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紫棋2013巡回演唱会:音乐:李泰祥的告别(82-87作品精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2 17:07:37

 

李泰祥的告别(82-87作品精选)

 

 一 美丽的错误

  诗是诗歌,原本是可以唱的。所以李泰祥弹着琴唱起了郑愁予的诗句,低吟长歌间:天地人、你我他混沌为晴空阴雨,也无所谓时空交错——顺流而下,逆流而上……放歌千万里!李泰祥,1939年出生,台东马兰人,阿美族。开始他师从陈菁滢先生学习小提琴,由于少时家里比较贫困,陈老师不要他缴学费,(因为他是个勤奋的少年,而且天赋过人),后来果然不负师望,李泰祥考上了国立艺专……据说:在校中曾为了一个女孩子,他发奋练琴……大师年轻也这样啊。在“民歌年代”李泰祥是一树鲜明的旗帜,直到今天,他的很多精彩之创作及制作仍无人可以超越。

  郑愁予第一次听到李泰祥为他的《牧羊女》作的曲时,就对他很有信心,而李泰祥的朴拙和田园气息的歌声更适合唱他的早期作品。于是,李泰祥怀着兴奋的心情开始了《错误》之旅……郑愁予原名文韬,河北人,1931年生,在台湾新竹长大,毕业于中兴大学,曾在基隆港口工作多年,了解水手及下层人民的生活。诗集有《梦土上》、《窗外的女奴》、《雪的可能》等。许多人都认为郑愁予的诗中间有着音乐,将有音乐感的诗谱成曲应该是比较容易的,那么,李泰祥怎么认为呢?“……郑先生的诗基本上很容易谱曲,但也容易滥用,郑先生的诗有很多层次,一般人常注意表象而忽略他深沉的一面,一个作曲家如果不能体会诗中更深一层的含意,作品就会太浮躁了。”李泰祥在音乐上深受了哥仔戏(台湾地方戏)、贝多芬、山地音乐等的影响,从一开始他就在意识上融入本土音乐的理念,心中也一直生存着为自己的民族歌唱的强烈渴望,之所以为中国诗歌作曲,应是这种意识所驱使。李泰祥在作歌的同时也教授着声乐课,所以在声音的表现上,他更明白音色的重要性。

  在《错误》专辑中他努力的尝试着让自己用一种完美的形式来表达……

  《错误》这首主题曲很好地完成了李泰祥对郑愁予诗歌的正确理解: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问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闱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羽音苍凉开始,心事徐徐展开,一个走字打开了那个多事的岁月:江南本是如花似玉,可是在过客的心事里却如旧花的开落……“你”是旧日的爱人,昏黄的小城、久别的故乡、无尽的感伤。人生就是一座座驿站,能回到那里去呢?我,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确实很多的错误是美丽的,因为“我”我不是归人——紧接着商音渐隐般地断绪出“是个过客——”,一切一切的所有都不是我的,我一直在回路上,只是个落寞的过客……从《错误》中开始李泰祥就唱进了郑愁予的心里。而《旅程》是一部书:“对我说/微温的夕阳如怀孕的妻的吻/在去年/我们穷过/在许多友人家借了宿/可是/总得有个巢才行/在明春雪融后/香椿芽儿那么地曾短暂地被喜爱/而今年/我们沿着铁道走/……/多想吃那腐叶/而先/病虫害了的我们在两个城市之间/夕阳有照着了/可是/妻妻——/被黄昏的列车碾死了……咳/就让那婴儿象流星那么胎殒罢/别惦着姓氏/与平存嗣/反正/大荒年之后/还要谈战争/我不如仍去当佣兵/我曾夫过父过也几乎走到过”那个年代已经很远地过去了,遥远地只能从角色中间找寻一些似曾感识的人与事……。李泰祥分明是“我”,是“我”在荒芜岁月里的行走的脚印:沉缓、沉重。又牵着需要温暖的小手,歌声是悲哀的,是需要帮助的,而最终是没有人帮的。何况是那冰凉的铁轨!……如今,也有人沿着铁道走,也有人被黄昏的列车碾死了。《旅程》的曲调是起伏不安的:轻吟,长叹,啜泣,悲嘶着,从呜咽的箫到沉重的提琴无不是为“我”而鸣不公,是啊,再苦也要活着——除非“你”碾死“我”。《错误》专辑中第三首歌是《情妇》,也是学生我最喜欢的一首歌。本来在印象中“情妇”这个词是个恶毒的,然而,在《情妇》中我却听读到一种异常的美:“在一青石的小城/住着我的情妇/而我什么也不留给她/只有一畦金线菊/和一个高高的窗口/或许/透一点长空的寂寥进来/或许……/而金线菊是善等待的/我想寂寥和等待/对妇人是好的/所以/我去/总穿一袭蓝衫子/我要她感觉/那是季节/或候鸟的来临/因我不是常常回家的那种人”李泰祥的声音是幸福的,在这里,情妇是最爱的是唯一的。金线菊的普通和素朴,蓝衫子的平常和浪漫……小调的柔美开始,“我”似饮着一杯陈酒坐在驿站的阳台上,望见了小城的那个高高的窗口,还吻到了金线菊的香……“所以,我去……”分明是在奔跑中呼唤,虽然是奔着相反的方向。在这里没有所谓“学院派”,只有民间。我想:泰祥先生至今还会想着《情妇》和那些年轻日子的,因为在他的旋律中渗出的都是新鲜的。

