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华东方开业时间:十一位牺牲在建国前的中共无衔军事家(五)文武全才――彭雪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2 16:52:25
(2011-05-24 08:14:26)转载
标签:彭雪枫
乐安
韩德勤
文武全才
陈毅
杂谈
分类:军事国防
十一位牺牲在建国前的中共无衔军事家(十一)神行太保——…
十一位牺牲在建国前的中共无衔军事家(十)圣地能人…
十一位牺牲在建国前的中共无衔军事家(九)铁血儒将…
十一位牺牲在建国前的中共无衔军事家(八)无衔元帅…
十一位牺牲在建国前的中共无衔军事家(七)殉国名将…
十一位牺牲在建国前的中共无衔军事家(六)碧血悲歌…
十一位牺牲在建国前的中共无衔军事家(五)文武全才…十一位牺牲在建国前的中共无衔军事家(四)飞天骁将…
十一位牺牲在建国前的中共无衔军事家(三)赤胆农王…
十一位牺牲在建国前的中共无衔军事家(二)百劫将星…
十一位牺牲在建国前的中共无衔军事家(一) 军中智囊
十一位牺牲在建国前的中共无衔军事家(五)文武全才――彭雪枫
文武全才――彭雪枫(1)\n
彭雪枫

彭雪枫
彭雪枫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1941年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投身革命20年,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为了纪念和歌颂彭雪枫,在镇平县城北隅修建彭雪枫纪念馆;另有多部影视作品褒扬彭雪枫将军的英雄事迹。
中文名: 彭雪枫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河南省镇平县
出生日期: 1907年
逝世日期: 1944年10月
职业: 指挥员、军事家
对其评价: 中华民族英雄,共产党人好榜样
彭雪枫(1907――1944)原名彭修道,河南镇平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大革命时期投身五卅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天津、上海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0年调到红军部队,历任红三军团师政治委员、江西军区政委、中央军委第一局局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担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处长兼驻晋办事处主任、新四军豫东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中共豫皖苏边区党委书记、新四军第四师师长。1944年9月11日,在河南省夏邑县八里庄与日伪军作战胜利后,不幸被流弹击中,英勇殉国。年仅三十七岁。
彭雪枫智勇双全,善于创造奇迹。在乐安,他月下追“叛军”,单枪匹马地带回被师长裹胁叛逃的部队,毛泽东亲自给“虎胆英雄”授勋。请缨豫皖苏,他与三百七十三名壮士出征,六个月壮大到近二万人。捷报送至中央时,首长们谁也不信,以为他多写了两个零。先是批评,后是赞叹,全军为之瞠目。
彭雪枫是个传奇人物。也许是命运的偏爱,也许是天资颖慧,他总是能够捕捉住那稍纵即逝的机会,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情。
彭雪枫崭露头角是在乐安事变中。
乐安事变,是指著名的红军“模范师”师长郭炳生率部叛逃事件。
郭炳生,湖南湘潭人,早年追随彭德怀参加平江起义,因战功提升为红三军团第六师师长,是三军团屈指可数的猛将之一。郭炳生打仗勇敢,但军阀作风严重,老子天下第一,动辄打骂士兵。下级指挥员也学着师长的样子训斥士兵。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彭德怀派彭雪枫到第六师任政治委员。彭雪枫到任后,深入基层,与红军战士和各级指战员交心谈心,从改善官兵关系着手,消除军阀作风和影响。他每次找军事指挥员谈心时,总是用一句话开头:“我可以向你讲一个道理吗?”久而久之,战士给他起了个外号“讲道理的”,愿意跟他说心里话。很快,红六师精神面貌和战斗力出现质的变化,荣获“模范师”和“铁师”的称号。对于彭雪枫与日俱增的威望,郭炳生心怀妒忌,但又无可奈何。与此同时,他对反“围剿”的前途发生动摇。
1932年8月,红六师在乐安地区分散休整时,遭到国民党陈诚、罗卓英纵队的突然攻击,各团被敌隔断。彭雪枫带领师部直属队和第七团转移到江西军区驻地凤岗圩,政治部主任李志民带领第五团边打边撤,在巴山与郭炳生带领的师部特务连会合。
郭炳生召集干部会议,突然宣布:“同志们,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彭政委牺牲了。”
红军干部异常震惊,纷纷发问:
“彭政委什么时候牺牲的?”
“消息是否属实?”
郭炳生很镇定地回答:“彭政委是在突围时中弹牺牲的,他就死在我的通讯员怀里。真是天妒英才,他是那么有才华,又是那么年轻!他临死前嘱咐我们要服从江西军区司令部的命令,坚决完成直插赣江以西的任务。”
特务连和五团战士悲愤之下,顾不上细想,纷纷表示要用胜利来为彭政委报仇。部队随即向赣江急进。
五团之中也有干部对郭炳生的话持怀疑态度,悄悄派出侦察员到江西军区了解情况。侦察员在凤岗圩遇见彭雪枫时,吓得脸都青了:“彭政委,师长不是说你牺牲了吗?”
当时担任江西军区司令的陈毅感到奇怪,递给侦察员一杯开水,说:“先喝口热水,压压惊。说慢点,发生了什么事?”
侦察员把事情原委详细地说了一遍。陈毅脸色一沉:“坏了,郭炳生无中生有,显然有阴谋。闹得不好,他是想胁众叛逃。”
“我去把部队追回来。”彭雪枫站起来,一掸衣服就往外走。
“郭炳生这小子向来心狠手辣,你去追他,逼急了,他会杀了你的。”陈毅犹豫不决。
彭雪枫胸有成竹地说:“我谅郭炳生没有这个胆。”
陈毅说:“那就多带点人去。”
“一定要抢在郭炳生过赣江进入白区之前将部队截住,我一个人就够了。”
彭雪枫真的单枪匹马,跟踪追行,经过五天五夜的急行军,在靠近抚州的崇仁县赶上了部队。
“模范师的战士们,都给我站住!”彭雪枫高声呐喊。
战士们听见彭雪枫熟悉的声音,都停住了脚步。
郭炳生毕竟久经风波,惊惶之中还能保持镇定:“彭政委,你还活着?”
“我什么时候死了?”彭雪枫问得他无言以对。广大指战员明白是郭炳生在搞鬼。
晚上,彭雪枫主持召开五团支部大会,说明中央军委和江西军区希望六师官兵返回原来的战斗位置。郭炳生见大势已去,想杀掉彭雪枫继续裹胁部队西进,可又没胆下手,只好当夜带着特务连逃入乐安县城,投降国民党。彭雪枫则带领五团与主力会合。
彭雪枫在乐安事变中的优异表现,赢得了毛泽东的高度赞扬。他亲自将一枚“红星奖章”挂在彭雪枫胸前,夸奖道:“彭雪枫一身都是胆,是赵子龙式的虎胆英雄。”此后,他一直将彭雪枫带在身边,任命他先后担任军委纵队第一梯队司令、中革军委作战局局长,西安事变后,又派他作为毛泽东特使同国民党地方大员于学忠、阎锡山、傅作义进行统战工作。
文武全才――彭雪枫(2)\n
十一位牺牲在建国前的中共无衔军事家
0000FURV
选择字号:大中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翻页
全屏阅读加入书签
彭雪枫再次成为全军关注的焦点是在抗日战争初期。
1938年9月初,毛泽东电示当时担任河南省委军事部长的彭雪枫:开封失守后,河南东部大片国土沦入敌手,现在应该趁日寇立足未稳、国民党仓皇撤退之机,火速西进,先行开展豫东敌后游击战争。从月初到中旬,毛泽东不断催促彭雪枫起程。
军委参谋好心地提醒道:“彭雪枫现在手上不到四百人,跟光杆司令差不多,还是让他多准备一段时间吧!”
