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天臧汝德卧龙先生版:剩余劳动的形式变化(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2:43:04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关于剩余价值的起源、性质,剩余价值的生产、分配和转化等理论,后边有专门章节介绍马克思的学说。这里只联系劳动手段、劳动效用、劳动目的等方面的文化创新分析一下剩余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形式变化。

(一)全面实现机械化,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用率。

资本主义社会是机器替代体力文化模式。在这种文化模式里,各种机器设备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社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业是解决生存必要的消费资料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用率决定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用率。与封建社会的农业生产比较,资本主义的农业生产在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用率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从相关资料看,美国1998年农场总数为219万个,拥有土地38598.87万公顷,平均每个农场拥有土地176.04公顷。美国的农场大都为家庭农场,每户能耕种的土地量折合中国有近3000市亩,是封建社会中国农户耕作能力的近百倍。美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l.8%。不足2个人生产的粮食可以供养100多人(如果把美国的粮食出口量计算在内供养的人数更多),这比中国封建社会5口人农户供养10个人的水平提高了近30倍。
当然,美国这样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许多为农业服务的劳动人口并没有计算进来。我们换个思路,用与劳动效用率指标相近的恩格尔系数来衡量资本主义社会与封建社会在劳动效用率上的差别。封建社会里,家有30亩地的自耕农,恩格尔系数可能提高到50%上下。可是,封建社会大多数农户的土地数量不足30亩,这就必须租种地主的地,接受地主的剥削。因此,大多数农户的恩格尔系数都在60%以上,处于温饱甚至贫困阶段。再看资本主义国家的恩格尔系数。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调查数据,1998年一些国家的恩格尔系数为:印度51.4%,墨西哥33.2%,以色列21.0%,日本17.8%,德国17.7%,法国15.2%,澳大利亚14.6%,英国11.5%,美国10.9%。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恩格尔系数大都降到了20%以下。
从发展过程看,根据农业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外国农业经济》一书介绍,美国1900年平均一个农业劳动力才能养活7个人。也就是说,在畜力农耕阶段,美国的劳动效用率并不比中国高。1930年美国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到了50%以下,1946年,下降为35.27%,1983年则进一步下降到20.63%。战后欧洲各国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美国。如英国1948年恩格尔系数为45.1%,1978年下降到34.93%;法国1950年的恩格尔系数为45.3%,1980年下降到28.5%;原联邦德国1950年恩格尔系数为50.7%,1980年下降到23.4%。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恩格尔系数高达66.4%,到1960年日本的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41.2%,1979下降到了27.9%。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恩格尔系数的不断降低主要原因是机器替代人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所致。这与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的发明和大规模使用有关。1889年,美国芝加哥的查达发动机公司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使用汽油内燃机农用拖拉机—— “巴加”号拖拉机。由于内燃机比较轻便,易于操作,而且工作效率高,故它的出现为拖拉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基础。20世纪初,瑞典、德国、匈牙利和英国等国几乎同时制造出以柴油内燃机为动力的拖拉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的原因,劳动力不足和农产品价格上涨,促使农田拖拉机大规模使用。20世纪40年代末,在北美,西欧和澳大利亚等地,拖拉机已取代了牲畜,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 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效用率。如果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平均约为15%的恩格尔系数与封建社会60%多的恩格尔系数比较,劳动效用率提高了4倍多。如果我们把15%的恩格尔系数理解为社会的生存必要劳动投入,那么,在这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剩余劳动率已经达到了85%。
机器替代肌肉的力量,全面实现机械化,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在劳动手段方面的重大技术变化。虽然美国走在了农业机械化的前面,但机械的发明和应用是以英国瓦特蒸汽机为开端的。而且,整个资本主义文化模式也是在欧洲起源的。

(二)变以生活资料为物质形式消费剩余为以生产资料为物质形式积累剩余并把社会积累率提高到10%以上

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等人提出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中,把10%的积累率作为一个国家闯出农业社会藩篱实现向工业化过渡的重要指标。

在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等人提出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中,他们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统一划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社会阶段。其特征是生产依靠手工劳动,农业居于首位,消费水平很低。

  第二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是从传统社会向起飞阶段过渡的时期。其特征是世界市场扩大,对世界市场的争夺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近代科学知识开始在工业和农业中发挥作用。

  第三阶段:“起飞”阶段。此阶段经济成长成为社会的正常情况,新企业家阶级扩大,新的技术在工业和农业中得到推广。根据罗斯托的解释,起飞就是突破经济的传统停滞状态。实现起飞需要3个条件:1、较高的积累率,即积累占国民收入的10%以上;2、要有起飞的主导部门;3、建立能保证起飞的制度。

  第四阶段:向成熟挺进阶段。在这个阶段,现代科学技术普遍推广到各个经济领域,部门结构不断变化,国际贸易巨大增长。

  第五阶段:高额消费阶段。在这个阶段主导部门转到耐用消费品方面。这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

  第六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其主导部门是服务业和环境改造业。

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解释,积累率是积累基金在国民收入使用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各个生产部门在一个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是一个时期内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中,减去生产上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后剩余的部分。国民收入有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两种情况,从价值形态看国民收入是一种净产值,它分解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实际上就是价值构成;相应地从实物形态看国民收入就是净产品,按用途可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也就是物质构成。

