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柯南之混吃等死:·美国教科书为什么选中这三个中国人(作者:卫金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1:55:22

《读者》2010年第10期·文明·在海外·美国教科书为什么选中这三个中国人(作者:卫金桂)

2010-05-12 21:03:18|  分类: 读者文摘 |  标签:d读者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读者》2010年第10期

文  明

在 海 外

美国教科书为什么选中这三个中国人

卫金桂

汉学流行,美国也不例外,美国通行的教科书里有很多涉及中国的内容,中国历史人物自然会反映其中。我们作个假设,让中国人推荐应该有哪三个人该获选?结论虽然有可能五花八门,但一般跳不出以下几个圈子:帝王将相如秦皇汉武成吉思汗类;文化名人如孔子抑或屈原类;民族英雄如岳飞文天祥,分别昭示中国政治的强大,文化源远流长,对外不屈不挠等意思。但美国人不这样看,他们的选择有点出乎我们意料。

第一个被选中的人物是陶渊明。上榜理由:过上流生活,出污泥而不染。

麦基《世界社会的历史》中的解释颇有代表性:“他不是一般的中国农民,他跟士大夫阶层的人士保持着紧密联系,经常在一起喝酒吟诗。他的作品反映了他对这样简单的田园生活很满足,甚至把这种生活美化成世外桃源。”作者希望学生从中领略到魏晋南北朝的时代气息,即注重的不是学识,而是出身和门第。绝不与门不当、户不对的人通婚。他们自命为社会精英,在自己庞大的庄园里聚会、喝酒、行乐、吟诗……“陶渊明就是在这种乌烟瘴气的环境中,寻求超脱与自然”。

他们选中的第二个人物是杨玉环。上榜理由:浪漫。

斯特恩斯在他的《世界文明》中提到了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这部教科书用了整整两页的篇幅讲述杨玉环的故事,还配了一幅“贵妃行乐图”,渲染她的富丽堂皇和婀娜多姿。这部教科书讲述完唐玄宗和杨玉环的“浪漫史”后指出,他们的感情是“最著名的,也是最不幸的”。这个人物的选择,纯粹是考虑到青年学子的口味。作者对杨玉环爱情故事的渲染,除了美国人对爱情的重视,不乏迎合、媚俗的考虑在里头。但浓浓的生活气息颇让人感动,显现出教科书的温馨和人情味。

被选中的第三个人物是李自成。上榜理由:暴力夺权改变不了旧的为政方式,要引以为戒。

布利耶特所著《地球和居住其间的人民》介绍到李自成时写道:“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成功只是短暂的。明朝将领吴三桂相信,跟李自成那样没有文化而暴力倾向很强的人在一起,很难共事,他就和满族结成了联盟。吴还可能因为李抢走了他的爱妾而心怀怨愤。”“一年以后,李死了。死因要么是自杀,要么是因为偷吃了农民的粮食而被活活打死。”可见,美国人所关注的,并非谁来当皇帝的问题,关键在于某种社会形态是否产生了本质改变。他们认为,倘若李自成获胜,不过是牌桌上换了一个庄家,玩法没有任何变化。

挪威王妃的水晶童话

金薇

灰姑娘,足够灰

每个女孩大概都做过灰姑娘的梦,灰扑扑的生活里,英俊多金的王子深情款款地走来,递上一双水晶鞋,生活立刻像被魔法师施了魔咒一般光鲜了起来……

只是,那个灰姑娘要有美丽的容颜,善良的品格,最最重要的是,她要没有前尘,身家清白,像一粒蒙尘的珍珠一样等待王子发现。

可是,这正是挪威女子梅特?玛丽特所没有的。问题少女、派对女郎、未婚妈妈,她孩子的父亲多次因贩毒被抓,哪一条都足够断了她灰姑娘的梦,都足以让王子望而却步。

这个姑娘足够灰,简直要变得黑了。

可是,这世上有安徒生童话,便有梅特,梅特就是童话里那个踩着幸运的乐曲遇到王子的灰姑娘。

有前尘的女子无后世的美满吗?她不相信,哈康王子也不相信,他们只知道再次相遇时,他们的目光都没有从对方的身上移开,他们想要的不过是男欢女爱的爱情,与权力无关,与身世无关。于是,他们坚定地站在了一起,一起向反对他们在一起的人说“不”。

