须努力工作从而使经济得以复苏。但是经济越好人们越不愿意加入集体,他们开始提出更多需求却不愿付出额外努力。
对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其他解释包括,有的将重大的“战争”冲突视为波动模式后的驱动力,还有的视科技创新为第一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康德拉季耶夫繁荣周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结束后,一个安康的时代开始了:这是一个追求幸福的时代。
壳牌公司的规划方案
现行的政治及经济全球化将如何发展是不确定的。情感在经济中的作用很大。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民和政府对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的反应方式。他们将经济发展留给了市场吗?他们期待能够在更多控制机制(有时是冲突的)、法律和法规中找到安慰吗?抑或他们将在贸易保护制度中寻找庇护吗?    能源公司壳牌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未来愿景规划做得最好。在过去几十年,壳牌愿景规划方法已经拥有了许多全球范围内的追随者。壳牌公司建议:一个公司必须使自己的未来独立于任何规划,即所谓的没有选择的(TINA)方法。一个公司要以能够解决任何事件的方式来制定其未来战略。
根据壳牌公司的观点,有三种可能的关于全球化未来的方案。
1.低信用规划方案
安全危机和信用危机解决方法的缺失、规章的快速变化、管辖权限的重叠和相互冲突的法律引发了强制的检查和控制,这鼓励了短期投资组合的最佳化和纵向一体化。区域的非连续性限制了跨区域的经济一体化。遵守快速发展的规则和规避复杂的管理风险是两个关键的挑战。
低信用全球化的特征是:机构投资者与规则条例相结合。强制性标准、系统评价以及对信息披露的反应进一步加强了反信托的整体气氛。其法律风险非常高,并且机构董事和官员的保险费达到惊人的数额。
2.门户开放方案
对安全条例的清晰认识、监管的协调性、互相认证、独立的媒介、自发的最好的营业法规以及投资者与民间团体的密切关系,所有这些都鼓励跨区域一体化和虚拟价值链的发展。人际交往技巧和良好的信誉管理是必要的。
在门户开放方案中,股东拥有主要的话语权,并且经常与投资者和管理者合作。他们理解和评价不同市场文化的能力是很高的,并且信用是在遵守或者解释法规中反映出来的。董事会的评价受到重视。法律风险虽然是普遍的,但信用风险要重要得多。
3.方案设想
在该方案中,教条主义方法、监管规则的支离破碎、国家偏好及价值观和宗教上的冲突赋予内部人员优势,也因此约束了全球化的发展。封闭式小区、重要职位的任命权和国家标准使规则进一步支离破碎,国家风险管理受到广泛关注。
本方案认为政治因素妨碍了严厉的国家规则的修订,并进一步刺激了投资组合中的“本土偏好”现象。因为拥有广泛联系的集团和国内的支持者会削弱法律的作用,所以失控的风险很高。
贸易壁垒的趋势    2005~2025年,经济增长率包括:在旗帜方案中每年为2.6%,在低信用方案中每年为3%,在门户开放范围中每年为3.8%。这意味着到2025年全球经济的繁荣在门户开放方案中将比在旗帜方案中高40%。
在门户开放方案中,由于国际环境和全球知识产权等一系列规约的重要研究和努力发展,科技发展进步很快。随着贸易壁垒的逐渐消除和制度不连贯的克服,对外贸易迅速扩张,金融市场更加完整,这促进了全球范围内资金的高效配置。
在低信用方案中,尽管由于安全问题和各国制定的制度不同,但沿着调整好的路线发展,贸易的完整性也会相应提高。各国知识产权制度不同,并且知识的传播受到法律和安全因素的制约。
在旗帜方案中,国家壁垒削弱了合作研究的基础,并且妨碍了科技创新的广泛传播。市场仍在分裂,为了提供投资资金就需要高额的国内救援。
博文伯格论未来方案
根据经济学家兰斯•博文伯格的观点:“制定未来方案时,尤其要注意考虑不确定性因素。你将不确定性因素分为两个维度四个象限。对于金融分支,一个重要的不确定性因素便是国际化程度。全球化将如何继续,地方实体和地区将如何与全球化联系?民族国家会消亡吗?城邦会重现吗?因为民族国家试图重新获得在全球化中丧失的权利,这会产生反冲力吗?”
“第二个不确定性因素是集体精神和个人主义的发展。集体很重要,尤其是因为个体产品比集体产品更昂贵。集体的退休比一个自由职业者的退休要划算。”
金融机构的未来方案
当博文伯格的基本观点与壳牌公司方案和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相关时,我们可以为金融服务提供者设想以下四个方案。
1.联合的世界
国际化在继续,日益增多的民众组成团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期盼工业的巨大发展。因为持续的全球化,正如壳牌公司门户开放方案中所描述的,金融坐标在增长,风险仍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经济趋于协调一致。人们在集体或“部族”中经营,在群体内部购买金融服务,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这对金融业有很大的吸引力。
2.“原子”世界    国际化持续发展—就像个性化一样。民众更加独立地经营自己的事务。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金融产品将比它们现在更加昂贵。我们会看到金融业的适度增长。
3.重返1914年
国际化走向崩溃,集体主义继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业趋于稳定并逐渐开始萎缩。在1914年,经过了长时间的全球化之后,这个过程会由于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的发展而结束。这发生在欧盟的前身DonauMonarchy解体时,这也说明了欧元的前身,银币时代是如何结束的。一个接一个的危机削弱了市民对公共统治的信任。最终,经过一系列事件之后,战争爆发,重蹈1914年的覆辙是有可能的。
4.微型世界
国际化崩溃,个性化继续发展。在这个方案中,由于产品变得过于昂贵,且国际风险分担减少,金融业将明显萎缩。国际化的崩溃,对金融坐标的活力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并且将导致螺旋式的下降。
选择我们的未来
我们自己赞成第一个方案,即联合的世界。我们认为,兰斯•博文伯格建议的制度将能够引导全球经济走向更加顺畅。我们还同意金融顾问哈利•斯莫恩伯格(HarrySmorenberg)的观点:尽管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但金融业最终将会懂得如何冲破国家和地区壁垒。我们认为,人类在这个“人民的世纪”将会尽其所能地利用各种机会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与此同时,尽管我们认为多数人害怕孤独,但是他们会试图在许多团体中寻找安全感。    在本书的第4章,我们将详细说明从根本上改变金融业的四个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