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健康理疗产品店:老哨所 白展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8:22:16
老哨所
白展明
老哨所有点老家的意思。其实,“老哨所”这个叫法是很早以前留下来的,正确叫法应为“边防派出所”。几天前,听过一支歌儿《战士第二故乡》,当时听得我热泪盈眶。青春太远,看样子是回不去了,今天,一个春日的下午,唱着《打靶归来》,我想重返青春的家―――老哨所。
简单收拾一下,我还能算个英武军人。战友战友,亲如兄弟,同路的兄弟,咱们一起走啊。
老班长,指导员,来自五湖四海的方言。宁静雪夜哨位的月光,营房旁边、小清河两岸深秋大片大片风中摇曳的芦苇荡。口令、操场、单双杠、谈心、巡逻、拉水车、大通铺、一顿三个馒头。连年夺得全能冠军的龙虎快感。腼腆,点名,帮厨,黑板报,星期天往返邮局,投稿,取信。学雷锋做好事,紧急集合,光着屁股打擒敌拳,日落西山红霞飞,北风那个吹……
哎,老哨所!
不是别人,我就是1979年冬天入伍的那个喜欢写小说写诗歌的新兵展明。
我书箱里装着一张黑白照片,是新兵连结束时全班战友的合影。前边右数第三个是我,胖乎乎,白白的,嘴唇上毛茸茸的,连一根像样的胡子也没有。中间是张排长,紧挨着排长的是唐班长。1977年入伍的胶东老兵,张排长,人好,诚实,聪明。全省大比武实弹射击时,卧倒,出枪,疾速中枪刺捅进前边掩体的土里,泥土塞满了准星护圈,无法瞄准,情急之下,他“嗖”地蹦起来,端枪便射,第一个无瞄准击倒钢靶,又帮其他战友“叭―叭”悉数击倒。速度快,用时少,命中率高,全省第一,“神枪手”桂冠从此戴在他的头上,人见人服。在他手下干,忒痛快。
老哨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早晨窝头咸菜,大家呼啦呼啦吃得香。经常有渔业单位拉着大鱼肥蟹,前来拥军。那三四十斤一条的大鲈鱼,“咣,咣,咣!”剁成一段一段的,大锅煮熟,大碗盛吃,嘿,那滋味,天堂没有,地上少找!我有个体会:只要吃了这鱼,训练起来,夏天不热,冬天不冷。投弹,一出手六十米。射击,百发百中。不信?偏就这么怪。浑身有劲,而且,使不完。
每月六元津贴费,留一元,剩下的寄给老家的父母。跟老兵学的。我们这些农家孩子,打小就知道节省。21岁提干那年,往家中寄去200元钱,父亲买了一辆大“金鹿”自行车,把老娘激动得哭了三天。指导员常用总结的口气说:“一个没孝心的人,不会热爱祖国,对同志也肯定不行。”
老哨所。渤海湾南岸,羊口边防派出所。谁说过,不是我,而是风?岁月的风,一年年吹,青春往事像生命大树上的一片片叶,枝头舞,风中唱。过去我曾把一些当新兵时的事写在稿纸上。还有一件事,也难忘,是吃鱼。
老哨所辖区有40多公里的海岸线。沿海滩涂有几十万亩的养虾池,池外是渠,渠里有水,水中有鱼。那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我们出警办案返回途中,不经意发现水渠冰面上白花花一大片异样的东西,走近一看,嚯!全是鲜亮的鱼。原来,这些鱼随着涨潮,从大海中涌进渠,由于天寒突然结冰,水中缺少氧气,鱼只好浮出水面呼吸,结果被冻在冰层中。这一新发现,你猜怎么着?瞧,大伙齐上阵,破冰取鱼,楞是捡回百多斤鱼,有鲈子、梭鱼、鲫鱼、寨花。当晚,所里设了“百鱼宴”,煮的、炸的、红烧的、清蒸的,那个香,那个美呵,啧啧,就甭提了。那晚全所一片唰唰吃鱼声。吃到兴头上,我还来了段顺口溜:“天然冷藏”鲜鱼美,俯首即可取海味;渤海前哨战士乐,八仙来了也陶醉。
指导员说:“展明要多吃,补脑子,好使劲写文章”。我听话,干了半脸盆。好像还喝了酒。就有点迷糊了,两眼发直,目光茫然,心想,坏了,小时候挨过饿,没饿死,这回可别撑死。第二天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喘气,高兴。那年冬天冬训结束后,到来年春训开始前的这段冬闲时间,我竟然写了十多个短篇小说,六十多首诗,还有一个只写了开头就已经有三十多万字的半拉子长篇。不服不行,年轻,能干,一干一个通宵,第二天照样精神如猴、劲头如牛。
谁想到呢,20多年前一个针尖大的小爱好,让我弄成了一个大劳累,弄出了一点小名声。这也许与那顿壮烈的吃鱼和以后幸福的吃鱼有关,打那,脑子似乎慢慢开窍了,讲军事不在话下,诗、文也是一点一点地进步。
今日下班,坐在班车上,从车窗望出去,见几个正在换岗的新战士,不由得直直地看。车到大街了,又回头怔怔地看。“过去,我也是这样的年轻啊!”我自言自语道。
我们管祖国叫母亲或妈妈。有歌唱曰:“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说句心里话,扔掉诗人“桂冠”,我想是一个18岁的列兵!―――祖国,母亲啊妈妈,您说这事行不行?
哎哎,老哨所!
俱往矣。一切又不曾过去,一切都在记忆深处。好风拂拂,大路宽阔,弟兄们,上路啊。重返青春,我们心灵的快马星夜兼程,蹄烟生动……
这篇文章,是我的老同学-武警学院1986届边防系四队九班白展明的作品,发表于2008年6月9日潍坊日报上,文章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读来心潮彭湃,与我产生诸多共鸣,特收藏于此,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