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今天的创新教育,明天的科技英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2:35:08

(一) 今天的创新教育,明天的科技英才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一直致力于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在促进儿童青少年智力发展、人格完善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自2003年起,林崇德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的研究”针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访谈、调查研究。

2004年至2006年,课题组对国内一批优秀创新人才进行了走访。访谈对象包括34位自然科学家、15位社会科学家和21位艺术家,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其中有两院院士,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二等奖的科学家,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元老及老一辈的“国宝”级人才,也有各个艺术领域国家级最高水平的获奖者。通过对这些优秀的创造性人才的深度访谈,分析了创新拔尖人才的思维特征、人格特征、成长历程和创造性成果的获得过程,取得了丰富的一手访谈资料。

2005年至今,“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的研究”课题组成员通过多方努力,建立了国际合作小组,对青少年创造力进行了跨文化的对比研究。目前参加此项合作的国外大学有: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剑桥大学创造力研究中心、慕尼黑大学心理系、萨尔兰大学教育系(德国)、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科所、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育学院、印第安那州立大学心理系、日本东京大学等。

此次调查不仅规模大、范围广,而且调查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青少年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智力因素、动机因素、以及家庭、学校环境因素等,另外还对各国教师关于创造性培养的观念进行了调查。通过此次跨文化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更清楚的看到我国青少年创造性发展的潜力,认清自身的优势,同时找到差距与不足,有助于提高我国青少年的创造力。

几年来,林崇德教授及其课题组成员积极贯彻“科教兴国”的政策,抓住“创新教育”热点,认真做好基础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课题组先后完成了几十万字的研究报告,并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成功举办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在国际交流的平台上反思我国的创造性人才培养;在国内多次开展讲座,提高了社会和政府对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推动了我国创新教育的开展。

 

(二)关注心理健康,促进素质教育

自1999年至今,在国家教育部的领导和支持下,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规划、国务院妇儿工委、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以及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重大项目等的资助,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几位教授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同方面进行了多项课题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和广泛的社会影响。我们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转变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做起。自2002年起,陈会昌教授开始在幼儿园和中小学中倡导尊重平等教育,提倡在教学中实施师生互尊互爱、平等沟通,创造性地提出了“两颗种子”的教育理念以及68条具体可操作的尊重平等教育方法。他主持的“十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类)课题《尊重平等教育与德育改革》在北京、上海、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苏、福建、四川、广东、广西、湖北、河南、云南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56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研究。研究中对大量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了访谈,获得访谈资料120万字,并在10个重点子课题承担单位进行了实验。几年间,陈会昌教授多次深入到全国各子课题承担单位指导开题和课题进展工作,先后做学术报告60余场,面对家长的讲座50余场,听众达到5万人。课题组同时利用网站及时沟通、宣传成果、互相交流,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若在“百度”上搜索“尊重平等教育”词组,可以找到3200多个网页。

二、进行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由北京教育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申继亮教授和方晓义教授主编的《中小学生成长导航》,作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套颇有特色的实验教材,把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理论观点融于活动课程设计之中,将心理素质的培养置于儿童青少年日常的学校班级、团队活动之中,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小学生积极心理的养成和心理健康能力的培养,这对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讨儿童青少年心理素质培养的新途径,是一次崭新的探索。这一教材已在北京、山西、辽宁、福建、河北、河南、黑龙江和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开展了实验研究。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本着严谨求实的态度,多次带教材深入教学一线,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一方面普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听取一线意见、收集新素材。该教材自发行以来,受到了广大中小学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三、关注不同群体,进行心理障碍与不良行为的矫正。发展心理研究所的几位教授分别围绕认知能力、情绪与社会性等主题,对大样本中小学生进行了考察,并探讨了离异家庭儿童、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特点与差异。同时,针对中小学中存在较普遍的学习障碍、情绪障碍、不良行为等,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矫正和干预研究。方晓义教授在研究中自主开发了“远离烟草”青少年吸烟预防干预方案,并在中学开展了实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预防干预效果。该方案现正在北京各中学推广。

基于多项课题研究的支持,我们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上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截至2006年年底,我们已经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300余篇,这些成果已经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取得了良好反应,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都具有重要启示,为我国的素质教育做出了贡献。

 

