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摄影艺考培训班:汉孝子“董黯”与“董城”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4:18:39
  • 汉孝子“董黯”与“董城”考
作者:凤港老李

孝感妇孺皆碑的莫过于汉代大孝子的故事,即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正因为有诸孝子的孝行,被传颂得动天、动地、动人,从而使本邑县置得名为孝感,堪称闻名遐迩的孝子之乡。然而千百年来,随着人们口碑材料的世代传延,在传颂汉孝子董永“孝感动天”的同时,竟掩盖了一个被皇帝封赐的“汉孝子董黯”的故事,实为偏颇造成的遗憾。董黯何许人也,他与孝感历史上的董城有什么关系,董城何在?面对这个问题,本文试从考古的角度,结合典籍资料,粗述其管见。谬误之处,敬请诸专家学者勘正。
一、董黯其人其说
董黯,史不见经传,其孝事只在清人吕景端《校正尚友录•卷十四》及《孝感县志•流寓》中有载,内容基本相同。其曰:“董黯,字叔逹,其先句章人,汉江都相仲舒裔孙也。事母孝。比邻王寄,母以黯能孝讽寄,忌之。伺黯出,辱其母。黯恨寄,及母死,黯斩寄首以祭母,自陈于官,和帝诏释其罪,且旌异行,召拜郎中,不就。后侨寓孝感。今邑北百三十里有黯墓。”
这段记载给我们陈述了多方面的材料:①董黯祖籍为句章人(今浙江余姚东南,东汉时为会稽东部都尉治所)。②汉江都相董仲舒的后裔。③董黯平时对母亲行孝,后杀了侮辱他母亲的隔壁王寄,并把头用来祭祀死去的母亲。④杀人知罪,投诉官署,申报朝庭。⑤汉和帝刘肇(公元89—105年)见他平生事孝,赦免他杀人的罪行,并赏封郎中的官职给他做。⑥董黯弃官不做,后告别家乡,迁居孝感。⑦孝感城以北一百三十里的地方有董黯的坟墓。
那么董黯其身世如何呢?按《校正尚友录统编•卷十四》中说:“董黯,汉,字叔达,句章人,仲舒六世孙。”那么他与董仲舒的董氏家族有着血缘关系,有必要弄清楚董仲舒的身份。董仲舒,西汉唯心主义哲学家(公元前 179—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景县董家庄)人。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任江都相等职①。这就不难看出一个问题,董仲舒原籍河北景县,而董黯原籍浙江余姚县,两人生存的时代一为西汉中期,一为东北,时隔280余年,又怎么附会到一起了呢?当然与当时的时政及风气等方面有关。两汉之际,宫庭械斗激烈,王朝横征暴敛,豪强地主虎噬狼吞,农民纷纷破产流亡,农民起义接踵而起,时局动荡。同时,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继续维护着反动统治的地位,因此造成了“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②,民不聊生的残破局面。直至东晋开始,也出现了“幽、冀、青、并、兖五州及徐州淮北流人,相率过江淮”的惨状。因此,在当时那种时局下,董黯家被迫走向流亡生涯是有可能的。从而认为:①确因董黯的祖源在河北,因战乱或饥荒逃亡,南迁至浙江定居。②大有名门望族,攀强附凤的结果。③董黯家世应为寒门,而不是官富之家。
董黯除恶祭母,皇帝赐官不受,如东汉时(公元89—105年间)从浙江流寓到孝感后,究竟定居于何地呢?《中国地名大辞典》记载说:“董城,在今湖北孝感县北,以孝子董黯得名。”董城又在何地?孝感县志载:“孝感北百三十里有董城,昔孝子董黯家焉。”这两条记载为我们提供了线索。于是带着这个问题,寻求着真理的探索。
二、董城的发现与“董黯”命名的关系
1980年,孝感地区文物考古工作者,在位于孝感城北100余里地的花园镇境内,发现了一座古城址,民间贯称“董城”、“百灵王城”、“草甸防城”、“草店坊城”等名。
草甸防城位于花园镇北2.5公里,南临澴水河,北靠武家岗,东濒澴河滩,西依京广铁路,地处河滩的二级台地上,海拔高度在37至45米之间。城址呈不规则方形,总面积约300余亩。现存城垣、楼橹、房屋基址、城门、护城河等沥沥在目。四面城垣面宽17.5,底宽32,残高2.2至3.2米。楼橹台基现存三座,高出平面3—6米(南角楼基址已毁)。护城河置于西、北两面,宽18.5—20米,深2.15—3.35米,东、南两面均以澴河作自然屏障。整座城址土垅高耸,气势雄横,举步登临,深奥莫测。