毛泽东说:“你蠢嘛!等你准备好了,日本人也站稳脚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彭雪枫是个喜欢挑战的人,越困难干劲越大。”
9月29日,彭雪枫带领三百七十三名战士,毅然出发东征。10月8日,中秋节的晚上,他们到达豫东西华县,与吴芝圃率领的豫东游击第三支队和肖望东率领的新四军先遣大队会合。接着,继续东进,在睢州、杞县、太康地区,东征战士看到了沦陷区的悲惨情况。黄色的土地上长满荒草,盐碱的沟河里浮尸发出腥臭,到处是倒塌的房屋、飘着孝幡的新坟和拦路哭诉的百姓。

彭雪枫报请中央批准,指挥部队以睢杞太为中心开展游击战争。他的战略战术就三个字:“打”(专拣日本鬼子和汉奸部队打)、“拉”(收编争取当地武装)、“防”(提防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挑衅)。依靠这三个字,东征部队不断取得对日军作战的胜利,赢得百姓的爱戴和当地士绅的拥护,大批地方武装投靠新四军,主动接受彭雪枫的指挥或改编。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彭雪枫的部队人数成几何级数增长,由出发时的三百七十三人剧增至近二万人,初步创建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
彭部人数报到延安,军委机要局猜测报务员出了差错。他们分析道:“彭雪枫部开辟新区,少不了要打仗,部队减员是常事。彭部现在的人数最多也就一二百人,可能是报务员粗心,多加了两个零。”
中央首长也对彭部人数剧增感到怀疑,要求彭部详细上报各部人数。彭雪枫亲自电复中央,前次统计无误。这下,延安沸腾了,毛泽东得意地问那个军委参谋:“我说嘛!越困难,彭雪枫就越有劲头。”
1939年4月,毛泽东用中共中央的名义起草《关于发展华中武装力量的指示》,专门介绍了彭雪枫所创造的奇迹,号召新四军各部向他学习。1941年,彭雪枫就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年仅三十三岁,是新四军中最年轻的师长。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陈军长不能办到的事,彭师长
手到擒来。韩德勤做俘虏上了瘾,赶都赶不走。彭雪枫
怪招、绝招,层出不穷,打得蒋介石和血吞牙,驯得韩
德勤服服帖帖。
韩德勤是彭雪枫的老对手。红军时期,他曾两次被俘,第一次谎称是文书,骗了三块银元的路费,溜之大吉,第二次被擒,对天发誓,决不与彭雪枫为敌。可是,1943年3 月,在蒋介石的指使下,身为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苏鲁战区副司令的韩德勤又率领数千人侵入淮北抗日根据地。
陈毅闻讯,立即派人交涉:“一个月前,我们两家达成了共同对日作战的协议。白纸黑字,现在墨汁还没风干,你韩主席就突然出兵袭占彭雪枫的地盘,请问作何解释?”
韩德勤一脸痞子相:“苏北好比是我韩德勤的家,你们新四军硬挤到我的床上睡觉,还不准我回屋。你们想干什么,想占我婆娘吗?”
“什么?说老子想占他的婆娘?真是岂有此理!”陈毅怒气冲冲地对彭雪枫说:“你给老子狠狠地教训这个龟儿子一顿,要他今后一听新四军三个字就腿子发筛。”
“收拾韩德勤,小菜一碟。”彭雪枫轻松地说。
陈毅想了想,又把准备出门的彭雪枫叫住:“给你增加点难度。这次作战要确保三条:第一,彻底打垮韩部。第二,消灭王光夏等顽固分子。第三,确保韩德勤的生命安全。”
彭雪枫胸有成竹地说:“这也难不倒我!”
3月17日,彭雪枫率领四师主力和二师五旅、三师七旅潜至山子头,入夜,狂风骤起,大雨如注。韩部官兵都在雨声中呼呼大睡。我军风卷落叶,穿插分割敌人,逐步肃清外围据点,直逼韩德勤总部所在地。
总攻的枪声把韩德勤惊醒,“完了,完了,这回又要当俘虏了。”当新四军将他的指挥部团团围住时,韩德勤命令第三纵队司令王光夏出去谈判。
“韩主席,我上有老,下有小,再说,我还亲手杀过新四军干部,他们饶不了我。还是换一个人去吧。”王光夏可怜巴巴地哀求道。
“混账!这屋里只剩下你和我两个人了。你不去,难道还要我去?”韩德勤气急败坏,眼睛瞪得牛卵子大。
王光夏被逼无奈,只好一边出门,一边大声地吆喝:“我是王光夏,韩主席请你们……”
守在门口的战士听见“王光夏”三个字就冒火,没等他吆喝完,便是一梭子,将他打成血筛子,然后冲进指挥部,俘虏韩德勤。
山子头之役,新四军消灭了韩部五个团。零星战斗还未结束时,九旅旅长韦国清报告说,已占领韩德勤总部,缴获了一部电台及密码。
彭雪枫听到报告后,灵机一动,大叫:“韦国清,快给老蒋发捷报。”
文武全才――彭雪枫(3)\n
十一位牺牲在建国前的中共无衔军事家
0000FURV
选择字号:大中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翻页
全屏阅读加入书签
“什么捷报?”韦国清一时还没想明白。
“冒充韩德勤给蒋介石发战报,蒙老蒋一回,让他无话可说。”
经彭雪枫一点,韦国清心里透亮,禁不住赞叹:“妙,的确是神来之笔。”
韩德勤是一省之长,又位列国民党上将,新四军将他一网成擒,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蒋介石一定会诬蔑共产党破坏抗日大局,借机发动###高潮。如果能拿到他与韩德勤密谋###的证据,他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不能说。
四师报务员立即以韩德勤的名义,拟好一份向蒋介石的“报捷电”:“奉委员长密令,率命袭击彭师师部,已获大捷,缴获无数,正在追击中。”
彭雪枫接过电文,将“彭师师部”四个字改为“彭匪师部”。他问报务员:“明白了吗?”
报务员红着脸回答:“不改匪,骗不过蒋介石。”
电报发出后不久,电台就接到蒋介石“甚好甚慰”的回电。指挥所一片欢腾:“老蒋中计了!”
