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天辰东全文下载: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1:29:11

 
 2011年6月2日富德讲堂(汉口)读书会纪实 夕阳渐落,一片红色的晚霞装扮着天际,景色壮丽而唯美。晚霞中,孩子们在秋千上荡来荡去,欢乐的笑声把四周的喧嚣都染成了童年的色彩。就在这里,我们每周晚都有一次读书会。闹市中的读书会,这让我想起了《陋室铭》中那份难得的清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昨天的读书会主题是:美文赏读,师生原创文章评读。虽然重点是读文章,但在读书会中,大家可以海阔天空、自由自在地讨论,谈教育、探究生命本源、讲儒、释、道,各抒己见。两个小时过得很快,龚海涵同学恐怕没有想到,他推荐的一篇席慕容的小短文——《白色山茶花》,让大家辩论了很久。“山茶又开了,那样洁白而又美丽的花朵,开了满树。每次,我都不能无视地走过一棵开花的树。”云萧老师以他的“文以载道”、 “求真相”、“明善恶”、“探本源”等基本为文理念来衡量,觉得这篇文章不值得推崇。这一点蒋老师也很赞同,评价这文过于肤浅,算不上一篇好文章。杨老师则据理力争,认为现在很多读者就喜欢这种优美的短文,具有欣赏性、娱乐性、和消遣性,读着是一种享受;甚至觉得即使文章不好,哪怕有一个词让读者喜欢也值得一读。这篇文章中,“无视”这个词,杨老师和小敏都觉得很好。没有这个词,可能就少了某种难以言传的雅韵。听了他们的说法,我不置可否。我想,要是两种观点兼容会更好。这文中,有个“不能无视”在这里,就把一些“能够无视”的人区分开来,俗者众,而“雅”者稀,让人有这样的感觉。不过,一篇文章如果能够做到文字的赏心悦目,与义理的通透明了,应该算得上尽善尽美了。“就因为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它就极为小心地绝不错一步,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了的。它们是那样慎重和认真地迎接着唯一的一次春天。”刘一凡爸爸从这段话中联想到了为人的道理。我们每个人也应该慎重而认真地对待人生。与这篇轻松带欣赏性的文章完全相反的是云萧老师推荐的季羡林的一篇文章——《八十抒怀》。这篇文章很长,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季羡林在文章里缓缓诉说着自己走过的一生。我静静听着,能感受到作者字里行间所背负的那份沉重,品读愈深,竟有一种想落泪的感觉。作者的这份沉重不是一首《二泉映月》的沧桑就可以解释得了的,而是一种悲凉、孤寂与彷徨。在文章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我知道,未来的路也不会比过去的更笔直、更平坦……”对于一个80岁高龄的老人,对于一个颇具名望的学者,却依然说出这样的话来,那是一种怎样的无助与凄凉?我一边听大家讨论,一边查有关季羡林的资料,才知道原来时至今日,他的后人依然为他的遗产问题而争论不休;因为关系冷淡而十多年未见的儿子也是在他病后的最后一两年才见着。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将如何去定位?大家对季羡林的遭遇都感慨不已。接下来,我们还欣赏了小敏推荐的《感受优雅》,刘一凡推荐的周作人的文章——《故乡的野菜》。提及周作人,大家又一起分析了鲁迅和周作人的为人与为文风格,把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和周作人的《关于3月18日的死者》作比较,这两篇文章写的是同一件事,前者愤慨而激越,后者则婉转而含蓄,各有千秋。时间已经过了九点,大家依然兴致很高,恋恋不舍,这样的读书会确实让人不舍啊。 
本文来自神州智慧网(http://www.shenzzh.com)
详文参考:http://shenzzh.com/a/qianyuanwx/zhuanlan/qingliu/2011/0607/22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