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拉对美元:千年土陶 喀什气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6:52:29

千年土陶 喀什气质

http://www.tianshannet.com 天山网   2011年06月23日 00:18:41    我来说两句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喀什街头等待出售的土陶制品。新疆都市报记者 候菲

对于喀什,我有一种认知:这里是一个有关古代西域记忆的活态基因库。至今依然屹立着的高台民居体现出这种记忆的深刻。初次看到高台民居,对于我的视觉是深度震撼的。深黄色的夯土还原了新疆大地的颜色。这也迎合了新疆绿洲的本来气质。土陶也正是这样的一种颜色和气质,当我看见它优美的造型时,它就让我进入了最初古老的空间里。

寻找传人

细细的阔孜其亚贝希巷早已成为喀什高台民居知名传统手工艺展示的“名片”。

阔孜其亚贝希意为“高崖上的土陶”。之所以这样命名,也昭示了这条小巷的用图——土陶是这里的全部。

阔孜其亚贝希巷位于喀什老城内地势最高的一条长达数百米的高崖。这里生活着603户居民,总人口约2450人,全是维吾尔族。

“531号”的主人祖农·阿西木江是这里有名的土陶传承人,而土陶这项技艺也已经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我看来,土陶所代表的文化含义,至少不亚于那些在博物馆中安静地注视红尘的文物。

陪同我们前来的喀什文体局的同行亚生已经在事前向我们介绍了祖农·阿西木江的情况。“他家世代从事土陶制作。根据了解,目前已经是第六代了。第一代是苏皮,二代是祖农,三代是提依甫,四代是阿西木,五代是祖农·阿西木,六代是吐尔逊·卡日。”

在全疆各地的民间传承人中,具有完整传承谱系的不少,祖农·阿西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世代相传的土陶制作技艺使祖农·阿西木在当地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看着祖农·阿西木店门口摆的各式各样的土陶制品,我禁不住感叹,即便岁月流逝,这些古老的工艺依然有着如此坚韧的生命力。

自然条件成就完美土陶

祖农·阿西木开始制作了。亚生看着他和泥给我们介绍说:“维吾尔族制陶流程基本上和内地差不多:备土、和泥、闷泥、揉泥、造型、上釉、烧制、加工。这里的土陶好,关键在土质。在高崖土层中有一种叫‘色格孜’的土,土质细腻,粘性强,是制作陶器的绝好材料。传说在800年前,有个制陶匠人首先发现了这种土,于是就在土崖上建造了第一个土陶作坊。随后相继有很多人在高崖上开设土陶作坊。一代代传到今天。”

土陶其实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我曾在南北疆的博物馆看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这些造型生动优美的土陶呈现出的美感令人感动。在遥远的原始社会,人们已经有了对生活美的追求。在他们的巧手里,泥巴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用具。以至于20世纪初的外国考古学家一致认为,中国彩陶文明的起源应该是两河流域。好在中国考古学家在甘肃四坝文化、齐家文化乃至红山文化中找到了彩陶的源头。

在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从河西地区进入哈密盆地。它的典型特点就是双耳陶罐,纹样是从黄河上游经河西走廊传入到哈密的。在世界各文明发祥地,都曾产生过陶器文化。在新疆南北疆、东疆多处出土的古陶器丰富而瑰丽。

从古代到近现代的几千年中,新疆各民族继承并发展了本地古人类的制陶技艺,制作的土陶器物独具风格。曾引来了中西考古学家对于中国文明源头的考证,可见土陶所蕴含的文化分量。

祖农·阿西木边干边介绍说:“土陶要用河泥做原料,我们这里的吐曼河好得很。”老人乐呵呵一笑。说话间,他已经在泥里加上水,像和面一样用力揉着,这是做土陶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