 

  专辑中还有《野店》、《牧羊女》、《边界酒店》、《天窗》、《雨丝》无不是李泰祥的心血之作。本来专辑中还有已经谱好曲的《小站之站》和《梦土上》,由于唱片容纳不下,只好牺牲了。

  《错误》专辑的作曲、编曲由李泰祥一个人完成。在乐器的运用上,他分别使用了小、中、大低提琴、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吉他、钢琴、琵琶及笛、巴乌和箫。他没有按照西洋民谣的形式去表达,因为西洋民谣根本违背了郑愁予诗作浓厚的中国韵味。但是他把西洋的明亮、深沉取了过来,与中国的内敛、遥思胶合在了一起。

  二 最美的遗憾

  世纪创作作品之《最美的遗憾》专辑是聚集了李泰祥众多弟子献声的作品集,对于听了众多的流行歌曲的人们来说,里面有熟悉的人有陌生的人也有意外的人。李泰祥的流行乐创作是与很多人完全不同的,所谓商业因素是不存在的,所有专辑创作与演唱都是在一种艺术的氛围下完成的。……似乎现在的1999-2000是没有想象的那种艺术氛围的,只有伤的商业,象曾经的国营售货员的冷漠自傲和曾经的个体买卖者的热情欺骗……。《最美的遗憾》告诉大家:世界上没有一种东西是完全一体的,虽然社会的笼罩是无情有力的。但是,只要我们向前看,回回头,发现真实的自己,就已足够了。所以,这里只有情感,哪怕是最美的遗憾……

  《过时的舞步》(词:钱怀琪曲:李泰祥)是第一首歌,钱怀琪演唱,她对于我们似乎是完全陌生的,但她的声音却没有因为陌生而微弱,一首感怀青春的歌唱得如此心潮澎湃、风起云涌,没有想象到。歌中的过时舞步是每个人所谓的青春,而所谓的青春只是一首稍纵即逝的歌……李泰祥的曲子象匆匆的脚步弛过:青春只不过是过时的舞步!过时的舞步!急促的旋律的向上却充满了无奈的回头。《你是我所有的回忆》(词曲:李泰祥)是我仰慕已久的歌,很久就听说了,开始是因为齐豫,后来是因为李泰祥和她了。前段日子,《你是我所有的回忆》专辑还被评为台湾百佳专辑中的前三名(作曲)。……在1964年,李泰祥曾去拜访音乐家许常惠,许先生就鼓励他为自己的民族作曲,这对李泰祥后来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自己”这个概念总是很清楚。象这首《你是我所有的回忆》创作手法是用的西洋调式的,但感受情绪上却完全是自己的:“……雨在风中/风在雨里/你的影子在我脑海摇曳/雨下不停风/风吹不断雨/风停雨停/然挥不去想念的你/看小雨摇曳/看不到你的身影/听微风低吟/听不到你的声音/眼睛不开/耳朵不听/你是我所有的回忆……”李泰祥的含蓄悲伤、齐豫的低吟浅唱、纵声高歌,无不是那种内敛、热情,无奈、悲伤的倾情体现。这也许是齐豫一直以来是李泰祥的代表弟子的原因了。此专辑中所有的演唱者都是女性,想必也不要奇怪。