我的理解,积累基金是当年新增装备必要劳动(物化形式为生产资料)的价值体现。

我们前面说了,以生产资料为物质形式进行剩余劳动的积累是伴随人类发展全过程的。但在封建社会里,由于本身是个以生活资料为物质形式消费剩余劳动的文化模式,社会在生产资料方面的投入的确不多。一般农户要把收入的60%以上用于吃饭,20%多用于穿衣住房以及社会交往方面的开支,10%用于缴纳赋税,在劳动工具等生产资料上的支出的确不会超过10%。而且这不足10%的投入几乎就是全社会在劳动手段方面的投入了。因为包括地主在内的非劳动阶层是不关心劳动手段提高的。地主有了积累会用于买地增加对劳动条件的占有而不是改变劳动手段。正是因为在生产资料方面的投入始终到不了10%,所以封建社会就如同人在暗夜里走路遇到“鬼打墙”一样,老是在原有水平上循环。

我同意罗斯托的看法,经济起飞必须突破传统农业社会积累率不足10%的瓶颈。社会只有把更多的剩余劳动用于装备技术提高才能改变生产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有机构成,突破原有生产方式的制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用率,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和经济起飞。但是,在一个成熟而稳定的以生活资料为物质形式消费剩余劳动的社会里,要进行这样的改变是非常困难的。越是农业生产的大国,原有利益格局的受益者就越多,其自身的结构稳定性就越强,打破旧的系统时所需要的力量就越大。因此,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是不可能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的。从生物进化和社会文化系统演变的历程看,系统升级一般都发生在符合进化方向的“摇篮”里,而“摇篮”一般都在主流文化模式边缘上的小环境里。回顾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正是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英国这些在农耕文明并不突出的国家最终成了资本主义文化模式的“摇篮”。讨论这些国家建立以生产资料为物质形式积累剩余文化模式的过程时,应该特别注意重商主义思想在引领社会突破“鬼打墙”循环的重要作用。

看一下欧洲的地理我们就会发现,欧洲的地形极其破碎,陆地和海洋交错,各处被高山阻隔,海岸线曲折漫长,没有适合发展大规模农业的大型冲积平原。欧洲的农业生产季节一年只有两百天,由于雨水平均分配(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种植作物时雨水数量显得不足,冬天种植小麦时雨水又显得过多。欧洲的地理气候因素大大限制了全欧的种植业发展,最终在欧洲形成的是种植业与畜牧业并存的农业格局。在地中海上的几个半岛区,地中海气候使得各个半岛上的平原谷地一年只能种一次粮食作物,而冬季则只能种植葡萄橄榄之类的经济作物,并用葡萄酒橄榄油去北非或西亚地区换取粮食。 

从历史上看,欧洲的粮食经常处于短缺状态。“在政府的控制下,甚至由政府专利的粮食贸易,是一种巨大而有厚利可图的事业。麦子从撒地尼亚、西西里、西班牙、非洲尤其是从埃及输入,埃及每年供给二千万摩第(modius罗马计量单位,约两加伦)麦子。”(汤普孙《中世纪经济社会史》第2页) 在著名的“三角”贸易中,船队从北美运回的也主要是粮食。

在粮食不足的国家里,只能发展手工业等其它产业并通过商品交换得到粮食。发达的手工业和商品交换需要更多的货币和贵金属,导致货币日益取代土地而成为社会财富的象征,欧洲人开始狂热追求财富的价值形态。这改变了人们的劳动目的,以货币增值为目的的重商主义思想体系开始影响人类。

在重商主义思想影响下,新航路开辟出来了,欧洲贸易范围扩大了,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联系加强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所代替。商业贸易带来“价格革命”。由于殖民者的掠夺,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造成金银价格下降,物价猛涨,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暴利,靠地租生活的封建主衰落了。大量农民被赶出了农田,失业大军为新兴工商业提供了劳动力。英国在重商主义思想指导下,趁机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鼓励发展纺织业等新兴产业并以工厂制代替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手工,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成为“世界工厂”。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文化模式实现了对封建桎梏的突破,一个以生产资料为物质形式积累剩余劳动的时代开始了。这个时代就是人类积累起来的剩余劳动异化为资本这种统治力量的时代。

(三)全面实现城市化,进入高消费阶段

社会在生产资料方面的投入是有回报的。机械化水平高,劳动生产率就高,劳动效用率也高。人们收入中用于食品的支出比例大幅度降低,就可以有更多的收入用于耐用消费品方面的支出。而且,不仅家庭消费呈现多样化,社会还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城市建设上来,使现代化城市成为人类新的聚居地。这样,剩余劳动开始更多的表现为学校、医院、自来水、电力等城市公用基础设施。

总起来说,资本主义社会是机器替代体力、以生产资料为物质形式积累剩余劳动、全面实现城市化的高消费社会。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剩余劳动的社会形式是剩余价值,剩余劳动的自然形式包括工人给资本家生产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也包括国民收入中用于公共消费和积累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