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超食雕视频龙:王余民主任善用麻黄治疗咳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2:43:08

王余民主任善用麻黄治疗咳喘

首席医学网      2006年04月22日 15:17:10 Saturday   
  •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征稿
  • 神经性疼痛疾病诊疗班
  • 胸部疾病影像诊断班
  • 心律失常现代诊疗会议
  • 医学类核心期刊征稿
  • 治未病调理师培训班
  • 医院药学新进展会议
  • 第13届国际急诊学大会
  • 四届中华消化病学讲坛
  • 2010中国介入治疗论坛
  • 全国疑难重症肝病大会
  • 青光眼规范诊疗论坛
  • 2010世界心脏病学大会
  • 全国静脉治疗护理论坛
  • 股骨头坏死修复论坛

作者:戴敏琦

  加入收藏夹

 

【关键词】  咳喘

  [关键词]  咳喘;麻黄;王余民
    
  王余民主任乃上海市中医支气管特色专科学科带头人,上海市中医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师承全国名老中医黄吉庚教授,对治疗中医“咳喘病”颇有体会和疗验,尤其善于配伍应用峻剂麻黄。王主任常言:“生麻黄辛温,善于宣通肺气、发散表邪,适用于寒实肺闭之证;炙麻黄又长于降逆平喘,为宣肺平喘降逆的要药及首选用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法,合理配伍,可以应用于多种证型,如热证、虚实夹杂之证等。寒哮以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热哮有定喘汤、越脾加半夏汤;寒饮化热有小青龙汤加石膏汤;寒包火有麻杏石甘汤等,总以实证为宜。麻黄辛、温、微苦。归肺、膀胱经。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麻黄首载《神农本草经》:“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坚积聚”。《本草备要》:“治痰哮气喘”。现将其常用配伍报道如下。
   
  1  常用配伍

    1.1  麻黄配石膏

  辛凉宣泄,外散风寒,内清肺热,适用于表寒里热之“寒包火”证。

    1.2 麻黄配杏仁

  宣肺平喘,适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闭之证。

  1.3 麻黄配黄芩

  清宣肺气,清肺化痰,适用于痰热郁肺,肺失宣降之证。

    1.4 麻黄配葶苈子

  宣通肺气,泻肺逐饮,适用于痰热壅盛,水气停滞之证。

    1.5 麻黄配大黄

  宣上通下,适用于痰热互结,腑气不通,肺气上逆之证。

    1.6 麻黄配桂枝(细辛、干姜)

  温肺化饮,适用于外寒内饮,风寒束表,水饮内停之证。

    1.7 麻黄配白术

  利尿消肿,适用于水肿兼表证者。
    
  1.8 麻黄配五味子

  散敛相配,宣肺祛邪,敛肺平喘,适用于肺失宣降之证。

    1.9 麻黄配麻黄根

  宣肃同司,宣肺祛邪,平喘降逆,适用于肺失宣降之证。

    1.10 麻黄配黄芪

  宣肺平喘,益气固表,适用于肺气虚弱,寒邪阻肺之证。

    1.11 麻黄配附子

  宣肺平喘,温通心阳,适用于心阳不足,寒饮内闭之证。

    1.12 麻黄与白芍或甘草配伍

  可以减少其不良反应。

  2  典型病例
    
  例1:女,38岁,2004年11月24日初诊。素有过敏性鼻炎病史,产后调养不当,发生哮喘10 + a。初则春秋等气候变化之际哮喘易发,近年因工作劳累,四季迁延,反复发作,来诊时喉中哮鸣,伴咳嗽、咳白薄痰、量多,尚易咳出。伴胸闷,纳呆,苔腻微黄,舌质暗,脉细数。诊断:外寒内饮,子病及母。治法:温肺化饮,降逆平喘,兼顾和胃。方用:射干麻黄汤合二陈汤加减,射干10g、炙麻黄5g、杏仁10g、紫苑12g、款冬花12g、紫苏子10g、细辛3g、干姜3g、五味子9g、陈皮9g、姜半夏12g、白茯苓15g、丹参30g、广郁金12g、炒谷芽15g、生甘草9g。服7剂后咳喘明显缓解。二诊:再予六君子汤调理,正值冬季,予膏方调治,至今哮喘未见发作。
   
  [按]“哮喘”当遵中医“发时治肺,平时治肾”,“未发时以扶正为主,发作时以攻邪气”为急之原则。此例患者,禀赋不足,为过敏体质,又反复发病,子病及母,损伤脾胃,故发作时以温肺化饮、平喘降逆之射干麻黄汤加减,以治标为主,随即转入肺脾同治,标本兼顾。在冬令以六君子汤扶正固本之剂,巩固疗效。例2:男,62岁,2004年12月12日初诊。哮喘反复发作史20 + a,复发近1个月。咳痰十余口,白色泡沫状黏痰,咳出尚易,喘(-),哮(),甚至不能平卧,纳可,饮多喜热,汗多,苔黄腻,质暗红,脉小弦滑。证属痰饮阻肺,郁而化热,肺失清肃。治疗:清肺化痰,平喘定哮。方拟:射干麻黄汤加减;药用:射干12g、炙麻黄5g、桑白皮12g、黄芩15g、柴胡12g、半夏12g、紫菀15g、款冬花10g、枳壳9g、桔梗9g、麻黄根12g、苏子12g、丹参15g、郁金10g、杏仁10g、全蝎粉3g、生甘草9g、生谷芽15g、生麦芽15g,7剂。服药4剂后症状显著减轻,再服2周后复诊,咳痰喘哮已平,但是神疲乏力,腰酸,苔微黄腻,质暗红,脉小弦滑。咳喘日久,痰饮阻肺,上病及下,脾肾已亏。转拟益气健脾,消痰化饮,佐以补肾。方药:太子参15g、白术15g、茯苓15g、炙甘草9g、陈皮9g、半夏12g、紫菀15g、枳壳9g、桔梗6g、丹参15g、郁金10g、杜仲10g、枸杞子10g、川牛膝10g、怀牛膝10g、全蝎粉3g、生谷芽15g、生麦芽15g,14剂。
    
  [按]哮喘痼疾,反复发作,痰饮阻肺,郁而化热,先宗《金匮》射干麻黄汤加减,清热化痰,降逆平喘,因汗出较多,故加用麻黄根,与麻黄一宣一敛,共奏平喘定哮之功,全蝎熄风解痉通络,及其他理气活血之品,使症状明显减轻,继以健脾益气、化痰补肾固本善后。
   
  总之,麻黄乃辛温峻剂,因肺为娇脏,喜润恶燥,久用或应用不当,有耗气伤阴动血之弊,当遵循“发时治标,中病即止”之原则。以下情况当慎用或禁用:①平素肝阳上亢者。②口干、咽燥、手足心热、痰少难咳、咯血、舌红、苔少或光、脉细数见真阴亏损者。③心悸喘促,气短息微,汗出淋漓,见喘脱征象者。④失眠者。现代药理学证实:麻黄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药理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但较和缓而持久,主要作用为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以及兴奋心脏等作用,故麻黄常作咳喘病的要药及首选药物。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20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