一天后,蒋介石接到韩德勤被俘的情报,明白自己上了当,但是已经晚了。他只好打掉牙齿和血吞,根本不敢声张。他盼望陈毅、彭雪枫把败军之将韩德勤杀掉,给他一个扩大事态的机会。
陈毅是何等聪明的人。战斗刚结束,他就打电报给延安:
“毛主席:
韩德勤已于18日晨被擒。其大部歼灭,韩被押,我们装着不认识。拟即混在俘虏中释放。如何?请立复。”
两个小时后,毛泽东、刘少奇联名复电:“同意释放韩德勤。”
陈毅想给韩德勤一个台阶下,偏偏韩德勤不领情。当九旅一十六团八连指导员孙长兴把他推入一堆俘虏中宣布集体释放时,他站出来高声叫道:“孙指导员,我是韩德勤,要见你们陈军长、彭师长。”
孙长兴一下呆眼,急不择言地说:“韩德勤,你不要给脸不要脸,敬酒不吃吃罚酒。你算什么韩德勤?他早跑了。你不要胡闹,快走吧!”
“我真是韩德勤。”韩德勤不知那根筋盘岔了,指天咒地发誓说自己是江苏省政府主席,俘虏们也纷纷作证。
孙长兴没法,只好将韩德勤押往位于半城的师部。陈毅接到报告后,气得直骂娘,他要彭雪枫一要保证韩德勤的生命安全,二要搞清他不愿回去的理由。
韩德勤当俘虏有经验,晓得共产党有“不准虐待俘虏”的纪律,他最担心的是失去蒋介石对他的信任。于是,一向贪生怕死的韩德勤突然“坚贞”起来,故意当着战士们的面吃火柴,摆出“不成功,便成仁”的架势。
负责看守的小战士惊慌地将火柴夺下,又仔细地搜身,防止他再寻短见。
彭雪枫听了报告,不禁大笑:“别人不了解韩德勤,我还不了解。他是有胆量自杀的人吗!我教你一个方法,管教他丑剧演不下去。”他低声交待了几句。
翌晨,小战士向韩德勤道歉,还递给他满满的一盒火柴:“对不起,昨天我不该搜身,犯了纪律。我买了一盒新火柴,赔你。”
韩德勤故伎重施,一面做出吃火柴的样子,一面观察小战士的表情。
小战士看韩德勤动作了半天也没吃下一根火柴,便劝道:“你想吃就吃吧,反正彭师长说了,新四军没有什么好招待的,火柴还供应得起。外面走廊上,我还放了一大箱呢!”说完,小战士调皮地做了个鬼脸。
韩德勤知道彭雪枫识破了自己的诡计,气得将火柴洒了一地。接着,他又玩起了新花样――绝食。
第一天,饭菜放在桌子上,原封未动。小战士以为韩德勤嫌饭菜不好,第二天加了个好菜送去,他仍然一口未动。第三天,韩德勤还是没有吃的意思。小战士憋不住了,急忙向彭雪枫汇报。
师部参谋们吃不准,纷纷议论:“韩德勤葫芦里倒底装的是什么药?”“难道他真的不想活了?”
“试一试不就出来了?”彭雪枫又在小战士耳边嘀咕了几句。
第四天,小战士提着个沉甸甸的军用水壶,来到韩德勤房间:“我们彭师长说,你是绝食,并不绝水,他叫我送一壶水给你,这样可以多绝食几天,也好让大家知道你韩主席是条汉子。”
韩德勤二话没说,接到水壶就喝,舌滑喉润,满嘴生香,禁不住道一声:“好香啊!”原来,这壶里灌的是鸡汤。韩德勤品出了“水”的味道,也明白彭雪枫知道了他的用意,索性敞开肚子灌,将一壶鸡汤喝了个底朝天。
看到时机成熟了,彭雪枫来找韩德勤,开门见山地说:“韩将军背弃盟约,偷袭我军,不当座上宾,要做阶下囚,这是咎由自取。我们准备宽大为怀,放将军回去,不知将军今后有什么打算?”
韩德勤感激涕零,还流出了几滴眼泪:“彭将军高情隆意,我韩某人永世不忘,今后决不与新四军为敌。”
彭雪枫讥笑道:“你韩将军哪次不发誓,哪一次又是算话了的呢!”
韩德勤立正,敬礼,拍着胸膛:“这次保证算数。”
“那好,你就走吧!”
彭雪枫要送客。韩德勤又哭丧着脸,可怜兮兮地说:“彭将军,这样我回不去呀!你想,我片甲不留地回去,怎么交待?我回去无立足之地,怎么守约?我不挂省政府的牌子,哪有资格再和你们打交道?”
文武全才――彭雪枫(4)\n
十一位牺牲在建国前的中共无衔军事家
0000FURV
选择字号:大中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翻页
全屏阅读加入书签
3月25日,陈毅赶到半城。彭雪枫汇报后,提出:“韩德勤目前已经成了一只拔了牙的老虎。为便于今后的统战工作,可以给韩一点地盘、一些枪支、一点名誉。”
“乱世出怪。这韩德勤硬是做俘虏做出经验来了,还敢讲价还价。”陈毅听了哈哈大笑,夸奖道:“还是你有办法,治住了这个老滑头。只要韩德勤今后不再搞磨擦,作出点妥协也是值得的。雪枫,你这出《捉放曹》唱得好哇!”
惊天大案竟因一根胸针引起,连环投药案乃因小便作祟。彭雪枫夜接求救信,明断淮中案,阻止“抢救失足者”运动在根据地蔓延。有人向康生告状,指证彭雪枫是“内奸”。邓子恢说他不是内奸而是“包公”。
彭雪枫插手淮中案纯属偶然。
1944年2月,淮北行署主任刘端龙因公出差,请彭雪枫帮他代审几天淮中案。淮中案发生在淮北中学,起因是一个十七岁的女学生孙某偷了同学五十元钱,后来演变成所谓的“反革命”案件,全校二百余名师生已有四分之一牵扯入案,人数还在滚雪球式的激增。受淮中案的影响,根据地还出现了离奇的连环投药案。一时间,被侦破出来的“特务组织”多如牛毛,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彭雪枫对于工作要么不做,做了就要做好。他看了审讯记录后,发现“特务组织”主要负责人、淮北中学教师陈秉惠没有口供记录,觉得奇怪:“怎么主要人犯没有交待?”他派人到公安局去提审犯人。
公安局的人回答说:“现在日伪军正在扫荡,形势吃紧,押解犯人转移困难,我们已经下达了枪毙陈秉惠的命令!”
“事实还没有弄清楚,怎么就这样草率地杀人呢?什么反扫荡看押犯人困难?你们这么多人,连一个女人都看不住?!”彭雪枫立即命令警卫员火速去把枪毙的命令追回来。
幸亏警卫员的马跑得快,迟半步陈秉惠就没命了。
彭雪枫坐堂主审,单刀直入:“你为什么不交待问题?”
