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分配协议书范本:中医把脉,奥妙几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1:55:50
   

中医把脉,奥妙几多

 古方养生堂收藏于2011年06月07日   

        时下中医又时尚了。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中医,更喜欢让懂中医的人把脉。认为中医把脉不用因为检查遭罪、花钱、费时间就什么都知道了。更要命的是有的人二话不说,上来就把手一伸:“给我把把脉,看哪虚,有什么病?”。还有的,不允许被问诊。

        让我们来看看中、西医获得医疗信息的方法及其对比,再看看脉诊所处位置及其重要性。

        西医获得疾病一手信息的手段是问诊和查体(望、触、叩、听)。中医是望、闻、问、切。(西医算是五诊,中医是四诊。因中西两种医学的诊断方法所包括的内容雷同,下文均简称“四诊”。)

        中、西医两种诊断方法对比,“触”和“切”类似,但内容不同。切脉是中医诊断过程的最后一项。西医切脉属于触诊,虽不是最后一项,但内容远不如中医丰富,因此不如中医重视脉搏的跳动。中、西医脉诊在病历上都是短短一句话而已。西医病历,查体关于舌、脉的内容分别位于口腔、血管检查中;传统中医病历中,脉象总和舌象写在最后。

        中、西医都把望诊作为重要的前提,因为先未开口、动作,首先是医生“看见”了病人,正是百闻不如一见。所以,东西方人会说:看病、看医生。实际上都是先“看”。

        和西医相比,好像中医的问诊排序比较靠后。非也。在首先看见病人后,是“闻”病人之所有声音(说话、呼吸声音、咳嗽、打嗝、排气等)、气味(体味、口气、大小便气息等)。中医的望、闻是开口问诊之前短时间内,凭大夫的自觉获得的信息。因此,看上去,问诊好像都是中、西医看病的第一步。所以,问诊在中、西医病历中都是第一部分。西医虽然也是先望见了病人,但是问诊是病历书写的第一部分,这和中医是一样的。很多信息,尤其是重要信息,往往是靠详尽的、刨根问底的问诊得到的,而同时其他诊断方法却无从得到。而西医问诊和望、触、叩、听,中医问诊和望、闻、切,在中、西医各自病历书写中,问诊和其他各诊的篇幅和重要性都是平分秋色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千百年来,中西医对诊断方法和病历书写的做法都认为“问诊最重要”。另外,问诊中也有望诊、闻诊,如当医生不能亲自看到病人的二便的性状、颜色、气味等的时候,病人自己观察的转述也成了问诊的内容。

        不靠问诊便能获取身体状况信息是——医生在别的某个诊断技能很有功夫的表现,不等于他在其他所有的诊断、治疗技能上的功夫有同样的水平。各个医生由于成长的经历不同,对各种诊断技能擅长的方面、熟练程度大有差异,当然切脉一项也是如此。四诊各诊获得的信息有互相印证、一致的情况,就是说,有时医生先望见了病情,后把脉把出病情,同时,把病情和脉象在脑子里分析后,对病人讲“你的病怎样怎样”。对把脉非常崇拜的朋友经常以为是医生把脉的功夫神奇才让医生说得这么准的。当然,有经验的大夫也经常顺应病人的这种心理,先搭脉,后搭腔。望、闻、问有可以同时进行的机会,望、闻、切也有。

        脉象是查体得到的信息,是身体全部综合状况在脉搏上的体现,是查体的“果”。通过它可以推测到部分病理、生理情况——“因”,应该说很少、也很难推测出身体全部的情况,比如,这个“因”的原因,尤其这个原因过去很长时间的时候。这个“因”的原因靠问诊等其他诊断方法较切脉能更直接、准确地获得。

        每个医生自己的四诊都是互相补充的,因此达到对身体状况的一体、相对全面的认识的。是这个“一体性”的诊断过程,给这个大夫带来与之相关的“一体性”治疗方案。中医虽是脉证合参,更有“舍证从脉”和“舍脉从证”的不同诊疗分析过程。(“证”大致相当于西医的综合征,是一组有病理关联的症状、体征群。)一个大夫诊疗过程的一体化是属于他自己的正确性,是他的自圆其说。当然,真理只有一个,而这得通过医生之间的不同诊断做法,乃至疗效的比较才能得出。中医临床这种比较的机会很少很少,几乎没有,因为中医大夫的经验和病人的情况都个体化太强,导致几乎是一个大夫一个观点,一个病人一个病情。所以导致“有病乱投医”。有经验的大夫可能简化那些新发又不重的小病的诊断过程,常舍脉从证,甚至以问诊为主,当然也有舍症从脉的。这在病人看来可能会质疑大夫的水平和态度。西医也不是所有问诊和查体内容都要做到。都是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但如果只重视脉象,盲目崇拜脉象,乃至迷信脉象,只能是一种喜好。

        医生修行各不同,境界有高低。本文所言非此也。希望以此引起读者对脉象、对中医四诊的思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