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食品卫生局:张新民:工业化背景下的影像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5 16:08:40
张新民:工业化背景下的影像思考
  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09月29日电    几乎没有人会忽视张新民的摄影作品带来的视觉冲击,尽管这样的冲击根本谈不上什么愉悦。在张新民略显凝重的影像世界中,我们轻易捕捉到了一个摄影家在社会转型期的忧患意识和他所一贯关注的那个群体的悲欢。

    张新民说,摄影并不复杂,摄影仅仅是他表达思想的工具,而且摄影这种表达形式要比文字、比绘画更直观,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张新民的摄影作品凸现了这样一种特质:他的作品因为强烈的纪实风格而给观者带来震撼,这是张新民摄影艺术的独到之处和魅力所在。优秀的纪实风格的摄影作品是一首凝固的诗行。在一幅名叫《流水线》的摄影作品中,张新民将他的镜头定格在流水线上一个年轻的女工打瞌睡的刹那。饱满的构图和黑白色调的影像处理,使得整幅作品充满了浓郁的叙事风格,整幅作品扣人心弦,引人遐想。而在另一幅名叫《高楼洗墙工钟家财的手和脚》的摄影作品中,大量的画面被一双皲裂的手脚所占据,如果不是张新民介绍,我相信所有人都不会相信,这双手脚的主人是一个年仅23岁的青年。还有《挤车的农民工》,还有《10平方米10户人家》,还有……

    这就是张新民的影像世界,他的镜头总是习惯于对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最朴素也是最真实的生活。张新民来自深圳,他更早地感受到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时带来的诸多的社会矛盾,这样的矛盾为张新民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灵感和创作题材。张新民说,他从不认为这样的矛盾是一种苦难,这就是生活,是整个民族发展的必需。

    张新民的摄影作品中,看不到丝毫刻意的雕琢和人为的做作,这来源于张新民真诚的生活态度和一个摄影家对摄影对象的尊重。“深圳是咱们国家最早实现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的地方,也是农民工最集中的地方,我之所以习惯把那些在深圳打工的农民工作为拍摄的主体,是因为我们的心是相通的,在深圳,他们用他们的技巧谋生,我也是在用自己的技巧谋生,在人格上我们是平等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认知,才让张新民一次次游走于这个被称为“城市边缘人”的群落中,并为这个群体用影像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心灵浅唱。我奇怪于张新民为每幅作品起的标题。大多数摄影家在为自己的摄影作品命名时,总是力求用标题完成对摄影主题的升华。张新民却习惯于在标题中用一种平淡的或是朴素的口吻,简单地介绍作品的出处和拍摄的时间,因为他把所有的自信都交给了观众。他认为没有人会看不懂他摄影作品的主题,因他的作品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足以让人怦然心动,就足以发人深省。

    恰是因为这样,张新民的作品才显得与众不同。张新民拥有独立的艺术理念,但他对其他的艺术思维并不排斥,他认为只有百花齐放,才会对摄影事业本身产生推动。他甚至不愿意对别人的作品评头论足,他说,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本身就是生活,至于对生活细节的发现和感知,对摄影主题的提炼和挖掘,都来自于摄影家的艺术修养,而这种修养的核心就是对生活的真诚。

    张新民简历

    1952年生,记者,现居深圳

    1980年以前从事文字编辑工作。1981年接触摄影。曾获取1992年度人民摄影杯全国新闻摄影比赛大奖,第十届尼康摄影比赛特等奖、深圳市1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铜牌奖、第三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广东省鲁迅文学奖、深圳市大鹏文艺奖。

    2000年出版《流坑———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最后的标本》(浙江摄影出版社)(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李 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