“我有什么错?我有什么可交待的!你们共产党怎么跟国民党一样!”陈秉惠并不知道眼前坐的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她年轻气盛,经多次刑讯已是满腔怒火。
参审人员见陈秉惠如此无理,上前就要动手,被彭雪枫制止。
“你说错了,我们和国民党不一样,我们讲究实事求是。如果错了,我们会纠正;如果你有问题不交待,也要受到严肃处理。”
“花上半天的时间,连七岁小孩都能弄清白的事情,你们为什么拖了这么长的时间?”陈秉惠仍然满肚子不服气。
彭雪枫让陈秉惠冷静下来,问道:“有人供出你参加了CC特务组织,是否属实?”
陈秉惠态度强硬:“我没有参加任何的特务组织。这些人的口供都是拷打出来的。”
彭雪枫拿起一枚鸡心胸针:“这枚C 字鸡心胸针怎么解释?据说它是CC特务组织的标志和联络信物。”
“真是笑话!”陈秉惠露出鄙夷的神情,“这是我在上海读书时一个同学送给我的礼物,因为我姓陈,所以他送给我一个C 字胸针。”
彭雪枫没有计较陈秉惠的态度,耐着性子问:“上海的胸针还有其他的字母吗?”
“所有的字母都有,遍街都是。”
彭雪枫吩咐将陈秉惠带下去。参加审问的人按捺不住了,说彭师长太客气了,不像个审案的样子,就冲陈秉惠的态度就该煞煞她的嚣张。彭雪枫本来就对他们搞逼供信不满,吼道:“你们是审案子还是审态度!我是不行,你们有能耐上哇!”
彭雪枫疑窦重重地去找来自上海的地下干部陈旭东了解情况。陈旭东听到有人把C 字胸针说成是特务证物,也是一阵大笑:“这种胸针在上海大小商店都有卖的,人们按姓氏选择别针,别在衣服上,有一段时间戴这种胸针几乎成了时髦。你不信,我也有一枚这样的胸针。”说罢,她也掏出一枚C 字鸡心胸针。
与此同时,彭雪枫还接到由几十名在押学生联名的求救信。他们在信中详述淮北中学大搞逼供信的做法。综合各种情况,彭雪枫初步判断淮中案有重大疑点:
1.陈秉惠没有口供,淮中送来的物证不能成立;
2.在审问过程中,发现存在严重的逼供信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获得的口供很不可靠;
3.淮中案存在串供的现象;
4.口供中有明显的漏洞。
区党委听取彭雪枫的汇报后,决定由他彻查此案。在乱如麻团的案情中,聪明的彭雪枫就抓一条主线:陈秉惠是如何被“检举”出来的?经过重新审查,他搞清了案件的来龙去脉:
在整风运动后期,根据地发起“抢救失足者”运动。淮北中学张副校长和教员周某认为,要挖出潜伏的敌特,一定要派人打入敌特内部。正在这时,发生孙某偷窃事件,孙某为推掉责任,嫁祸于人,编造说是一个姓胡的女特务指使她这样做的。张副校长和周某闻言大喜,立即派孙某作为内线打入“敌特”组织,定期提供情况。孙某不得不继续编造谎言,伪造特务头头的批示。根据孙某的内部情况,周某突审学生靳某,不说就吊起来打,吊断了三根绳子后,靳某实在熬不过,违心地说特务组织负责人是两个男教师。周诱导说:“再想想,是男的还是女的?”靳某只得说:“对,是女同学。”周又提醒道:“想清楚,是女同学还是女教师?”靳某只好说:“是女教师。”全校只有两个女教师,一个是正在审讯的周某,剩下一个姓陈。靳某补充说:“是姓陈的,有两个小辫的先生。”有两个小辫的姓陈的女教师就是陈秉惠。
文武全才――彭雪枫(5)\n
十一位牺牲在建国前的中共无衔军事家
0000FURV
选择字号:大中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翻页
全屏阅读加入书签
在讨论案件时,审理委员会发生激烈争论。有人认为淮北根据地应该贯彻中央关于抢救失足运动的方针政策,继续将清查的重点放在知识分子,特别是在抗战时期投奔新四军的城市青年、大学生和文艺工作者身上。持这种观点的人反对推翻淮中案的审理结果,并指责彭雪枫的屁股坐错了板凳,把知识分子当成了心肝宝贝。
彭雪枫针锋相对说:“你们说的不错,这些知识分子是我彭雪枫的心肝宝贝。每来一批,我都要带部队去迎接,生怕他们遭到损失。但是我问在座的一个问题。他们离开繁华的城市、富有的家庭,冲破道道封锁线,有的还丢掉了性命,来我们淮北这个穷地方受苦,图的是什么?他们是奔着共产党来的,是跟着我彭雪枫抗日的。这是他们的主流和本质。他们之中,也可能有国民党派遣的特务,但那只是极少数,不能像淮北中学那样,敌特占全校师生的四分之一,甚至更多。这符合实际情况吗?如果按照这种逻辑,我们的根据地不就成了敌特的根据地吗?”
周某不同意彭雪枫的看法,坚持认为淮北中学的这些“失足者”不是特务便是三青团。
“你拿出证据呀!没有证据,光猜测怎么行?”彭雪枫放缓语气,尽量做说服工作。
淮北公安局一位干部发誓说:“某某如不是特务,砍下我的头给你当球踢。”
彭雪枫一笑:“是不是特务,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事实说了算,证据说了算。她不是特务,也砍不了你头。”
彭雪枫决定重新清查根据地所谓的“特务案件”,一些新的疑点又浮了出来。其中轰动一时的“五路毒药汇淮中”也是一桩典型的冤案。淮北中学说学生靳某曾被敌人抓住,后来叛变,其母受敌人指使,带着大批毒药(霍乱菌)到根据地,准备投毒谋害党政干部和新四军战士。靳母到校后,害怕了,便将药倒掉了。有人听到倒药声,报告了学校,因此破获了该案。审理此案的人声称,敌人共派了五路投毒者,靳母只是其中的一路。
彭雪枫找当时做鉴定的校医问情况。校医说:“学校派人将倒药地点的泥土挖回来,我鉴定的结论是无阿摩尼亚气味,但校方坚持认为泥土里贮的是霍乱菌。”
“你认为那泥土贮的是什么?”
“彭师长,那泥土跟普通的泥土没什么区别,就是……”
“就是什么,不要顾虑。”
“就是泥土里有一股尿溲气。”
“扯蛋!”彭雪枫没好气地骂了一句,重新提审靳母,还真如校医所说,靳母那天晚上在屋外小便,被人听见。这人第二天在报上看太行根据地麻田镇投毒案的报道后,联想到昨晚的“溪溪”怪声,把小便声与倒药声混为一谈,炮制出投毒案。
中共淮北区党委认真听取了彭雪枫的汇报,根据他的建议作出决定,给在“抢救失足者”运动中受过冤屈的人彻底平反。区党委还严厉批评了淮北中学肃反扩大化的错误。
淮北中学张副校长心怀不满,到处对人说:“彭雪枫公开对抗康生同志的指示,是内奸的行为。我要到华中局、党中央去告他。”
彭雪枫派人把张副校长叫来:“你想告我?很好,我给你开路条!”
