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一章权威解读:不妨月夜游平望古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8:45:51

不妨月夜游平望古镇

(2011-05-23 08:48:28)转载 标签:

杂谈

   游西湖的人,大都知道西湖有八大景,其中的“平湖秋月”很有名。一到秋天,去杭州旅行的人,没有人不知道这一著名景点的。此时,那苏堤上,来来往往的游客,完全与这一天地下美景融为一体。
    其实,有此美景的地方,可能天下无数。《春江花月夜》中的景致表明,水月相映,总是美不胜收的,何况在秋天里。试想,秋天里,秋水共长天一色,碧空高远,明月如镜,投映在无波无澜的湖面,当然有一种辽远沉静之美。
    但要领略“平湖秋月”之美,不一定非得到西湖的,苏州往南,不过一个小时路程的吴江平望镇,就是最佳选择之一。
    不信,请翻翻先人留下的笔墨。早在汉代,就以乡称之。到了唐代,又设平望驿,宋熙宁年间(1068—1077)在此置军垒,建炎年间(1127—1130)宋室南渡后设平望巡检司,元明清三代一直延续旧制。元至正十六年(1356),吴王张士诚筑平望土城,明洪武元年(1368),明大将常遇春伐张士诚破平望城,自此设平望镇,归平望巡检司管辖。宋元间,平望便“两岸邸肆间列,以便行旅。明初居民千百家,百货贸易如小邑,然弘治迄今(指清乾隆年间),居民日增,货物益备,而米及豆麦尤多,千艘万舸远近毕集,俗以小枫桥称之”(清乾隆《吴江县志》)。
    古镇必有古桥,在平望得到验证。镇东南的安德桥,现为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初建于唐朝大历年间(766—779),该桥跨度大,桥孔高,气势雄伟,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时,曾游平望,写下了《登平望桥下作》五言诗,中有“望极与天平”之句,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也曾作有“乱港交穿市,高桥过得桅”之句。哪里的古桥,有这等名望?虽然现今的桥,是后来重修过的,但千年前的风韵犹存,人从桥上过,非常有感觉。坐在桥上,感觉自己仿佛就是坐在月宫上,那砍桂不止的人,辛勤捣药的兔以及摆动广袖舞婆娑的人,都在自己的身边。
    在安德桥的南边,还矗立着一座宏伟的庙宇——小九华寺,该寺初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为近现代名僧太虚法师的出家之地。安德桥南原有元真钓矶,相传为唐代诗人张志和钓鱼处。这张志和又绝非等闲之辈,他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脍炙人口。在镇北还有一座安民桥,俗名北渡桥,又名北大桥,现存之桥,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至今也已历近四百年。在长老桥北堍和袅腰桥运河两岸共有三座明代抗击倭寇时所筑的敌楼,其中运河东岸的那一座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才消失。镇西北7公里处的溪港古村,至今较好地保留着原有的风貌,存有刘猛将军庙、东林桥、大庆桥等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于2008年1月,升级为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名村。
    镇南的莺脰湖,相传是吴越春秋时范蠡所游的五湖之一,以其形似莺的脰(脖子)而得名,湖中有一个小岛,名平波台,由道人周妙圆修筑于明天启六年(1626),以前,拜佛烧香船只凡途经莺脰湖者大多要上此台来进香,“平湖秋月”、“莺湖夜月”之美称不胫而走。
    看看,小小一座平望镇,历史渊薮何其汪洋!游游这里的月夜,一定不逊于杭州西湖。而且,善旅游者都懂得,旅游地倘若游人如织,那就是灾难,再美的月夜也就平庸了许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平望的“平湖秋月”胜过杭州的“平湖秋月”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不平凡的水土出不平凡的人才,游平望的月夜,一定要想想这里养育的人才。明清以来,这里人才辈出,屡有中进士者;科举废弃,又有院士落户此地。
    平望物产丰阜。辣油辣酱和乳黄瓜,因其具有嫩、脆、鲜、甜等特点,声名在外。平望麦芽塌饼,黛青光亮,细腻甜糯,清香扑鼻,也深受人们的喜爱。更有莺湖金睛银鱼名闻遐迩,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期,年产量尚达数万斤,除应时供应镇上居民外,还晒成干,远销全国各地。兰余斋闵家冰雪糕在清乾隆年间名极一时,至今仍在热卖。产于民国初年的平望辣酱和产于民国二十三年的平望辣油,历经近百年仍盛销不衰,其制作工艺由吴江市人民政府于2007年公布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游罢平望,带点特产馈赠亲友,价廉物美。(转自《姑苏晚报》201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