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影像处理流程图:执政者政治抱负实现的条件和依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5 17:08:28

第一章 治国理政

  执政者政治抱负实现的条件和依据

  党性、民性和人性是执政者作重大决策的基本依据。执政履职者总是把个人的政治愿望尽快地变为现实实践,从而推进历史的发展,但良好的政治愿望要付诸实施必须要深得党心、民心、人心。这就要求我们要准确地把握每个历史阶段党的宗旨、路线、方针;要求我们准确地把握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求、所为;要求我们准确地把握人的需求规律和发展规律,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样,我们在党性、民性和人性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和谐共振的连接点,执政者的政治抱负就有能够实现的充分条件和客观依据。

  1996年8月4日在玉溪市委办公室与清华大学博士团老师交谈

  不要把领导批示视为重要的领导方式

  不要把领导批示视为重要的领导方式。很多领导喜欢在来信来访和报送材料上作批示。中国大小官员喜欢作批示,古已甚之。封建时代把皇帝的批示叫做御批。我在台湾故宫博物院参观御批陈列厅时,讲解员说,历史上御批字数最多的是雍正皇帝,一道达一万多字。历史上皇帝和大小官员把批示作为重要的统御方式无可厚非,但今天不少的领导干部非常喜欢搞批示,就值得考究了。一是为民做主,公正廉明而批;二是体察民情,把握实情而批;三是督察落实,提高效率而批。这三种批示固然深得民心、党心,但如果是法制政府,文明执政,这样的批示也不必要那么多。但遗憾的是,不少的领导作批示,一是显示权力,越权指挥;二是沽名钓誉,取悦他人;三是不明实情,昏批乱斥。这三种批示为害非浅,后果不堪设想,它助长领导干部封建专权意识和衙门作风;它推波助澜搞人治,有法不依,甚至践踏法律;它违背科学领导方法,导致执行层次混乱;它容易挑起上级领导干部与基层领导干部的矛盾,容易挑起基层领导干部和群众的对立情绪,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我不主张领导干部动不动作批示,打乱政府的管理秩序。一个学校发生一个杀人案,上级首长一道批示,限期抓获犯罪嫌疑人,投入百多万警力,花十几亿钱,结果不是公安发现犯罪嫌疑人,而是一个骑摩托车的公民发现正在垃圾桶里找食物的犯罪嫌疑人,报案后被抓获。一道批示产生这么大的“社会交易成本”,令人费解。一个管理体制健全的国家,管理方式成熟的国家,应该是依法行政,不应该依批示行政。

  2004年5月5日在公安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应加快领导方式的变革

  现在广泛应用的工作会议、上级文件、组织活动、领导批示等领导方式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的建设的领导,虽然这种形式从某个方面讲效率比较高,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完全运用这样的领导方式,增加了管理和执政成本,浪费了民力、财力,还会引发不廉洁之风,不利于建设民主、法制的现代文明国家。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变革,加快领导方式的转变,使国家管理全面转变到科学、民主、法制的轨道上来。

  1997年4月13日在玉溪新平县与省委党校老师交谈

  精简会议要从政治体制上入手

  会议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一种重要的领导方式。精简会议是我们党20世纪40年代初就提出的要求,但提了几十年还是会海茫茫、泛滥无边,领导讲话“克隆”冗长,大凡都是传递上面的声音,一般都是老三段:第一提高认识,第二做好工作,第三加强领导。特别是长篇大论谈认识,再谈也没有把工作重要性谈到极致,而是用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否定另一项工作的重要性。孙子兵法里面讲兵法的重要性只用了一句话:“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一两千年没有哪一个对军事重要性的论述超过孙子。改善我们党和政府的领导方式,精简各种会议,从根本上讲还是要从政治体制上去解决问题。

