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菲盛宴婚宴价格:纪录大片《解构企业 The Corporation》 清晰中英双字 完美翻译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8:17:05
本人曾经在优酷上传过该纪录片,后来因为优酷总是限制我的发片,我通过所谓的优酷客服“状告”屏蔽我视频的人,换来的结果是,在优酷所有的有关于揭露美国黑幕的纪录片全部被屏蔽(也许时间上是个巧合吧),被屏蔽的起因是我上传了一部反应美国虐囚丑闻的纪录片《标准流程》,被屏蔽,其实就是优酷审片的人里面有不允许说美国人任何“坏话”的美奴而已,我“上诉”优酷客服,之前也上诉过若干次,除了第一次解决了问题以外,第二次杳无音信,这第三次招致了更大的“报复”,从那天开始,如果你在优酷搜索《解构企业》《战争制造者》《是谁在与民主为敌》等揭露美国或西方黑幕的政经题材的纪录片,不会有任何结果,到现在为止也是如此。
从在优酷被屏蔽绝大部份视频后到现在1年多了,我决定在土豆网重新开播客,但是情形依旧很严峻,土豆的审片人员中也同样有亲美主义者,上传了《是谁在与民主为敌》没有被删,但是被改名为“1”——这等于我的视频几乎无法被人看到,我土豆客服争取,结果“胜诉”,这次上传《解构企业》,更是夸张,先是辛苦上传高清版本(1280X720)的视频,然后等待土豆网的“系统处理(转码)”,漫长等待后奇迹出现了,我上传的《解构企业》在我的豆单里没有任何显示,本人的动态里也无任何显示(如果你上传或是做了其它什么事情,动态里都有对应的记录),我动态里“曾经上传过《解构企业》的信息”也被删除了,这样的结果是,外在看起来我就像什么视频也没上传一样,我忍无可忍,再次向土豆客服“上诉”,感谢那位客服管理人员,我的这部《解构企业》终于“重获新生”(最夸张的是土豆里有其它人上传的其它版本的《解构企业》,为什么要屏蔽删除我的?其它人上传没有问题,为什么我的就遭此厄运?我想是我的视频质量是非常高的,恐怕容易遭人“反感”),但如果你看我播客空间的动态,就会发现不存在这个视频上传时间的任何记录,这就是我在网络上的遭遇,像新浪这种垃圾门户就更不用说了,连说句美国不是的评论都会被删除,但是黄色网站的留言却可以保留,所以我本人依据自身的网络经历对中国媒体的盐论控制有深刻体会,相对的,网易是最为宽容的了。
我个人的体验是,要想在中国的网络媒体上发表揭露美国“本色”的视频是个十分难以实现的过程,你需要以理抗争,但还不一定奏效。至少我非常感谢土豆那位客服,我没见过他(她),但他(她)真的是主持了正义。
关于这部伟大的纪录片,我给出一些简要介绍,见下:
=====================
本片是制片兼导演Mark Achbar及剪辑Jennifer Abbott,根据Joel Bakan的著作The Corporation: The Pathological Pursuit of Profit and Power拍摄完成。
回顾企业团体过去150年以来的发展过程史,不管是在法律定位上或学术理论里,将企业团体视为法人的观点已逐步取得其强势的正当性,如同自然人一般可行使法律所赋予的权利,且受到宪法的保障。导演运用讥讽的叙述手法,在影片一开始,便开宗明义地透过心理学家Robert Hare,试图以世界卫生组织及DSM IV(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的诊断标准,来判断这些财团法人或大企业极可能是罹患了精神疾病,征状有不关心其它生物的感受、人际关系不持久、漠视他人安危、为自我利益而持续诈欺、无焦虑及罪恶感、反社会人格等等。然而,在这个全球化所向披靡的时代,具有这些人格特质的跨国企业竞相掠夺,撤底的冲击了整个环境、儿童、媒体,乃至基因,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与风险。
