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飞加拿大多少小时:维基解密(1~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4 19:24:44
维基解密(一)阿桑奇

在2008年我曾看见“维基解密”的网站,并且做了收藏。但很长一段时间已经完全打不开了。原来不但是中国政府怕,美国政府也怕,没有几个国家不怕的!为什么惧怕一个小小的一个黑客创造的一个网站哪。关键在于“解密”,他窥探了很多国家的重要机密,要说窥探机密也就罢了,他还会加以分析,找出某些国家领导人或某些国家的致命弱点。这可了不得啊!

2006年,朱利安·阿桑奇倾力打造的“维基解密”网诞生。“维基解密”将自身定位为“一个为无法追踪的大批文件泄露而生的未经审查的系统”,由于披露了大量的涉及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及美国军方的诸多机密文件引起轰动,也令阿桑奇声名鹊起;同时维基解密还公布了国际政坛上的诸多丑闻,甚至名人政要的八卦。维基解密和阿桑奇本人已经变成了许多人的眼中钉,不少国家和组织想要关闭他的网站

阿桑奇今年39岁,出生于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年仅8岁时他的父母离异,之后阿桑奇随母亲四处奔波。16岁时阿桑奇离家闯荡世界,他阅读广泛,热爱科学、数学。

阿桑奇很早就组建了黑客组织,他曾侵入过加拿大电信公司及一些其他机构的电脑系统,并涉及多项指控。图为1995年,时年24岁的朱利安·阿桑奇出现在法庭,当时他面临着31项跟黑客攻击相关的指控。 维基解密(二)解密

维基解密搜集了很多秘密,当然包括国家机密,伊拉克战争是维基解密披露的美军的不人道行为···维基解密对资料收集的分析也叫很多人烦恼。

维基解密所披露:2005年11月12日,武装分子和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哈迪塔进行交火时被打死的伊拉克平民的尸体,尸体已被布包裹。
维基解密所披露:2005年1月18日,一名小女孩蹲在地上嚎啕大哭,浑身沾满鲜血。她的父母因为没有及时听从警告的枪声停车,而被夜间巡逻的美军士兵枪杀。

维基解密披露:沙特国王阿卜杜拉曾建议美国的反恐专家,在恐怖嫌犯的身上植入包括他们个人信息的芯片,并使用蓝牙技术来对其实施监控。

维基解密披露:怪人卡扎菲:卡扎菲与一位乌克兰女护士形影不离。还披露卡扎菲有恐高症,从不下榻高层酒店。这一评价源自卡布斯——阿曼驻苏丹顾问。
维基解密披露:贝卢斯科尼双重软弱:一份罗马的报告所持观点是,他是一个“身体和政治双重软弱”的领导者,其“经常性熬夜和派对狂欢意味着他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

维基解密披露:专制的萨科奇脸皮薄:法国大使对于法国总统尼古拉斯-萨科奇的评语是“脸皮又薄而且专制的个人风格”,据报此人一贯指责他的团队、为难法国总理。

维基解密披露:卡尔扎伊易被左右:一份自喀布尔的报道认为,阿富汗总统是“一个极度软弱的人,不信事实,却很容易被他人左右,无论是谁,不管多么离奇的故事和情节都信以为真”。

维基解密披露:像希特勒的内贾德:伊朗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被比作希特勒,有点神经错乱甚至于疯狂。 维基解密(三)揭秘战

“我下定决心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决不妥协。”

朱利安·阿桑奇满头银发,面色苍白,看上去有些憔悴。他侃侃而谈时不动声色,思维缜密,神情中带有一丝不可侵犯的凛然。

10月22日晚,这名不动声色的澳大利亚人干了一票惊天动地的事——他创办的“维基解密”网站公布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批战争机密文件:391,832份伊战文件,时间跨度涵盖2004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

阿桑奇将抛出这些机密文件的时机选在美国中期选举之际,早已预料到美国会做出激烈谴责。23日,他在伦敦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真相通常是战争的第一个受害者,所以美国或更广泛的国际社会的公众有权知道真相。”

有人说,“维基解密”三年之内所披露的秘密比美国《华盛顿邮报》30年来披露的还要多。不断地揭秘让阿桑奇变成很多人的眼中钉,不少国家和组织想要关闭他的网站。

从某种意义上说,阿桑奇像一个孤独的斗士。他如何走上揭秘之路?他为何锲而不舍?


