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悠闲人生下载:中医论贫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1:16:50

中医论贫血

  血是人体最宝贵的物质之一,它内养脏腑,外濡皮毛筋骨,维持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机能活动,使目能视、脚能步、掌能握、指能捏、神志清晰、精力充沛,这些都是血的功能。“贫血”对现代人来讲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了,但贫血其实只是西医定义的一个名字。在传统中医学里并没有“贫血”这个病名。那么,中医有没有与“贫血”等同的病征呢?中医又是如何看待“贫血”呢?下面就来谈谈这些问题:

  

  血虚和贫血不是一个概念

  贫血:在临床上,贫血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同年龄组、同性别和同地区的正常标准。

  血虚:当体内的血液量不足,或即使血液数量足够、但血液对身体各处的濡养功能减退等状态,被称为血虚。中医所说的血虚指血量不足或血质失常或血液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

  血虚是由于从食物摄取的铁不够生理需要,体内贮铁减少,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中医对贫血的认识

  中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对贫血及其相关病证的论述古已有之。但中医却没有单一的定义贫血,而是将其列入“血虚”的范畴,将气与血紧密地联系起来,强调血虚是由于气虚所致,而血虚又反过来加重了气虚,导致气血两虚证。那么什么是气,什么又是血呢?中医认为,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存在是通过生理功能表现出来的,如血的生成和运行,气不足(即气虚)或气的运动失常,人的生理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而血在中医里则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其在人体内运行,将氧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血不足(血虚)就会导致人体缺乏滋养。

  中医学认为:世间任何事物都存在阴阳两面,气血也不例外。中医讲:气属阳,血属阴,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互根互用,相互依赖。只有气血调和,人才健康无病。那么气血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中医认为气对血有三个方面的主要作用:1、气能生血,血的组成与生成过程离不开气和气化功能;2、气能行血,血的运行要依赖气的推动,气虚则会导致血行迟缓、血行不利、甚至血瘀;3、气能摄血,气能够固摄血,如果气虚不能固摄,就会导致许多出血病,这也是导致贫血的主要原因。

  而血对气主要是载气和养气的作用,气要依附于血,而血又不断为气提供营养,使气发挥作用。所以,气虚就会导致血行不畅、出血,导致血虚;而血虚则会导致气虚。气血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对方,从而出现气血两虚、气虚出血、血随气脱,最终导致血虚、出现贫血,影响人体健康。

  

  血虚的临床表现

  血虚可引发一系列病证,在中医看来,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①脏腑失于濡养:一般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色指甲淡白无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皮肤干燥,头发枯焦,以及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等。

  由于心主血、肝藏血,所以临床上血虚主要表现在心肝二脏。心血不足表现为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神志不安等。肝血不足,不能上荣则面色无华、眩晕耳鸣、两目干涩、视物不清或雀目;不能濡养筋脉,则肢体麻木,筋脉拘急,肌肉动;由于中医认为肝主筋,爪为筋之余,肝血不足,爪甲失养,枯薄脆裂。中医五行学说认为,心为肝之子,肝为肾之子,根据虚则补其母和阳生阴长的道理,在治疗时补心常兼补肝,补肝常兼滋肾。在血虚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补血方内还常加入补脾肺之气的药物。

  ②血不载气:中医认为,血为气之母,气赖血以附,血载气以行。血虚,气则没有了依附,因而气虚,故血虚常伴随气虚。病人不仅有血虚的症状,而且还有少气懒言、语言低微、疲倦乏力、气短自汗等气虚症状。

  

  中医治疗血虚吃什么中成药

  中医治疗血虚的原则及方法主要有健脾和胃、益气生血、补肾生血、祛瘀生血、解毒生血。

  (1)健脾和胃脾

  胃是血液生化之源,饮食有节,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则血液生成自然源源不断。所以,补血必须先健脾胃,脾胃强健则生化之源不绝。常用的方药有四君子汤、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等。

  (2)益气生血

  血液的物质基础是精,而促进精化为血,则以气为动力。清代李中梓《医宗必读》说:“血气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温病条辨》说:“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景岳全书》则说:“有形之血难以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在临床用药时,依据“气能生血”,常在补血药中,配以益气之品。常用的方剂有归脾汤,当归补血汤等;常用的补气药有黄芪、人参、党参、白术、黄精、山药、大枣等;配以养血之药,如当归、白芍、阿胶、熟地等。