他们是那么不同,但是,他们相爱了。难怪挪威的报纸说:这种结合远比结婚本身更令人惊奇。

相信王子与梅特都是看过丹麦的安徒生童话的,没什么,他们只是把童话故事演绎得更彻底而已。

遇见她,如春水映梨花

那是次普通的就餐,哈肯王子约的朋友晚到了,一头金发、笑容迷人的女招待给王子递上热咖啡,然后说:“我见过你的。”

哈肯王子笑了,在挪威,如果不认得哈肯王子,就跟在英国不认得贝克汉姆,在中国不认得刘德华差不多。

女招待继续说:三年前,克里斯蒂安桑音乐节上,我身体不舒服,是坐您的车回的家……

哈肯想起来了。原来是她,他一直记得那个女子,她穿梭在霓裳鬓影的宾客间,送香槟,收用过的杯子。他在去洗手间的走廊里看到脸色苍白的她,扶着墙,额上冒着冷汗,他很绅士地问她怎么了,她抱歉地抬起头,说:突然,很不舒服……

他正好也要离开,叫了司机,顺便送她一程。

一面之缘。三年过去了。

他皱了下眉,似乎想起她叫梅特。

听到王子居然叫出了自己的名字,梅特几乎高兴得叫了起来:怎么会记得呢?

那晚,梅特回到家里,兴奋得差点忘记自己身体的不适,她手舞足蹈地告诉父亲:刚才送自己回来的是哈康王储殿下。

父亲看着女儿微微凸起的肚子叹息着摇摇头。女儿还那样不知愁,眼看着就要做未婚妈妈了,将来她的路该怎么走呢?

是的,跟王子的一面之缘并没有给梅特糟糕的生活带来任何亮色。彼时,她做过派对女郎,跟**的男友同居,有身孕后又被贩毒男友抛弃,而她那么虚弱还要去做女招待,就是为了挣些钱把孩子生下来……

成长就是从腹中有了孩子那一刻开始的吧。三年里,她一个人抚养儿子马修斯,同时开始在奥斯陆大学注册深造。

经过岁月的打磨,身为单亲母亲的梅特变得更加妩媚动人。那晚,哈康王子约的人没来,是梅特陪他聊了很多三面环海的克里斯蒂安桑小城上的有趣故事。

离开餐馆时,脑海里一直浮现出那张如春水映梨花般的笑脸。

隔天,他驱车去餐馆外面等她,他问:“我可以约你吗?”

她说:“可以,但有些事你必须了解。”

爱上你,我变成为我自己

那天,在小小的咖啡馆里,梅特给哈康讲了自己。11岁父母离异,从小喜欢排球,一直从球员打到做教练。没上过大学,有过一段狂野的派对生活,昼夜颠倒,与瘾君子同居,做了未婚母亲……

哈康王子握住了梅特的手:“怎么说的都是那些被虫蛀了的事?”

梅特的目光黯淡了下去,她说:“我得让你知道我有什么样的过去,不然,我们都陷进去,再往出拔,对你,对我,都是伤害。”

哈康王子就是那时觉出面前的女子不但漂亮,而且是聪慧理智的。那都是认识他之前的事,他说:“你过去什么样,我无权过问,我只想跟你共度未来。”

那是最好的一句情话,梅特泪盈盈地把它收进了心里。她何尝不后悔,如果可以纯白得像一张纸一样遇到他……

只是,生活没有如果。既然不能改变过去,那么就努力抓住未来吧。

哈康王子在奥斯陆的市中心买了266平方的豪宅同梅特和马修斯一起居住。哈康王子喜爱马修斯的程度一点不比梅特差。这让梅特十分开心。

王储跟一问题女人未婚同居的消息很快震惊挪威王国上上下下。

尽管在挪威,非婚生子女占四分之一,十对同居男女中也只有一对走上结婚结婚礼堂。但是作为未来国王与教会首领的哈康王子与一位“劣迹斑斑”的未婚妈妈同居,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老国王勃然大怒,差一点父子绝裂。皇室成员排着队做哈康王子的说客,希望他以江山社稷为重,不要一时感情用事……

