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者无心txt:民国时期文言作文:渐行渐远的优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3:42:40
读了不少民国时期的白话老作文,我很想读读当年的文言老作文。自从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最新国文教科书》,到192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最后一套国文教材《新撰国文教科书》,在这期间大多数小学使用的都是国文课本,也就是文言课本。学生们读的全是文言文,写的想必也是文言文。 《新撰国文教科书》(小学初级用)第七册中有一篇很有趣的课文《水仙花》: 早春时,窗下置水仙一盆。父命二子,各作短文记之。兄之文曰:“水仙为多年生之草。叶细长,有并行脉。茎生于叶丛之间。花为伞形,其色白,别有杯形之副冠,色黄。其地下茎为块状。”弟之文曰:“今有仙子,姿态楚楚。带袅,裙长,凌波无语。名曰水仙,真无愧也!”父见之曰:“兄所作,科学家之文,弟所作,文学家之文也。” 课文中的这位父亲(其实就是编者胡怀琛先生)真是循循善诱,“科学家”、“文学家”之赞誉恰到好处,教师若能以此文加以引导,相信孩子们一定能写出像样的文言文片段。 2009年年初,我在旧书网站购得一本《中学生文选》,让我大喜的是,其中也收录了各地一些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文言作文。书的初版年月不详,再版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从作文内容透露的信息来看,文章作于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根据1922年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将小学分为初级小学校和高级小学校,可以推断这些文章的作者应是高级小学的学生,相当于现在的小学五六年级。 受白话文运动的影响,自1920年起,国语课本(即白话文课本)开始在初级小学使用,然后逐渐过渡进入高级小学,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育的文白之争从未停歇,最终在上世纪30年代初白话文课本取得了全胜。整个小学阶段,国语课本完全替代了国文课本,这似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总让人有些遗憾。 周汝昌先生出生于1918年,读小学时恰巧经历了语文教科书的文白嬗变,他读初小时,白话课本刚刚取代了文言课本,进入高小时,用的却是文言课本。先生曾回忆说:“记得一入高小,换用了世界书局的国文课本,效果立显不同了。这儿所选的历代短篇名作精品,都是‘文言’了,从《苛政猛于虎》到《岳阳楼记》,从《秋声赋》到《病梅馆记》……还有《祭妹文》……体制风格,文采情操,极为丰富美好,没有单一感(千篇一律的文风气味,语式口吻……),没有说教性,篇篇打动心弦,引人入胜。学童们一拿起这种新课本,面有惊奇色,也有喜色。他们并没有喊‘这可太难了’,也绝没有‘奈何’之叹,更不见愁眉苦脸之态。这是令人作深长思的。很奇怪:从小学读的‘白话文’,到今一字‘背’不出;而那些‘文言’名篇杰作,总难忘却——至少还能背出其中的若干警句。这或许是我自己的‘天性’和‘偏好’吧?” 在小学白话文课本完全取代文言文课本的八十余年后,再来读读这些文言老作文,这些与周先生同龄的小学生的作文,令人感慨万千。这些老作文散发着纯正汉语的清香,悠远绵长……    春郊游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  卢焯坡 某月某日,校中放假。课余在家,殊无聊赖。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见有茅亭,乃入座。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 【读后感】读着这篇老作文,我不知不觉就想到初小国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夕阳西下,炊烟四起,三五童子,放学归来。”文字虽短,意境甚美。再来看这篇作文,文字如此优雅,描写如此生动,对偶恰到好处。恬静的乡野生活已不可复得,真是恍如隔世!    春日游公园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  黎寿泉 星期之日,偕友某君作公园之游。时则春风和煦,园花盛开,草木青葱,群鸟飞鸣,游目骋怀,至足乐也。至音乐亭畔,闻有乐歌之声,自放音机出,因与某君驻足听之。既而环游公园,乃知音机之设,遍于园中。公园之大,一人歌之,千万人得而听之。与民同乐,其斯之谓欤?游罢归来,因为之记之。 【读后感】我第一次看到“游目骋怀”,是在师专书法课上临写《兰亭序》的时候——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那时还不清楚文字的意思,临摹了若干遍,方觉得妙不可言。看看这位前辈小学生,他已将“游目骋怀”化用到文章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