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教育博客网:100个中国人的金融逻辑(028-02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2:37:27

100个中国人的金融逻辑(028-029)

2010年12月09日 14:36:27分类:金融逻辑

  导读 /Walden:金融的逻辑在于取道明势
   /孙长清:大社会视野下的金融 
 
 
   028
   发言人:Walden
   观  点:金融的逻辑在于取道明势
   现  场:豆瓣读书
   时  间:2001-07-01 
   


   金融从本义上讲无非就是体现了货币的时间价值,金融技术的改进和产品的更新使得现代生活越来越有效率。它既是财富的代名词,也是制造财富的工具。大学期间学习金融,更多的是从金融产品和金融技术的角度去探寻金融的含义,而忽略从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去思考金融的作用。陈志武教授的《金融的逻辑》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拓宽了理解金融世界的视界。
 
   陈志武教授从金融是什么开始谈起,逐步阐释资本化的逻辑、金融的逻辑、金融危机的逻辑、股市的逻辑以及文化的金融学逻辑。从各个角度剖析金融于社会全局的影响。由于这本书是陈志武教授多年专栏文章的辑录,有不少重复的分析论证,但这并不妨碍他以通俗化的语言告诉大家他所理解的金融的逻辑。与《货币战争》近似于阴谋论的演绎不同,陈教授从金融发展和国家战略的角度指出,金融现代化是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发展市场经济和建立法治社会是保障金融发展的基础。
 
   中国历来讲究的传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治国理想,重农抑商,谈不上金融发展治国的道理。就是到了近代,西方的崛起也是以技术革新为基础的。金融治国这个概念在中国的语境中不免让人疑惑。儒家思想统治中国两千多年,产生了几个盛极一时的朝代,多年来读书人的政治理想都寄托在出现一个明君的身上,期待以德布天下。然而不幸的是,历史却一直在暴乱循环,朝代的崩溃除了外族入侵等因素之外,财政的崩溃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尤其以近代中国为典型。反观西方的发展,以工业革命为起点,同时鼓励商业、发展金融,资本与技术的结合进一步巩固了发展的根基,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制度的变革和文化的繁荣,西方文明全面超越东方文明。尽管不完全同意陈志武教授金融地位至上的观点,因为国家的发展有制度、文化、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金融的作用却远远不可小视。金融扮演是资源分配的角色,任何社会制度下都存在分配的问题,一国的贫富、均衡取决于金融系统在这个制度的下的表现情况。如果金融资源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财富分配会造成极大的不公,社会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如俄罗斯不久前的寡头政治。相反,如果在一个规则公平的社会中,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到社会财富的分配当中,这将激发整个社会巨大的创富热情,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所以,陈志武教授从大社会的角度阐述金融发展的意义,当就是金融的逻辑所在吧。
 
   金融的发展对社会的贡献也不是尽善尽美的,从近现代的历次经济金融危机中可以看到,由于人类的贪婪以及对市场规则的破坏,金融危机将不少国家推向崩溃的边缘。金融危机的逻辑在哪里?从陈志武教授那里可以看到,规则的不完善以及破坏规则的举动,使金融系统本身失去自我调节的能力,人类的贪婪进一步加速了规则体系的失灵。金融的问题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造成沉重的损失。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原因也是众说纷纭,如贪婪、监管的缺失、杠杆的滥用等等,其实归结到一点,那就是部分金融规则缺位和失灵了。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加大了监管力度,修改了信用衍生产品的规则,同时控股了濒于破产的金融企业,事实上是对金融系统规则的修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治的健全让所有人相信规则是公平的,经济就可以实现自我修复,我们有幸见证了这一个过程,次贷危机爆发后的一年多时间,世界被拉入泥淖,世界又开始慢慢复苏,这就是金融的力量。
 
   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人们重新思考中国金融的逻辑。一方面,在中国出口受到严重影响的同时,以国家控股的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并没有受到多少冲击。是不是中国的金融体系就优于西方国家呢?不是的。正是因为中国的金融体系发展落后,监管层更是设置了资本管制等防火墙,选择了金融体系的自我封闭管理,金融企业没有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因此逃过一劫。但这并不表示中国就可以洋洋自得。相反,金融危机是中国金融业的一个学习机会,中国的金融管理体制、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理念以及金融环境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要以此为契机,发现自身的优点,学习金融危机带来的经验教训,从金融制度和技术上进行变革。另一方面,基于国情的考虑,在中国现有的体制下如何做到市场更加开放、规则更加公平,同时保障中国的金融安全,逐步取得在世界金融体系的话语权,也就是说,中国的金融逻辑应该如何展开。张五常的《中国的经济制度》中提到,中国经济的县域经济竞争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尽管从西方的角度来讲,中国现在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国的金融体系也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金融法律需要进一步完善。正是基于此,中国在不断推进市场化的进程中,需要加大金融体系的创新力度,加快金融规则的完善,建立一个真正公平的市场化体制。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各种体制性约束将不可避免,中国金融发展需要在制度约束的条件下展开,在约束的条件下寻找共识,达到最优的效率,不断改进,这是中国需要的务实的金融逻辑。
 
   既然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避免,既然金融系统的能量足以撼动整个实体经济,就应该明白金融时代的已经到来,金融和新技术一道继续引领世界文明进步。中国的崛起需要一个更加强大的金融体系,需要一个足以与发达国家对话的金融体系,需要足以影响世界的产品创新和金融服务。中国的金融逻辑要在不断的体制约束中找到平衡点,同时推动体制的改进。国家层面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金融战略思维,培养具备世界眼光的银行家、投资家,培育本土的金融机构,发展多层次金融体系,鼓励民间金融。建立更加公平的游戏规则,让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利用金融分配财富,真正藏富于民。大社会中的个体,亦需具备感知金融大势的敏感。不论国家金融战略的层面,抑或是个人投资的层面,置身于金融市场中,需取道明势,洞悉金融背后真实的逻辑。
 
   
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