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美歌手:存款出逃 银行业务曲线转型风险隐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0:09:58
款出逃 银行业务曲线转型风险隐现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银行业又现存款大搬家!

  从净减少4678亿元到净增加713亿元,住户存款在4、5两个月经历一场大逆转。

  6月13日,央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11万亿元,同比多增19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713亿元,逆转了4月份减少4000多亿元的势头。受

到住户存款大幅减少的影响,4月份人民币存款仅增加3377亿元,同比少增8325亿元。

 

  不过,逆转恐怕只是暂时的。银行存款“外逃”到银行理财产品的趋势正愈演愈烈。

  6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CPI同比上涨5.5%,创下34个月以来的新高,然而央行仍然不加息,继续采用数量型收缩工具宣布再提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的存款大搬家,是货币政策紊乱的表现。”一位股份制行高管对本报记者表示。一方面,央行一再调高存款准备金率,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被迫靠大量发行短期理财产品留住存款;另一方面,长期的负利率实际上在逼迫银行存款资金“出逃”。

  但是“出逃”之后,在股市低迷、房地产限购的情况下,资金仍然找不到很好的出路,于是大量滞留银行体系,成为银行理财资金。

  在另一边,受制于信贷规模管控,银行“表内”无法贷款,然而实际的贷款需求旺盛,银行大量代销信托理财产品,“曲线”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或通过委托贷款,将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均放在“表外”匹配。

  资产和负债业务的双重表外化,给监管带来挑战。同时,加剧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风险。更为可怕的是,“表内”和“表外”的风险没有隔断,当经济下行时,银行被迫动用“表内”信贷资金去替换“表外”理财资金的案例恐将大量出现。

  1. 存款“出逃”

  历史上存款搬家在千亿以上规模的现象并不常见。

  根据央行的统计数据,2007年4月、10月及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国内住户存款均发生了多则近7000亿、少则1600多亿的搬家现象,但同期股市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与今年4月份的情况迥然有别。业内人士多认为,存款没有流向股市,而是大量转化为了银行理财资金。

  居民存款虽在4、5两个月经历一场大逆转,但并不说明这种趋势得到任何遏制。“4月份住户存款大幅减少的原因一是负利率导致资金外流;二是4月末是季初,一些在一季度末到期的资金重新投资于理财产品也导致存款减少。5月份是一个季度的中间,存款增幅相对正常,住户存款增加700多亿元与往年相比也不高,主要还是理财产品吸引了大量资金。”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

  另一个原因则是,4月存款异动引起各家银行高层警觉,5月份各家银行“下死力”拉存款。比如5月份发行的7天、14天短期理财产品,到5月末结束,理财资金重新“回归”为存款。

  支行层面为了应对存款考核压力,甚至会说服客户提早赎回理财产品。工行资产管理部一位人士曾对本报表示,支行在月末、季末时点,补贴客户部分收益,让客户赎回理财产品,是令总行资产管理部门最头疼的事情。

  为了配合存款考核,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发行部门已经形成了高度的自觉,跨月末时点发行理财产品。比如,一款理财产品在5月28日开始申购,客户的申购款就体现为银行的存款,直到6月1日,理财产品成立,申购款才从银行“表内”划走。

  多家银行的分支行行长对本报记者表示,6月份的存款争夺战更为激烈,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发行短期理财产品。“我们又不能提高存款利率,给客户返点佣金或送个礼品,监管部门都要查处,只能靠发理财产品了。”北京一位股份行支行行长表示。

  在这场以理财产品为“道具”的存款争夺战中,以股份制行为主的中小银行攻势猛烈,大行中,除了工行、建行,大都处于被动应战态势。中信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4月份四大国有银行以及交通银行均出现存款大幅净流出,而中小银行成为吸存主力军。

  与此相呼应的是,中小银行是发行理财产品的主力军。据普益财富统计,4月份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556款理财产品,占发行总量的42.03%。与此同时,中小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亦普遍高于大银行,一些3-7天期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甚至高达6%。

  一位国有大行风险部总经理认为,股份制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比较差,然而扩张的冲动又很强烈,所以开始大搞理财业务,与大行在存款上展开颠覆性的竞争。

  2. “饮鸩止渴”

  普益财富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全行业理财产品的募集规模达到了5.6万亿元,而去年全年总募集规模也不过7万亿左右。今年以来理财产品还呈现出短期化的趋势,目前银行发行的1个月(含)以下期理财产品在所有期限产品中市场占比是最高的,约为30%-40%。