  2005年2月1日于红河州委办公室谈机关作风建设

  危机事件处理

  我理解的危机事件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和高度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迅速作出决策和回应的事件。危机事件通常有四个特征:突发性和紧急性、高度的不确定性、影响的社会性、决策的非程序性。例如,最有影响的美国“9·11”事件、东南亚大海啸。在国内近年来相继发生的“SARS”、“禽流感”疫情、南方冰雪灾、汶川大地震、“三鹿奶粉”、四川民工事件、贵州瓮安事件等,对整个人类和中国社会的重大影响,使危机事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危机事件的处理,一是及时控制,防止蔓延。要果断采取正常和非正常的手段,及时控制事态,使危机事件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二是科学传播,正确引导。既要注重知识性、真实性的传播,又要注意时效性和对称性,有效避免大众被错误信息所误导;三是安抚赈济,及时做好受灾人?的救治和转移,努力为灾民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四是及时分析查明危机事件的根本原因,对人为造成的危机,依法及时打击和处理,维护公平正义;五是完善危机事件处理预案,加强危机事件立法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危机事件推动了立法建设,通过危机事件的处理,要呼唤出新的处理预案和法律法规。

  2008年9月7日于前往北京的飞机上读报有感

  社会流言止于真相的公开

  社会流言止于真相的公开,政府权威得益于信息的透明。信息透明和政府公信力之间有着因果暗线;而政府公信力和政府权威之间亦有着因果明线。历史上商鞅之所以用徙木赏金作为变法的起点,正是因为深知公信力乃是政府权威性最重要的基石。及时适度地公开真相透明信息,对基层政府而言,是维护社会稳定所需的政治智慧;对上级政府而言,亦是自信和执政能力的体现。真相不适时公开,信息不透明的政府是不成熟的政府,他们在有意或无意中制造慢性自杀的武器。

  2006年2月14日于红河州委办公室

  转变领导者的调研观念

  在信息时代,领导者调研公务,不要把“走马观花”视为大忌,其实真正以务实的态度和效率的精神来进行调研活动,该走马观花就走马观花,该下马看花就下马看花,该驻马赏花就驻马赏花。“花”者民众也,“花”者实情也,“花”者解决实际问题也。亲民不一定近民,近民不一定亲民。领导的亲民体现在真情实感上,体现在真心实意上。很多文明发达国家的领导者,不会天天去想着到乡下、到基层去“看民、亲民”,而是在领导决策和管理中来体现亲民、爱民。能在马上知道民众疾苦,了解工作实情,何必要“下马”呢。该“下马”时就不能“走马”,“下马”再不能了解到实情,就必须要“驻马”。调研活动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行动过程。应转变调研的思维方式,珍惜时间,注重效率。那些到基层调研无端地消耗很多时间去闲聊、吃饭、喝酒、打牌,甚至上烧烤摊、进歌舞厅的调研行为,表面上看是深入实际,是与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实质上是作秀扰民,是对群众的愚弄,是对职务的亵渎,是对自身形象的污秽。

  2007年10月2日在红河州屏边县调研时与干部座谈

  滋生腐败的土壤是体制机制

  纵观世界各国治理腐败的经验,滋生腐败的土壤是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人与生俱来的贪欲、忌妒和任性需要制度规约来限制和消除。根治腐败靠教育、靠惩处、靠监督。必须建立教育制度、惩处制度和监督制度。为什么党和国家那么坚定的反腐决心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反腐目标?为什么老百姓对腐败的深恶痛绝之声仍不绝于耳?现在一个手中握有权力的股所级干部都可以毫无忌讳地去挥霍国家财产和老百姓的血汗钱,甚至吃喝嫖赌都可以开发票报账。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谁来监管权力?制度来监管。这不得不从滋生腐败的根源——体制上来研究问题。还是制度靠得住,还是体制能管用,这就给我们提出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干部任命制度、媒体监督制度等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

  2001年2月15日在玉溪反腐倡廉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政府治理中应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