要江山还是要美人,曾经摆在温莎公爵面前的难题这次摆在了哈康王子面前。

哈康对来游说的人说:“我愿意同楷特玛丽一起度过我的一生,这比取得任何贵族头衔都重要。如果有必要,温莎公爵是我的榜样。”

梅特眼含热泪看着自己心爱的人为爱所做的努力。她决定要为自己的爱情做点什么了。

为了爱情,梅特变得异常勇敢,她知道她要面对的是王室挑剔的目光和八卦媒体的追踪。她不希望自己是另一个戴安娜王妃。

梅特还知道只有自己不害怕不遮掩过去那些“丑事”,真诚坦白,她才有可能被原谅被接受。

梅特坦然面对媒体,她讲了自己的过去,她参加过烂交的俱乐部,她跟**的男人同居,她有一个私生子,但是,她说:“那都是在遇到我爱的人之前,遇到他,爱上他,是他让我变成了我自己!”梅特的诚实和勇敢感动了很多人。

哈康王子的母亲索尼亚王后也是平民出身,她用了九年才走进了婚姻,她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和梅特受他们曾经受过的苦,她坚定地站在了他们一边。

挪威王室毕竟不是英国王室那般死板,一向以布衣天子示人的国王最终也接受了儿子的幸福大于一切的观点。他愿意给哈康和梅特祝福。

挪威童话,幸福要靠自己把握

2001年8月,4岁的马修斯做花童扯着洁白的婚纱,身边站着高大帅气的哈康王子,梅特几次拿白手绢拭去眼角的喜泪。

她的头上戴的是一顶由黄金制造,镶银嵌钻石的王冠,它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送给自己的孙女未来的挪威王后莫德18岁的生日礼物。它是被做为订婚礼送给梅特王妃的。

主持婚礼的主教为梅特送上了最诚挚的祝福,他说:“你没有选择最容易的道路,但最终爱情战胜了一切。今天你的人生翻过了新的一页。”

真爱总有希望,幸福要靠自己把握。

结婚一周年,哈康与梅特举行了结婚周年庆典。庆典上,两个人时不是相视而笑,哈康王子更是真情流露帮梅特理一理流海,或者是情不自禁地亲吻一下爱妻,含情脉脉的目光羡煞旁人。

梅特更是用事实证明:王子递过来的水晶鞋,她穿着很合适。

哈康王子是挪威王室第四代。为更好胜任王妃一职,梅特也在做着努力。为圆大学梦,梅特在伦敦大学亚非研究学院修读发展和对外援助课程。哈康王子则在伦敦大学修经济学硕士兼陪爱妻。

梅特的传奇爱情经历从来都是八卦媒体追踪的热点。为了打探到王妃的独家猛料,《看与听》周刊甚至重金贿赂了王妃的女友用007电影里的高科技偷拍梅特的生活。

梅特很懂得配合媒体,只是她向媒体提出要求,她希望给马修斯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她恳请媒体不要过度爆光他的照片。

另一方面,梅特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中。以平民视角帮助弱势群体,很快赢得了挪威民众的心。挪威的学者给梅特的评价是:她合格地完成了挪威政府交给她的工作。

在家庭里,梅特并不因为自己的出身和经历就事事听从哈康王子的,而是简单随意,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也许就是这种松驰的状态让想要过简单生活的哈康王子着迷。

2004年1月21日,梅特生下了和哈康王子的第一个女儿英格丽?亚历山德,2005年12月3日又生下了儿子史威尔?马努斯,为皇室完成了延续香火的重任。而此时的梅特?玛丽完成了麻雀变凤凰的优雅转身,却依然保持朴素和低调,简单而优雅,如同一块纯净的水晶。

她用自己的经历演绎了邻国丹麦安徒生童话里的灰姑娘与王子的故事。挪威童话,遇到他,她心如水晶,却原来,爱情是让人变得美好的良药。

世人赞梅特是“戴安娜第二”,她远比戴妃幸运,她遇对了人,他不在意她的前尘往事,而她,更是勇敢地证明给世人看:他选的没错,我就是最好的那块水晶。

他 山 石

被毁坏的奥斯特辛的门牌

国中华

 

知  识

人体的“左右法则”