(三)聚焦农民工子女问题,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以下称为流动儿童)问题日趋突出。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2004年我国义务教育适龄流动儿童达640多万。由于经济和社会地位的限制,流动儿童成为城市人口中最庞大的弱势人群,成为受教育条件差、社会融入困难的边缘人群。

自2001年起,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邹泓教授及其课题组一直聚焦于流动儿童问题的研究,相继承担了三个大型研究项目,在国家流动儿童政策的不断完善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01年至2003年,邹泓教授及其课题组承担了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起的“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调查”。 该项目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内容最全面、社会影响最广泛的流动儿童项目。课题组对全国9个大、中、小城市的上万名流动儿童及监护人进行入户调查,并采用小组访谈和焦点访谈的方法,对相关的政府、教育、卫生、财政等部门,及学校、妇幼保健院、派出所等机构的400多名人员进行访谈。

课题组全面了解了流动儿童的生存环境、卫生保健、教育和权利保护状况,指出对流动儿童的歧视和不平等将带来严重和久远的社会后果。针对适龄流动儿童入学率较低、超龄现象严重、失学情况普遍的问题,课题组提出要充分发挥公办学校在解决流动儿童就学中的主渠道作用,这一建议在中央政府随后出台的政策中得到体现。目前,就读公办学校已成为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

2005年至2006年,邹泓教授及其课题组又承担了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与心理状况调查。该项目在继续关注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状况及教育政策执行情况的同时,重点了解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的主观感受、人格特点及心理健康状况。

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表现出较低的自尊、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较高的自卑感、被歧视感和问题行为。对此,课题组提出要关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警惕心理边缘化倾向。在此基础上,邹泓教授及其课题组又承接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发展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的一项子课题,以期对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和社会融入进行更加深入地探讨。

七年来,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向国务院妇儿工委和联合国儿基会、北京市教委提供了课题研究报告,并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提高了社会和政府对流动儿童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流动儿童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邹泓教授及其课题组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在扎扎实实做好研究的基础上,力图使研究成为社会服务的过程。课题组多次对打工子弟学校的老师进行培训,为流动儿童的家长提供咨询,并对流动儿童进行个体及团体心理辅导,促进了流动儿童生活和教育状况的改善,推动了流动儿童这一社会问题的解决,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四)关注留守儿童  共创和谐社会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被打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形成了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转移,即“民工潮”。然而,受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限制,很多农民工在进城的同时把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他人代为照看,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据全国妇联提供的最新数据,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近2000万,并且其数量将会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关爱留守儿童已经成为近年两会代表委员反复呼吁的问题,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之一。

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项目批准号: 04JZD0026)”的资金支持下,以发展心理研究所申继亮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自2005年以来,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与教育对策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该研究团队的十余名研究成员先后多次深入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农村,收集了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在此期间,团队研究成员分别访谈了40余名留守儿童,40余名留守儿童的同班同学(非留守儿童)和20余名教师,形成了约30万字的访谈资料。基于这些访谈资料,课题组成员着重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现状,如学习状况、个性特点、情绪特点、社会行为、不愉快经历、留守儿童关注的事情及未来理想;同时,探讨了有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资源,包括家庭资源、学校资源、邻里关系以及留守儿童对各种资源的利用程度等。这为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发展状况以及教育对策提供了坚实基础。

基于访谈研究,该研究团队还对留守儿童群体进行了微观而系统的定量研究,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进行了更为细致地探讨,累积测验人次近万名。这些量化研究重点考察了留守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监护人的教养方式、留守儿童的个体特征等心理学变量对留守儿童发展结果的作用。结果发现,虽然外出打工的父母长期不在儿童身边,但是父母与儿童的情感亲合强度能够较为有效地抑制留守儿童在不利处境下所可能出现的问题行为(如抑郁和反社会行为等);同时,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打工所带来的日常消极事件评价的消极程度越低,则越不容易出现问题行为。这些结论为我们为留守儿童问题进行干预提供了直接支持。

三年以来,以申继亮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在留守儿童问题研究上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多篇学术论文已经陆续被核心学术期刊所接受和发表,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和政府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证支持,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了力量。

 

(五)关注艾滋病致孤儿童,抵抗艾滋病影响

截止到2000年底,全球有1300万艾滋病致孤儿童,到2010年,将达到2500万。中国目前有10万名艾滋病致孤儿童,但据专家测算,到2010年,在艾滋病低流行情况下,将产生13.8万艾滋病致孤儿童;在高流行情况下,将产生26万。贫困掩盖了对心理的关注,以往研究大多在调查这类儿童的生活状况、抚养方式,而对于他们心理的研究却非常少。

