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中考分数查询:看日俄之战如何瓜分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1:45:54

看日俄之战如何瓜分中国

2010-12-30 08:24:16

归档在 历史思辨 | 浏览 16255 次 | 评论 16 条

近代以来,中国最大的两个外敌就是苏俄与日本。尤其是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后,日本与早就实质霸占外蒙的苏联一样,同为中国的外患。
  
    苏联从十月革命后,相当一段时间,忙于经济建设,放缓了对中国的蚕食。而且苏联始终面临东西方两线的压力,不仅西方,从日俄战争后,东方的日本对苏俄始终是进攻态势,十月革命后还一度侵占过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而西方是始终决定苏联国家存亡的区域,三十年代末,崛起的德国是苏联最大的潜在敌人,苏联在二战的经历也说明,在美国大量物质援助下,苏联击败德国是付出怎样巨大的牺牲。所以在解决德国前,苏联是不愿明确与日本为敌的。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中国抵抗不住日本,那么苏联的危险系数就大为增加。因此援助中国,是苏联缓和远东压力的必然选择。苏联一直想把中国处于自己控制下,道义甚至是信仰只能够屈居其次,一方面是对中国抗战的有偿援助,当然,所有的军事装备中国都以战略物资和矿产偿还了,另一方面是对日本侵略占据东北的认可,苏联是世界上除极少数法西斯国家外,正式承认伪满洲国的国家!苏联在中日关系上的合纵与连衡,实际上是在玩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技,希望国力薄弱的中国牵制日本使其无力北进攻击苏联。同样,中国战场也变成了苏联武器和战术的实验场。

很多人不知道:最早从军事上援助中国抗战的竟是纳粹德国,出于对中国战略资源钨的需求,中德在30年代一度进行了广泛的军事贸易与合作,毛瑟步枪,德式大钢盔-----大量的德械装备的精锐国军,是抗战初期遏制日本猖狂进攻的中流砥柱。直到后来德国为与日本结盟,只得中断对中国的军售。1937年开始苏联先后与中国签订了三次贷款协议,总额为2.5亿美元,实际到位1.7亿美元。苏联允许中国使用这些贷款从苏联购买武器装备,这成为抗战前期,中国军事装备的主要来源之一。

苏联想跟日本结盟,日本开始并不买账——以为自己可以象日俄战争一样迁移战胜北极熊。然而, 日本在1939年与苏联在诺门坎的冲突中严重失利,认识到了日苏陆军装备的巨大差距,北进的计划受挫,逐渐束之高阁。 日本的北进计划对苏联中亚的石油始终垂涎的尝试,一试不爽,随即调转了枪口,改为南进。对日本来说,张鼓峰诺门坎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说明日本陆军的装备和战术思想远落后于苏联。日本的致命问题就是,它有限的国力,无法在维持规模居世界第三的海军同时,保证庞大陆军的装备不断更新。这叫鱼与熊不能兼得!北进面对装甲硬壳,苏联油田既然可望不可及,那么软腹东南亚的石油就是唯一的选择。在西方殖民者脆弱统治下的东南亚,正是日本装备先进的海军可以大显身手的地方。而对苏联来说,苏联在张鼓峰诺门坎事件都是防御性反击,所以在军事胜利后,没有扩大事态的原因就在于:在有西线后顾之忧的前提下,苏联是不敢大举东顾的。不仅二战是这样,朝鲜战争同样是如此,所以才一度扶持出兵朝鲜的中国为亲密伙伴,甚至是69年珍宝岛事件后,柯西金跑到中国的缓和姿态,也不是怯懦,而是苏联的战略始终重点在西方。