任秋凌

近日,美国“趣味科学网”撰文指出,手、脚、眼睛、耳朵里面藏着不少“玄机”,正是这些默契的配合,才能让我们协调地完成各种工作。

男性用左手的多。男性使用左手的几率比女性高出了3%。此外,左手的温度比右手高,右手的力量比左手大。

关于手,还有一些你不知道的趣闻。第一,手泡在水里不仅起皱还不能出汗。向手掌皮肤传送感觉的神经被切断,该部分的皮肤会变得麻木,手潮湿时,就会出现这种现象。第二,别看手掌不大,它的容量可不小,每只手不仅各有29块骨头,还被30多条动脉和众多小血管滋养着。第三,把手指绷紧,通常情况下,食指、无名指和小拇指只能倾向中指弯曲,而不能笔直地竖直向上。这是因为,手骨骼位于手掌外侧的面是直的,内侧的面是弯曲的。

刚出生时左脚没反应。研究发现,刺激新生儿的脚底,右脚大多会做出反应,左脚却无反应。到了20—50岁之间,无论男女,左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比右脚大。而且,在站立和行动时,左脚主要起支撑地面的作用,右脚主要用来做各种动作。

脚趾甲长得更慢。脚趾甲的生长所用时间大概是1年到1年半,而手指甲的生长仅需6个月。

右眼使用频率比左眼高。右眼的使用频率比左眼高一倍,而且主要使用右眼的人,90%的视觉任务都靠右眼完成。

左耳听力好,右耳记话牢。无论在任何音频下,左耳识别声音的能力都比右耳强。但是,右耳听到的话记得更牢,因为右耳听到的信息会转入左脑进行处理,左脑的记忆力比右脑好。

不同情绪用不同鼻孔呼吸。人在情绪波动时,多用右鼻孔呼吸,情绪稳定或犯困时多用左鼻孔呼吸。大多数人的鼻尖偏向左侧。

军事天地

一枪决生死的战士——狙击手

由庆华

在中国,“狙击”的“狙”字,其本义为一种非常狡猾的猴子。而在欧洲,英文“狙击”为snipe,其本义为一种身体娇小、飞起来非常迅捷的小鸟。要想射中它必须要有精准的枪法。18世纪初,英军在印度边区经常举行猎杀这种鸟的活动,后来就把snipe作为这种活动的称谓。一战时期,狙击战术被广泛采用,狙击手队伍迅速扩大,sniper就成了狙击手的名称。

狙击手的任务

狙击手的任务分为软性猎杀和硬性猎杀。软性猎杀对象包括:敌方狙击手、机枪射手、重炮观测手、炮手、炮长、防空导弹和反装甲导弹操作员、通信器械操作员、高级指挥官等。硬性猎杀对象包括:敌方轻型装甲车、直升机、运输油料和弹药等军用物资的车辆等。狙击任务能否胜利完成,往往成为影响战争态势、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狙击手任务的性质决定了他战斗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他只能打一枪——一枪就得让敌人毙命。否则的话,因这一枪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反而会招来令自己丧命的子弹。所以,除精准的射击技能外,狙击手还需要有沉稳的个性,坚强的意志和周密、严谨的作战方案,并遵守铁的纪律。狙击手在进行过周密的侦察,确定了伏击地点和潜伏位置以后,就要进行艰苦而漫长的等待。几小时,甚至几天,忍受酷热、严寒、蚊虫叮咬等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还有生理极限考验,如饥饿、疲惫、困倦等,以超常的耐心等待目标的出现,抓住瞬间时机,射出致命的一枪。

借用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的一句话:狙击手更多靠的是“忍耐与等待”,好枪法只不过是用在最后的一瞬间。

世界著名狙击手

苏联女狙击英雄柳德米拉

柳德米拉1916年出生于乌克兰的一个小村庄。这个漂亮的姑娘身体内蕴藏着无穷的精力,平静的工作不能使她满足。她参加了基辅市的射击俱乐部,并很快就成为一名神枪手。1941年6月,战争爆发后,25岁的柳德米拉报名参加红军,并坚决要求不做后勤人员或战地护士,而要手持武器到前线直接打击敌人。征兵军官被这个漂亮而又具有军人风度的姑娘感动,安排她到第25步兵师当一名步枪射手。