从黑客到职业揭秘者

“他痛恨威权,是个阴谋论者,这样的一名计算机高手建立‘维基解密’网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事。”

满头银发的阿桑奇其实只有39岁,出生于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年仅8岁时他的父母离异,之后阿桑奇随母亲四处奔波。他上过37所学校的故事广为流传。16岁时阿桑奇离家闯荡世界,他阅读广泛,热爱科学、数学。他曾在墨尔本大学研习过物理和数学,但未能获得学位。阿桑奇的个人网页上称,他曾经代表墨尔本大学参加过澳大利亚全国物理竞赛。

阿桑奇很早就展露了他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天赋。上世纪80年代,十多岁的阿桑奇就组建了黑客组织International Subversives,他曾侵入过加拿大电信公司及一些其他机构的电脑系统,受到几十项网络黑客攻击指控,但侥幸躲过牢狱之灾。

1991年的一次黑客攻击事件后,女友离开阿桑奇并带走了他们的孩子。阿桑奇与其展开了一场争夺监护权的持久战。据英国《卫报》报道,“正是这场对监护权的争夺使他痛恨当局。”《卫报》文章称,阿桑奇怀疑政府中有人密谋陷害他。《卫报》根据阿桑奇的人生经历推论:他痛恨威权,是个阴谋论者,这样的一名计算机高手建立“维基解密”网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事。

他是最早的开源、免费通讯端口扫描程序Strobe的作者。1997年,他与人合写了《地下社会:黑客故事,对电子前沿的疯狂与痴迷》,文中提到了他当黑客的经历。1997年左右,他与其他人共同发明了Rubberhose Deniable加密系统,他编写这套系统的初衷是为人权工作者提供保护敏感数据的工具。

慢慢地,阿桑奇将他对于网络安全漏洞的兴趣,转化为关注更大的目标:政府和企业的丑闻。2006年,阿桑奇倾力打造的“维基解密”网诞生。“维基解密”将自身定位为“一个为无法追踪的大批文件泄露而生的未经审查的系统”。

相对于“创始人”这一称呼,阿桑奇更习惯称自己为“维基解密”网站的主编。在审查机密文件过程中,阿桑奇有最后决定权。阿桑奇在一次讲演中说过,他曾经是一名记者,很年轻的时候就是记者中的激进派,他创办了一本杂志,在他还是青少年的时候就因它而被起诉。作为一名曾经的记者,阿桑奇信奉“准确性就是一切”,他憎恶新闻报道中的主观主义。

当过记者,具有反叛精神,拥有丰富的黑客经验,有自己的一套关于客观报道的原则,接下来的一切顺理成章。


专横傲慢致众叛亲离?

“如果阿桑奇想自毁,他具有的惊人能力,将很容易对他自己以及我们不利。”

短短几年间阿桑奇声名鹊起,成为全球揭秘运动的引领者。而批评人士认为,他慢慢变得专横、傲慢。“维基解密”内部出现了问题,曾经的一些骨干离他而去。据《纽约时报》披露:“不仅多个政府谴责他,甚至有一些曾志同道合的‘战友’也因为他的古怪、专横而分道扬镳。”文章称,“阿桑奇一个人决定将阿富汗战争的机密文件公之于众,而不去掉那些为北约充当线人的阿富汗人的姓名,这种做法让阿桑奇的同事非常沮丧。”

有媒体采访了来自冰岛、瑞典、德国、英国和美国的“维基解密”支持者,得出结论:阿桑奇是“维基解密”的灵魂人物,但随着他的名气变大,他也变得越来越傲慢、古怪和任性。

阿桑奇的领导风格备受诟病。约翰·伯恩斯透露,曾有一名来自冰岛的志愿者多次质疑阿桑奇,被激怒了的阿桑奇回应道:“我不喜欢你的语气,如果再这样下去,你走人吧。”阿桑奇让他身边的人感觉他是不可缺少的,而其他的人都“无关紧要”,他是这个组织的“核心和灵魂,是创始人、布道者、发言人、原始程序员、组织者,是‘维基解密’的一切”。

