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受翻天百度云:朱镕基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2 20:29:01
   12年前,当已63岁的朱镕基带着特殊的使命踏进中国权力中枢——中南海时,人们并未广泛地预见到,他即将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5年前,当2890名全国人大代表用潮水般的掌声和罕见的高票,将他推上共和国第五任总理之位时,每一名代表心中,都充满了一种甚至有点超越理性的梦想和期待,他们相信,这个人肯定能够带领中国这艘在20世纪末的洪流中破浪的大船通过所有惊涛骇浪,驶向更加壮丽辉煌的彼岸。而这个人也以他斩钉截铁的誓言与万丈雄心,感染了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
  
  一天前,这位老人刚刚向又一批全国人大代表们交上一份5年来的答卷,把功过留给众人评说。此时的他已经跨进75岁的门槛,多少有了一丝岁月带来的疲惫。虽然这个国家的普通民众依然对他满怀崇敬与爱戴之情,不少人甚至从内心里幻想他能够留任,但这个老人的去向却如他向来的为人一样坚定而清晰:已经不担任中共党内任何职务的他选择了离任。
  
   “天地为炉,造化为工;阴阳为炭,万物为铜。”这是汉代才子贾谊在客居长沙时的无尽感慨。没有人知道,在最后一次走向总理报告台的那一刻,这名长沙人心中的所感所想。人生之一瞬,正如天地之苍茫,十年一梦,世事难寻。对普通人而言是如此,对于一个国家,对于这个国家的治理者而言,亦复如是。
  
  
时不我待
  
   的确,时间的有限性,对这名湖南长沙人来说尤其显得突出。而人生的戏剧性,亦同样令人悲喜莫名。
  
  朱镕基拥有一个令人唏嘘的童年。从清华毕业后到东北和国家计委工作没多久,朱镕基的人生又很快发生了逆转。在那场著名的反右运动中,和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一样,敢于直言的朱镕基被戴上“右派”的帽子,度过了足足“20年没有党籍的日子”。
  
   1978年,当人生的最低谷即将结束时,已经50岁的朱镕基还仅仅跟刚刚工作时一样,是一名副科级干部。连平民百姓也知道,这在中国官员序列中意味着什么。用后来的话说,这绝对是属于“洗了睡”的行列。
  
  然而,人生的戏剧性便体现在这里。从那时起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朱镕基便完成了从副科级到副部级的跨跃。直至1988年出任上海市市长,终于成为一方要员。
  
  所以,当1991年朱镕基领命进京时,这一举动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它标志着这个人、这个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一员,积聚了将近一生的、对于家国天下的理想与设计,终于有了一展宏图的机会,当然,限于年龄,这也极有可能是最后的机会。
  
  而对于这个国家而言,当时的中国同样已经等待不起。国家经济持续低迷,早已落后于时代的计划经济体制依然根深蒂固,意识形态领域左的思潮泛滥,苏联和东欧的剧变,更是使中国人有点“人心惶惶”。
  
   就这样,一个已经等待不起的领导人,面对一个同样已经等待不起的国家,一场疾风骤雨般的变革即将拉开帷幕。
  
  

   政坛清风
  
   在普通民众看来,相比一些专业的经济政策与经济改革措施,他们印象最深的,反倒是朱镕基本人的鲜明个性与特立独行的言语。
  
  在中国高层领导人中,朱镕基是举行记者招待会较多的一个。从1988年就任上海市市长开始,记者招待会、就职演说这类西方政治生活中的常态、然而在中国显得有些突兀和特别的政治形式,便紧紧地伴随着朱镕基。每年一次的总理记者招待会,几乎成了关心时事的中国人的一个节日。而其为数不多的出访,也成为海内外媒体追逐的焦点。
  
  在这些场合,朱镕基以他自己的坦诚、睿智、幽默、嫉恶如仇和博闻强记,给世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给自己带来了极高的民望。
  
  有人认为,相比较而言,是朱镕基的出现,才使这个国家的普通老百姓首次知道,像总理这类高层领导人的性格、个性与爱好,甚至于能首次亲耳听到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对一些事情的完整的看法。
  
   也有人认为,在庸俗哲学、腐败习气日趋盛行的官场,开明、廉洁、正直、强悍的朱镕基的出现,明显是给政坛带来的一股清风。
  
  更多的人认为,朱镕基的这些表现,虽然带有其鲜明的施政特点,但还只是其作为政治家的表象。在困境中工作数十年、历经曲折坎坷的朱镕基,其内心深处应该深深地知道这个国家的状况,知道它的症结与弊端,也知道,怎样做才能使它走向繁荣与富强。
  