  (3)补肾生血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既包括先天之精,又包括五脏六腑后天之精。精能生髓,髓能化血。同时,肾中之命门为原气之所系,十二经之根,生化之源,也是温熙,促进血液生化的原动力之所在。所以,中医有“生血根本在于肾”。临床上,治血虚,必当补肾以填精,精髓足,血自旺。常用方剂有菟丝子饮、二仙丹等。常用补肾药有鹿茸、鹿角胶、阿胶、龟板胶、巴戟天、锁阳、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附子、肉桂、首乌、熟地、枸杞子、紫河车等。

  (4)祛瘀生血

  无论脾胃所化之营血,或精髓所化之血,都必须通过经脉和髓道进行释放和传输,并循环全身。精髓化血,禀于先天,而养于后天,后天水谷之精微,五脏六腑之精,亦赖经脉输送汇于冲脉——血海,与肾之大络相会以滋肾,以营骨髓,如气血瘀阻,脉道不通,就会造成骨髓,乏养而枯竭,致使血液生化无由。常用方剂有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常用活血化瘀药,如当归、川芎、丹参、三七、丹皮、香附等。

  (5)解毒生血

  中医认为,不管内伤七情或外感六淫,郁久均可化火,火热之气最易耗血伤阴。再者,象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邪毒内陷,下及肝肾,可直接造成精髓亏乏,以致生血无源。内陷邪毒或七情郁火,又可阻络成瘀,而致新血不生,因此需要清热解毒。常用方剂有犀角地黄汤,三黄石膏汤,茵陈蒿汤,五味消毒饮,清营汤,清瘟败毒饮等。常用清热解毒药有蒲公英、银花、连翘、白花蛇舌草、板蓝根、大青叶、黄连、黄芩、黄柏、紫花地丁、大黄、紫草、茵陈、半枝莲等。临床多用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溶血性贫血等。

  

  血虚的中医理论发展

  血虚又称营血不足证或血液亏虚证,为体内血液不足、肢体脏腑百脉失去濡养而出现全身多种衰弱证候的总称。血虚证是气、血、阴、阳四大亏虚证之一。

  我国古代的医学论著《内经》对血的生成、运行及生理作用,均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书中指出,血液的生成,主要来源于饮食物的水谷之精微(指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其精微经心的赤化,形成红色液体物质,即成为血。《内经》关于血的生理功能、临床表现、治疗法则等一系列论述,对血虚证的病因及病理阐述、辩证和组方用药治疗,均有指导意义。

  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了不同血虚病症及血虚兼夹病症的不同治疗方药,书中的方药仍被现代中医临床所使用。

  唐宋时期的《诸病源候论》提出血虚证的某些新的临床表现,书中叙述了五劳、六极、七伤中的血极等血虚证的严重表现。

  到了明清时期,对血虚证的理论、辩证、治疗、用药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清代医学家唐容川提出了阴阳水火气血论,论述了气血与水火的生理、病理、治法的关系。对于血虚证的临床症状的描述更加丰富。

  可见血虚及相关症状的研究在中医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研究基础。

  贫血属于中医学“血虚”、“萎黄”、“虚劳”以及“血证”范畴,它以面色无华或萎黄、指甲色淡、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疲劳乏力、手足发麻、女子月经量少或衍期而至、舌质淡、脉象沉细无力等为主要表现。所以说,血虚证与贫血,前者是中医证候的名称,而后者是西医的定义名词。血虚证不一定就是贫血,但贫血病人常表现有血虚证。

  

  容易引起虚的几种原因 

  失血过多

  月经过多过频、产后失血过多,外伤,以及其它慢性失血症都可造成血虚。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

  暴饮暴食,嗜食偏食,营养不良都容易损伤脾胃,导致血虚。

  慢性消耗

  过度劳累易耗伤气血,若没及时调理则容易导致气虚血亏。

  肝郁

  心主血,肝藏血,所以临床上血虚主要表现在心肝二脏。“肝藏血”,肝脏不好也容易导致血虚。

  不当节食——血虚的大敌

  