柳德米拉在敖德萨作战两个月,击毙德军187人,她的战绩传遍苏军。这之后她继续英勇作战,参战不到一年,共击毙德军309人。她的战绩震惊了全苏联,也震惊了全世界。

1942年6月,柳德米拉被德军迫击炮击伤,斯大林得知后,命令前线指挥官用潜艇把柳德米拉送回后方。一个月后,她作为二战盟友被邀请访问美国,受到罗斯福总统的接见和美国人民的热烈欢迎。之后,她应邀到加拿大等国演讲,讲述自己的战斗经历。

柳德米拉被授予苏联英雄荣誉称号和金星勋章。后来,柳德米拉被调到海军任职,并晋升为海军少将。1974年10月,柳德米拉去世,苏联政府将这位女英雄隆重地安葬在莫斯科的一座公墓,并发行了一枚以柳德米拉为主题的纪念邮票。

击毙德军狙击之王的瓦西里

瓦西里·扎伊采夫在西伯利亚茂密的森林里长大,从小跟随祖父打猎,练得一手好枪法。斯大林格勒战役刚开始,瓦西里就加入了崔可夫中将指挥的第62集团军284师。

瓦西里在战斗中充分发挥他的射击绝技,曾在10天理击毙德军40人。团指挥官亲自授予他一支配备瞄准镜的莫辛·纳甘狙击步枪,并要求他训练枪法好的士兵组成狙击小组,专门猎杀德军军官等重要目标。

瓦西里的战绩传遍了苏军,也引起了德军的注意。为了消灭这个可怕的敌人,德军派出了军队的狙击学校校长、德军狙击之王科宁斯少校,到前线去与瓦西里对决。

对决一共进行了4天,前2天未分胜负。第三天,大半天的时间,两人谁也未开一枪,都在等待对方暴露自己。根据对各方面情况的分析,瓦西里断定,这个对手就隐藏在对面一辆被击毁的坦克和一座废弃的碉堡之间的一堆碎石块和一大块废铁板后面。他把手套套在木棍上,从隐身处慢慢往外伸,手套马上被一枪射穿。从弹孔上判断,对手正是隐藏在那块废铁板下。天黑后,他和助手转移了伏击地点。

第四天,又是大半天一动不动,因为怕瞄准镜的反光会暴露自己隐藏的位置。午后,太阳光照射到敌人一边,瓦西里看见废铁板的边缘隐隐约约有一道闪光,那一定是狙击步枪的瞄准镜。瓦西里和助手商量后开始行动。助手慢慢地举起一个钢盔,就像一个人在小心谨慎地从隐身之处往外探头一样。立刻飞来一颗子弹,击中了钢盔。随着钢盔落地,助手逼真地发出一声惨叫。德军这个狙击之王看轻了自己的对手,他以为对面的敌人真的被击中了,就冒失地从废铁板下探出了半个头,想用眼睛证实一下自己的战果。瓦西里立即瞄准了他的头部,扣动了扳机,对手沉重地倒了下去。

科宁斯确实是与瓦西里旗鼓相当的对手:在二战狙击手排行榜上,他和瓦西里并列,杀敌数字都是400人。可不同的是,瓦西里的这400人中有一个人正是科宁斯。对于这一点,科宁斯这个“狙击之王”的在天之灵一定会对自己死前那一刻的轻敌悔恨不已。

狙击手的遗憾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英国人弗格森指挥一支使用他本人发明的弗格森步枪的狙击手部队,专门射杀美军高级军官。1777年白兰地酒战役中的一天,弗格森瞄准了100多米外一个正骑马离去的美军军官,只要他右手食指一动,那个军官立刻就会命丧黄泉。可就在这时,一种英国绅士风度的意识突然涌上他的心头。他觉得,在敌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向其背部开枪射杀,这种行为有悖于战争的公平和道义。所以他放弃了射杀,任凭那个军官纵马消失在他的枪口下。事后得知,那个军官正是美国独立战争的最高统帅乔治·华盛顿。弗格森放弃的并不仅仅是一次射杀,而是一次可能会由此改变历史进程的机会。可是他本人却在1780年的国王山战役中死在一个来复枪手的枪口下。

