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气吞山河:物华天宝品“三宝”(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1:54:15
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说起水产畜牧名牌产品,生态广西有“三宝”:水牛奶、大蚝、官垌鱼。

  奶中极品前景大

  1公斤水牛奶的营养,相当于1.5—1.8公斤的普通牛奶。

  正因营养丰富,口感香浓,尽管水牛奶价格比普通牛奶贵近一倍,消费者们仍趋之若鹜。奶中精品水牛奶,成为广西在中国独一无二的地方特产。

  目前,广西的水牛奶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除了消毒奶、酸奶等传统奶制品外,广西生产的双皮奶、奶酪等20多种高端奶产品,远销香港、北京、上海等地。广西水牛研究所所长杨炳壮告诉记者,水牛奶最大的特点就是干物质和乳脂肪含量高出黑白花牛奶近50%,为高端乳制品深加工提供了资源条件。利用水牛奶加工成的高端奶酪,是黑白花牛奶没法比的。

  原来广西本地水牛都是用来耕田的役用品种。虽拥有全国最大的水牛种群,长期以来却是个奶业很不发达省区,原因就在于本地水牛产奶量少。上世纪70年代开始,广西推广奶水牛工程,引进国外的良种奶用公水牛和本地母水牛进行杂交改良,实现了让耕牛变奶牛的历史性发展。杨炳壮介绍,没经过改良的本地水牛,年产奶量每头牛仅500~800公斤,通过一代杂交改良,可以年产奶1200公斤;到了杂交二代,年产奶量提高到1800公斤以上;目前广西的优良杂交奶水牛每头年产奶量达2200公斤。

  广西温度高,湿度大,这种气候非常适合水牛的生长。经过40多年的发展,奶水牛养殖已覆盖全区,存栏量排名全国第1位。按照规划,到2020年,广西奶水牛存栏数量将达到130万头,其中产奶母水牛100万头,届时水牛奶产量可达160万—200万吨。只要充分开发酸奶、花色奶、奶酪、奶油、乳清等科技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乳制品,广西水牛奶业有望成为年产值超300亿元的大产业。

  “海中牛奶”声名响

  “海中牛奶”这是世人对大蚝的美称,其鲜美的肉味和富含的营养可见一斑。近年来,生蚝、牡蛎、蚝油等系列食品,形成了独特的南方牡蛎文化,逐步向北方地区传播,广西的大蚝也随之名噪一方。

  每年6—7月份,是养蚝人最繁忙的季节,他们争分夺秒运送预制好的水泥蚝柱、蚝片、蚝绳,到采苗区投放。近日,记者坐船行驶在钦州美丽富饶的茅尾海上,放眼山山相望、水水相连的七十二泾,蚝排随处可见。由于生态优美,此处是大蚝繁育的“天然牧场”。早在明朝,钦州大蚝就销往国外,享有“钦州大明蚝”之美誉。

  近年来,广西主要采用滩涂插养、浮筏式和棚架式吊养三种方式养殖大蚝,并创立插养和吊养相结合的缠柱吊养方式,有效地提高了产量。由于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广牡蛎健康养殖,2006年“钦州龙门七十二泾海域近江牡蛎浮筏生态养殖示范区”,获农业部健康水产养殖示范场称号;2010年钦州大蚝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启动。

  有悠久养蚝历史的奠基,广西成为中国牡蛎养殖一大主产地。2010年,全区牡蛎养殖面积24万亩左右,年产量在40万吨上下。牡蛎产量占全区海水养殖总产量近一半,成为广西最大宗海水养殖品种。

  山泉水中“跃龙门”

  位于浦北县中部的官垌、六硍、平睦、寨圩、福旺、小江等6个镇,山高林茂,天然青草丰盛,山泉水充足,沟渠纵横,水质清新,经年长流不息。

  官垌鱼就是从这些山清水秀的地方一“跃”而出。

  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官垌镇农民就在沟沿路边、房前屋后、田头地角或一些低洼田开挖小鱼窝,引来山泉水养鱼。鱼窝面积小的几平方米,大的五六十平方米,每窝放养草鱼种二三十尾甚至上百尾,并适量搭配少量鲤鱼,平时投喂青草、菜叶、木薯叶等。由于生活在山泉水中,吃的是天然饲料,养殖时间至少三至四年,官垌的草鱼肉质结实,无泥腥味,香而不肥、嫩而不腻,吃后余香满口,所以成为区内外高档宾馆、酒楼不可缺少的品牌美食。

  进入21世纪后,浦北县以官垌镇为代表的流水养鱼不断壮大发展。2005年,该县的第一个农民养鱼协会浦北县官垌镇官垌鱼养殖协会注册了“官垌”鱼商标,同年该协会生产基地获广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自此,浦北县因势利导,一步步将“官垌鱼”推上了名牌舞台。

  2010年初,官垌草鱼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获农业部核准,一个以协会为龙头,以品牌为依托,以官垌镇为中心的“官垌鱼”,在登记保护区域内的官垌、六硍、平睦、寨圩、福旺、小江等6个镇形成名正言顺的产业带。

  得益于品牌效应,官垌鱼价格不断攀升,目前塘边收购价是每公斤22-24元,比普通草鱼高一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