  在政府治理中不断出现一些新理念、新举措,比如建设法制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高效政府、廉洁政府等等。但从根本上讲,政府治理中要从制度上解决三个问题,即:一腐、二假、三肿。腐败问题要从体制上来解决,体制的缺陷是产生腐败的土壤和根源,要建设有利于扼制和消除腐败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体制。说假话、做假账、干假事,欺上瞒下坑害百姓,利欲熏心造假贩假,严重危害了社会机体,必须从体制和教育入手,进行全民的诚信训练。政府机构臃肿,扯皮内耗严重,人浮于事,文山会海,一年省、部级以上召开的会议达500多次,要消耗多少财力、物力、精力啊。几十年前提出的精兵简政收效甚微,挖文山、填会海不见效果。应下决心从体制上对政府机构进行消肿,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益。

  2002年4月2日在玉溪市红塔区调研纪检监察工作

  拒腐防变靠自身的素质

  尽管党和国家从教育、惩处、制度等方面采取了措施推进反腐倡廉,但腐败问题还是在威胁和动摇着我们党的执政地位,腐败问题还是社会的热门话题,我们不能过高地估计反腐败的成果。任何一项制度都有它的缺陷,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有它的不足,任何一种惩处手段都不能完全震慑腐败分子。对于每一个理政者来说,在社会转型、制度乏力、监控失灵的环境里保持自身的廉洁完全靠自己的素质,靠自己的品格。淡泊明志、知足常乐、无欲则刚、廉洁自律应该是我们领导者的基本为政素质。具备这种素质,就可以抵御住形形色色的诱惑,坚守自身为政履职的真北。

  2003年3月17日在红河州党风廉政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时间腐败比金钱腐败更可怕

  时间是一维的,金钱的获得是多维的。执政者的重大决策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的,所谓“机遇”,总是以时间表现出来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遇稍纵即逝。失去正确重大决策的机遇,就失去了重大发展的机会。现在官僚机构重叠,衙门作风盛行,办事效率低?,是行政管理中存在的不争事实,这种事实导致的是时间的腐败。我们既要清除权力和金钱的腐败,也要防止时间的腐败。金钱腐败导致的损失还可以追回,时间腐败导致的后果无法补偿。

  1996年5月6日在新平县机关作风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真理是朴素的,事业是普适的,职业是具体的

  真理是朴素的,事业是普适的,职业是具体的。理论往往是灰色的,真正伟大的思想决不会只适用于一时一地或一人,它们总是具有普遍的意义,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好像春天播种秋天收获一样,好像人饿要吃饭,身冷要取暖一样。伟大的事业总是适应于普通大众的需要的,就像创立一个使人民大众平等、自由、幸福的一种社会制度,就像爱迪生发明电灯给普通大众带来光明,就像贝尔发明电话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大众都能传达共同的信息。我们所求取的每一份职业是做具体事情的,是要面对现实社会发展需要和现实民众需要的。我们每做的一件事情,都要针对民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去认真履行职责,都要关注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推进社会现实发展。

  2006年12月17日于红河州委办公室

  领导履职能力,从根本上讲是用权的能力

  领导履职能力,从根本上讲是用权的能力,用权的核心是握权与授权。握权注意适度,授权恰到好处,用权把握分寸。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做到权限与权能相适应,权力与责任相结合。权力是矛盾体,是“双刃剑”,利害相间。权力揽得不多,矛盾就不集中,过恋权力,遗患无穷。用权必慎,不轻易发号施令;授权必明,不随便越权行事;用权授权都要有共同的意志和共同的目标,形成行使权力的合力。

  2007年1月2日于玉溪市国税局家中

  领导干部履职要有“五度”

  我们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中,要有广度、深度、高度、力度和维度。广度,就是要胸怀宽广,博学广识,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展开事业;深度,就是要深明正义,深邃思维,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高度,就是要高屋建瓴,临近致远,高标准履行各项职责;力度,就是要求真务实,奋力工作,努力开创新局面;维度,就是要自省自励,自重自爱,维护为政履职的尊严。有了这“五度”,我们在履职过程中才会有忠诚感、责任心、进取志、履职术、清廉象。

