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银宇 陌生人:“笑在最后”的幸存者(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6:49:07

作者:爱宗 


 一位让斯大林抓狂,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普京、布什、萨科奇交口称赞的传奇作家。


索尔仁尼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誉为“俄罗斯民族的良心”,2008年8月4日逝世,享年89岁。虽然他一生屡遭磨难,但他却成了真正“笑在最后”的幸存者。在索尔仁尼琴去世当天,戈尔巴乔夫对媒体说,"索尔仁尼琴的书改变了成千上万人的想法,使他们重新思考过去和现在。""他是第一个说出斯大林暴政的幸存者,他的名字和独特的生命故事将永存于俄国历史。"

索尔仁尼琴是苏联时期以揭露苏联"集中营"黑幕成名的大作家,当时被称为持不同政见者,或者说是苏联的"右派"。尽管另外一名大作家肖洛霍夫称他"是个精神不正常的人,患有夸大狂",但苏联最高当政者却不以为他精神不正常,而是害怕他表现得太正常了,因为民间称他为俄罗斯民族的良心。1974年2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宣布他为不受欢迎的人,剥夺其苏联国籍,将他驱逐出境,两年后他成为"美国荣誉公民"。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索尔仁尼琴是个良心作家,他象征着对苏联文字审查制度和压迫的反抗。作为一名作家,索尔仁尼琴遭遇的诋毁恐怕也是最多的,但他并不畏惧,而是不顾个人得失将真话揭露进行到底。在他的巨著《古拉格群岛》中,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其中有斯大林推崇的大作家高尔基(也是中国一直推崇的苏联作家)真实刺心的另一面:

上世纪20年代,一个名叫别拉诺夫的俄国犯人逃亡到英国,根据自己在索洛维茨岛监狱的生活经历写了一部书,揭露了那里地狱般的生活。苏维埃政府大为恼火。为了驳斥这本书,有关方面决定请高尔基视察索洛维茨岛,他的证言是最好的反驳。监狱主管们立即驱赶犯人把肮脏的小泥屋用白灰粉刷一遍,干草铺全换成崭新的被缛,用没根的云杉埋在路旁打扮出"林荫道",平日只用盐水煮青菜的犯人食堂也飘出了肉香。如此形式的苏联时期"面子工程",恐怕也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官方做法吧。

索尔仁尼琴写道:当高尔基一身皮装,神采奕奕地上了岛,他参观监牢、食堂,在"林荫道"上散步,一路赞不绝口。后来他提出到货运码头看看。而这时,只穿着内衣、披着麻片的犯人正在装货,怎样处置这些有碍观瞻的家伙?工头下了一道命令:"全体靠拢,挤紧些。坐在地上不要动,谁动一动就要谁的命。"然后用一块大帆布盖在他们身上。高尔基下船达一小时之久,还在那堆用帆布盖着的"货物"旁站了几分钟,但高尔基只是出神地望着远处的海面,吁了口气就走开了。他又去儿童教养院参观,孩子们穿得整整齐齐,又唱歌又跳舞十分快乐。但这时一个名叫伊利诺夫的男孩子突然开了口:"高尔基,你看见的是假的。"接着,孩子把一切都说了,提到用犯人代替马拉车,用麻袋装上犯人,扔在雪地里过夜,饭里撒上石灰,逼犯人吃下去……高尔基泪如雨下,抽泣着离开了。他的船一开,孩子就被枪毙了。监狱长闭上眼睛等待惩罚,但上级却颁下嘉奖令。原来高尔基回到莫斯科后即公开发表了《索洛维茨岛——犯人的天堂》一文,鼓吹岛上的生活无与伦比,到处都显出"寂寞和惊人的美"——事实上,高尔基完全可以保护好这个孩子,可是他选择了"遮掩真相",并间接参与了对说真话孩子的谋杀。

索尔仁尼琴与高尔基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往往最具争议的作家比最没有争议的作家真实,可信。如索氏揭露抨击苏联时政的作品《古拉格群岛》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被公众认可,便是一个证明。可我们中国人呢?对待诺奖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老是说诺奖评选有"政治标准",包括某些知名的海外华人作家也说诺奖的"政治偏见",如指印度诗人泰戈尔获奖是因为其作品认为英国"殖民地"了不起,指索尔仁尼琴获奖也是政治因素,因为他写了苏联的集中营。可一个问题是,苏联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集中营,而其他作家都像高尔基那样为权力说谎言,不是恰恰证明索氏揭黑幕的勇气可嘉吗?

苏联解体前夕,索尔仁尼琴终于获得平反,叶落归根,他于1994年返回俄罗斯,恢复俄罗斯公民身份,昔日被禁的代表作《古拉格群岛》,也可以在俄罗斯公开出版了,而且还他被俄罗斯全民认可,选他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并获得2006年度的俄罗斯国家奖。这样的作家,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俄罗斯的良心"。



附录: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1918年–2008年),俄罗斯作家、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处女作《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1962年)使他扬名海内外,讲述的是斯大林统治时期的劳改监狱生活。《第一圈》(1968年)描述的是1948年的苏联生活,被视为索尔仁尼琴最优秀的作品。他的小说《红轮》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上篇幅最长、宏大浩繁的小说,是一部深刻揭示苏共体制真实面貌的史论—政治小说,从根本上反映了苏联解体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