  靠短期理财产品“截留”存款,在前述股份制银行高管看来,是在“饮鸩止渴”,但无奈之处在于,任何一家银行都无法打破这个魔咒。

  其中的缘由在于,2009和2010年,银行业新增信贷分别高达9.57万亿元、7.95万亿元,商业银行的存贷比总体上逼近75%的监管要求。同时,2010年银监会开始推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贷款新规,颠覆了“贷款派生存款”的业务增长模式。在此基础上,央行又一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一位股份制行高管在4月初与本报记者交流时表示,屡次上调的存款准备金率压得银行喘不过气来。当时,存款准备金率尚为18%,他分析说,股份制行的存贷比平均在75%左右,加上18%的存款准备金就是93%,此外,还要在央行和其它银行储备6%—7%的备付金,存款用于支撑这三

  项基本就没了。

  但是,银行还要买央行发行的票据,买国债,以及其它一些同业往来,这些钱加起来占银行存款的6%—8%。“这就是说,银行还有6%—8%的资金没有着落!”他说。

  如何解决这些资金来源,一种思路是靠同业存款来解决,但在整个同业资金都紧张的时候,资金昂贵暂且不说,来源不稳定是银行最大的苦恼。

  在他看来,流动性风险已经成为目前中小银行需要面对的“头号风险”。流动性风险不像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贷款问题那样,可以“时间换空间”。

  在4月19日召开的2011年第二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再次对防范流动性风险提出三点要求,并敦促银行进行流动性压力测试。银监会已经从6月开始考核商业银行的月度日均存贷比。

  一方面,银监会对存贷比的监管要求在提高,另一方面,负利率长期持续,银行少数能留住存款的手段之一是发行理财产品,并上演“价格战”。

  进入6月份,随着监管层对银行实施日均贷存比考核,存款竞争变得更为激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变得更密集,预期收益率上调更是掀起一场“价格战”。以招行为例,近日其全面提高了各个系列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水平,提高幅度从0.05%至1.2%不等,尤其是21天期限的“点贷成金”产品,年化预期收益率水平一次性从原先的2.8%调整至4.0%。

  整个银行业目前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局面,银行留住存款的压力很大,但又在不遗余力地发展理财产品,将资金推向“表外”,原因何在?

  “你不发理财,客户的钱马上搬家到其它银行,到时候,你不仅肉吃不到,连喝汤的机会都没有。”北京一家股份制行支行行长的话点破了其间存在的囚徒困境。

  3. 双重“表外化”

  存款“出逃”到理财,是银行负债方的表外化,实际上,出于规避信贷规模管控的需要,银行资产方也在急剧“表外化”。表现为,银行今年大量代销融资性信托理财产品,委托贷款急剧放量。

  “好多分行根本没有信贷额度了,要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只能靠发信托理财产品。”一位股份制行私人银行部人士表示,受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0〕72号,下称72号文)影响,传统的信贷类银信合作(信贷资产买卖和理财资金发放信托贷款类)基本停止,但是信托仍然是满足客户融资需求的重要途径。

  新的操作模式是,银行将企业介绍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量身定做一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银行代销该信托计划。这样,银行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而理财客户获得了较高的收益,资金暂时留在银行。

  但受《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影响,信托公司有限的净资本无法支撑这种新的银信合作模式急剧放量。因而,一些银行也开始抛开信托的“壳”,大做委托贷款业务。

  央行数据显示,一季度委托贷款增加3204亿元,是去年同期增加额的2.1倍。利率也大幅攀升,以浙江的香溢融通(600830.SH)为例,最新一笔委托贷款年利率已达21.6%。

  委托贷款是“双重表外化”的典型代表。其原理在于,银行存款负利率,客户不愿存款,理财产品收益也无法达到客户要求;而另一边,尽管企业愿意支付较高的利率,银行受制于信贷规模控制无法贷款,银行干脆就在“表外”将二者匹配到一起,撮合交易。

  不升息难抑表外化冲动 银行业务曲线“转型”风险隐现

  目前还盛行的另一种模式可以称为“信贷资产阶段性表外化”。比如,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协议,由其先向某个客户贷款,明年初,银行有了信贷额度,再将信贷资产买回来。小额贷款公司的“能量”不容小觑,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3027家,贷款余额2408亿元,一季度累计新增贷款427亿元。从规模上看,小额贷款公司已经和一个中型股份制银行相当。

