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山区美的小学怎么样:子读论语(三) - 子读论语(三) - 草根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4:42:31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

  “终”与“远”在哪里,终,终点;远,很遥远。

  什么终点?哪里遥远?

  人生的终点,死亡很遥远。死亡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结束,意味着解脱。结束也就是开始,解脱也便是承担。终是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有生便有死,有开始就有结束。人生很长也很短。最重要的是不会从来,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过去的已经过去,该来的还没有来。我们只有珍惜现在。但是“过去”是昨天的今天,“将来”是明天的今天。有生命的都有昨天、今天、明天,因为他们有记忆力与联想力。当然,不仅仅是有记忆力、联想力,最主要的是他们的合:创造力。也就是对于人来讲,昨天、今天、明天,都是一体的。因为人没有变,所以有判断,有规律。所以人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为什么要慎终?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要追远?因为今天之后还有明天,明天之后还有明天。也许世界一切万物都在变,但是人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始终没有变。人内心的信念始终都没有变:慎重而追远。

  民德归厚矣。(人类的文明是不断的传承,不断的积淀。只有负责任的人才会被人类永久的记下来,在圣人的引导下,文明传承不会间断。民德归厚矣。)

  图九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禽问子贡说,咱们老夫子这样子周游列国,转来转去,想干什么?而且到了哪个国家都是问人家的国家大事?老夫子到底是想为自己求个一官半职,还是所谓的人类文明传承啊?言外之意就是老夫子是为了自己的享受啊,还是为了身上的责任啊!)?子贡曰:夫子温(性格温和,与人和。)、良(行为善良,与人善。)、恭(处事恭谨,与人礼。)、俭(自己节俭,与己严。)、让(为人宽厚,与人让。)以得之。(人是人。人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不只有属于自己的灵魂,也有不仅仅属于自己的躯体。灵魂是属于自己的,这是自己的个性,是自己的独特性,是无形的,是享受。但是所有的人都有同样的共性,每个人的生理结构都是相同的。是我们的共性,是有形的,是承担。那活着到底是享受还是承担?如果人的躯体与灵魂可以分开,那享受与承担就可以分开。君子求道,求的就是合。老夫子说过,吾道以一贯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夫子求的是道,求的是“合”,不是一般人就能领悟的到的。而普通人自看到了别人的享受生活,而没有看到人家身上的责任付出。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元,少孔子四十岁。子贡:姓端木,名赐。皆孔子弟子。

  (2)夫子:古代的一种敬称,凡做过大夫级官的人都可称为“夫子”。孔子曾做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称他为夫子。邦:国家。

  (3)抑:或者是、还是。

  (4)温良恭俭让:温,温和。良,善良。恭,庄敬。俭,节俭。让,谦逊。

  (5)其诸:或者、大概。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孝子肯定是负责任的人。在家为孝子,在国为忠臣。选孝子就是选忠臣?为什么?因为人没有变。孝子就是家庭负责任的人。那么怎么才能知道是不是孝子,是不是负责任的人呢?从“无形”的灵魂里面,要看他的志向;从“有形”的躯体里面,要看他的行为。三年不改父之道就可以为孝子了。为什么是三?“正”、“反”、“合”。事不过三就是这个理。记忆力+联想力=创造力也是这个理,男女合,故有子也是这个理。二生三也是这个理。

  1.12

  有子曰:礼之用(什么是礼?简单点,礼貌。什么是礼貌?我们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来了要跟老师打招呼,要敬礼。为什么要敬礼。敬从哪里来?从心里。礼,就是心与心沟通。沟通什么?天赋人权,人人平等。沟通的就是“灵魂”的平等。在这个残酷的现实里也许有物质上的不平等。但是人跟人在灵魂上都是平等的。这就是老夫子为什么要“温、恭、良、俭、让”因为在灵魂的世界里我们都是平等的。),和为贵(所以说,和为贵,不要以为在有形的世界里的富有就可以仗势欺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法与礼又什么区别呢?本质是一样的。所以孔子之后的荀子的学生都是法家,因为法相对于礼更有约束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性越来越解放,所以法的地方越来越重要。但并不是说礼不重要。法与礼就是道的“有”与“无”,既对立又统一,“对称中不对称,守恒中有不守恒”。),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先王之道,自然是周公之道。周公之道在周公的时代在日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周公之礼慢慢的就显得力不从心,从客观上讲这是时代的进步,但是时代进步了不代表不需要礼。先王之道斯为美,能用“礼”解决的不用“法”。“上医治未病”,非得到了动手术刀的那一天,动手术刀未必就有好的疗效。大小有之,学生跟老师有学生的礼;夫妻之间有夫妻的礼;男女有男女的礼。你有你的礼,我有我的礼,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虽然我们在灵魂上都是平等的,但是礼也是 不可逾越的,能不用法就不要用法。法是必要的,礼也是必须的。)

  (1)礼:《说文》“礼,履也。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礼为五德之一,心德主礼。礼德由心发于外则表现为礼节、礼规、礼貌等。

  (2)和为贵:和,温和、祥和、和气。心中有礼德,和之气必生,表现于外即是祥和平易。

  (3)斯为美:这方面做得很好。斯,《说文》:”斯,析也“,假借为”此“,这,这个。

  (4)节:制约、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