彭雪枫坚持真理、秉公明断的魂力和智慧,给根据地军民留下深刻印象,人们称他为“包公”。
美男子彭雪枫公开发誓而立之前不谈儿女私情。三十三岁时,他谢绝邓颖超当红娘,自己寻找意中人,留下情书八十封。洞房之夜,新婚夫妻因被子窄小,一宿难眠。
彭雪枫是军中少有的美男子,人长得高大、英俊,才华横溢,谈吐高雅,曾引来无数明眸皓齿追慕的目光,但均遭婉言拒绝。早在中央苏区时,好心的邓颖超就劝他不要眼界太高。彭雪枫笑着解释道:“小超大姐,这与眼界没有关系。大丈夫当以四海为家,革命为重。孔子云,三十而立,而立之前,我绝不谈论个人感情。”
彭雪枫果然说到做到,一心扑在工作上,根本不与异性交往。他身边的战友,包括许多部下,都先后找到意中人,喜结良缘,惟独他仍然形只影单,光棍一个。这下急坏了他的父母。彭父写信,要他赶快成家,彭雪枫总是回复道“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彭父一急之下,自己作主给他找了一个叫秀芹的小脚姑娘,并千里迢迢赶到部队,劝说儿子同意这门婚事。
彭雪枫被逼无奈,心生一计,对父亲说:“要我同意这门婚事也行,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彭父一看有门,应允道:“中。”
彭雪枫说:“现在正是兵荒马乱。不久我要赶赴豫东、皖北前线,不是行军,就是打仗。如果您能把秀芹的小脚变成大脚,跟得上队伍行军打仗,我立即前去迎娶,否则儿恕难从命。”
彭父无法将秀芹的小脚变成大脚,婚事自然告吹。
一晃,彭雪枫到了三十三岁。远在重庆的邓颖超又写信来,谈及个人问题,欲当红娘,帮他找一位般配的姑娘。彭雪枫赶忙复信:“特向大姐郑重声明,我个人的问题并未解决,也不打算解决。海阔天空,独来独往,岂不惬意?已经老了,已经老了!”

邓颖超收到信后,对周恩来说:“雪枫真是个怪人,才三十三岁便说老了,他难道想一辈子打光棍。”
文武全才――彭雪枫(6)\n
十一位牺牲在建国前的中共无衔军事家
0000FURV
选择字号:大中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翻页
全屏阅读加入书签
周恩来想了一会,心有所悟:“雪枫可能已经心有所属了。”
周恩来料事如神,彭雪枫真的心动了,一位姑娘翩若惊鸿的倩影悄悄闯入他的心扉。这位姑娘名叫林颖,二十一岁,湖北襄樊人,大眼睛,长睫毛,脸庞白里透红,一身戎装穿在她修长婀娜的身上,既有几份战士的豪气,又洋溢着女性的娇美。彭雪枫对林颖怀有好感,一时找不到突破口,心里烦躁,便信手在纸上一连写了几十个“林枫”。警卫员疑惑不解,到处打听谁叫“林枫”。这事被淮北区党委书记刘子久和行署主任刘瑞龙知道了。
刘子久嘀咕道:“看样子,彭师长动了凡心。这个林枫准是他的梦中情人。但是淮北区没有人叫林枫呀?”
刘瑞龙脑子灵光:“彭师长与我们朝夕共处,他看中的人,我们一定认识。想一想姓林的漂亮姑娘。”
两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林颖。刘瑞龙决定试探一下彭雪枫。
“彭师长,你三十多岁的人了,不能再搞什么独身主义了。组织上想帮你解决个人问题,你说说看,有什么标准?”
彭雪枫这回不推辞,说:“标准不高,八个字:纯洁,忠诚,坚定,豪爽。”
“就不想漂亮一点?”刘瑞龙打趣道。
彭雪枫脱口而出:“漂亮一点当然更好。”
刘瑞龙问:“林颖怎么样?”
“就不知人家怎么样?”
“你都同意了,人家还有什么问题。”刘瑞龙暗自得意自己判断正确,既然剃头挑子已经热了一头,那就趁火打铁吧。他策马找到林颖,说明来意,谁知竟碰了一个软钉子。
林颖两颊涌起一团红晕,矜持地说:“感谢你的好意。我还不太了解彭师长,等我们接触一段,看看彼此的感情能否发展再说。”
其实林颖一直深深地挚爱着彭雪枫。两年前当林颖第一次见到彭雪枫时,就被他英俊的相貌、脱俗的气质和出色的口才所吸引。她开始收集彭雪枫的文章,爱听彭雪枫的故事,不放过彭雪枫每次演讲。但是,一旦心中的偶像将变为生活中的伴侣时,林颖迟疑了。她从富有的家庭偷跑出来投奔根据地是为了抗日,做一番大事,如果嫁给了彭雪枫,成了他的妻室,生儿育女,那不就失去个性了吗?那还能干什么事业?
当刘瑞龙垂头丧气地回来时,刘子久、彭雪枫都感到意外。了解原因后,彭雪枫被林颖自尊自爱的个性所震撼,感情更加炽烈:“她就是我理想中的妻子。看我彭雪枫三封信解决问题!”
刘瑞龙撇撇嘴巴,吹牛!
第一封信非常平凡。彭雪枫称林颖为“同志”,信中写道:“我是一个非常平凡的共产党员,有许多缺点,很需要一位超过同志关系的女同志,更多地了解我,更多地帮助我。”彭雪枫请求林颖能够及时复信。
林颖看了,暗自发笑,对女友说:“原来彭师长谈朋友是为了克服自己的缺点。”
第二封信内容非同一般,话题已经由克服缺点推进到了婚姻问题。彭雪枫写道:“至于结婚的日子,一概听从你的决定,正如你所说的,我们不能像一些人那样单纯地为了‘性的问题’,我知道你不是那样的女子,你也知道我不是那样的男子。我想,我们的结合是为了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安慰,是为了使我们的事业取得更大的收获。”
第三封信长达四千多字,称呼由“林颖同志”改称她的小名“楠”。彭雪枫坦率地介绍了自己的弱点,说自己脾气急躁,爱激动,对人对物有时过于尖刻,对干部有时过于严肃,希望林颖在将来的共同生活中能时刻提醒自己,督促自己尽快改正这些毛病。
彭雪枫真挚、坦诚的情愫像一条炽热的暖流汹涌澎湃,回旋激荡,冲开了林颖感情的闸门,驱散了她的重重顾虑,两颗心紧紧地贴在一起。
1941年9 月24日,司令部人喧马嘶,前线指挥员纷纷赶回后方参加师长的婚礼。彭雪枫用自己的津贴和稿费买了糖果、香烟,招待这些前来“闹洞房”的战友。
这夜,所有的人都喜气洋洋,师部供给处管理员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在布置新房时,管理员看到彭雪枫的被子又破又旧、补丁垒着补丁,很不雅观,最要命的是,这条被子还特别窄小,睡一个人还马马虎虎,两人合着盖根本不够用,想给师长换床新的大被褥。他试探着说:“师长,你看这被子是不是该换换了?”
