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薇是哪里人:李沁:从“薛宝钗”到“杨开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1:44:57
“90后”出演毛泽东第一任妻子
李沁:为杨开慧首次喝白酒
李沁演的是“可爱版杨开慧”   CFP供图
14岁的杨开慧说:“哥哥你好高哦!”
长大后的杨开慧(右)成为毛泽东的坚定拥护者
女性篇
羊城晚报记者 李丽
李沁,这个21岁的新人担纲了《建党伟业》中戏份最重的女性角色———令毛泽东写下“算人间知己吾与汝”和“我失骄杨君失柳”等诗句的第一位妻子杨开慧。在戏中,她叫毛泽东“润之哥哥”;在戏外,她则叫刘烨“刘烨哥哥”。戏外的她,就是个标准的“90后”———无忧无虑,自信淡定,而她饰演的杨开慧也正处于同样的年纪和心情。
跟她很像,崇尚自由
羊城晚报:还记得进组拍的第一场戏吗?
李沁:我进组拍摄的第一场戏是讲述毛泽东从湖南到北京来找“我”父亲,“我”得知消息后去他的房间看望他。那时两个人是久别重逢,杨开慧已经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成长为一个追求进步的少女。由于变化较大,毛泽东一下子认不出来了。“你是?”“润之哥哥,是我呀!”看似简单的一场戏,却拍了十多条。我记得当时韩总(韩三平)、黄导(黄建新)和(李)少红导演都在现场,把我紧张得……简直没办法形容。
羊城晚报:你觉得黄建新选中你演杨开慧是因为什么?
李沁:主要还是我的气质、年龄、形象比较贴近这个人物吧。我觉得在这部戏里,青春和成长是特别明显的符号。以往的影视作品中,杨开慧与毛泽东的爱情都没有如此细致、唯美地表现过。
羊城晚报:从“薛宝钗”到“杨开慧”,这两个角色的区别很大吧?
李沁:从性格来说,她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宝钗是个懂得以退为进的姑娘;而杨开慧认准了路就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羊城晚报:你自己跟杨开慧有相似之处吗?你曾经说过,你们都是“90后”。
李沁:虽然相隔近一个世纪,不过我觉得还是有相同的地方,比如都喜欢独立,崇尚自由,个性叛逆。不同的是,杨开慧的个性更外向一些;我呢,学昆曲以后,人变得很沉稳,用现在的流行词来说,凡事都很“淡定”。
羊城晚报:你为演杨开慧这个角色做了哪些准备功课?
李沁:我查阅了大量与杨开慧相关的历史资料,从时代背景、家庭环境、教育程度、成长经历、个人性格等诸多方面分析她这个人……前后写了四篇人物小传,每写完一篇都发给少红导演过目。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向导演和合作的前辈演员请教,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出色地完成这个角色。
羊城晚报:你觉得杨开慧跟你长得像吗?
李沁:整体的感觉还是挺对位的。形象方面主要是在发型和服装上下工夫。
羊城晚报:电影试映后,有媒体说你演的是“可爱版杨开慧”,你赞同这个说法吗?
李沁:片中的杨开慧,年龄从14岁到18岁,正是活泼、天真、可爱的时候,所以,也不怪媒体会有那样的说法。其实我觉得,什么样的说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观众认可这样的表现形式。
恋爱戏份,白酒上阵
羊城晚报:你跟刘烨年龄相差还挺大的,他是“70后”,他也曾经说过,感觉跟你有代沟。你觉得呢?
李沁:还好吧,我觉得有年龄差距反而是好事,因为戏里毛泽东就比杨开慧大8岁。我觉得杨开慧对毛泽东的爱,起初一定带有一些崇拜色彩。不过真正地进入爱情主题,年龄就不再是问题了。
羊城晚报:杨开慧第一次跟毛泽东见面说了句“哥哥你好高哦”,刘烨说他有点尴尬,你呢?
李沁:这场戏虽然是杨开慧第一次亮相,但却是最后才拍摄完成的镜头。这场戏里,杨开慧14岁,我要表现的就是她作为小女生活泼、天真、贪玩的一面。当时杨开慧和毛泽东是第一次见面,所以说的话其实没有恋爱的意思在里面。
羊城晚报:你怎么理解那个时代毛泽东和杨开慧的感情?
李沁: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年代,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真爱非常不容易,所以杨开慧非常珍惜这段感情。她对毛泽东走上革命道路的支持,其实经历了从感性转向理性的不同阶段。当她越来越明确丈夫从事的是一件解救全中国劳苦大众的伟大事业时,她成了他最坚定的拥护者。
羊城晚报:新婚之夜那场戏,据说前面都挺顺利,但就是你说完“我愿意”之后倚靠在刘烨身上的一个动作始终不能过关,还是导演把你叫到监视器前给你看回放后才顺利拍完。说说你当时的心理吧?觉得障碍在哪里?害羞吗?
李沁:除了紧张还是紧张。因为毕竟没有真正地谈过恋爱,更不要说结婚了。障碍在于不够放松,而不是害羞。比如还有除夕夜和毛泽东喝酒吃饺子的那场戏,起初我总是假想白酒入口的感觉,但假酒和真酒作用到演员的脸上毕竟不同。最后,我和刘烨是喝了真的高度白酒才完成拍摄,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喝白酒。
羊城晚报:感情戏部分,如果一定要选“最激情”一幕,你觉得是哪里?
李沁:应该是在北大图书室楼梯上的临别对话。当时毛泽东一度计划要去法国(最后未成行),而杨开慧担心两个人的恋情是否能顺利走到终点。“一定要去吗?”“是的。”“那还回来吗?”“出去就是为了回来。”“记住,你要是不回来,我就去法国找你”……虽然没有什么亲密的动作,但几句看似简单的对白,加上难舍难分的泪光,已充分暴露出两个人内心深处难掩的激情。
线索人物,不怕被删
羊城晚报:看过《建国大业》吗?你觉得跟《建党伟业》比,两部戏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李沁:领袖们的年龄段吧。《建国大业》里的领袖们都是身经百战、宠辱不惊的中年人了;而《建党伟业》里的领袖们则是激情澎湃、风华正茂的年轻人。
羊城晚报:最早确定刘烨演毛泽东的时候,很多人觉得他不够像。
李沁:我觉得蛮像的,尤其是一些侧面镜头,和毛泽东年轻时的照片非常接近。
羊城晚报:李雪健是著名的老戏骨了,他跟你演父女,你学到了什么?
李沁:就是他对待表演艺术一丝不苟的敬业态度。比如杨昌济即将辞世的一场戏,原本可能几句台词就能交待清楚,但是李老师不这样想,他觉得那样的死法“太没有新意”了,于是重新设计表演方法———他用最后的气力把杨开慧的手交到毛泽东手上,然后手指轻轻动了动,仿佛在说:“我把女儿交给你了,以后你们要互相帮助……”
羊城晚报:据说导演每天都会接到各种演员的电话,问自己的戏份还留下多少,你担心过吗?
李沁:我不像其他演员那么担心,因为我的戏份虽然少,但在影片中却是线索式的设置,所以剪掉的可能性较小。而且,我相信从导演的主观意愿来讲,他们也不想随便删掉哪个人或者哪场戏。
羊城晚报:圈中人都把能进这部戏当成是一个事业成功的证明,你作为一个年轻演员,怎么看待这份荣耀和机会?
李沁:感觉非常幸运,能和全国的明星、大腕、偶像、前辈同时在一部戏里合作,这样的机会绝对是百年一遇。《建党伟业》对我的影响,以后肯定会显露出来。
李丽
(授权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