趣味科学

在地球仪上看到的怪现象

丁西

摊开世界地图细细察看,你会惊讶地发现,地球上的海陆轮廓和分布有许多有趣的现象,令人不可思议。

大陆轮廓几乎全是倒三角形地球上绝大部分大陆都是南部较狭窄,呈尖状,越往北越宽,一个个如同顶点朝南的“倒立”三角形。南极洲的倒三角形状不够明显,若以亚欧大陆为中心看,南极大陆也是“倒立”的,濒临印度洋的东南沿海岸线与纬线圈呈平行状,构成三角形的一边;西南极的南极半岛呈尖状,构成南极洲“倒立”三角形的顶点。七大洲中,唯独澳大利亚大陆是个例外。据说,大约在2 亿多年前,这片大陆是从贡瓦纳古大陆分裂漂移而来的,产生了旋转,形成现在与其他大陆方向不同的“直立”三角形,三角形的顶点朝北。

半岛方向大多朝南地图上最醒目的一些半岛如欧洲的四大半岛—— 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伊比利亚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亚洲的三大半岛—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以及着名的朝鲜半岛和堪察加半岛;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半岛、加利福尼亚半岛、佛罗里达半岛等,不知为什么,统统向南伸入茫茫大海之中。有心人曾计算过,地球上各大陆凸出的半岛中朝南的数量约是朝北的两倍。不仅一些大半岛如此,连一些略小些的半岛如日本的波岛、纪伊、房总等半岛也都朝南凸起,小半岛中朝南凸起的数量也是朝北者的两倍。

陆地与海洋背靠背如果你用一根长针作直径,从地球仪上任何一块大陆的任何一点直插入地球仪的另一端,你会发现,这条“直径”(即长针)的另一端十有八九都是海洋。如亚欧大陆的背面是南太平洋;非洲大陆的背面是中太平洋;南美洲大陆背面是西太平洋;北美洲的背面是印度洋;澳大利亚大陆背对的是大西洋;南极大陆背后是北冰洋。

这些现象是一种偶合?还是另有什么原因?目前仍是个不解之谜。

文化茶座

高贵的代价

梁发芾

今天,人们总是羡慕贵族。商家做广告促销,常常要以贵族做招摇。不过,他们何尝明白,高贵其实是有代价的。当然,在历史上,中国和西方高贵的代价不同,看看这种不同,也是有趣的事。

法国人安德列·比尔基埃的《家庭史》说,16、17世纪,欧洲的贵族限制儿女的结婚生育,使得贵族数量减少,家庭变小。贵族为什么采取这种自杀式的方式?原来有两个原因。一是女子出嫁,嫁妆负担太重,终身不嫁,可以省去嫁妆开支;二是欧洲贵族的财产主要是土地,为保证地产不被分割,就要限制儿子的继承权和生育数量。这样,就想出了两种办法:一种办法是长子继承制,由长子一人继承地产,但给不继承地产的儿子以受教育的机会,让他们学一门手艺谋生;或者长子继承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由其他儿子们继承;第二种办法是只许长子结婚,不许其他的儿子结婚,让他们去做教职。

这种限制,《家庭史》称之为“高贵的代价”。《家庭史》的数字说,从16世纪到17世纪中叶,贵族家中女子终身不嫁的比例提高了4倍,18世纪初,贵族女子不嫁的比例达到25%,在法国,18世纪初,42%的公爵姐妹和重臣的姐妹不结婚,而在17世纪初,威尼斯的贵族阶层中,就已经达到了这个数字。贵族家中终身不娶的儿子的比例,也从16世纪的18%上升到18世纪的64%。在法国,限制结婚之外,还限制出生。17世纪,每对夫妻有6.1个孩子,到了18世纪,每对夫妻只有2.7个子女。

这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是绝对不可理喻的。中国古代的贵族讲究多子多福,为了多生育,一个妻子的肚皮的生产力有限,还要大量地纳妾,让更多的妇女为贵族生孩子。因此,中国古代贵族的繁殖速度是惊人的。

远的不说了,就说中国明清时期的贵族。小贵族不说了,只说大贵族,就是皇家子弟。明朝的政策是希望贵族大量繁殖的,在紫禁城里面,有一道门,叫做螽斯门。螽斯是繁殖力很强的东西,高贵的皇族,也把自己想像成繁殖力惊人的小虫子螽斯,希望皇帝和皇后皇妃们能够像螽斯那样勤奋地交配、频繁地产子,由此可见皇家希望多子的迫切心理。