彭雪枫最反对铺张浪费,还没听明白便批评道:“我个人的婚事是小事,只能因陋就简。你是个老同志了,怎么能拿公家的东西送人情呢!”
管理员当众闹了个大花脸,“嘿嘿”地笑了两声,心想:“看你们俩今晚如何因陋就简。”
第二天,管理员起了个大早,发现师长正在操场边溜达,好奇地凑上去,看见彭雪枫满眼血丝,故意问:“怎么,师长没有睡好?”
“你还好意思说?”彭雪枫黑着脸批评道:“你是怎么布置新房的?那床被子又窄又短,盖一个人露一个人,怎么睡?”
管理员忍住笑,忙说:“今晚就换。”
林颖是个要强的女人,婚后三天,便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她不愿做一根依附在参天大树上的藤蔓。彭雪枫送了一程又一程,依依不舍。

文武全才――彭雪枫(7)\n
十一位牺牲在建国前的中共无衔军事家
0000FURV
选择字号:大中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翻页
全屏阅读加入书签
家如夜月圆时少,人似流云散处多。这是战争年代他们夫妻生活的生动写照。
陈毅的夫人张茜很关心彭雪枫的家事。她问:“雪枫,你经常给林颖写信吗?”
彭雪枫老实地回答:“经常写。”
张茜又问:“她呢?”
“不算很多。”彭雪枫有些难为情,还为此生过林颖的闷气,但林颖就是不改。
“为什么?”
彭雪枫敷衍道:“大概她工作忙吧。”
“她的工作比你还忙?”张茜感到好笑。她特地将鲁迅与许广平的通信集《两地书》托彭雪枫转交给林颖。
林颖收到书,明白了张茜的用意,回信变得及时了。彭雪枫大喜,经常通过鸿雁传书寄托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和关怀。从1941年9月到1944年7月,他写给林颖的信件共达八十余封,解放后曾被编为《彭雪枫家书》出版,受到读者的喜爱。
军部明令给师级干部开小灶,彭雪枫抗命不遵。双沟镇酒厂的老板把陈毅当作彭师长的随从,殷勤敬酒,彭雪枫安之若泰。与军长赛马,彭雪枫把陈毅拉得无影无踪。陈毅说他喜欢的就是彭雪枫霁月风怀,一身傲骨。
“雪酿寒石苍皆白,枫竞霜后叶先红。”这是淮北名士李耀庭送给彭雪枫的对联。这副对联不仅把雪枫的名字嵌进了对联中,还点化出彭雪枫的人格形象。
像白雪一样纯净,像红叶一样火热,这纯净和火热既不是稍垢即污的初雪,也不是随风凋谢的秋叶,而是经过风寒霜冻的白玉红枫,是没有任何雕饰的天然本色。
彭雪枫给林颖的家书最爱用的署名是“白雪红叶”。他给人的感受也是这样,真诚,坦荡,自信,亲和,同时棱角嶙峋,刚硬至猛。邓子恢说他身上找不到一丝媚态。彭雪枫听后,高兴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邓兄。”他们后来成为一对亲密无间的搭档。
在根据地,人们经常能听到彭雪枫的诙谐故事。彭雪枫能文善诗,又重视宣传工作,亲自把机关报抓在手里,《拂晓报》成为他的“三宝”之一。但是,他常为报纸上的错别字头痛。一次,有个编辑编稿时将“欺骗”字误写为“欺驴”。
彭雪枫找到这位编辑,劈头就问:“同志,有人报告说你将老乡的驴揍了一顿,为啥?”
编辑吓了一跳,忙说:“没有这事,你听谁说的?我们可以对质。”
“还要对质吗?这事我自己也亲眼看到了。”彭雪枫表情十分严肃。
“彭师长,我冤枉啊,真的没有揍驴。”编辑感到浑身长嘴巴也说不清楚,汗都下来了。
彭雪枫拿出《拂晓报》,指着其中一处文字,一本正经地说:“白纸黑字,清清楚楚,不是你自己写的‘欺驴’吗?”
这个故事很快流传开了,自此以后,报纸的编校质量大为提高。
彭雪枫对下级战士随和,对上级领导和同级干部真诚。他经常把“做人诚恳是不会失败的”这句话挂在嘴边,这是抗战初期毛泽东送他到山西做统战工作时的一句赠语。遇到有同志对他产生误会或不理解时,他坚守三个原则:“一不辩驳,二不迎击,三不伤神”。这种“敞亮豁达”的处事之道得到陈毅的高度赞赏。
陈毅特别欣赏彭雪枫不卑不亢、傲岸自许的风骨。他常说:“君子如水,小人如油。与雪枫相处,如浴春风,如沐清水,令人神清气爽。”
陈毅第一次视察四师时,就发现彭雪枫与众不同。当时,新四军为保护干部,决定给旅以上的干部开小灶,伙食从优。各师都认真地执行了。惟独四师抗命不遵,原因是彭雪枫认为,官兵一致是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越是条件艰苦,干部就越应该与群众打成一片。陈毅到四师司令部的第一餐就是吃的大灶,照例是白菜、萝卜、土豆丝和烧豆腐。
“小鬼,你们师领导每天吃啥子饭哟?每餐都和今天一样?”陈毅来到炊事班了解情况。
小战士说:“我们吃什么,师首长就吃什么,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陈毅找彭雪枫谈心:“雪枫同志,你和战士们同生死、共甘苦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你要考虑军部党委决定旅以上干部吃小灶为的是什么?是为了照顾老干部的身体健康,是为了克服平均主义。你们师领导在过去的战斗岁月里都受过伤,目前斗争又这么艰苦,你们身体的好坏,不是你们个人的事。”
彭雪枫如实地说:“接到军部通知,我没在意。邓子恢政委也对我说了,我也没有执行。我觉得官兵一起吃大灶还热闹些。”
陈毅很严肃地说:“这不是什么热闹不热闹的问题。军令如山,你要马上执行。”
彭雪枫只得遵令开小灶,但他还是想不通。他对妻子发牢骚:“我现在很矛盾。师部开小灶,这在别人是一件芝麻大的小事,对我却是一件压在心头的大事。陈军长来,非要这样做不可。司令部只有四人,每餐都是大米饭、白面馍,有时甚至还有饺子,两菜一汤,可谓舒服,但是,除了把人养胖养骄之外,还有什么好处呢?”
