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交警支队副支队长:毛泽东为什么一再高看“当代白起”粟裕将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5:38:51
打印 订阅 刷新 淡蓝的天空  金牌会员   发表于:2011-06-12 17:24   只看该作者 发帖 12220    精华:0   注册时间:2010-1-17    发短消息        
1楼 该帖被浏览  406 次,回复 1 次

粟裕大将是中国现代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革命家。他不是元帅,却是毛泽东极为倚重的方面军统帅,屡屡被委以征战重任,堪称与蒋介石争天下的“杀手锏”,被誉为“当代白起”。连国民党悍将胡琏晚年都由衷感叹:“土木不及一粟”。  据杨尚昆回忆,在七战七捷之后,毛泽东就称赞粟裕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而且对一些重要战役,“毛主席常说,发电报征求一下粟裕的意见”。 1949年9月3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广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毛泽东回身拉上朱德,又越过许多党政领导,拉上了粟裕,加上贺龙一起为纪念碑铲土。1961年9月,毛主席接见蒙哥马利元帅。蒙哥马利称赞毛主席是高明的军事家,用兵如神,特别是淮海战役不可思议。毛主席很谦虚地说:“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他也是我们湖南人。”
  众所周知,毛泽东是划时代的伟大人物,被世界称为“巨人中的巨人”,他如此倚重粟裕,可见粟裕的优秀和卓越。毛泽东为啥一再“高看”粟裕?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一是“谋略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远谋自有深韬略”。粟裕同志堪称这样的人物。他长期在一线指挥作战,善于独立思考,讲真理不讲面子,时常犯言直谏,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解放战争初期,粟裕对党中央提出南线我军外线出击和华野一兵团跃进江南的战略方针提出异议,斗胆直陈,请求留在江北打大歼灭战,最终打出了七战七捷、豫东战役和后来的淮海战役。令人钦佩的是,当时粟裕同志提出异议的两个战略方针,都是在战局转变的关键时刻,而且都是由毛泽东亲自提出,五大书记一致同意,战区主要指挥员一致拥护的,已经转变为作战指令下达。在这样的情况下,粟裕同志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没有缜密独到的战略思想,没有力排众议、坚持真理的恢宏气魄是做不到的。
  二是“歼敌多”,摧枯拉朽,所向披靡。解放战争初期,粟裕在苏中七战七捷,威名大震。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会兵后,毛泽东明示:“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战役指挥交粟负责。”粟裕不辱使命,相继成功指挥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沙土集等战役。1948年5月,粟裕被任命为华野代司令员兼政委,实际上成为华东战区最高指挥员独当一面,旋即又指挥了豫东和济南战役。之后的淮海战役则是粟裕的巅峰之作。据军史资料,在解放战争中,第三野军共歼灭国民党军245余万人,而同期林彪领导的第四野战军,歼灭国民党军为180余万人。 收藏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