  与此同时,“变种”的信贷类银信合作并没有停止,而是不断创新。

  比如银行目前热衷于发行组合投资类理财产品,称产品投资于债券、票据、信托等。按照银监会的规定,组合投资类产品要按比例,计算其中银信合作的额度。“但实际上,银行不会告诉监管部门,监管部门也不一定能发现。”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产品设计经理说。

  组合投资类理财产品因此成为这类隐秘的银信合作产品最好的藏身之处。在监管规定未严格执行的情况下,只要一款产品投资标的中涉及除信托贷款的其他领域,哪怕只有1%,也被视为组合类投资产品,不被计入表内。市面上在售或已售的此类产品大行其道,均宣称投资于多种资产组成的资产池,包括优质企业的受益权、信贷资产等,但几乎无一明示具体投资于哪家公司或项目。

  如建行近期发售的一款理财产品说明如下:本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与“乾元日新(鑫)月异(溢)”按月开放资产组合型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募集资金一同投资于优质企业的股权(收益权)、信贷资产、应收账款等资产,债券、同业存款及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投资工具。

  另一种规避监管的办法是,借助信托的灵活功能,将信贷类银信合作也可“包装”成财产受益权投资产品。比如,某个企业自有某栋商业物业,信托公司可以设计一款信托产品投资于该物业的租金受益权,然后银行发行一款理财产品,投资于该信托产品。这样,银行仍然“曲线”满足了该企业的融资需求,而整个产品说明里见不到“贷款”、“信贷”等字样。

  更有甚者,可以将贷款也包装成财产受益权投资产品。比如银行要对A企业发放贷款,先让一个资金富余的企业B(如央企的财务公司)向A贷款(可通过银行委托贷款),然后信托公司发行一款信托产品投资于B企业对A企业债权的受益权,银行发行一款理财产品投资于该信托产品。

  4. 风险隐现

  银行的“双重表外化”从2009年开始急剧放量。银监会在2009年的年报中表示了对“资产表外化潜藏风险”的担忧。

  伴随银信合作达到2万亿的天量,银监会最终叫停了信贷类银信合作并出台了72号文,要求银行在今年底前将“表外”资产转入“表内”,并计提拨备。

  “银监会此举非常必要,要不然今年不知道会出现多少风险事件。”一位信托公司总经理对本报表示,业内已经出现过银信合作发放信托贷款,然而企业还不上贷款,然后银行被迫向企业发放贷款,替换银行理财资金的案例。

  银行被迫“埋单”,一方面是因为信托公司本身只是一个“通道”,贷款企业和资金都是银行找来的,另一方面,银行理财绑架了银行的信誉。

  “客户将理财产品当成存款来买,银行将理财产品也当成存款来卖。”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指出,由于销售误导严重和信息的不对称严重,银行理财产品的“超常规”发展让人感到不安,因为银行“表内”和“表外”的风险没有真正隔断。银行“表外”业务的扩张,实际承担了巨大的风险,但却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对冲机制。“表内贷款如果出现损失,拿拨备冲了就是,而表外贷款出现了风险,却只能转嫁给表内。”

  比如,在新的银信合作模式下,银行找信托做“壳”设计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银行代销,最后如果基础资产恶化,融资方无法还款,“兜底的必然是银行”。因为任何一家银行届时都无法承担声誉上的巨大损失,而被迫动用表内贷款替换理财资金。“这相当于埋了一个定时炸弹。”前述人士认为。

  若真正实现“表内”和“表外”风险隔离,同时对“表外”资产扩张建立相应的风险对冲机制的基础上,受访的多数金融界人士认为,“表外化”是一种必然。

  “中国金融业的资产结构正在发生重构。”社科院一位金融学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储蓄存款加速向资产管理行业流动,推动银行理财、信托、基金等整个财富管理行业大发展。

  尽管从趋势上看,银行理财必然大发展,但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如此迅猛,仍然是值得警惕的。“资金脱媒肯定是个必然的趋势,但是这么早的,出现了大量脱媒的现象,我认为极不正常。”一位国有大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认为。

  短期来看,避免银行继续靠发短期理财产品“饮鸩止渴”,让流动性风险加剧的办法是,央行尽管变数量型收缩工具为价格型调控工具,也就是尽快加息,让不应该这么早“出表”的资金重新回到银行“表内”。而长远来看,则应该推动利率市场化。

  农业银行战略管理部资深分析师付兵涛认为,银行理财产品“价格战”就是银行之间争抢存款的一种迫不得已而为之的现象,某种程度上这可以视之为利率市场化(存款利率上浮)的一种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