陈毅走后,一到吃饭时,彭雪枫便端着空碗来到战士们中间。其他首长一见这种情况,也都下到大灶,小灶名存实亡。陈毅听说后,只好自我解嘲:“这彭雪枫是个犟头。”
文武全才――彭雪枫(8)\n
十一位牺牲在建国前的中共无衔军事家
0000FURV
选择字号:大中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翻页
全屏阅读加入书签
冬去春来,洪泽湖春意盎然。陈毅再次视察淮北,彭雪枫设宴双沟镇。泗南县双沟镇是淮北名镇,紧靠淮河,岸边樯桅林立,风帆如鳞,十里青石长街,两侧店坊挤挤挨挨,透出千年古镇的繁华、质朴。这里是全国闻名的酒乡,双沟大曲就出自该镇。
镇上最大的酒厂――全聚德酒厂厂长是开明绅士、县参议员贺子谟,听泗南县县长张太冲说来了贵宾,亲自迎接。一身戎装的彭雪枫、邓子恢和衣著随便的闻名记者范长江,贺子谟都认识,他只对陈毅感到陌生。陈毅当日头戴西瓜帽,身穿深蓝色的大褂,手提一根文明棍。
“张县长,这位是……”贺子谟朝陈毅一拱手,问张太冲。
张太冲张口就报:“这位是陈……”。
彭雪枫不等张太冲“陈军长”说完,便截住了,说:“他是陈大队长,特务大队的。”
贺子谟本来就觉得陈毅一身绅士打扮十分抢眼,又有点别扭,听彭雪枫介绍说是特务大队的,也就不再怀疑了。
彭雪枫本意是为陈毅着想,谁知这位贺子谟听信了他的话,真的把陈毅当作了随从。宴席上,贺厂长拿出几瓶珍藏多年的双沟陈酿,殷勤地给客人敬酒。他开口彭师长,闭口邓政委,顾不上照顾陈大队长。“陈大队长”虽然敬陪末座,主人不去搭理,但自酌自饮,倒也逍遥自在。
筵席上,总是贺子谟敬彭雪枫、邓子恢,彭雪枫、邓子恢敬陈大队长。一顿酒下来,贺子谟总觉得有点不对头,心想:“陈大队长虽然谈吐不俗,又是特务大队的,但水平再高,总还是彭师长、邓政委的部下吧,怎么彭、邓二位如此恭敬?送走客人后,他问县长:“那位气度轩昂的陈大队长到底是什么来历?吃什么,喝多少,都是他说了算,他的谱怎么比师长还大?”
“他管七个师长,你说他的谱大不大?”
“开什么玩笑?哪有管七个师的大队长!”一语甫出,贺子谟马上醒悟了,惊叫道:“这陈大队长原来是陈毅。哎呀,刚才太失礼了!”
乘着酒兴,陈毅一行来到淮河与月牙河之间的冲积沙洲――大柳巷。这里俨如世外桃园,家家梨树扬花,处处柳丝吐烟。望着郁郁葱葱、宽敞平直的十里长堤,陈毅豪情大发,主动向彭雪枫挑战。
“雪枫,听说你在蒙古练过马?”
“我在蒙古大草原上练的是没有鞍子的裸马。三个月下来,屁股上生了一层硬茧。策马越山跳涧,如履平地,那才叫功夫!”彭雪枫说完嘴里还“喳喳”地回味。
“听说你吹牛皮,说新四军中你赛马无敌?”
“不能说全军无敌。”彭雪枫脖子一挺,朗声答道:“只能说没有输过。”
陈毅问:“你敢与我比试比试。”
“比就比。”
两人牵马来到堤上,并排站着。“开始!”邓子恢一声令下,俩人翻身上马,挥鞭奔驰。陈毅骑的是匹枣红马,膘肥体壮,撒开四蹄,像一阵风似地从堤上飘过。彭雪枫骑的是匹青白马,越壕跨沟,像飞一样,彭雪枫称它为“火车头”。俩人较起劲来,顾不上客气谦让,心里只想战胜对方。枣红马与青白马交替领先。他们的赛马引起河中游客的注意。堤上八蹄翻飞,尘土飞场,堤下观者如堵,喝采声入云。
开始,陈毅还能和彭雪枫一较高下,时间长了,便渐落下风。最后,竟被彭雪枫拉下一大截。
赛马虽然输了,但陈毅兴致仍然不减。傍晚回城,看见夕阳斜照,满河跃金,无数江鸥时而低飞,时而高翔,心潮起伏,他口吟《试马》一诗,送给彭雪枫:
淮水中分柳巷洲,
平沙绿野柳丝抽;
春郊试马优游甚,
难得平生似白鸥。
陈毅虽然与彭雪枫只数面之缘,但俩人却像老朋友一样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陈毅的诗作中,竟有二十余首与彭雪枫有关。彭雪枫牺牲后,他和着血泪,写下了《哭彭八首》。这是他一生中写得最长的悼亡诗。
大捷之后的一粒流弹击落了璀璨的星座,全党全军同悲。毛泽东亲题挽联。为彭雪枫遗腹子安全降生,邓子恢将死讯隐瞒林颖四个月之久。淮北百姓设灵祭祀时,祭品是一碗清水和一面明镜,敬重他“清如水,明如镜”。
彭雪枫生平最大的耻辱是被汤恩伯挤出豫皖苏。四师大部分官兵都来自豫皖苏,指战员最大心愿就是尽快收复失地,重返家乡。
1944年8月,复仇的日子终于到了。经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分会同意,彭雪枫亲自指挥四个主力团和一个骑兵团执行西进任务。在誓师大会上,彭雪枫心潮起伏,声泪俱下:
“同志们!三年前,我们忍痛撤出了豫皖苏路西阵地。从撤离路西的那天起,我们就发誓一定要收复豫皖苏边。君子报仇,三年不晚。现在,三年的时间到了。我们是豫皖苏人民的子弟兵,豫皖苏是我们的家乡,那里有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妻室家小,我们的兄弟姐妹。三年来,我们日夜盼望着早日恢复失去的根据地。终于盼到了这一天,为了路西倚门东望的父老乡亲,我们就是血染黄沙,战死疆场,也是心甘情愿的。”
从8月15日到9月10日,彭雪枫率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路西广大地区,歼灭国民党顽固派军队数千人,夺取萧县、永城、宿县。9月10日,部队准备攻打距夏邑县城三十华里的八里庄。
文武全才――彭雪枫(9)\n
十一位牺牲在建国前的中共无衔军事家
0000FURV
选择字号:大中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翻页
全屏阅读加入书签
彭雪枫决定亲率三个团攻打八里庄。
参谋长张震提出异议:“八里庄之敌李光明部装备精良,官兵多是老兵、惯匪,而且八里庄地形十分复杂,敌人碉堡、壕沟、暗堡三位一体,可攻可守。师长负有统辖西进兵团的重责,不必亲临一线,还是由我到主攻团去指挥。”
彭雪枫决心一下很难改变。
晚上,十一旅旅长滕海清也来劝驾。“师长,听说你要让我带三十一团到王白楼休息,而你自己亲自出马打八里庄。杀鸡焉用宰牛刀,派我和张参谋长去不就行了?”