这部145分钟的影片耗时6年完成,其中40名受访者,包括左翼倾向的心理学者与美国头号异议份子Noam Chomsky、《NO LOGO》与《Fences and Windows》的作者Naomi Klein、历史学者Howard Zinn,以及热中政治批评的纪录片导演Michael Moore;现任或曾经任职于能源业、医药业、制造业、广告界等的CEO与高阶主管、企业管理大师Peter Drucker、诺贝尔经济学得主Milton Friedman、商业间谍Mark Barry等等。导演特意将摄影机隐藏在镜子背后,让受访者得以安然自在地貌似直接面对着观众畅所欲言。于是我们能够看到,当皇家荷兰/壳牌(Royal Dutch/Shell)前董事Sir Mark Moody-Stuart与他的妻子招待着前来抗议的Earth First异议份子,并且就人权与环保议题交换意见时,另一边厢, the Movement for the Survival of the Ogoni People的作者Ken Saro Wiwa(注)与8名同伴遭奈及利亚军方处以绞刑 ──没有罪恶感。仰或,日用品经销商Carlton Brown在911事件发生之际,仍盘算着黄金的市价起落 ──没有罪恶感。媒体与广告则是另外一种企业藉以影响人们的心理欲求投射到消费行为的手段之一,譬如广告商针对儿童制作更多的广告以更有效率的促进产品销售,或是像激起对品牌的拜物过程等等。
片中也分析了许多狗屁倒灶见不得光的案例:著名的跨国企业Monsanto.将rBGH注入乳牛体内,促进新陈代谢以使得牛乳更丰,然而这种合成的贺尔蒙因含有致癌物质而在欧洲及加拿大地区是禁止使用的,美国福斯新闻网的两位记者Jane Akre和Steve Wilson试图透过媒体揭发此事,却被来自Monsanto与福斯新闻网高层内部施压,光是报导就被要求修改了达83次之多。另外,橘剂(agent orange)对人体及整个地球所带来的危害,Monsanto是矢口否认他们知情。蓝色巨人IBM在二次世界大战时将所生产的打孔卡系统(punch-card system)供应给德国纳粹,让600多万犹太人更有效率的被屠杀;卡片详尽的记录了处置的状况及各种处决的方法,更不用说,那个时代的计算机系统必须由IBM的内部工程师亲自安装。企业那只看不到的手更逐渐伸入东南亚、拉丁美洲或非洲各第三世界国家,血汗工厂林立,严重违反国际人权、劳工权益及破坏当地生态这些都是事实,像是将耕作物植入自杀基因,使得再生产变得不可能,必须持续向企业购买种子。Bechtel 公司甚至影响了玻利维亚政府,将水资源私营化,在这儿储存雨水是被禁止的,彻底推翻了公共财的概念……这场资源争夺战已经延烧到生物体内,乃至人类基因。
当然还是有少数社会责任与良心发现的企业家,Interface Carpet的CEO Ray C. Anderson坦承企业的掠夺本质,已经为地球带来的一触即发的危机,他花了14亿将公司改组以便符合永续经营的概念。全球化的无限扩张也引来了反制作用,最具象征意义的首推1999年11月30日在西雅图的抗议事件,起因是世贸组织法庭打算推翻保护濒临绝种动物环保法,这在全世界掀起了接踵而来的抗争行动,形式各异但目标一致。
企业团体无所不在的环绕在我们的周围,它已经不再只是那个具有法源地位的个体,而是一只被豢养的怪物。
注:壳牌、BP等跨国石油公司在其它发展中国家曾有过破坏环境甚至侵犯人权的不良记录。壳牌自60年代起在非洲奈及利亚的Ogoni省大量开采石油,造成当地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和传统小区崩溃。当地少数部族在族长Ken Saro Wiwa的带领下反对壳牌继续开采。1995年11月10日,Ken Saro Wiwa、另一名领导John Kpuinen以及其它6人被当地政客杀害。当然,若Ken Saro Wiwa不是令西方瞩目的奈及利亚作家,这宗丑闻不会轻易被揭发。
编按:被誉为「台湾最后一块净土」的宜兰,现正展开为期一周的G.I.F.T.绿色影展,邀集国内外30多部环保影片公开放映。如欲得知进一步讯息,请参考「宜兰国际绿色影展」网站。
视频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2HKYPm6v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