1989年,因107国道要通过草甸防城,湖北省考古所会同孝感地区考古队,对此城址进行了勘探和解剖工作,从而揭开了神秘的面纱。通过对出土文物及地层成因的分析,草甸防城城址内含有四个时期的文化物,即①城址外以西的底层,被压着西周时期的文化。②东周时期文化。③秦汉时期文化。④六朝时期文化。通过对西城垣的解剖,考证出了城址成因的时代及性质。草甸防城始筑于战国晚期,至秦汉、六朝时期继续延用。从城址构筑形制和所在的地理位置综合分析,此城为战国秦汉时期的一座重要军事城堡③。
草甸防城是否是董城呢?它在何时又改为董城的?按孝感县志“孝感北百三十里有董城”之说,我们认为,在长期的田野考古调查中,在孝感以北一百三十里地的花园、王店、周巷、季店以及毗邻的安陆、应山、黄陂等边远一带范围内,至今还未发现第二座古城址。仅在花园以北约30里地的应山境内太平镇,发现了一处大型晚期遗址,但不可与此城匹比。况且草甸防城位置正在孝感以北的100里之外。因此认为县志记载可信,草甸防城应该就是历史上的董城。那么董城更名于何时呢?《晋书》•朱伺传载:“建兴中(公元313年),陈声断江抄掠,陶佩遣伺为督护讨声,伺潜军袭声,声退保董城,伺率诸军围守之”。这是记载西晋时期发生在董城的一件事,即荆州刺史陶佩派安陆郡将朱伺追缴逆徒的一次战斗。从中不难看出:①董城之名早在西晋时期已被袭用,其得名应在之前。②董城是一处重要的军事重镇。那么董城与董黯有什么关系呢?1、从史料上分析:“董城,昔孝子董黯家焉”,“今邑北百三十里有黯墓”。从这条记载看,虽是出自清代志书之列,但也是古人师承前人的志书实录。故而推知,董黯自东汉时从浙江迁徙到孝感定居,就是生活在当时作为政治、军事、文化中心的花园北部草甸防城一带,并且死后葬于澴水之滨野的。至唐代时尚有“吏部尚书徐浩所书碑碣见存”。2、从“孝”风上分析:孔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明王以孝治天下”,《孝经•圣治章》。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就主张以仁、孝、忠、义训服如民,以治于天下,即被历代帝王尊奉为孔圣人。至两汉时期,又以董仲舒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之说,形成一套“天人感应”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致使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尤甚。以至汉武帝时,各州设立孝经师,选择官吏以孝廉为重要准则。大力奖赏孝事者,或免除赋役,或赐以财物,或授以官职。更有甚者是孝武帝刘骏,本以伐逆即位,故改年曰孝建。至唐代,唐玄宗还颁布敕令,大肆宣扬《孝经》一书。在这种“世传儒学”的氛围中,作为当时处于经济繁荣的重要城镇——草甸防城,出了个皇帝勅封的大孝子董黯,何不假名而载誉,从而得到朝廷的恩泽呢?因此以孝子董黯而命“董城”是可信的。
三、董城的历史变迁及作用
董城,曾一度雄踞楚北的军事重镇,在历史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几千年的历史沉浮,改朝换代,历尽苍桑。虽有古人偶作评点,零星记载,只不过是寥寥数语,浮光掠影,署不能激起历史之勾沉,给她一个公平的评价。董城的历史变迁究竟如何呢?考古材料充分证明,早在西周时期,董城其地望并不是城址,而是一个遗址。这里居住着许多“汉阳诸姬”之族民和土著族民,其部落分散在不远的澴河两岸,其附近现已发现的有白莲寺、殷家墩、聂家寨子等多处商周时期的遗址。到了东周时期,群雄称霸,争夺天下,这里为楚国的势力范围。春秋初年,在汉水及涢水流域,大洪山西侧及以北地区分布着许多姬姓诸侯国,楚国即开始征伐这些小国家④。楚武王时曾越过汉水连续三次征随。公元前703年武王伐 (今湖北襄樊市北),公元前701年伐郧(今湖北安陆),公元前699年伐罗(今湖北宜城西),公元前655年,楚成王向东灭弦(今湖北浠水东)。而地处鄂东北地区的孝感“董城”,正踞于大别山、桐柏山南麓之要隘,北控中源,南扼长江,应是楚国的一个城邑或军事重镇。根据对城址的解剖材料分析,战国时期遗物属于楚文化,此城的始筑年代当在战国晚期,并且是在西周居住遗址的基础上起筑的,汉代邦修过。当时该城的名称应为“草甸防城”,而不是今人讹传的“草店坊城”。顾名思义,甸:即指城池郊外的地方;防:就是防御之意。故草甸防城的功能应为军事防御的邑城。