彭雪枫一摆手,把滕海清的话截住,半开玩笑地说:“在小朱庄,你们三十一团立了汗马功劳,可功劳不能老是你立呀!那样,别的团就要说我偏心了。你还是抓紧时间把三十一团整顿一下,大仗有你打的!”说完,他就到前沿部署战斗去了。
彭雪枫走后,滕海清跟张震嘀咕:“西进以来,我总觉得师长有点心急。前些天,我还看见他挥刀上阵与骑兵团一起作战,这次又亲临火线指挥战斗,危险呀!”
11日凌晨4时,总攻开始,战斗进行得十分顺利,仅用一个多小时,就歼灭了李光明两个营,余兵退缩到小圩子,凭险顽抗。小圩子工事颇为坚固,圩外有壕沟围护,易守难攻。彭雪枫来到二十五团,指示停止强攻,采取围三缺一的战术,佯攻三面,网开一面,将主力预伏在敌人逃跑方向。
从部署战斗到指挥追击,彭雪枫已经一连工作了好几天,眼睛布满血丝。张震和政治部主任吴芝圃劝他小憩一会。正当彭雪枫准备和衣而憩时,警卫员一阵风地从外面跑进来:“师长,真神了,敌人按照你的安排突围了。”
“走,咱们到前沿看看去!”彭雪枫一翻身,掂起左轮手枪,与张震、吴芝圃来到圩墙上观察敌情。根据敌情的变化,他命令炮兵向开阔地前沿轰击,阻止逃敌逸出伏击圈,命令二十五团从后面发起追击,命令预伏部队收网,命令骑兵团投入最后的战斗。陷入重围的敌人像昏了头的苍蝇胡冲乱撞,盲目射击,散弹、流弹、冷枪,满天飞,彭雪枫全然不顾这些,仍然站在墙上高声呐喊:“同志们冲啊!不要放跑一个敌人!”
警卫员看彭雪枫目标太暴露,劝他注意隐蔽。彭雪枫不肯下来。二十五团团长徐体山回头看见彭雪枫站在圩墙上向他招手,吓出一身冷汗,赶回来一把将他拉下圩墙,叫他到散兵坑去。彭雪枫从高处下来,在散兵坑还未站稳,就听远处一记冷枪破空而来,彭雪枫的身子微微一颤。警卫员以为师长没站稳,上前搀扶。谁知彭雪枫抓着警卫员的手紧抠着不放,稍顷,听他轻轻地哼了一声,颓然倒下。
“师长出事了!”警卫员和徐团长惊呼起来。
张震、吴芝圃闻声赶来。彭雪枫朝他们看一眼,瞳孔的光芒消逝。他俩赶紧撕开彭雪枫的上衣,没查到什么伤痕。医生赶来抢救,指着他左心房一个好像被小刺扎破的伤痕,说:“师长中弹了。”吴芝圃一边让医生打强心针,一边安慰自己:“师长命大,不要紧,不要紧!”
由于事出突然,张震、吴芝圃急忙电告正在后方的邓子恢,请示善后事宜。祸从天降,令邓子恢十分震惊。他的勤务员宋德功回忆道:
“9月11日深夜,邓政委刚入睡不久,机要室就送来了一份急电。他看后沉思了很久很久,抑制不住热泪滚滚,用手帕轻轻地擦着眼镜上的泪水,自言自语地说:‘太可惜了,太可惜了。’当时我们心里都明白,前方出了问题,但谁也不敢问。”
邓子恢冷静下来后,作出了秘不发丧的决定。原因有两条:一是为了不影响士气,二是为了已经身怀六甲的林颖。
根据邓子恢的指示,滕海清派人到王白楼一户大地主家,用五百块银元买了副上好的棺材,将彭雪枫入敛,悄悄地用船送回路东,安放在成子湖边的柴滩上。
女人的直觉是最灵敏的。彭雪枫牺牲的第二天,淮北区党委正召开群众工作大会,各县、区党委书记和工青妇负责人参加会议,情绪非常热烈。林颖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她惊异地发现主持会议的几位领导目光黯淡,心里一沉,感觉可能出了大事。她不敢往深处想。当晚,她在梦中大哭大叫。
同屋的泗南县妇救会主任推醒她:“林颖,怎么回事?”
“雪枫可能出事了。”林颖惊魂未定地说梦见彭雪枫满身血迹站在她面前。
“梦都是反的。”妇救会主任安慰她说。
林颖正要找有关部门打探消息时,又接到了彭雪枫给她发来的电报。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彭雪枫都要向她报平安,并询问腹中胎儿的情况。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因为战事动荡夭折,彭雪枫特别希望第二个小孩能平安降生。1944年12 月23日,林颖在新四军军部黄花塘医院生下一名男婴,取名为小枫。

1944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公布彭雪枫的死讯,并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彭德怀亲率延安各界代表一千余人来到会场,向彭雪枫的遗像鞠躬、默哀。礼堂门口,高悬着毛泽东亲笔题写的挽联:
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生入死,功垂祖国;
打日本,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
文武全才――彭雪枫(10)\n
十一位牺牲在建国前的中共无衔军事家
0000FURV
选择字号:大中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翻页
全屏阅读加入书签
远在延安的陈毅含泪挥毫,写下《哭彭八首》,随后又为淮北举行的追悼大会发来挽联: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赢得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千万里破碎河山,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大英雄。

2月2日清晨,淮北各界七千余人前往洪泽湖畔,恭迎彭雪枫灵柩。同日,邓子恢亲自将林颖母子接回到半城。林颖此日仍蒙在鼓里,她到岸后看见人们悲痛的表情,又不见彭雪枫来接她,既失望又疑惑。
邓子恢不忍也不能再瞒下去了,鼓起勇气说:“林颖同志,我现在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请你务必保持冷静。”
“什么不幸的消息?”林颖声音有些颤抖。
邓子恢继续说:“雪枫在去年9月11日八里庄战斗中光荣牺牲了。”
林颖头“嗡”地一声,身子摇晃一下,又硬自支撑:“不!不可能,不可能!你说他五个月前就死了,可是这几个月来,我总能收到他发来的电报。”
邓子恢只得告诉她残酷的事实:“这是张参谋长和吴主任的好意。他们怕你悲哀过度,怕伤了胎儿,所以想出这个法子,以雪枫同志的名义发电给你。希望你节哀,保重身体。”
林颖这下才彻底相信了,大叫一声“雪枫”,昏倒在地。
从洪泽湖到半城,沿途数十公里,无论部队机关,还是平民士绅,都在灵柩经过之处设案致祭。他们不约而同地摆张桌子,上面放着两样东西:一碗清水,一面明镜。这是淮北人民的最高礼节,表示彭雪枫一生清如水,明如镜。
灵柩运往墓地时,百姓成群结队地尾随在后面,哭声震天。不少年迈的老人拄着拐杖,在子孙的搀扶下,一步一哭。彭雪枫下葬后,淮北根据地各县群众自发地来到墓前拜祭。
中共中央华中局代表曾山看到这些情景,感慨地说:“一个领导同志牺牲后,出现这样动人的场面,过去是很少有的。可见彭雪枫多么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