朱元璋一介布衣,穷光蛋一个,打下了红彤彤的江山,做了皇帝,他的后世子孙就无限繁殖起来。据记载,到了明朝的中后期,朱元璋的男性后代,成活在世的已经有十万左右,如果这些天潢贵胄住在一起,加上他们的仆从,一定是一座大型的城市。

为什么西方的贵族要通过限制结婚、限制生育来限制贵族的人数,而中国的贵族,却以螽斯产卵般无限膨胀的速度来壮大自己的队伍呢?这实质上是由贵族靠谁来养活这一制度决定的。

欧洲的贵族,从祖上得到一大块土地,祖祖辈辈靠土地过日子。中世纪时期,如果有战争,贵族勤王打仗,可以掠夺些战利品,也可以继续得到新的土地封赏。但是,越到后期,贵族的军事职能越是退化,职业军队兴起,土地贵族已经丧失了打仗的优势,他们只有靠土地维持生活。就那么一块土地,人多,不断分割,过不了几代,后代们就会沦为赤贫。因此,他们不得不限制人口。

中国的贵族不是这样的。中国历史上的制度和观念中,祖宗打天下流血流汗,后代们坐江山吃江山,由人民养活,天经地义。宋明的制度明确规定,开国皇帝及其兄弟的子孙后世都永永远远吃国家财政,由国家,其实也是由老百姓养活。皇家贵族,不管生育多少孩子,都会自动地从国家得到一份收入。国家财政再困难,也不至于没有皇室后代的花销。天潢贵胄的女儿要出嫁,国家要给丰厚的嫁妆,儿子娶亲,国家要提供婚房并给予更多的婚礼费用。在这种优越条件下,贵族们当然不会限制孩子,更不会限制孩子的婚配。如果他们不大量生产人口吃江山,他们就会感到非常吃亏,感到祖宗白打了江山。为了把祖宗打江山的成本捞回来,他们巴不得变成纯粹的生育机器生出大量的孩子,也巴不得每个人都有三头六口,并具有饕餮一样的大胃。

因为贵族们生育率太高了,王朝越往后,天潢贵胄的人数越多,百姓的负担就越来越沉重,养活这些寄生虫就成为国家的头等麻烦事。宋朝因为中间经过靖康之难,大批宗室被金人抓走,减轻了负担,问题还小一些。而明朝从中期开始,冗贵就成为国家的政治癌症。到了明朝后期,国家无限搜刮,也弄不到养活这些寄生虫的足够的银子和粮食。赏赐土地、划拨漕粮、侵占盐税、增加财政供给皇室的份额,都没有用,社会财富的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天潢贵胄的人数增长速度。堂堂国家,已经无力负担这个庞大的疯狂增大的贵族群体的吃饭问题。

数量呈几何级增长的贵族,是吃垮老祖宗打下的江山的罪魁祸首。他们是天潢贵胄,血管里流淌着祖宗高贵的血液,他们有资格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吃江山。可是,江山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尽宝藏。当江山的出产不能填满他们的欲壑的时候,他们的下场也就可以想像了。可以说,这也是高贵的代价,中国式的高贵的代价。

史海拾贝

历史深处的凄凉

马德

近来读史,读到两个有意思的故事。

商鞅帮助秦孝公变法后,秦国国富民强,凭借这个功劳,商鞅很是牛了一阵子。尽管他的变法,惹恼了太子身边的一些人,然而,有秦孝公这棵大树靠着,别人再咬牙切齿,也奈何不了他。

秦孝公一死,他的灾祸便来了。

太子的党羽们告他谋反,于是,新秦王举天下之力追捕他。商鞅如丧家之犬,一口气从都城逃到关下。疲惫至极的他,找到一家客店,他想住下来,躲避一时。店主不知道他是商鞅,说:“对不起,这位大人,按照商鞅的法令,想住宿的人如果不验证身份,就要被连坐的,你不能住在这里。”

商鞅仰天长叹一声,苦啊!他没想到,他制定的律令,最后,竟自食其果。

另一个相关的故事,是说王安石的。

据说,王安石推行新法之后,招致好多骂名。有一次,他和一个仆人相伴,微服回乡。晚上,住在一个老婆婆家。第二天早上,老婆婆蓬着头赤着脚,赶着两头猪出了门外。老婆婆一边用木勺搅拌盆中的泔水,一边喊:“啰,啰,啰,拗相公来。”两只猪听懂是在喊它们,一溜烟冲过来。