约翰·伯恩斯称,虽然很多人质疑阿桑奇的领导方式,但他们也承认,“维基解密”赖以维持运作的复杂电脑、融资体系完全依赖它的创始人。

最近一次,阿桑奇甚至中途翻脸中断了CNN对他的采访。当CNN主持人阿提卡·舒伯特问阿桑奇:你受到的强奸指控是否影响到了“维基解密”的正常运作?作为“维基解密”负责人,你是否打算引咎辞职?阿桑奇态度大变,摘下麦克风中止采访。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威尔·黑文就此评论说:“公众由此领略了阿桑奇的个性。”

威尔·黑文的这篇博客文章题为:“为什么我们要担心阿桑奇的精神状态?”他认为:“阿桑奇无视法律,不接受批评,喜欢发脾气,而这样一个人又常能弄到世界上最机密的情报,这个人是否应该引起我们的担忧?我的回答是:是。如果阿桑奇想自毁,他具有的惊人能力,将很容易对他自己以及我们不利。”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巨大压力下阿桑奇当然会进行自我保护。有阿桑奇的支持者在《纽约时报》网站留言说:“美国政府对他施加了压力,我难以想象在如此大的压力下他还能信任别人,并且运作这个组织。阿桑奇创立了一个情报组织,但没有任何像保护我们的情报机关一样的执法机构来保护他。没有亲人的支持、没有社区的保护,没有国家对同胞的呵护,一个人很难生存。”


揭秘之路决不妥协

“我们不但不该追捕他,还应把今年的普利策新闻奖颁发给他,他应该获得2011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维基解密”网宣称“致力于向公众提供不加任何粉饰的真相”,事实上,阿桑奇和他的团队会对机密文件进行一番审核。但囿于人力物力限制,无法处理海量文件。阿桑奇把一些审核工作交给传统媒体去做。《卫报》的一名发言人接受南都记者邮件采访时表示:“‘维基解密’将这些机密文件先提供给了《卫报》等媒体。但《卫报》对这些文件进行了认真研究和编辑,非常仔细、负责地进行了报道。我们尽量确保不泄露任何线人或情报工作人员的姓名,避免对他们带来危险。”

眼下,阿桑奇面临不少棘手问题。首先,“维基解密”网的资金来源被切断。“维基解密”网被美国政府列入观察名单,并被澳大利亚列入黑名单。一家在英国注册的网络支付公司已通知阿桑奇,它们无法继续为“维基解密”提供网上捐款服务。

其次,似乎没有哪个国家愿意给阿桑奇提供庇护。上次公布了阿富汗战争机密文件后,阿桑奇躲到了瑞典,寻求居留权和保护,因为瑞典法律高度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但到瑞典没多久就被指控涉嫌强奸和性骚扰。不久,他寻求在瑞典定居的申请也遭当局拒绝。阿桑奇认为这是美国在幕后搞鬼。

根据英国法律,阿桑奇的澳大利亚护照允许他在英国待6个月,但他的英国护照将于明年初过期。由于瑞典高度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阿桑奇本来打算寻求这个北欧国家的庇护,申请居留权,并希望在瑞典申请出版许可证,将来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维基解密”网设在瑞典的服务器。但是最近,瑞典移民当局已经拒绝了阿桑奇的申请。就连阿桑奇的祖国澳大利亚也不是他的避难所,有澳大利亚官员表态称,如果美国对阿桑奇提出指控,澳大利亚政府愿意配合。一名澳大利亚官员对阿桑奇说:“你不按规则出牌,因此你也不可能被规则保护。”

有支持者哀叹:阿桑奇这个人终将被毁掉,他得罪了太多的机构,太多人想让他销声匿迹。而另一些支持者则疾呼:我们不但不该追捕他,还应把今年的普利策新闻奖颁发给他,他应该获得2011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无论如何,阿桑奇并不畏惧,他在伦敦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我下定决心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决不妥协。”