  
几大困境
  
  从1991年到1997年,在更高层领导人的支持下,朱镕基以他的铁腕政策,逐步使中国经济走向于理性与稳步增长,赢得了洞悉局势的人们的极大颂扬。
  
  所以,1998年朱镕基的出任总理,被有些人认为是对“众望所归”这一成语的最好解释。人们显然对其寄予了更高的期望,认为朱镕基拥有“手到病除”的神奇力量。
  
  然而,朱镕基自己却保持了足够的清醒。在就任总理时的那句话———“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直前,义无反顾。”———在当时的人们听来,更多的是一种情绪上的豪迈。惟有等待5年后的今天再回首,人们才真切地体会到,朱镕基当时的真实想法,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激昂情怀。
  
   如今回头略一梳理,便可以轻易地列出朱镕基在当时已经意识到的一些困境与抉择:
  
  其一,被外界认为是其经济智囊的吴敬琏,在当年便指出,改革“已然进入过大关的阶段”。中国选择的渐进式改革模式,导致容易见效的改革已经基本改完,而一些在意识形态上敏感的、操作上艰难的改革,则因被多次延宕而越来越难以突破。更重要的是,改革能够使所有人受惠的局面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在当下,每推行一项改革,短期内带来的,不是实惠,而是给相当一部分群体带来阵痛。
  
  其二,与上述相关的是在施政路径选择上,对政治家而言,是选择一时的安稳,还是选择国家的长远发展,这同样是摆在刚刚上任的朱镕基面前的一个重大选择。
  
  人们选择了朱镕基,显然是寄希望于他能够把这个国家的经济迅速带向繁荣,但是如果不进行痛苦的深层次变革,只进行一些“小恩小惠”式的举措,经济虽然可以一时维持,并且各阶层“彼此愉快”,但从长远来讲,一旦遇到亚洲金融危机之类的重大波动,经济极有可能崩盘;而如果选择改革攻坚,虽然可能使国家长远受惠,但必然是使不少人的利益在短期内受损。
  
   面对这一两难处境怎么选择,怎样看待外界的期望与评价,需要大决断与大智慧。
  


  其三,是政治和意识形态。朱镕基无疑是经济改革方面的专家,但是,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很多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在这一点上,国企改革是最大的例证。对国企,你绝不可能用纯经济的眼光来审视,而必须意识到它是一个政治问题,一个意识形态问题,一个社会稳定问题。
  
  其四,是效率与公平的永恒矛盾。中国改革最核心的一点,便是解决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效率低下、经济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贫富差距,导致社会分层和利益分化。但是,在此过程中,如何保障社会公平的最底线,如何充分顾及底层民众的感觉与承受力,便成为一个重要难题。
  
  其五,是历史与制度的包袱。几百年来的历史包袱,与几十年来的制度包袱,这些,都要由现实的操作者、由后来者承担。领导者民望越高,民众和社会的期望值便越大,如果成效不能非常显著,失望感便极易产生。
  
   除此之外,还有权力体系的掣肘问题,等等。
  
  缘此种种,在1998年的阳春三月都摆在了朱镕基的面前。有人说,在那一瞬间,只有朱镕基自己清楚地意识到,他不能有任何失误,虽然这根本就不可能。
  
  
向渊而行
  
   面对这一系列困境,朱镕基仍然选择了前行,虽然前面是地雷阵和万丈深渊。
  
  在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岌岌可危的时刻,依靠之前连续几年的宏观调控对经济泡沫的挤压,中国度过了;在世界贸易紧缩、特大洪水袭击、内需严重不足的时刻,依靠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国度过了。
  
   此外,国企改革、住房改革、医疗改革、社会保障改革,这一系列改革也纷纷破题。
  
   毋庸讳言,还有一些改革尚未达到目标,比如金融体制改革,比如“三农”问题。
  
  不过,朱镕基最为不满的,显然是官场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一些恶习和败类。所以,他给国家会计学院题词“不做假账”,虽然这是会计的最基本要求;他说他只对那些贪官污吏吹胡子瞪眼睛;甚至于他只希望“卸任后全国人民能够说朱镕基是一个清官就够了”。
  
  所以,在多年的努力下,中国终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一举措,不仅使市场经济在中国得以根本性的确立——因为世贸组织最基本的前提便是其成员是市场经济国家,另外,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也不可能再动摇——没有开放,哪有贸易?
  
   朱镕基的良苦用心,是希望它能够给中国的改革带来外力推动和制度约束。
  
   有人说,如果多年以后再看,这将是朱镕基给中国的最大的贡献。它使中国向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的道路上大大地迈进了一步。
  
  在一个苦难深重的国家,在一个处于剧变中的时代,人们往往呼唤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然而,一个人能力再强,也不能不受限于时代与环境的束缚。一个人不能脱离他的时代,雄才大略如朱镕基者也不能。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这样的人们的无上敬意。
  
   一个时代即将结束,一代英雄即将归隐,但是,另外一个新的时代也正在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