 远东地区从来是作为苏联的战略大后方来经营的,打开苏联地图,我们可以发现,苏联欧洲部分的平原地形是非常容易被机械化部队突击的,二战希特勒德国的闪电战,短短几个月就几乎吃掉了苏联欧洲领土的大半,就是证明。是远东亚洲广袤的战略纵深,丰富的资源才避免了苏联如法国西欧亡国的恶运。所以苏联始终是极力营造安定的后方环境。就是在双方都需要对方学情况下,苏日越走越近,最后在1941年4月13日签订《苏日中立条约》。条约是在苏联为了避免东西两线作战、日本减少北方压力而实施南进战略的背景下,以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为前提签订的。条约共4条,主要内容是:双方保证维护两国间的和平友好关系,相互尊重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如缔约一方成为第三者的一国或几国的战争对象时,另一方在整个冲突过程中保持中立。

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利益,这体现在签约同日双方发表的共同声明之中——该声明宣称:“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这显然是对中国内政的无端干涉。中国国民政府外交部于条约签字后第二天发表声明指出:中国政府与人民绝不承认第三国妨害中国领土与行政完整的任何决定,苏日两国公布的共同宣言对于中国绝对无效。必须指出的是:该条约背叛了1937年的《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苏日中立条约》宣称“苏联政府和日本政府庄严声明,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政府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苏日中立条约也违背了1924年5月31日在北京签订的《中苏协定》,该《协定》第四条规定:“两缔约国政府声明,嗣后无论何方政府不订立有损害对方缔约国主权及利益之和约及协定。”苏日签约后,斯大林亲往火车站送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并破例与日外相共同坐一段火车送行。4月25日,苏联和日本政府代表在东京交换条约批准书,宣布《苏日中立条约》正式生效。条约的有效期为5年。根据《苏日中立条约》,苏联停止了对中国的援助。

苏联跟日本签署的这一所谓“中立条约”与日本与德意法西斯签署的“同盟条约”并无二致——1940年的日本与德、意三国在柏林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日本承认并尊重德意在欧洲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德意承认并尊重日本在大东亚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看明白了,强盗之间也是划分势力范围的,即欧洲是德国的,而亚洲是日本的势力范围,也就是说即使德日联手瓜分了苏联,那在短时期也很可能象39年的苏德瓜分波兰一样,是平分秋色。甚至日本在41年冬天,不与德国呼应进攻苏联,潜意识恐怕是对高加索的油田在德国的势力范围,自己无法染指,心有不甘,不愿意为德国的胜利火中取栗。德日同盟的同床异梦就在这里。多数情况根本没有战略配合。所以苏联挡住了德国,让中国免遭德日联手瓜分是根本不成立的。

还值得一提的是中共对此条约的反应。由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对苏日中立条约发表意见》于4月1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毛泽东的重点是:“首先,苏联根据其一贯和平中立政策,于四月十三日与日本签订了中立条约,这是苏联外交政策的又一次伟大胜利。这个条约的意义,首先在于巩固了苏联东面的和平,保证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安全发展。而苏联的这种和平与发展,也即是全世界劳动人民与被压迫民族的利益。 其次,苏日条约使苏联的国际地位极大的提高了,苏联无论在东方在西方都增大了他的发言权,这对于一切反动派都是不利的,而对于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与被压迫民族则都是有利的。最后,至于苏日声明互不侵犯满洲与外蒙,这也是跟中应有之义。因为所谓满洲国者,早为日本用为扰乱苏联与外蒙边疆的工具,张高峰、渤蒙坎两次战争,便是明证,苏联既与日本订立和平中立条约,使不能不把这一问题同时加以解决。在苏联,根据其和平中立政策,无论与日本订约与否,都是不准备侵入东四省的,而日本却屡图侵犯外蒙,而外砌是与苏联订了互助条约的,现在苏日声明,却保证了外蒙不受侵犯,这不但对外蒙有利,即对全中国争取解放也是有利的。

说到东四省的收复,原是我们自己的事,绝不能象有些投机家,总是希望苏联同日本打起来,以便坐收渔人之利,及见苏联声明不打满洲,他就认为苏联不对,这种人至少也是毫无志气的家伙。我们必须收复全国一切失地,必须打到鸭绿江边,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这是中国全民族的神圣事业,社会主义的苏联也必是赞助我们这种事业的。” 可谓全是正面评价。