  2008年11月6日在教育厅机关干部竞任履职大会上的讲话

  构建领导干部履职四唯空间

  要构建领导干部履职四唯空间,即:唯真、唯勤、唯和、唯廉。唯真,就是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勇于探索;唯勤,就是勤于研习,勇于实践,勤政为民;唯和,就是劳谦谨和,和合履职,和谐共振;唯廉,就是崇尚廉政,清廉履职,秉公行事。

  2005年8月24日于红河州委办公室

  我的理性履职观

  理性履职观相对于非理性履职而论,其内涵小,外延大,陈其所悟要点。时下,一些领导干部非理性履职,浮华之风盛行,浮躁之气蔓延,为国之害、民之殃,此风应消不可长。非理性履职表面上看是一种履职作风,但本质上导致领导干部非法行政,无规则运营权力;独断专行,肆意践踏民主集中制;滥用权力,盲目决策;平庸无能,尸位素餐;人格扭曲,心理变态;甚至违法乱纪,走向犯罪。理性履职是一种自觉而高尚的科学、民主和依法的履职过程,应包括科学履职、民主履职、依法履职,也包括人格履职、能力履职、真实履职、清廉履职。这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干部履职要求,也应该是全社会对干部履职的希冀和价值取向。

  2005年3月2日在红河州红河县下乡调研时的思考

  坚持科学履职

  领导干部中违反规律,随心所欲,盲目履职,情绪化决策,甚至滥用职权,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极大的危害,也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领导干部科学履职要崇尚真理,追求真理,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要学习科学知识,把握科学方法,做好科学决策,进行科学分权,搞好科学反馈监督。要做学习型领导,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民众学,向同事学。要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要探索规律,把握真实,深入调查研究,加强理论思维能力训练,积极投入社会实践。要善于总结经验,集中民智,善于理论抽象。要提高情绪智商,做到理性决策,科学推进各项工作。要善于在“结合”上下工夫,在实践上“做文章”。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理性履职的不竭动力。领导干部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履行职能。要自觉地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当地发展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谋划正确的履职思路,创造性地推动工作实践。

  2005年4月8日在红河州元阳县下乡调研时的思考

  追求民主履职

  官权民授。民主是成功履职的核心,独裁是民主履职的天敌。领导干部履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民主意识和平等意识,正确处理好管理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充分调动和保护好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尊重人的思想,尊重人的创造,保护人权,营造畅所欲言、心情舒畅、意志统一、目标明确的履职氛围。要推进民主体制机制建设,贯通民主渠道,要坚持科学的分层领导方法?拒绝一切越权履职的行为,确保履职的民主秩序。现在的问题不是下级越上级的权,而是上级越下级的权,凡事大包大揽,分管领导越俎代庖,取代部门权力,窒息了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要高度重视和解决好上越下权的问题。“人往高处走”是一种境界,“水往低处流”是一种胸怀。领导干部要上善若水、虚怀若谷、海纳百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深入实际,深入下级,深入民众,倾听呼声,了解民意,体察民情,集中民智,反映民愿,实施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勇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2005年4月13日在个旧调研时与市委书记、市长座谈

  崇尚依法履职

  法纪乱,社会崩;纲纪正,社会兴。自然人生来是不希望礼制约束的,社会人总希望生存在规范的秩序环境中。领导干部的职权是人民依法授予的。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关键在于领导干部依法履职。但现在不少领导干部却习惯于使用政治运动的手段、发号施令的办法、批示批条的做法和暗箱操作的手法来履行职权。说到底还是喜欢搞人治,不喜欢搞法治,因为法治制约了他的权力。无法就无天,无法就无边,无边无天,社会就无序。有的领导干部略知实体法,无知程序法,虽知程序法也不按法律程序行政。有的领导干部回避监督、忽视监督。现代领导干部要具有很强的法制意识,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学法、守法、用法。要忠于宪法和法律,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凡事要有法的观念,要有法的办法,要依法履行工作职责,要依法运用履职权力,要提高履职的透明度。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为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提供法治保障做出努力。

  2005年4月20日在蒙自县与县委书记、县长等同志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