然后,老婆婆给鸡喂食,又喊鸡:“王安石,来。”没想到,她这么一招呼,所有的鸡都跑了过来。

王安石满脸的疑惑与不快。

婆婆说:“官人有所不知,王安石是当今丞相,拗相公是他的浑名,我恨他,所有以畜牲唤之。”

王安石容颜大变,忙问究竟。婆婆说:“我是一个寡妇,已经寡居二十多年了,只和一个婢女住在一起,然而王安石却要我们出这样那样的赋税钱,出了钱,差役还一样不少。我养桑麻,全交给了官府,我养猪鸡,自己却从来吃不上一块肉。说实在的,有朝一日,如果我碰到王安石,我立刻把烹了,以解心头之恨。”

听完老婆婆的一番话后,据说,王安石当下须发皆白。

也许,商鞅和王安石谁也不曾料到,他们搬起石头,最后,砸到了自己脚上。而且,是如此惨烈。那就意味着,他们搬起的,并不是温柔的石头,也不是温暖的石头,更不是人性的石头,既然这石头,在此刻砸痛了自己,那么,在上一刻,也一定伤害过别人。

从大人物回到我们自己。生活中,我们也会搬起许许多多的石头,这些石头,就是我们曾经说出的话,曾经做过的事。如果,我们曾经说过谎话鬼话坏话,曾经做过肮脏事卑鄙事见不得人的事,这些石头,会悄悄地蛰伏在岁月深处,有一天,它会借着时光的风,“咣当”一声打过来,打伤我们自己。

家  园

“集体宿舍”的“卫生间规则”

邓笛编译

我们是4个大二的学生。我们决定不再忍受学校的集体宿舍,因为我们是成年人了,需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我们商量合租一个套间,这样每个人都可以有一间自己的卧室。当然,我们得共用一间卫生间。一间卫生间4个人用,也不算什么,对吧?

现在,让我来说一说埃德华。没有人愿意在他用过卫生间之后接着用卫生间,因为总有一些东西刚好被他用完。不是卫生纸用光了,就是香皂用完了。他似乎永远是这些东西的最后一个使用者。这就使卫生间的价值大打了折扣,然而我们得不到任何补偿。埃德华是一个多占者。这不公平。

查理又如何呢?他也有一个问题,与剃须有关。这么说吧,只要一看到查理走进卫生间,我们就会沮丧起来,因为他一用完卫生间,镜子上、池子里、地板上到处都是剃须膏,不堪入目,脏极了。后面用的人帮他打扫,却得不到任何补偿。查理是一个制造污染的人。这不公平。

安德鲁是一个不错的家伙。他既节俭又整洁。但是,他有一件麻烦的事情。他一旦走进卫生间就出不来了。我们其他人在卫生间门外,敲着门,说好话,催促他,央求他,然而一点用处也没有。他长时间霸占着卫生间不让我们使用,然而我们却得不到任何补偿。安德鲁是一个垄断者。这不公平。

第四个人呢?那就是我。我没有任何坏习惯,也从不污染卫生间,至少你不得不相信我的话,因为你无法与埃德华、查理或者安德鲁对证。

总之,那一年,我们4个人搞得很不快活。我们陷入了“卫生间纠纷”之中,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现在,让我来说一说你以及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我们无须共用一间卫生间,但是,我们共用一个地球。地球的自然资源是属于全人类的,就像那个卫生间是属于我们4人共有的一样。可是,让我们看一看,我们的地球发生了什么:我们看到,有些人,犹如埃德华,过多地占用了石油、淡水、矿物,而不给别的人或组织任何补偿;有些人,犹如查理,污染了土地、水和空气,让世界陷于不安全之中,使得别的人或组织不得不投入人力和物力净化环境,而这些投入没有得到任何补偿;有些人,犹如安德鲁,垄断了土地资源,使得城市建设用地成为稀缺资源,导致农村土地大量流转。

那些多占资源、污染资源、垄断资源的人,实际上是让别人为他们买单,所以是不公平的。如果你经历过类似我们这样的“卫生间纠纷”,你就会认识到,一个好的卫生间规则有多么重要。或者说,一个地球资源使用规则有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