  中医对血虚的调理

  气血的生成,一是靠营养物质的摄入,二是靠脾胃的运化功能。如果脾虚,则不能化生气血,此乃导致气血两虚的重要原因。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用现代医学语言解释即为:“脾”具有对饮食中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吸收的功能(相当于西医学中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而营养物质能为机体血液的生成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此是脾的生血影响。因此,脾虚在血虚证的发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根据中医学“治病求其本”的原则,健脾则利于血虚的改善。

  同样,贫血属血虚证,虚者则应补之。但补不但应从气血两补入手,还应健脾助运。气血是互生互根的,补血当先补气,气血的生化又需要靠脾的运化,而且补血之品多粘腻,有碍吸收。所以,健脾益气还能够舒塞,帮助吸收。因此,气血同补,健脾助运,补不碍滞,是中医调理血虚的基础,也是现代中医改善贫血的总则,贯彻于治疗的始终。下表就详细地列出了各种血虚证的治疗原则。

  

  综上所述,对贫血的防治最为根本是气血同补,双管齐下,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应该采取有效合理的预防保健措施,注重身体的调理,真正实现“益气生血双循环,健康美丽两相宜”。

  

  附:【贫血自测】

  ◆ 容易疲倦

  ◆ 常出现头晕眼花现象

  ◆ 脸色苍白

  ◆ 唇、舌、指甲色淡无华

  ◆ 女性月经不规律、经量多

  ◆ 心慌心悸

  ◆ 指甲脆、易碎

  ◆ 四肢冰冷

  ◆ 皮肤干燥、角质化

  ◆ 常出现耳鸣现象

  

  健康提示

  ——如果您符合上述4种以上情形,请注意预防贫血,最好到医院做健康检查。

  

  饮食调养食疗:平时应该多吃吃红色和黑色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质、微量元素(铁、铜等)、叶酸和维生素B12的营养食物,如红枣、莲子、龙眼肉、核桃、山楂、猪肝、猪血、黄鳝、海参、乌鸡、鸡蛋、菠菜、胡萝卜、黑木耳、黑芝麻、虾仁、红糖等,富含营养的同时,具有补血活血的功效。

  ①红枣。性温,味甘,既能补气,又能养血。历代医家亦称大枣为补血上品。

  ②桑葚,俗称桑果。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钙质和维生素,有很好的补血作用,且有安神功用,尤其是对血虚失眠者更适宜。

  ③龙眼肉。能补血、养心、安神、益智,对血虚体弱之人的心慌心跳、头晕失眠、健忘,食之最宜。

  此外,生血食物还有赤小豆、乌鸡、黑芝麻、猪肝、鸡肉、鸡肝、鹌鹑、青鱼、乌鱼、花生(主要是花生红皮)等,但要注意控制脂肪摄入,补血的营养成分都是在油脂成分少的情况下易于吸收。

  中药调养:常用的补血中药有当归、川芎、红花、熟地、桃仁、党参、黄芪、何首乌、枸杞子、山药、阿胶、丹参、玫瑰花等天然中药,用这些中药和补血的食物一起做成可口的药膳,均有很好的调节内分泌、养血效果。

  ①当归,为中医最为常用的补血中药。凡血虚之人,尤其是妇女血虚者,最宜服用。②阿胶。中医认为,阿胶有滋阴补血之功。实验证明,阿胶对促进血液的产生有很大的作用。③何首乌。含有多量的卵磷脂,能促进血液的新生和机体的发育,调节改善身体新陈代谢,对血虚者头晕目眩、面色萎黄、腰膝酸软等,食之最宜。

  另外,枸杞子、桂圆、熟地黄、白芍、黄芪、党参、人参、紫河车等均有益气生血功效。

  

  血虚人士的忌食物品:

  荸荠:根据前人经验,凡血虚者不宜多吃荸荠。如《本经逢原》中就曾指出:“荸荠兼耗营血,故孕妇血竭忌之。”

  大蒜:是一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常吃,易动火耗血。所以,《本草经疏》中明确告诫:“气虚血弱之人,切勿沾唇。”凡血虚之人,不宜食之。

  忌食或少食:海藻、草豆蔻、荷叶、白酒、薄荷、菊花、槟榔、生萝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