“维基揭秘”网站创始人阿桑奇获保释

英国伦敦高等法院16日裁决维持伦敦威斯敏斯特区治安法庭的原判,批准“维基揭秘”网站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保释。现年39岁的阿桑奇是澳大利亚人,2006年12月创建“维基揭秘”网站。今年,这家网站先后公布了大量关于美军参与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秘密文件,引起轰动。

国际刑警组织对阿桑奇发出红色通缉令

网站页面截图

12月16日,“维基揭秘”网站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在英国伦敦高等法院外手举法律文件庆祝。

全球4000名挺护维基解密的黑客,誓言继续向封杀机构发动网络攻击,一名自称为“冷血”的神秘黑客更致电英国BBC,扬言“这是一场数据战争,以捍卫网络开放及自由。”同时,媒体又首度披露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维基解密地下碉堡照片,当中场景俨如好莱坞特务电影“007”。

黑客供武器下载打网战

《香港商报》报道,黑客组织“匿名者”日前宣布对信用卡公司万事达周三(8日)短暂关闭的事件负责。“匿名者”更表示“任何人,只要是抱着打压维基解密的议程,都会落入我们的攻击范围”。

“匿名者”在推特户口上发动针对Visa的行动指示:“TARGET: WWW.VISA.COM :: FIRE FIRE FIRE!!! WEAPONS”。据悉,该推特户口在数小时后被取消。

报道称,他们已在全球征召了4000名黑客,集体向目标网站发动攻击。该组织透过推特召集志同道合前往一个网址,下载一种设计精密的攻击软件,作为参与这场网战的“武器”。法新社报道认同,“这是一场网上战争。”

维基称与黑客无关联

BBC引述付款公司消息证实,尽管万事达公司指出,黑客攻击对客户使用万事达卡“没有带来冲击”,但有客户“完全不能使用付款服务”。另外,一些网友也表示网上付款出现了问题,不过涉及范围当前还不清楚,万事达公司暂时没有回应个案。

另外,信用卡Visa及互联网付款公司Paypal日前也遭到黑客攻击。Paypal内部消息表示,公司是收到美国政府信件后,才停止了对维基解密提供服务。但美国政府却否认这说法。此外,瑞典检查官的网页也已经遭到黑客下手。

不过,维基解密发言人拉芬森表示,和黑客组织没有任何关联。但她在美国接受访问时又语带双关地说:“任何人都不能阻止我们,除非你想关闭整个网际网络。”而黑客“盟友”之一的“冷血”则表示,当前愈来愈多黑客加入攻击,有更多网民自愿下载恶意程序,向封杀维基解密的机构发动攻击。

美议员倡间谍法论罪

不过,民间对于维基解密的泄密做法开始引发了争论,有报道质疑《纽约时报》说:“我无权对他们进行最终审判。法务部有必要调查他们是否违反法律。”报道认为,《纽约时报》从阿桑奇手中获得资料进行了报道,如果阿桑奇受到处罚,《纽约时报》也理应受罚。来自加州的参议员范因斯坦对《华尔街日报》表示:“应根据1917年制订的法律(《防间谍法》)对阿桑奇进行审判。”

一些国际人权组织也谴责维基解密曝光文件,国际特SE组织(AI)等5个人权组织主张,维基解密曝光了对美军提供协助的阿富汗人的姓名以及相关信息,使他们面临遭受恐怖袭击的威胁,这是“不负责任的暴露行径。”

碉堡设计显阿桑奇个性

另据英国《每日邮报》展示了的一批最新图片,揭开了维基解密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数据中心真面目,那里几乎保存了该网站所有的机密文件。此前,有报道称该地下碉堡在当地维塔·伯格公园地下花岗岩中凿出,距离地面达100英尺(约30米),是冷战时期的国防产物。

而报道介绍,碉堡里有一个“漂浮”的会议室,悬挂的玻璃走廊,月球景观地板,家具设计师,甚至是用德国U型潜艇的引擎作为备用发电机,所有这些似乎都在竭力展示阿桑奇特立独行的个性特征。



地下碉堡照片

辑录:haochengy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