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一中怎么样:揭秘:西安事变背后的舆论战[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3 22:00:19

 

当年报纸关于西安事变的报道。

    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凌晨,13日的《大公报》即对事件的情况做了初步报道。

    其第三版的大标题是“张学良竟率部叛变,蒋委员长被留西安”,一个“竟”字表现出《大公报》对事变的第一反应是惊讶。对于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张、杨二人,《大公报》认为“张杨之变并非爱国主义,实则亡国主义”。

    对于西安事变的报道,《申报》在每天的第三页上用大半个版面的位置罗列各地的电报消息。表明报纸本身态度的标题非常客观:“西安城内情形极混乱。国府下令于必要区域宣布戒严”;“张学良部队由渭南回临潼集中,驻洛阳张部炮兵二团解除武装”;“端纳偕黄仁霖飞洛转西安晤张”……

    15日,在全国新闻界执牛耳的《大公报》呼吁各方不要诉诸武力,否则“玉石俱焚,同归于尽,国家大局将陷于坐守宰割之境也。”《救国时报》也提出:无论如何,要在团结救亡的基础上来使西安事变达到和平解决。

    “以国家为前提”,无疑是当时的中国国民最需要的大局观。在此情势下,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扩大会议上指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是全国人民的主张,因为现在的内战是人民所痛恶的。

    12月19日,中共中央成功地洞悉并驾驭了这一微妙的局面,适时调整最初的策略,使形势朝着有利于抗战、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由此掌握了历史转换的主动权。(钱晓虎 李秦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