  第三首《酒与岁月》(词:李格弟曲:李泰祥演唱:许景淳),女词人李格弟原来出道已经多年,而且出手不凡。华语歌坛上有气魄、有感觉的词作者太少了,而格弟女士当属翘楚。……究竟是岁月还是酒?感叹是何等的悲壮,又是如此的宿命……。演唱者许景淳出生在一个教会家庭,从小在教堂唱圣歌。1985年与李泰祥合作《相遇》专辑,当年也参加了李泰祥《传统与展望》系列舞台演出。她的声音自然的有一种世尘之外的感觉。再谈谈《相遇》(词:姬秀愚曲:李泰祥)这首歌,这是一位47岁的男人和23岁的女人相遇的故事,没有世俗的尴尬,他和她却感觉两人相遇的正是时候…… “虽然相遇你的时候/已经非常的迟了/你已四十七/我已二十三/但却正是时候/(男)如果早了你是别人的/(女)如果晚了我是别人的/就是在这个时候相遇/(男)你才能是我的/(女)我才能是你的……”曲中男声是李泰祥,女声是许景淳。我看上去这些似乎有些不明白……或许离我过于遥远,还是心底隐存惊羡?再想,在这阶级斗争不斗争的、门当户对不对的社会里,哪里有这,正是时候的相遇?47岁的是什么样的男人?23岁的是什么样的女人?……但愿人长久啊,但愿有婵娟啊!……正是时候的相遇是美丽的,而且永远……虽然有时会是场梦。

  B面的第一首是李泰祥、唐晓诗演唱的《告别》(词:李格弟曲:李泰祥),这首歌在1999年被齐秦翻唱过。唐晓诗的声音与齐豫、许景淳是不同的,她的音色更多的透露出一种清纯,据说,李泰祥开始作歌手是想做唐晓诗的。唐晓诗在专辑中还演唱了《爱的迷朦》(词曲:李泰祥)、《分离的夜晚》(词:吕启瑞曲:李泰祥)和《为你唱一首我们的歌》(词:姬秀愚曲:李泰祥),是专辑中唱歌最多的歌手,听的出来唐晓诗的表现是不凡的,不知她现在如何……想,不管何等行当都应是高境界的。前面说的意外的人是叶茜文,以前也知道她曾是台湾歌手,但真不知她当时的声音是如此的感觉良好,环境真的可以完全的改造一个人,《潇洒走一回》中的叶茜文与《一根火柴》(词:林雄曲:李泰祥)的叶茜文真是不一样!这一面李泰祥自己也唱了一首歌《请你》(词:李格弟曲:李泰祥),还有齐豫唱的《今年的湖畔会很冷》……

  原来,这些都不是所谓流行的。想必大家也明白我的意图了……不一定。这张专辑取名《最美的遗憾》用意是明确的。真是的,这是一张最美的遗憾:你的,我的,曾经的你的、我的……,或许,对于歌中的每一位都是一种宿命。

  三 与海拔河的人

  事实上,在流行乐坛上,李泰祥是孤独的,象一个拉长的乐影。随着季节的流逝,影色渐淡……留下的只有不尽的音乐。消瘦的李泰祥更似一个转世的古者,思虑多,伤愁也多了些,他站在很远的地方望着,世间的人们……。在他自己的世界里,李泰祥也在匆忙地游走,有时豪爽一吼,有时大哭一场;他望着世间的女子一个一个的为爱感伤、放荡,他的眼睛是湿润的,没有哭是因为他人太多。在自己的钢琴边才放肆地把泪流淌……那里面有着旧日欢颜——因泰祥先生不言笑的面孔下隐蕴着一颗善感的心。……近些年泰祥先生的眼神渐渐离开了人们,他把自己留给了自己,他也不再愿和人们交流,因为他一直是孤独的。为泰祥先生祈祷!

 

     这是发生在澎湖外岛的一个真实故事,在那个什么都十分纯净的地方,是我的故乡,老人家都说讨海人的命最可怜,他们是向海讨饭吃、向天要路条的一群人,希望的,就是平安与快乐,我这辈子只去过一次望安,那儿的美,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笔者朱静容在专辑内页里写着〝想为「望安」写下几句话:夏天,这儿有个凛冽的大太阳。
    冬天,这儿有道使人足不出户的东北季风,茫茫大海里取不尽的渔产,这种种早已成为〝你〞呼吸的一部份,身体的一部份,虽然并不知道〝你〞是谁,但「望你平安」,仍是我衷心所愿。〞在太阳下的人们,其实是最温柔的,就像这音乐般的温柔婉约,如春风般,轻轻的吹过你的脸颊,阿潘的声音是知春的花蕊,甜美的绽放着,在这美丽的小岛上,我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