2005年起,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方晓义教授及其课题组开始研究艾滋病致孤儿童的亲人丧亡、心理健康、心理社会需求和悲伤心理干预问题。研究项目之一是“中国艾滋病致孤儿童的亲人丧亡和心理社会需求:一项纵向评估(Bereavement and Psychosocial Needs among Children Orphaned by AIDS in China: A Longitudinal Assessment )”。该项目是方晓义教授与美国韦恩州立大学Xiaoming Li教授共同申请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2005年资助项目,是一项2005-2009年为期四年的纵向研究。该项目是国内外迄今为止对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认知发展、教育状况、营养指标、疾病状况、家庭环境、与抚养者关系等最全面、最系统的、有巨大影响力的艾滋病致孤儿童研究项目。

课题组对中国特有的有偿献血艾滋病感染者比较集中和典型的地区展开了深入调查,已经访谈了包括孤儿院双亲孤儿,亲戚照顾双亲孤儿,单亲孤儿、非孤儿在内的55名儿童和包括照料者、社区成员、当地领导在内的21名成人,并测试了1600名儿童和400名成人。

该项目从儿童和成人的角度,以儿童、家长、教师三位一体来评估艾滋病致孤儿童。经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和对第一轮数据的分析发现,艾滋病致孤儿童经历了多个创伤性事件,如父母死亡、被遗弃,被虐待,被歧视等。在经历这些事件之后,儿童有很严重的抑郁、孤独情绪,甚至会表现出严重的退缩行为,但是照料者和任课老师都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基于对艾滋病致孤儿童心理状况的调查,开始了研究项目之二: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悲伤心理干预研究。该项目来自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儿童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和悲伤特点设计和进行心理干预。项目开始于2006年,为期一年。选取了孤儿院65名艾滋病致孤儿童进行了六次心理干预,同时设立了有62名儿童的对照组。心理干预在建立小组关系之后,通过系列的游戏和活动的方式,如“信任摔倒”、“画我的一家”等,将重点放在了悲伤表达、倾诉、获得社会支持、问题应对、未来发展上。

干预结束后,艾滋病致孤儿童在小组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他们的心与心连接得更亲密无间。表达了内心表达压抑多年的悲伤和对父母的思念。因为获得了问题应对的一些技能技巧和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优点,所以对自己的学业和未来充满了信心。

方晓义教授针对艾滋病致孤儿童这一社会弱势群体的两项研究,在严密的研究设计和科学的研究态度下,力图在了解艾滋病致孤儿童心理问题发生、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全面地为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服务。课题组成员在不畏艰辛深入农村基层进行调查的同时还多次对当地的孤儿院照料者、医生和家长提供心理方面的培训,使他们及时为儿童提供心理帮助。两个项目相辅相成,既有基础的访谈和调查,又有深入的干预和救助,这样既了解了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又帮助他们解决了心理健康问题。

 

(六)  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开展专业心理疏导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发展心理研究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迅速组织人员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

(1)申继亮教授作为教育部灾区中小学心理援助专家工作组组长,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即带领专家组到成都、绵阳等地先后开展了910多人次的“危机事故应激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和专业督导,对绵阳市5个帐篷学校56个班级的2800多师生进行了心理教育活动,对60多个师生进行了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获得了学生、家长、教师和群众的高度评价。

(2)受教育部委托,发展心理研究林崇德教授、申继亮教授等在灾后第一时间组织所里师生编写了《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震区中小学生心理援助手册》和《我们一起度过——献给地震灾后的孩子们》两册书籍,并于2008年5月20日送往灾区。

(3)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委托,申继亮教授带领专家团队为教育部起草了《关于灾区中小学开展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该文件对灾区中小学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工作的科学、规范、有效开展起到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4)受教育部师范司的委托,申继亮教授组织国内最优秀的心理专家,对来自成都、绵阳、德阳、广元、雅安和阿坝六个重灾区的300名教师进修学校和中小学骨干教师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康复教育国家级培训,培训共持续三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实施心理干预工作者培训计划。发展心理研究所申继亮教授等积极参与北师大心理救援队的组建和培训工作,对招募的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进行培训,并积极带队奔赴灾区开展心理干预和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