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闲人txt下载:太上大通经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6:57:56




 
李道纯文集
中和集  清庵莹蟾子语录  全真集玄秘要  三天易髓  道德会元  太上大通经注  无上赤文洞古真经注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注
李道纯简介:
李道纯(1219—1296),字元素,都梁(今湖南武冈县)人,号清庵,又号莹蟾子,本为道教南宗创始人白玉蟾的二传弟子,后来加入了全真道,他是一位道兼南北、学贯三教的一代宗师。
其丹法南北兼收,并融会了禅宗的心性之学,又吸收理学家对「中和 」的 论 述,主张先性后命,“先持成定慧而虚其心,后炼精气神而得其身”,最后达到“性命双全、形神俱妙”。丹法中特别强调「守中」。所谓守中即守玄关;阴 静 阳 动, 静极 生 动,「只这动处便是玄关」。修炼者但於二六时中,举心动念处下功夫,玄关自然得见,见得玄关,药物、火候、运用乃至脱胎神化,都不出此一窍。
先辟傍门九品,次分内丹为顿、渐二种。渐法又分三乘,顿法为最上一乘,乃夙有根机者所宜修,只须一直了性,则自然了命,其法以太虚为鼎,太极为炉,清静为丹基;无为为丹母,性命为铅汞,定慧为水火,窒欲惩忿为水火交,性情合一为金木并,洗心涤虑为沐浴,存诚定意为固济,戒定慧为三要,中为玄关,明心为应验,见性为凝结,三元混一为圣胎,性命打成一片为丹成,身外有身为脱胎,打破虚空为了当。其学自成一家,他精研道意广授门人,方法多变,实为一代玄门宗匠。其著述有《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注》,《太上大通经注》、《无上赤文洞古真经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全真集玄秘要》、《道德会元》、《清庵莹蟾子语录》、《中和集》、《三天易髓》等。
太 上 大 通 经 注
都梁参学清庵莹蟾子李道纯注
太上谓无上可上,大通谓无所不通,经谓登真之径路,众所通行之道也。首章云无行无体谓真空妙理,最上一乘之妙也,即太上之义。次章云如空无相,谓四通八达无所窒碍,即大通之义也。下章云无相无为广无边际,谓大道至广至大至妙无穷,日用之间头头显露,此所以为经也。
【先天而生】
显诸仁
【生而无形】
藏诸用
【后天而存】
所存者神
【存而无体】
神无方,易无体
【然而无体】
阴阳不测
【未尝存也】
运化不息
【故曰:不可思议】
妙用无穷
上真空一章
原道之始也。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即先天而生,生而无形之义也。中庸曰: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体物而不可违即后天而存,存而无体之义也。然而元体故运化生成,而无穷也,非穷理尽性者,其孰能于此!故授之以玄理章。
【静为之性】
寂然不动
【心在其中矣】
感而遂通
【动为之心】
见物便见心
【性在其中矣】
无物心不见
【心生性灭】
心生种种法生
【心灭性现】
心灭种种法灭
【如空无相】
大象无形
【湛然圆满】
道上欲下
上玄理章
原性之元也。中庸曰: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即静为之性之义。又曰: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即动为之心之义。性本静非心则不见,心本静非动即不见,因物见心,潜心见性,性寂知天,是谓通也。苟或心随物转,性所以忘也,故曰心生性灭。设若潜心入寂,性所以现也,故曰心灭性现。盖性如虚空,动与不动当寂,见与不见常明,一切物来相扰如片云点虚空相似,太清还受点也无,既不受点则湛然圆满,我之性天亦复如是。
【大道无相,故内其摄于有】
养其无象,象故常存
【真性无为,故外不生其心】
无所用心,心故常存
【如如自然,广无边际】
无为则无不通
【对境忘境,不沉于六贼之魔】
我不逐境,境无干我
【居尘出尘,不落万缘之化】
我不立尘,尘不染我
【致静不动】
大定
【致和不迁】
大慧
【慧照十方】
火明
【虚变无为】
大通
上玄妙章
明道之理也,故次之以玄理章,洞古经云:养其无象,象故常存。即大道无相之义。孟子曰:无为其无所不为,即真性无为之义。内无相则如如自然,外无为则广大悉备。祖师谓丹田有宝休问道,对境无心莫问禅。即此义也。对境忘境何魔之有?居尘出尘何缘之有?缘息则性静魔息,则心和。致静则不动,致和则不迁,二理兼持则圆明普照,神变无方也。
【颂曰:有法悟无法】
心随法生,法随心灭
【无修解有修】
性本无修,修即非性
【包含万象体】
心空性寂,无所不容。
【不挂一丝头】
才染一尘,即成渗漏。
上颂言其体用也,体之则无,用之则有。所以自有法,顿悟无法。因无修,勘破有修。至于有无不立,心法双忘,体同太虚,包罗无外,大道之理至是而尽矣。
Top

著作权归古人所有
此文由晓玉蓝亭根据《道藏》录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