秦汉时期,董城继续延用,为鼎盛时期。城内堆积着这一时期的筒瓦、板瓦以及陶器皿残片达0.8米厚,此城仍用作军事,这在1986年在离城西南3里的田家岗,发掘的战国、秦汉墓群中得到印证⑤。此处共发掘秦汉墓90余座,其中不少的墓中出土了兵器铁剑、铁刀、铁弹丸、铜矛、铜箭镞、铜驽机等。因此城址与墓地有着内在的联系。
三国至两晋时期,董城逐渐衰落,这在城址的文化内涵中已反映出来。这时期的文化遗物甚少,而董城的正式得名即肇于此时(因当地的汉孝子董黯而得名)。董城仍用作军事,这在《晋书》朱伺传中得到证实。
南北朝时期,董城则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再不是军事城邑了,而是一处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于一体的县邑置所。据《孝感县志》建置沿革载:“孝感,春秋战国为楚地,秦属南郡,三国时为魏境,属江夏郡。南北朝时,公元454年(刘宋孝建元年),析安陆东境置孝昌县(因汉孝子而得名),属江夏郡。”董城位于古安陆之东部,与今安陆市比此相隔30余里,其地望与历史记载相符。又据《中国历史地名辞典》载:“孝昌县,南朝宋孝武帝时置,治所在今湖北孝感县北,唐后期迁治于今孝感县。元和三年(808年)废,咸通中复置。五代唐同光二年(924)改名孝感县。”因此董城当为孝昌县治所。另一方面从董城内的文化遗迹来看,考古资料证明:位于城内正中有一块略高于四周0.5—0.8米的台地。台地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00米,上层分布着丰富的六朝及唐代遗物,有陶器、瓷、建筑构件瓦头、瓦裆等。下层则为汉以前东周时期的文化层。在城内的中部略偏北发现一座夯土台基,台基在地表向下0.5—0.8米出现,高约0.8米,南北长60,东西宽35米,此台基为汉以前的建筑基址⑥。这就表明,董城的地层堆积物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由于使用功能的不同,因而作为县邑置所的建筑范围也随之扩大。直至后唐同光二年(924年),为避皇祖国昌之讳,改“孝昌”县为“孝感”县,董城仍为孝感县的置所,隶属安州。
四、董城发现的意义与作用1、从考古学上讲,董城是一座东周至秦汉时期的军事城邑,且文物丰富,保存完整。地理位置险要,北控义阳三关(武阳关、黄岘关、平靖关),南达江汉,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它的发现,对于研究楚国的政治、军事、城址的构筑形制及文化渊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因此1993年得到了湖北省的重视,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为研究古代县邑建置沿革,以及地理变迁等提供了可索性材料。
3、为宣传孝感,建设孝感,开发以孝文化的人文景观,再现古城风貌,提供了条件。
因此,随着孝昌县的复置,社会的进步,时代的需求,不久一日,期待着一座展现楚北名茶之府、孝子之乡、文物之邦的历史文化名城将从这里崛起。


注释
①《简明中国大辞典》。
②《后汉书•仲长统传》。
③、⑥孝感市草店坊城的调查与勘探《江汉考古》1990年第2期。
④黄陂作京城遗址调查简报《江汉考古》1985年第4期。
⑤孝感花园田家岗发现战国、秦汉墓群《江汉考古》198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